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12章

官居一品-第112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怎能无所谓?!”沈默叹口气道:“这样我当然愿意了,可你的未来怎么办?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你也要想想自己将来的孩子怎么办?”大明律载有明文,为奴者,三代不得应科举。
  “原来大人是嫌弃奴婢了……”柔娘一下子没了精气神,她这才想起,自己原来连孩子都不配有。
  “胡说八道,我能让你一直这样下去吗?”沈默一摆手,恼火道:“先听听我对你的安排,我会派人悄悄把你送回绍兴,在那里你将成为一个大户人家的义女。过得一两年,再找一个殷实的好人家,风风光光的把你嫁过去,你觉着这个安排如何?”
  柔娘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紧咬着嘴唇道:“那,那等过两年,奴婢再去找大人……”说着抬起螓首,眸子中满是坚决道:“如果您连这都不答应,奴婢就哪也不去,一直死皮赖脸的跟着您……”
  沈默面色复杂的笑笑,把她拉起来,端详着那张梨花带雨的俏脸道:“我一直觉着,美好的生命应该得到美好的结局。”说着叹息一声道:“既然我给不了,那就应该让你在别处得到。”


第二零三章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听沈默这样说,柔娘哭得更厉害了。
  沈默想了想,心说:‘她定然是面皮太薄,不好意思转变这么快。’但他相信,没有人会放着端端的正妻不做,巴巴的给别人当侍妾的。
  其实沈默心里也很矛盾,因为人都是有占有欲的,恨不得天下的美好都归自己。然而在那个飘然落雪的夜里,他已经夸下海口,要帮柔娘出苦海,这会儿又怎么好意思改口呢?
  红烛高照,灯花劈啪作响。不知过去多久,柔娘渐渐止住了哭声,红着眼睛抬起头,对沈默道:“让奴婢给大人唱个曲吧……”
  沈默点点头道:“我洗耳恭听。”
  柔娘便从墙上取下琵琶,在圆杌上坐下,转紧琴轴,抱在怀里,侧面低首,神情幽怨哀愁。沈默赶紧侧过脸去,不敢看她。
  只听柔娘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有形成曲调,便已经弦弦凄楚、声声悲切,将沈默的一颗心牢牢揪住。
  稍稍的停顿之后,柔娘便低着螓首,双手在琴弦上行云流水一般抚拢,柔软细腻的曲调便如清泉一般流淌而出。随着她手法的千变万化,琴声也跟着或是悲哀、或是欣喜,或是忧伤、或是迷茫,将芳心中的无限的往事,痛快淋漓的展现在沈默面前。
  听到那琴声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宛转鸣唱,沈默仿佛看到柔娘幸福的少女时代,是那么的无忧无虑,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琵琶声在最欢快的一刻突然变得嘈嘈如暴风骤雨……平明里天降横祸,她的父亲惨遭冤屈下狱,一家人登时陷入无比的惶恐之中。没多久琵琶声好似银瓶撞破、水浆四溅……父亲斩首弃市,兄弟发配充军,母女俩也被送入教坊,自此再无相见之期。
  柔娘终于轻启朱唇,凄声唱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力笑北风,一任冬雨催。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她一边唱着一边泪雨滂沱,那段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日子,让她不堪回首,也改变了她太多太多。
  她将自己的全部感情,统统寄托在这首曲子中,在这一刻,曲子就是她,她就是这首曲子……饶是沈默心志坚定,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好跟着她一起落泪。
  渐渐的,琵琶声如泉水冷涩般开始凝结,曲子也不再如起先那样悲怆欲绝,但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只听柔娘宛转唱起第二段道:“教坊脂粉喜铅华,一片闲心对落花。旧曲听来犹有恨,故园归去却无家。云鬟半绾临妆镜,两泪空流湿绛纱,安得江州白司马,樽前重与诉琵琶。”
  唱的却是她这几年,如笼中鸟一般舒适却空虚,安逸却时刻提心吊胆的生活,她是多么渴望逃出这樊笼,找到属于自己的春衫司马呀。
  很突然的,她的指法一变,琵琶声中变增添了些许暖意,仿佛寒冬渐渐过去,凝结的山泉开始划动,终于重在山间中流淌,整个世界也恢复了生气。
  伴着那越渐欢快的琴声,这些日子来的点点滴滴,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他的面前,虽然未曾销魂,却无比温馨,让沈默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翘……将视线重新转回柔娘的面庞,只见她姣好的容颜上带着点点泪痕,更显得清丽难言,楚楚可怜,任凭他心如百炼钢,也终要化成绕指柔。
  这时柔娘抬起螓首,大胆的迎向他的目光,沈默再也无法避开,只好与她四目相对。
  柔娘就这样目不转瞬地望着他,剪水双瞳中含着三分泪水、七分柔情,弹出的琴声也变得如一汪春水般温柔,只听她再次开口唱道:“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沈默一听便呆住了,这是苏东坡写给那位柔奴也叫寓娘的曲子,他当初还拿来取笑柔娘。柔娘当时坚决否认,现在却唱了出来,其中所含的情意,远超出沈默的预料,他轻声道:“我是注定要四海为家的,给不了你最需要的安宁。而且对于将来要娶的那位小姐的性情,其实我也不甚了解,万一是个表里不一的悍妇怎么办?”
