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853章

甲午崛起-第853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世纪时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到了十六世纪初,因为复杂的王室联姻,他们在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之下统一起来。

1463年正式成为国家,16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6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

1556年帝国皇帝卡尔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退位,将西班牙和低地(被称为北方省)分给他的儿子腓力二世,将奥地利等其他地区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统分给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

就这样,北方省属于西班牙王国。

1568年,因反抗西班牙国王的中央集权和对新教加尔文派的迫害,爆发持续80年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区域)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这被认为现代荷兰的开始。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联盟正式宣布独立,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

战争在继续,直到16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才签订《明斯特条约》,承认七低地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

1588年,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荷兰也是最早同华夏接触的列强之一,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荷兰有1。5万艘。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从而衰落下来。

1795年荷兰被法国占领,荷兰共和国灭亡,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傀儡政府巴达维亚共和国。

18世纪后期,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1806年,拿破仑之弟路易·波拿巴任国王,荷兰被封为王国。1810年并入法国。

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荷兰和比利时、卢森堡成立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

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

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除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势都很低。

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

海牙于1248年由当时的荷兰伯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储威廉二世所建立。他在荷兰海岸旁的树丛里建立了一座城堡,以便举行加冕典礼。在他加冕之前,他在一场战役中阵亡,而那座城堡并未完工,但城堡的一部份至今仍然存在,被称作骑士馆。

“骑士馆”仍然会用于政治场合。例如皇室的年度演讲就是在城堡的王位上发表。之后,荷兰的贵族就以海牙作为他们的行政中心。

海牙的荷兰语本名在字面上的意思是“伯爵的树篱”或是“伯爵的私人围场”。当时荷兰一些有影响力的城市,如莱顿、台夫特及多尔德雷赫特,因当时的海牙细小且影响力低,否决了以海牙作为行政中心的方案。这政策从未改变,因此海牙直到今天仍然是无首都之名的政府中心。

为保持海牙的小规模,它并没有被赋予城市的权限,也没被允许兴建城墙。1500年代时,兴建城墙的要求终被批准,但城内居民却决定要集资建造市政厅去取代兴建城墙的计划。这一个决定,在后来的八十年战争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没有城墙的关系,防御能力极低,这使西班牙的军队轻易地将海牙侵占了。

直至1806年,海牙才被当时的法国统治者升格为城市。

因为海牙的发展一波三折,使它不及邻近的城市(如莱顿、台夫特)一样的历史悠久。

1850年后,当中央政府在荷兰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海牙便急遽地发展起来。现今的海牙旧区多建于十九世纪。

荷兰这个时候的国王是威廉三世,又是一个比萌总裁的爷爷轩宗露的年纪还要大的老国王。

威廉三世对外政策和平,始终保持中立,不参与战争,这也是华皇对威廉三世印象良好的地方,荷兰这个时代没有弱到无力对外扩张。

就像是美国这个时候才多少一点实力,每次还好意思跟在列强后面跑到大清国去捞油水呢。

“欢迎你,陛下,欢迎到荷兰来。”威廉三世站在站台上对华皇笑道。

“谢谢,尊敬的国王陛下,我感受到了你的友好和热情。”萌总裁也很热情,当即过去给了老头一个拥抱,他没有想到,自己临时决定提前到荷兰来,老头居然会亲自来接?不管人家是虚情还是假意,表面功夫,华皇是很会做的,又不花本钱,而且本来华皇的脸皮就练到很厚的地步了。

按照正常的计划,华皇到荷兰的时间,是还要再过两天。

洁格格,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李泰熙,凯瑟琳,赵青萝等人也都感受到了荷兰国王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贵族女人过来给她们献花。

这恐怕是华皇这次访问欧洲,到目前为止受到的最好的欢迎了。

威廉三世全名威廉·亚历山大·保罗·弗雷德里克·路德维克,尼德兰国王和卢森堡大公。

威廉三世,是荷兰上一任国王威廉二世的长子。1839年与国王符腾堡的威廉一世之女玛蒂尔达·佐菲结婚,生有3子。1849年继承王位。他反对1848年宪法对王权的诸多限制,以致他在统治上煞费苦心,但却仍任用宪法制定者约翰·托尔贝克领导代议制新政府。

1862~1868年间,他得以透过内阁实行统治。1867年他试图出售卢森堡大公国。此举造成普鲁士和法国的一场战争,最终使得卢森堡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此后他对议会影响变小,1877年索菲去世,多年的宫中战争落下帷幕。

1879年威廉决定娶一个德国小公国瓦尔德克皮尔蒙特的埃玛公主为妻,一些政客们颇为气愤,因为她年少国王四十多年,比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和洁格格她们还要小好几岁。

当威廉得到议会许可,威廉三世和埃玛王后夫妇很快就结婚。

华皇吻了吻埃玛王后的手,“你好,王后殿下。”

“你好,亲爱的华皇陛下,你和传说中的一样,真是天才,不到十岁就能够统治一个大帝国,并且让国家发展的很快很好,荷兰这边的报纸说你是19世纪的奇迹人物。”埃玛王后显然是天真活泼的个性,興奋的叽叽喳喳。

