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53章

官居一品-第153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一对上来呢?
  众人着实为他捏一把汗。


第二六五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联
  第一副对联自然是极有难度的,只听那士子高声朗诵道:‘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一句穿起三个词牌,不仅拟人化,还展现了一副动人的画卷。
  绍兴人都是有些墨水的,尤其吟诗弄赋,附庸风雅,自然明白想要把这一联对上,须得‘韵、意、形’全部匹配才行,一个个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再看解元郎,已经落笔写完,往下一副对联走去。便听那罗万化高声念道:“沈师兄的下联是:‘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同样是三个词牌,同样拟人,同样画面优美,对得是完美无瑕。
  众人不由拼命叫好,仿佛沈默已经大获全胜似的。
  下一副对联又出来,那士子高声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沈默微一思索,便给出下联道:‘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满江红》和《普天乐》都是曲牌名,对得工整自然,完美无瑕。
  众人又是一阵叫好。沈默的兴致也起来了,毫无阻滞的接连对了七八个,到得第九副前,这才遇到点难题,只见那上联是:‘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出得实在是太巧妙了。
  沈默不由笑道:“这个很见才情,与头两副对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该是一人所做?”
  那罗万化钦佩道:“师兄高见,确是都是在下拙作。”
  沈默便哈哈大笑道:“好好,对此佳联如见老友,实在是当浮一大白!”说着一招手道:“拿酒来!”
  众人愣住了,心说:‘谁还给您备着酒啊?’还是那罗万化机灵,跑到那些聘礼担子边,趁着人没反应过来,抱起一个酒葫芦就跑,惹得那个挑担子的急道:“别拿,都是有数的。”
  ※※※
  读书人的雅兴一旦上来,哪管那些许多。罗万化拔掉塞子,递到沈默面前道:“师兄,酒来了!”
  把沈默气得呀,就他那点酒量,学不来人家‘李白斗酒诗百篇’,之所以磨磨唧唧,又叫酒,只不过是想拖延时间,思考一下对联而已……他很清楚这附近并无酒家,所以才敢这么说。
  谁知这二愣子‘罗什么化’,竟从他的聘礼中拿酒,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反正让我们的解元郎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只好故作豪迈的接过来,仰头灌一口,真他妈的辣啊!
  一口酒辣得沈默白脸通红,恨得他瞥一眼罗万化,看得那小子直冒冷汗。但沈默旋即拍拍他的肩膀,竟然温厚笑道:“你是有才华,但精力还得放在学业上,这些对联诗词,不过娱情娱性而已。”
  罗万化有些不服气道:“还请师兄赐教。”他出生在大富之家,也是个天资超人的神童,只是向来喜欢诗词歌赋,对那些死板生硬的八股文十分不屑,连带着对沈默这个解元也不大放在眼里。
  却不知是否被酒精刺激,沈默突然灵感迸发,便想到了下联,暗暗松口气道:‘终于不用再拖延了。’便略略提高嗓门,义正言辞道:“看来你瞧不起做八股文啊?”心中都觉着有些荒谬,他明明是个最反感这玩意的,现在偏偏还要对人说教。不过想想前世那些夸夸其谈的专家教授,也皆是言不由衷、满嘴放炮之徒,心下便释然了。
  “在下不敢。”这帽子太大,罗万化脑袋太小,根本不敢戴,只好矢口否认道。
  “也罢,今日就让你知道一下,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捆一掌血’,至于对个对子,那就更是易如反掌了!”说完沈默如长鲸吸水,饮一口酒,高声吟道:“白水泉中日月明,三日是晶!”
