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754章

甲午崛起-第754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萌总裁看了看赵轻萝,又看了一圈李泰熙,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凯萨琳,还有索菲亚和曾思平,点头出去。

曾思平这次没有跟随曾纪泽去柏林,而是留在了华皇的访问团,这是曾思平自己要求的,曾纪泽在请示了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之后,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让凯萨琳帮着照看曾思平,便同意了。

“尊敬的陛下。”卡罗尔一世今天仍然是一身军服,军人出身的领导人都爱这么穿。

华皇笑眯眯的道:“大公不用客气。”

虽然两个人都各怀心思,但是表面上,还是不错的。

只是华皇不知道,卡罗尔一世已经在内心打定了主意,和华国友好,但只是限于通商的范围,战略层面,绝不能和华国这种国家走的太近。

华皇在这次见面之前,一直在想着怎么说服卡罗尔一世,昨天想了一个晚上,罗马尼亚王国虽然是一点点大的小国家,至少,在庞大的华国面前,是这样的。

但是华国现在没有外交关系,必须有一个友好的伙伴。

欧洲大陆并没有太多地理条件的限制,为什么欧洲没有实现过大一统,而一直是分散的国家呢?

而华国的大多数王朝均为大一统国家,这其中的差异源自哪里?

大一统的概念,到了华皇穿越来之前,政权的色彩已经越来越弱了。

经济上的统一,减少壁垒,造福民众,才是大势所趋。

欧盟就是大一统的初级版本,也许在很多年以后,地球说不定就大一统了。

那时候地球村的村长大家选举产生,也不需要养那么多官员了,大部分下岗;所以这是地球大一统最大的阻力,既得利益集团啊!不仅需要养的官员少了,也不用养那么多准备内部掐架的大兵,军费开支应该也少了,公民得益。

当然,这些都只是理想,华皇不可能活几千岁,要是正常按照历史走,华皇肯定看不见那一天。

以华国目前在世界上勉强排在前十左右的经济实力,也轮不到华皇在国际上发言。

【1200别跟欧洲人谈统一】

欧洲历史上,没有哪个统一的君主坐过书同文车同轨的规定,形不成稳定的民族国家。

而且欧洲的经济基础也不像华国,农耕技术发展的很不均衡,畜牧貌似不错,经济基础本来就杂糅,而且又多民族。

华国虽然也是多民族,可是华国的少数民族愿意皈依天可汗唐太宗。

欧洲呢,教权天下,大家信上帝人人平等,他们要争夺人们思想控制权却只能传教。

虽然也有宗教战争,皇位继承战争,但欧洲没有稳定统一的强权实体来推进大一统。

总的来说,欧洲的文化,经济,思想都没法统一的攒在一起。

华皇认为欧洲大一统是趋势,甚至世界的大一统,都是趋势,尤其是在十九世纪末,这个人类历史的大拐点上。

因为,欧洲人相信大炮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外交。

华皇要想跟这个卡罗尔一世谈拢,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依赖军事实力,只是华国的军事实力,很难在欧洲展现。

即使认识到重重阻碍,还是坚定推进。

欧洲大陆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古代欧洲看希腊,中世纪看徳意法(罗马帝国),近代欧洲不列颠,两场大战定乾坤!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欧罗巴渊自希腊神话,就像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三界、五大部洲、西方极乐世界。

欧洲的面积在中国人看来确实不大,现在整个欧洲加在一起,也没有收复了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华国大,更何况华国还收复了中亚。

南亚诸多小国,也是华国的附属国,所以,欧洲列强警惕华国,是有道理的,华国也不用因为工业基础刚刚开始而气馁,华国的底子好!一旦发力,会是什么样子,连华皇自己都不敢想象。

欧洲西起大西洋,北临北极海,南部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分界,“直布罗陀”这个词本身来自阿拉伯语,北非阿拉伯世界和欧洲世界在此交锋多次,也使得西班牙和摩洛哥混乱了很多年!

如果说西、北、南、三个方位是天然的分界,那么在我看来东方更像人种和地缘政治的分界,东方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与亚洲为界。

作为以查理曼帝国为主体的欧洲本部自古比较排斥斯拉夫人,想想看两次世界大战的脉络——先是日耳曼人惹毛了斯拉夫人,然后斯拉夫人奋起放抗,最后一战爆发,然后趁火打劫的,浑水摸鱼的全都加入了进来。

后面是日耳曼人输了战争,然后“卧薪尝胆”,最后二战爆发,然后这次趁火打劫的,浑水摸鱼的全部失算,伤不起希特勒的闪电战,于是真正意义上世界大战,也是世纪大战引爆在地球上。

两次战争带给欧洲人的思考也许只有欧洲人知道,最可恨不是矛盾主体,交战双方而是隔山观虎斗的第三方,事实也证明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美利坚要不是山本五十六搞了珍珠港,未必会参战。

从有形和无形两个层面,从有机到无机,从政治到经济,从经济到政治,从政治到文化,从文化到政治,排列组合,欧洲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三维一体。

英法百年战争,普鲁士和法兰西之间的战争,不列颠群岛上英格兰和苏格兰打的不可开交。

央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从公元五世纪初开始一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这两个民族主体一直征战不休,1314年苏格兰取得独立,1707年5月1日,安妮女王联合法案合并英格兰和苏格兰议会,双方放弃独立地位,合并为统一的大不列颠王国,当然融合了后来威尔士,那么双方为什么停下了百年的战争,因为她们拥有了同一个女王——KennethMacAlpin!