  却听柔娘唱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
  沈默终究还是没有留下柔娘,但态度已经不再那么坚决,他对她说:“咱们先按照原先说的办,你再仔细想想,大抵过上一年半载,就会发现今天是十分的冲动可笑。”
  柔娘冰雪聪明,自然能听出沈默的潜台词,终于破涕为笑道:“奴婢全凭大人吩咐,但现在就可以知会大人,就算所有人都觉着奴婢冲动可笑,我也一辈子都不会变的。”
  沈默深深看她一眼道:“到时候再说吧……”
  翌日清晨,他便去前院告辞,赵侍郎也没有多做挽留,反倒是很羡慕他可以回家过年。等全体人马从卢园出来后,沈默就让铁柱带几个人,先护送柔娘从陆路去绍兴沈家老宅……他已经写信问过沈老爷,沈老爷也乐于帮这个小忙。
  他则带着其余人马从水路回去,出发前何心隐却突然辞行,说要回家过年……他家在江西吉安,距离杭州不算太远,快马加鞭回去,还是可以赶上年夜饭的。
  沈默看鹿莲心也背着包袱站在一边,不由笑道:“这是带回去认门啊。”
  何心隐满脸尴尬道:“别胡说。”却也算是默认了。
  沈默不由大喜道:“想不到几天时间,你们就发展的如火如荼了,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何心隐不由大窘,丢下一句:“我不想再见到你。”便不顾大侠风范的落荒而逃了。
  鹿莲心朝沈默深施一礼,这才跟着何心隐一起跑路……话说何大侠跑得真是快,鹿姑娘若不是练家子,这下就得被甩没影。
  众侍卫哄笑着簇拥大人上船,扬帆往家乡归去。
  抵达绍兴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靠岸之前,沈默让沈安带着两个卫士,去他的房间取一口沉重的箱子过来,在甲板上打开,却是一箱白花花的银子,满船人直咽口水。
  沈默笑骂一声道:“瞧这点出息。”便提高嗓门道:“弟兄们跟着我已经半年了,这几个月更是风餐露宿,出生入死,你的付出我都是记在心里的……”说着豪气十足的一挥手道:“每人纹银百两,回去让你们爹娘高兴、过个好年去吧。”
  亲兵们兴奋的嗷嗷直叫、语无伦次,一起给大人磕头拜了早年,这才各自领了银两,欢欢喜喜的回家过年。只有那几个北方兵,因为路远没法回家,抱着银子不知该去哪里……一过年,就是窑子赌馆也要关门的,连个花钱的地方都找不着。
  沈默记得他们刚来时有七个人,几个月时间,就一死一伤残,现在只剩下五个,心里也不太好受,便强笑道:“走吧,跟我回家过年去。”
  ※※※
  当沈默从码头下船时,另一艘客船也刚好靠岸,他一眼看到人群中一个鹤立鸡群的大个子,不由眼前一亮脱口叫道:“长子……”
  那穿着蓝布棉袍的大个子一回头,果然是长子。他一见是沈默也乐开了花,拨开人群便跑过来,想要像从先那般给他个熊抱。
  沈默的亲兵们却将他拦住,面色不善道:“大胆!”虽然沈默马上斥退了亲兵,但长子也变得拘谨起来,躬身给沈默施礼道:“大人……”
  “大什么大?”沈默笑着把长子拉起来,亲热地揽着他的肩膀道:“他们不知道咱俩的关系,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便对几个拦路的卫士不悦道:“这是本官的兄弟,下次可不要再乱来了。”卫士们赶紧讪讪给长子赔礼道歉,但言语间还是不那么恭敬……这几个月来他们跟着沈默,所接触的不是知府便是参将,而长子穿得寒酸、相貌更是老实巴交,怎会把他放在眼里呢。
  好在长子是忠厚之人,呵呵一笑也就过去了,但沈默拉他一起乘车,他却高低不肯,他小声道:“你如今是大人了,凡事是要立体统的,怎能和我个武人平起平坐,惹人笑话呢。”
  沈默笑骂一声道:“我说个姚长子啊,出去半年时间,倒学会规矩套子了。”说着一掀车帘道:“你要是再不上来,我就让人把你绑上来。”
  长子这才惴惴不安的上车,坐下后仍然手脚不自在。


第二零四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
  见他这样沈默有些黯然,只好装作没看见道:“兄弟,你这是从哪里来?”