  “好!”众人爆发出一阵阵猛烈的叫好声,他们虽然不是八股文的受益者,但却都是坚定的捍卫者,只因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便看不得有人贬低。
  ※※※
  酒劲上来,沈默清秀脱尘的面容上,便多了几份洒脱不羁,灵感也如泉涌般,源源不竭。支撑着他一路前行,挥笔疾书,不见有一丝滞涩……
  见上联是‘东风吹倒玉梅瓶,落花流水’,他便对‘朔雪压翻苍径竹,带叶拖泥’。
  见上联是‘风送钟声花里过,又响又香’,他便对‘月映萤灯竹下明,越光越亮’。
  见上联是‘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他便对‘破长竹,划短篾,挽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
  众人只见解元郎一手持酒,一手持笔,时而高声吟唱,时而奋笔疾书,一路行去,一路破之,几乎都不假思索,快得让旁人都来不及细细品味……
  人们听得如痴如醉,脸上写满了震撼与激动。绍兴是文运昌盛之都,大家都是见过所谓才子们作对的,却从没见过如此对对子的,就像是不需要思虑一般,看到便吟出,便写下,举重若轻,潇洒无比。
  而那些对联,分明是极难极难,让人抓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
  沈默依然没有停止,但此时围观众人的目光,却充满了敬仰甚至是敬畏……他们彻底相信,解元郎都不是凡间一属,而是真正的文魁星下凡。
  那些举着对联的士子,更是震惊到了恐惧,他们不知道得罪了文魁星,会不会被下阿鼻地狱,即使他老人家管不了地府那一段,可将来成了人间的大官,会不会打击报复咱们呀?
  面对他的士子,甚至恐惧的颤抖起来。
  沈默睥睨他一眼,淡淡道:“别晃,会写歪的。”那人便如木雕般定住,一动都不敢不动。
  写干了一支笔,沈默便随手丢到一旁,旁人赶紧递上另一支继续写;觉着有些热了,便将酒葫芦往身后随手一扔,罗万化忙不迭地接住,牢牢抱在怀里,被撒了一身也浑不在意。
  沈默将头上的书生巾扯下来,将头发拢到脑后,便如魏晋之士一般,恣意忘形,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气,写着写着,他觉着有些累了,便将手伸到一旁,罗万化心有灵犀,小心翼翼地将酒葫芦放在沈默手中,生怕打断了他的思路。
  沈默微眯着眼睛,仰头灌口酒,恰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只见他衣袂飘飘若仙,仿佛天地间的灵气全都汇聚到他的身上,凝聚出一段——千古风流。
  只见他饮一口酒,写一句联,再饮一口,再写一联,一壶酒告罄,一百副联对完,沈默一松手,那酒葫芦与毛笔便双双跌落在地上……
  ※※※
  四周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仰望着解元郎,只见他垂手而立,神态间虽有疲惫,却依然目光炯炯,很装很假的说一句道:“诗词对联不过是娱情娱性的小道,且不可沉迷其中,耽误了制艺正道。”
  罗万化恍然大悟,泪流满面的向沈默行大礼道:“谢先生搭救,不然万化非要坠入旁门左道,不得超生了。”
  其余的一众士子也跟着行礼道:“谢解元教诲!我等没齿不忘。”
  沈默哈哈大笑一声,头也不回道:“都散了吧,我还要去下聘礼呢。”
  下聘的队伍这才想起今天的正事,赶紧吹吹打打演奏起来,跟着沈默向殷家行去。
  众人却没有再跟的了,因为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抢购解元郎所书的一百份真迹,这个肯定是可以做传家宝的,挂在书房里肯定文气高照,眼明心亮,咱不盼着出解元状元啥的,就是能出个举人,也是蛮好的嘛。
  当然还有那七支生花妙笔……这个就更不得了了,解元公用来‘斗酒破百联’的,用这笔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带着仙气的,为了能让儿子不再写那种狗屁文章,花多少钱买下来都值。
  但问题是,那一百个秀才不愿意卖对联,逼急了就说:‘只卖上联,爱卖不卖。’
  “侬个小促头,要你的破纸片片做什么?擦屁股都嫌划破腚呢。”人们纷纷骂道。
  至于那七支毛笔,更是早已不见踪影,不知被哪个先知先觉的,先一步藏起来了。
  人们便在大街上吵成一片,乱成了一锅粥。已经偷偷溜走的罗万化,不禁得意地笑了……他是收获最丰的,怀里揣着一支笔,还有沈默的那方书生巾。
  回到家里罗万化便将所有诗词杂书都收起来,头悬梁锥刺股,刻苦攻读了十年,最终学有所成,后来在隆庆元年的恩科也中了解元,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六六章 半醒半醉过大礼
  下聘的队伍吹吹打打,跟着沈默往前走,但见他不走大道,专拣小路,似乎还带着大伙越走越远。
  跟在后面的沈安和铁柱急坏了,心说再磨蹭下去可就完了。便要壮着胆子出声提醒,沈默却突然站住道:“该往左还是右?”此时众人走在一条悠长的小巷里,放眼望去,两侧别无岔口。
  听到如此灵异的问话,紧跟在后面的铁柱和沈安面面相觑,小声道:“大人,前面只有一条道。”
  “胡说。”沈默歪着头道:“我明明看着就是两条。”说着伸手指指前面的胡同道:“左面一条。”再指指同一个地方道:“右面还有一条。”
  两人有点明白了,沈安探过身子一看,果然见少爷两眼发直,还一直在无意识的咂嘴,便很肯定地回头道:“喝醉了。”话音未落,就看到少爷双膝一软,若不是铁柱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解元郎便要一头栽倒在地了。
  喇叭声戛然而止,下聘队伍乱成一片,那些大嫂子们着急尖叫道:“这可怎么办啊?醉成这样还怎么去丈人家啊?!”
