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696章

甲午崛起-第696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华国同英法的关系,会怎么样呢?”英国记者的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关心这个问题。

萌总裁正色道:“我们会继续和英法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都是南洋条约成员国组织的成员,是很好的友好国家,而且,我们的制度,已经和英法没有多少区别,欧洲的国家,大多数都是华国的朋友,我们只是希望亚洲各国,也能够获得共同的待遇,不要受到武力的威胁,仅此而已,在这个基础上,华国即便是本土,也欢迎各个国家来经商。”

一堆记者赶紧将华皇的话记录下来,这段话,显然是很重要的。

很快,英国保守党的领袖,也是现任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就收到了萌总裁发出的这个消息。

其实英国人也不想和华国闹的太僵,在他们看来,华国不同于沙俄,他们原本扶持日本,是因为要用日本来牵制沙俄,现在沙俄已经被华国打趴下了,而且,华国不太可能横跨欧亚,到欧洲继续作战。

况且,英国人主要的贸易来自印度和南亚,只要华国的海军不发展起来,很难在这些区域给英国制造麻烦,他们只是要让华国知道,谁是大哥。

华皇的这番话,其实已经有服软的意思。

萌总裁不是神经病,该服软的时候,还是懂得服软的,尤其是没有什么利益争夺的问题。

整个公审的过程云淡风轻,闵妃一点反应都没有,很平淡,一直都静静的坐着,陪审的都是华国官员,主审官则清一色是院线的朝鲜王室,有大院君一派的人,也有中立派的人,但基本上都是反对闵妃政策的。

闵妃主张和日本友好,这是她最大的过错。

华国就是抓住这一点不放,不管朝鲜是作为华国的附属国,还是作为华国的行省,闵妃跟日本人来往,这就是卖国的大罪。

三个多小时的审判过程,全程有影像资料和语音录制,共上了200多个证人,大多为闵妃一派系的官员,其中还有十多个是日本的间谍。

在场旁听的老百姓见证据这么充分,无不愤慨,朝鲜人愿不愿意迁徙,这是和华国的问题,是和自己的上级单位的矛盾,但是和日本人,那是敌对的矛盾,是历史敌对的矛盾,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最终的结果是,三日后当众处决,给出了三天的修正时间,如果有人觉得闵妃冤枉的,可以在这三天内,向华国和朝鲜组成的事务政府上诉。

没有人上诉,闵妃被当众枪决。

这件事情,似乎一点反响都没有,没有多少人难过,也没有多少人高兴。

大院君设立国丧都监,来处理闵妃是丧礼事宜,将明政殿改为望哭处,欢庆殿改为殡殿,任命洪顺目、李载冕、赵永夏等大臣总理国丧。

也有原先的朝鲜大臣上疏反对办理国丧,但是大院君一律不予理会。

替王后办丧事,这种事情在朝鲜李氏王朝500年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仅此一次。

萌总裁特许,仍然按照国丧的大礼给闵妃,虽然朝鲜的王室早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依然承认他们过去的头衔,朝鲜王李熙,也仍然拥有的王爵。只是没有权力而已。

宣布进入国丧之后,大院君立即解散了集结起来的叛军,恢复了原有的行政机构和军队编制,削去闵氏家族的一切政府要职,起用那些拥护自己的两班为大臣,重新组织起一个以他自己为中心的统治机构。