  “军中。”长子赶紧道:“俞总戎放了我半个月的假。”
  “不是说你们要去练兵吗?怎么俞将军反倒放假了呢?”沈默微笑问道。
  “也不是都放假了。”长子自豪笑道:“立了功的才有假期。”
  “这么说你立功了?”沈默不由欢喜道:“快给我讲讲。”
  “也不是什么大功……”长子不好意思道:“就是上回王江泾一战,我有两个首级,按说是斩首三级才能回来,不过总戎格外开恩,把我放回来了。”
  沈默笑道:“那一仗打得是真不错。”便跟长子聊起那一仗,两人虽然都是亲身经历过,但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感受也自然不同,相互印证之下,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话匣子一打开,那种地位差距的疏离感很快消失,昔日的真挚感情便又重新回来,长子也终于放松下来,对沈默讲述起别后的情形来。原来他成了俞大猷的亲兵,虽然跟着俞将军参加的战斗不少,但一直没有上过前线。直到王江泾一战,俞大猷的中军险些被倭寇冲垮,他才捞着上阵杀敌的机会,结果表现还真不赖,让俞将军好一个夸。说完长子呵呵笑道:“总戎说了,这次回去就放我做真正的百户了。”
  看着兄弟一脸的满足,沈默也由衷为他高兴,拍拍长子厚实的肩膀道:“我就知道,我们长子是好样的!”长子腼腆的笑起来。
  在交谈中沈默发现,长子还不知道张经倒台的消息,言语中充满了对总督大人的钦佩,认为在这位大人的统帅下,抗倭的形势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沈默心中暗叹道:‘可惜你要失望了。’但大过年的也不能给他添堵,便没有提这一茬。
  这时车外传来沈安的声音:“大人,保佑桥街到了。”沈默便与长子下车,进去拜会了姚老爹一家,还有些从杭州采买的土产作为礼物送上。高兴的姚老爹合不拢嘴,忙让长子他娘张罗饭。
  沈默说‘别忙了,我还是先回家见过老爷子吧。’姚老爹却告诉他沈贺陪着唐知府巡视城防去了,得下午才能过来。沈默便不再推辞,笑眯眯道:“其实我也很思念姚大婶的手艺。”
  长子他娘一听,登时眉开眼笑道:“大人您先坐着喝茶,我这就去弄饭。”
  ※※※
  沈默打发一众护卫先回家,只留下沈安在边上伺候。
  待闲杂人等都走了,沈默便笑道:“还是去炕上吧,厅堂里贼冷贼冷的。”正厅太大,只生着一个火盆,自然不算暖和,但往年他也没觉着难耐,可有道是‘由奢入俭难’,在习惯了卢园中那种温暖如春后,再回到这里就有些受不了了。
  姚老爹赶紧请沈默去西厢房,这间屋里像北方一样盘着炕,冬天他们一家主要就在这屋里活动。
  姚老爹先拿出一床新坐褥,铺在主位上,这才请沈默脱鞋上炕,倚着被子坐好,果然感觉暖和多了。
  姚老爹又忙倒好茶。沈默笑道:“有茶就行了,咱们坐着说话要紧。”
  姚老爹呵呵笑道:“那就陪着大人说会话。”便在炕沿上坐下,粗声吩咐长子他弟弟道:“把过年的果子取最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