  铁柱一瞪眼,沉声道:“都别聒噪!”众人登时被这个凶神恶煞的黑大汉吓住,不敢再出声。又听沈安着急道:“谁有解酒的法子?”
  铁柱摇头道:“大人酒量奇差,方才又过量饮酒,就是用多倍的醒酒丹,没有一个时辰也没法解酒。”说着看看天色马上正午,眉头紧锁道:“方才耽搁时间太长,现在来不及了。”便很废话的总结道:“得想个办法糊弄过去才行。”
  一阵冥思之后,还是沈安脑子灵,先想出了法子,便对铁柱如此这般一番解说,铁柱听了咬牙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便命手下赶紧去准备,又唤过吹手及一应接亲人从,都吩咐了说话,不许漏泄风声,众人谁敢不依?当然也没忘了给大人,服下数枚传说中的醒酒丹。
  ※※※
  定亲又叫过大礼,一地一俗,多有不同,比如说江南这边,便不兴女婿亲自上门下聘,一般都是男方的长辈代为文定,按殷家的意思,也是照此为例,省得让沈默麻烦一趟。
  但沈贺不答应,他坚持要让儿子亲去,这当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解元儿了,而是因为年前与吕家那一出,当时吕县令为选中了乘龙快婿,到处夸扬,非要让沈默亲自上门下聘。虽然最后弄巧成拙,反倒成全了沈家和殷家,但是沈老爹还是觉着亏欠了殷家的。
  在憨实的沈贺看来,既然当初答应了吕家的要求,那么就算殷家不提出来,他也得给予同等待遇,不然就显得太不重视人家了,所以发话让儿子亲自下聘。
  对于亲家如此厚待,殷老爷虽然口上说‘太客气了’,但心里实则乐开了花,准备大开筵宴,遍请远近亲邻吃喜酒,好好显摆一下自己的能耐……找个解元郎当女婿,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
  到了定亲这天,族谱上有名的,三代里有亲的,生意上有往来的,以及方圆二里内的街坊咸来观礼。人头攒动,挨肩并足,如看庙会一般热闹。
  从上午等到中午,却迟迟不见来下聘的队伍前来,但大伙的兴致一点没衰减……因为‘解元郎斗酒破百联’的事迹,已经传了过来,经过传话人的渲染夸张,沈默持酒挥毫的丰姿,现在可与李白曹孟德相提并论,人们兴致勃勃地议论着解元郎的文采,书法甚至是星座,不由更热烈地期盼着这位文魁星的到来。
  终于到了午时中,街口传来锣鼓丝竹声,便有那半大小子高喊道:“来了,解元郎来了。”人群如潮水般向街口涌动,都想先睹解元郎的尊荣。
  便见一队人敲敲打打,笙箫鼓乐,担着十八担各色聘礼径往殷家台门而来。但人们的注意力,却全都汇集在队伍中间,那顶四抬四绰的青绢大轿上。透过薄薄的绢纱,人们只见一个神态悠然、面色红润的俊后生,身穿峨冠博带,仿若神仙一般端坐在轿中。
  唯一的遗憾是,隔着那纱笼看起来有些模糊,不过转念一想,天上的星宿岂能是一般人可以逼视?众人便不由深深叹服道:“果然是文魁星下凡间啊,一看就不是凡夫俗子。”
  有妇女曾见过殷小姐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殷家做了那么多善事,今遭终于得了好报,捡着这么个好女婿。”
  ※※※
  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