所以从欧洲统一国家的不同自治区域就能看出欧洲国家民族意识是相当浓厚的。

萌总裁把欧洲国家按小区域划分:西欧、北欧、东欧、中欧、南欧。

西欧主要包括: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比利时,摩纳哥。

这几个国家中,法国的主体民族是法兰西民族,还有科西嘉人和布列尼人,这个法兰西民族就是高卢人的后裔,那么当然法国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体。

爱尔兰民族是凯尔特人的后裔,1922年之前爱尔兰属于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独立王国,1922年之后,一个新的独立的爱尔兰王国建立,北部的爱尔兰继续留在大英帝国。

荷兰的国家主体是荷兰人,而荷兰人的祖先就是日耳曼部落西支的佛里斯人,巴塔維人,法兰克人,撒克逊人的后裔,欧洲国家主体民族是欧洲本土民族和外来民族相融合产生的新型民族主体,而究其根源他们都是几个古老民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高卢人,凯尔特人)的后裔,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有走向统一的前提条件。

但是华皇认为,顶多算是局部统一,想向华国那样,上千万平方公里一起统一,不可能。

他们在不同区域聚居,最后形成独立的民族性格,从这一层面已经具备了建立独立政权的条件。

北欧,北欧地区主要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包括: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丹麦。

这五国的主体民族基本都是维京人的后裔,维京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苦寒自然条件恶劣的北欧,所以生性凶猛,那么在欧洲大陆正统民族的视野中,维京人和蛮族脱不了干系!

这是历史的普遍认识,有些胜者为王,败者俚倪裥辏

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脱离欧洲本土,半岛的国家主体就是挪威,芬兰,瑞典,北欧还有冰岛,日德兰半岛的丹麦,以及作为丹麦领土的格林兰岛。

这五国中除了冰岛为独立岛屿,其他四国在历史长河中都互相影响,一会儿挪威遥尊丹麦,一会儿挪威遥尊瑞典,芬兰12世纪后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整体并入帝俄。

如果说政治联姻在中国古代产生的效果是中原王朝迫于游牧民族政权不断侵犯做出的无奈之举,那么它在欧洲起到的效果就是加强欧洲走向一体化,所以欧洲的王室演绎着欧洲各国分分合合的历史。

1397年,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主导的卡尔马联盟形成,丹麦,瑞典,挪威三国组成联盟,先后维持了126年。

东欧,主体国家拉脱维亚,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再有就是俄罗斯的东欧部分。

这些国家基本是东斯拉夫人的后裔,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又具有很多特殊性!

欧洲历史上小区域的统一历史很多,罗马帝国时期,法兰克王国时期,拿破仑时期,南斯拉夫联盟等。

提到欧洲当今的局势,不得不提法兰克王国,公元五世纪开始,由于内忧外患,西罗马帝国已经无力统治西欧,此时,法兰克人趁机扩大实力,建立国家,然而法兰克王国的一道政令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局势,那就是国王死后诸子平分其领土,公元800年,查理曼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帝国一分为三,成为后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历史性的“分家”。

中欧,主要包括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瑞士。

欧洲大陆三面临海,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地貌因素是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希腊半岛,日德兰半岛,格陵兰岛,冰岛等,从形成文明的地理条件出发,欧洲有平坦的腹地,有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曾经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

罗马帝国在欧洲的统治究竟算不算欧洲大陆现实意义中的大一统呢?

华皇认为应该算。

如果算,那么欧洲大陆实现的唯一一次大一统就是罗马帝国。

欧洲分散的国家体制,不能单从一般历史规律出发,两河孕育了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恒河创造了印度文明,尼罗河的埃及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近代历史上,哪一个地区的民族觉醒最早?民族自我认知意识最强?民族独立革命起步最早?答案只有——欧洲!

并且欧洲国家完成民族独立革命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华丽蜕变。

一个先进的社会制度结合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加上独立的民族主体,那么是不是会促使一个国家的诞生?

以中欧国家为例,奥地利和匈牙利原来是奥匈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匈牙利人是被汉帝国打败的匈奴人的后裔,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奥地利和匈牙利分立两国。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版图的影响是深远的,没有两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今天的欧洲各国版图。

波兰,处在日耳曼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中间地带的国家,波兰人就是斯拉夫民族,我们看到二战时希特勒愤怒的枪口对准的第一家就是波兰,(如果说英法是世仇,百年战争打的不可开交,亨利六世和圣女贞德,一个侵略,一个反侵略)那么,欧洲大陆的“受气包”就是波兰,被普鲁士侵略,被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武装干涉,从1772年5月始,波兰被前后三次瓜分,这三个罪魁祸首就是沙俄,普鲁士,奥匈。

为什么波兰时不时就被“揍一顿”,波兰在欧洲的十字路口,华沙在路口中心。

四周危机四伏,不怕车撞,害怕人揍!波兰前前后后不断变迁,但是始终没有被周边民族通化!

欧洲诸民族很少被一个强大而又文化先进的民族通化,他们始终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特性!

所以,华皇在介入欧洲政治的时候,是小心翼翼的,并且,华皇不是以武力统治世界为目的的,华皇不算希特勒,不是神经病,在华皇眼中,希特勒就是正统神经病,法西斯永远靠不住!

靠自己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国家,让所有国家都能心平气和的听话,这才是华皇的方向,而不是一个个都踩在脚下。

南欧,这是欧洲最有文化影响力的地区,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马耳他,安道尔,波黑,克罗地亚,黑山,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这里便是希腊文明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核心地区,希腊文明就来自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化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给欧洲人的启示是:希波战争爆发后,斯巴达和雅典抛弃前嫌,组成联军,共拒外敌。

那么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可以说希腊城邦制开启了欧洲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是促使欧洲不同民族,同宗不同族聚居群体形成政权认知的先导文化因素。

这个在中国根本不存在,即使西周分封制最后导致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强秦统一后,秦始皇的郡县制可谓是天人之作,巧妙的把权力集中到中央,汉朝分封诸王,后来不是出现了吴王刘濞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