“王后过奖了,您的美貌,让我倾倒。”萌总裁一汗,却是笑眯眯的看着埃玛王后,埃玛王后谈不上多漂亮,在华皇见过的欧洲女人当中,凯瑟琳算是很漂亮的了,王室当中真没有多少美女,华皇认为排在前面的是英国女王的三个女儿,而长公主路易斯排第一,埃玛王后稍逊于路易斯,却也已经算是大美女了,难怪六十多岁的老国王要拼命的娶她。

埃玛王后当即笑的花枝乱颤,荷兰的一帮贵族女人们和萌总裁的女伴们也都笑了,这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稍显过了,但是从华皇的嘴里说出来,显得却很真诚。

【1337荷兰国会大厦】

“陛下可真会说话,让人听了很舒服,谢谢陛下的赞美。”埃玛王后笑着在华皇的脸上各亲吻了一下。

华皇笑眯眯的感受着埃玛王后粉嫩的脸颊,暗道,好好的一个如花似玉美女,嫁给一个大四十多岁的老头子干什么?

华皇似乎很喜欢和年轻的王后交谈,和西班牙王后玛利亚克里斯蒂娜是这样,和荷兰王后埃玛王后也是这样。

而华皇的礼貌,也让埃玛王后感觉很舒服,因为遭到国会和贵族社会的一致反对,这让她这个小国公主出身的人很没有地位,甚至被人瞧不起,华皇再小,那也是大国的君主,华皇对她越是礼貌周到,就越是让埃玛王后觉得被尊重。

威廉三世带着埃玛王后和一帮大臣在国会大厦招待了华皇。

国会大厦是气势恢宏的“内阁”,是13世纪荷兰伯爵的住所,也是荷兰的政治中心和政府所在地。

这座大厦位于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地区。

国会大厦的中央是美丽的骑士厅。精致的室内装饰配合各省旗帜和描绘着荷兰城市的彩色玻璃窗,国会开幕、官方接待以及国会内部会议都在这里召开。

“陛下这边请。”威廉三世热情的招呼华皇。

华皇微微一笑,“好的。”

其实两个人大概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

荷兰拥有印尼,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想办法能搞到钱才是硬道理,华国发展起来,整个太平洋的商机都靠华国,只要华国能让荷兰收到更多的利益,才有可能让印尼发挥作用,否则这么一大片海外孤岛有什么用处?

所以,印尼对于华国的意义,要远远胜过荷兰。

如果华国能拨出一块地方给荷兰,只要是在华东的靠海的位置,例如澳门这种小岛,对于荷兰的意义都要胜过很大的印尼了,列强要的并不是土地,尤其对于荷兰这种小国来说,人口这么一点,真的给他们一个澳洲,他们也管不过来,除非像现在的英国,有强大的海军做威慑,而荷兰的海军早已经无法支撑他们远洋称霸。

荷兰的海军,也仅仅是比华国稍微好一点,这主要体现在整体工业水平,这一点和西班牙是一样的,西班牙也不再具备远洋称霸的实力,十九世纪末期,西班牙被美国吊打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华皇来说,他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他最大的对手,就是现在谁都会觉得不起眼的美国,只要给美国十年稳定的工业成长环境,就能悄悄所有欧洲列强国家,再给美国十年的话,就能把列强甩开,再来个大战,美国不参与,然后拼命在后面卖军火,那就将不知道把其他列强甩到哪里去了。

美国的崛起基本上可以和19世纪这段时间的历史划等号,这段时间之内美国几乎是在毫不停止的增长,同时对于欧洲事务保持中立,同西班牙、英国、法国对北美的干涉都进行过对抗。

英国并不是没有尝试过遏制美国,然而美国并不是英国的首要威胁,北美十三州在独立之后也不是英国殖民体系里面的首要环节。

整个十九世纪中后期到第一次大战爆发,英国对美国都处于相对平静的态势,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英国建立了成功的全球殖民体系并不等同于全球霸权,法国、德国、俄国在欧洲都有同英国抗衡的实力。

在1850年之前,英国的实力,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是美国的两倍,直到1879年美国在经济上都是总体落后于英国。

对于英国来说,美国并没有能力威胁到它在大西洋的海上霸权,更不用说威胁到英国的经济或者包括非美洲殖民地的国土安全,因此在这段时间内(18001860)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去阻止美国,而是依旧把重心放在欧洲和其他殖民地上(主要是英属印度);前者是处于地缘政治目的,后者则更多是经济利益。

现在全世界只有华皇一个人知道未来的世界走向,所以,即将到来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瓜分非洲,和美国的默默崛起,这都是华皇目前最为关注的事情,夺取非洲和阻止美国崛起,对于华国的战略意义是几乎平等的,要想阻止美国几乎不可能,那么就只能试图打穿中东,拿下非洲,能全面统一亚洲,更是最佳选择,在海军发展之后,再设法拿下澳洲和新西兰。

华皇认为英国也不是不把美国当回事,关键英国没有能力对美国发起一次军事上的完全征服,甚至不能完全击垮美国的全部军事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