这个机构是主要负责迁徙的机构,迁徙必须在三个月内全部结束,这也是萌总裁的意思。

大院君的所作所为,同起义士兵的期待恰恰相反,他不但对他们的迫切要求置若罔闻,甚至吩咐手下严阵以待,一旦暴乱士兵再次骚动,将给他们以严厉的制裁。

萌总裁用极端的方式了结闵妃的问题之后,开始施行自己的改革计划。

他大举肃清闵氏一派与亲日派之后,新的朝鲜政府,再没有朝鲜人,朝鲜的官员,多数已经被安排了西伯利亚新三省和中亚省的职务。

萌总裁大举新政,全部都是华国的百姓,管理起来就是好办。

有华国中央财政的入驻,闵妃因为财政困难而一直铸钱的弊端,也予以扫除。

萌总裁似乎要一扫闵妃时代累积下来的腐败政治,华国再次举起了斥和大旗。

兵变之后的第8天,1877年8月1日,华国驻日公使黎庶昌给总裁侍从室底下的外交部张树声去电,告知兵乱。

李鸿章立即向华国政府提出建议:中国应派兵船前往观变,察看情形,相机办理。

两天以后,驻日公使黎庶昌又来电报,报告了日本的动向。

张树声在转达黎电时,附了一份津海关道周馥与当时在天津的朝鲜陪臣金允植的问答节略,据金允植说:朝鲜国内有事不能自定,而且杀了日本人,日本必定要借机干预要挟。

请求中国派出兵船、陆军千名,协助朝鲜平乱。

金允植是闵妃一派的人物,主张开化,藏匿在长湖院的闵应植家中的闵妃暗中派人正在与其联络,请他敦请华国出兵朝鲜,镇压起义士兵,协助自己恢复政权。

兵变根本上说是朝鲜内政,但由于在暴动过程中伤害了日本人和冲击了日本使馆,引起了华国的严重不安。

大院君反对开国政策,从而可能导致破坏列强与中国之间在东北亚地区的均势,尤其是可能导致日本借口乘机出兵朝鲜,从而破坏华国在东北海疆的战略构想。

因此,华国必须对此作出反应的。

这既是国防的需要,也是华国保护朝鲜免受他国侵略的道义责任,更何况大院君已经通过金允植表达了,敦请华国出兵,平定叛乱之意。

之前从金允植和周馥的答话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兵变与去年李载先等聚众谋变如出一辙,而李载先则是大院君的之子,这就是说,金允植对华国隐指,兵变谋主可能是大院君李是应。

虽然这种说法是否确切,还很令人怀疑,但将大院君带走,显然可以保证华国在朝鲜继续推行“以夷制夷”政策,也以此平息事端,防止日本的介入。

因此华国在出兵朝鲜之前,便做好决定,要用武力对日本予以制裁。

在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的情况下,保护属国成了华国堂皇的借口,华国开始派兵进入朝鲜平定内乱,防范日本图占朝鲜。

由丁汝昌、吴长庆、率领的3千名华国北京地区的警备部队,在4艘军舰的载运护送下,开抵汉城。

在此之前,日军约一千数百名已先后到达仁川。

双方在仁川相遇时没有发生冲突。

为了抢在日军之先,马建忠在华军抵达汉城之前,先带兵营二哨驰赴汉城。

马建忠进入朝鲜京城,即与大院君会晤,先以好言相接,释其疑虑。

为防止日使花房义质骤然决裂,第二天马建忠又回到仁川会晤了花房义质,告之中国准备替朝鲜先除内患,使国家得以自主,再与日本商谈事务。

在对待朝鲜平乱问题上,华国和华军取得了主动权。

大院君已经在萌总裁的任命下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所有朝鲜人都在有序的进行迁徙。

只要这片土地的所有忠于华国的朝鲜百姓都愿意迁徙,华国在朝鲜的问题,就会变得格外的简单。

那将只剩下清剿。

之前的清剿问题之所以复杂,因为华军不能随便乱杀人,还要甄别朝鲜人当中,是否忠于华国,还要甄别朝鲜人和日本人,这将非常困难。

在绝大部分的朝鲜人都撤离了朝鲜之后,这个问题就彻底简单了。

“皇上,现在我父亲都已经明确表态归顺华国,所有的朝鲜人,都在有序的迁徙,为什么日本人还不撤走?他们到底想怎么样啊?”李泰熙靠在萌总裁的身边问道。

萌总裁笑道:“他们想继续跟我们斗,只是现在愈来愈困难了,英国人的态度,还有法国人的态度,已经日趋中立,我看他日本人还怎么跟我们华国斗下去?”

【1120朝鲜变革】

萌总裁这段时间重用了一大批的前清官员,尤其是过去和轩家往来密切的,大树胡同的老邻居们,周馥,也就是比萌总裁大四岁的周学熙的老爸,吴长庆,吴保初的老爸,虽然周学熙和吴保初都还是孩子,但是这两个人的爹,还是很被萌总裁欣赏的。

当然,这些人,都团结在李鸿章的左右,萌总裁因为很了解李鸿章喜欢权力的特点,依然重用李鸿章。

李鸿章其实没有什么大毛病,智慧可以赶得上诸葛亮,为人也不是特别的贪婪,在华国的体制中,也没有贪腐的机会,其实李鸿章当初当初就是站的位置不行,谁当清廷的老二,都是悲剧收场,人家李鸿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至于甲午战争中的重大问题,不是他的问题,大部分,还是要归罪于清廷。

现在是华国的天下,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对于急需要大员来掌舵的华国中央政府,萌总裁欢迎这些前清的高级汉族官员到华国政府来做事。

“皇上,您以前好像对李鸿章的印象不是很好啊?”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靠在萌总裁身边问道。

萌总裁今天晚上,既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一起睡,也跟李泰熙一起睡,这是萌总裁第一次,同时跟两个老婆一道睡觉。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无所谓,李泰熙有些抹不开面子,但是当三个人都躺在被窝中的时候,其实,也就这么回事。

“李鸿章还是可以的,至少,有大员的风度,让我们那些二十出头的大员出任外交官,拿出去就不像那么回事。”萌总裁笑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嫣然一笑,“您是在说我吗?”

“嗯,别说是你,就是我,也赶不上李鸿章的气场。”萌总裁笑眯眯的拍了拍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的小手,“睡吧。”

萌总裁,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李泰熙三人在被窝中翻云覆雨了一个多小时,萌总裁才满意的睡去。

过了几天,中日间仍有苦干问题悬而末决,主要的是撤兵问题和两国军队冲突的善后问题。

日本改府内部对解决中日问题议论纷纷,据驻日公使徐承祖的报告,是“文多主和,武多主战”。

日本政府举行会议,决定采取“和平”谈判方式,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西乡从道为副使来中国谈判善后撤兵问题。

伊藤博文行前向徐承祖表示,他是一贯主张中日“和好的”,请中国政府不用怀疑,“俾中日如同一家,使西人不敢正视”。这些甜言蜜语,是日本外交家惯用的狡诈手段,旨在麻痹华国政府的注意力。

他们在中日亲善和好的外衣掩盖下,实现侵略阴谋。

伊藤一行于1877年的10月间抵汉城。徐承祖于伊藤起程前给李鸿章的电报,比较能猜透伊藤来华的真正目的:伊藤企图将罪责转嫁于中国驻军,并使中国驻朝鲜官员将来不敢轻于开罪日本。

至于撤退中国驻军,更是日本最关切的问题。

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清除日本在朝鲜侵略活动的障碍。

在中国方面,关于惩办在朝武弁一点,华国自始即认为吴兆有所办并无不合,绝不允日本的要求。

后来李鸿章与伊藤对此事责任问题,反定辩论,日本的讹诈没有成功。

关于中日撤兵一点,是李、伊天津谈判的中心问题,其影响极为重大。

华国认为中国驻兵朝鲜没有问题,因为朝鲜已经是华国的行省,中国在道义上没有撤兵的理由。

李、伊谈判又由撤兵问题谈到了两国共同出兵互相知照。

李鸿章仍然有顾虑,怕中国出兵助剿会引起国际纠纷,特别害怕日本乘机出兵。

华国在朝鲜的省政府负责一切朝鲜改革的决策,负责实施,其成员包括前稳健开化派、少壮开化派和政治上的中间派。

这些程度不同地有着开化思想的官员们,自农民战争爆发以来,虽随时伺机夺取政权,但因力量单薄,一直无力行动。

朝鲜省政府在建立之初,因中日战争爆发不久,战争尚在朝鲜境内进行,日本军政机构无暇过多地顾及朝鲜国内的政务,为军机处较自主地推行改革提供了可能。

因此,1878年内发生在朝鲜大地上的“更张”,更确切的说,是一场改革。

朝鲜省政府在短时期内,先后制定和发布了208件重要“内政改革”法令。

法令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土地与其他财产权未涉及外,几乎包括官制、行政司法、财政金融、产业贸易、军事、教育、身份制度和风俗习惯等一切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先看一下政治范畴的改革。

朝鲜由原来的六曹再加上外务相农商共8部组成。部下设局,每个局的权责及其在行政等级中的地位都作了仔细的划分规定。

稍后,这种体制又进一步精简,产生了由7部组成的内阁。分别为外部、内部、度支部、法部、学部、农商工部和军部。部下设有局、课(处)。与这项改革同步进行的还有官吏品级制度的修订。

月俸一律改实物为现金。传统的科举制度也予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