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555章

甲午崛起-第555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立总裁威信的同时,我今天给你加一点,还要大力宣扬,我们的考古发现,黄河长江,才是人类的发源地,全世界的人,都是华夏发源出去的!”萌总裁对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未完待续。)

0892找借口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意味深长的重复了一遍,“是啊,真正的战士。”

“不但是要让我们的党,用思想武装军队,武装我们的官员,还要武装全国人民,毕竟,官员和军队,都是从人民中产生的。在加强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总裁威信的同时,我今天给你加一点,还要大力宣扬,我们的考古发现,黄河长江,才是人类的发源地,全世界的人,都是华夏发源出去的!”萌总裁对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一怔,急忙拿出笔记本来做记录,“总裁,这么说的话,有根据吗?”

萌总裁笑道,“有,我不是乱说的,根据就要靠考古学家们去找了,在直隶就能找到。”

这就是萌总裁作为穿越众的好处了,萌总裁那点浅薄的历史知识和现代人的常识,在这个时代,能够给人拨云见日的感觉,虽然,在现代,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从来都是争论不休的,但是在这个年代,始终没有人去从这方面着手,以此来强化国民的爱国主义。

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远古时候,各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分道杨镳。中国、中美洲、美国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早期驯化,使这些地区的各个族群获得了一种领先优势。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停留在依稀隐约之间。

理论上将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亦人亦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

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

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

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古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回答。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真人出现以前的人类祖先,科学家们称之为“前人”。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他从主干分离的地区可谓人类最早的摇篮。真人不断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便是人类演化最后的摇篮。

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

不能说黑人有一个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个祖先。因为不同的物种之间虽能婚配,却不能生育后代,只有同种能育。如果我们主张人类多祖论,就会在生物学上犯常识性的错误,已证实了人类多祖或多元论是违背科学常理的。

人类从人猿主干上分离,究竟发生在哪一地区?是在非洲,然后走进亚洲,还是开始就在亚洲?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非洲发现了一系列的人类化石,这一系列的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

相比之下,亚洲出土的化石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大部分古人类学家都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较大。

萌总裁现在提出这个观点,早了历史争论一大步,首先从发源地上,强化汉人的民族意识!

汉人,才是人类的老大。

“不光是发源地,还有,今后的,学校,党政机关,公开场合,不要专门挂我一个人的画像,我的画像前面,再加上汉武帝和崇祯皇帝的画像。”萌总裁接着对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眨眨眼,她对中国的历史,是有了解的,最少,各个朝代,各个皇帝,她都强行记下来了,诧异道:“汉武帝?这个我能理解,总裁要扩张,要找一个古代皇帝作为大家的榜样,但是崇祯皇帝,是不是那个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不是被人诟病说无能的吗?刚愎自用,而且,而且放一个末代皇帝跟总裁的画像并列,会不会不吉利啊?而且,总裁算是开国之君,汉武帝和崇祯皇帝都不是开国之君啊。”

萌总裁笑着点点头,“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们要从文化上,将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合并在一起,没有源头,谁厉害,谁能守住华夏文明的光辉,谁就有资格被历史所记载。至于为什么选择崇祯皇帝呢?因为崇祯皇帝是汉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而且,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国策,也能够体现我大汉文明的刚毅!崇祯皇帝没有大错,他只是机缘不好,才落得国破家亡,他不是亡国之君,他应该被歌颂,而且,选择一位明朝的皇帝,更能够唤醒所有国人的心,对去除满清的封建残余,有重要的意义。”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听完了萌总裁的解释,恍然大悟,想了想,问道:“这事情好像挺大的,要不要召集开会讨论一下?”

萌总裁摆摆手,“召集大会太麻烦,中央的会议一年才一次,不要什么事情都召集,直接用华粹晚报发消息就行了,以命令的形势,下发,对了,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不要发命令,让人从底下刮风,让华粹晚报帮着鼓动。”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点头道:“是,总裁,明白了。”(未完待续。)

0893三张画像并列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听完了萌总裁的解释,恍然大悟,想了想,问道:“这事情好像挺大的,要不要召集开会讨论一下?”

萌总裁摆摆手,“召集大会太麻烦,中央的会议一年才一次,不要什么事情都召集,直接用华粹晚报发消息就行了,以命令的形势,下发,对了,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不要发命令,让人从底下刮风,让华粹晚报帮着鼓动。”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点头道:“是,总裁,明白了。”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路、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等举措亦影响深远。

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使用有两大陋习:一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熟悉亲信的人;二是论资排辈,必须按“三十九级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不能“乱”了规矩。而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为有能力,卫青家奴出身,汉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适者听从。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

汉武帝开创了空前的丰功伟绩,但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为其留下负面的污点,不过之后敢于直面自已的过失,重拾汉初的息兵养民、轻徭薄赋的国策,为之后西汉极盛之世的孝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可谓善始善终。

明思宗朱由检是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萌总裁知道,将崇祯皇帝和汉武帝这两个本来就很有争议的人物跟自己并列在一起,这下就热闹了,本来以五岁的年纪,开始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就够争议的了,再加上那两哥们,不是更热闹了吗?

不过,这也正是萌总裁的高明之处,萌总裁不想禁锢人的思想,他要引导人的思想!

开化,就是开化文明,让人发展思想,让老百姓有想法,让科技文明跟上时代,甚至走在世界的前端,思想,就是第一步的。

汉武帝不说了,离得太远,萌总裁其实是喜欢汉武帝开拓疆土,树立大汉威严的勇气和历史责任感。

而且,汉武帝不管多少人诟病他,但是没有人不能不承认,作为中国人,大家为自己是汉武帝的子孙而感到骄傲,世界要是评选个前十的君王,汉武帝有机会进入。

萌总裁将汉武帝拉出来,同时是在为自己的扩张,在亚洲寻找理论基础,在汉武帝手里,差不多全亚洲都是汉朝的,至少是臣服!

萌总裁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成为中国的藩属国,需要这么一个借口来作为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也契合这个时代的殖民政策,英国人和法国人,美国人,远一点的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崇祯皇帝是萌总裁非常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萌总裁在这次重生之前,还读过一本叫《崇祯盛世》的小说呢。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崇祯的个人原因也不少:

1、勤奋的君主并不代表就是合格的君主,一个国家的亡不亡,和君主是否勤政没有直接关系。

作为一名君主的最高境界,用马援评价刘邦的话就是“无可无不可”,意思就是没有条条框框的规定,敢于大胆的放权用人,让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

而不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其实崇祯也会用人放权,但他放权的对象却是太监。

2、崇祯靠铲除魏忠贤的阉党集团,而收获民心,控制朝政。但他只是铲除了魏忠贤的这个太监,并没放弃用自己的太监。崇祯仍采用太监监军,并给予他极大的权利。皇帝用太监在制衡将领这还能理解,但太监在军队胡乱指挥这就不对了。当时掌管整个北京城城防的九门提督,竟然是由太监王承恩担任。借改《阿房宫赋》中的一段话:天启无暇自哀,崇祯哀之,崇祯哀之而不鉴,亦是后人而复哀崇祯也。崇祯用太监的主要原因,还是他多疑刚愎,对大臣的不信任。

3、由于崇祯杀袁崇焕比较有争议,在此不讨论,就以王洽和陈新甲为例。后金打到了北京城下,有人说当年嘉靖把兵部尚书丁汝夔杀了,敌人就退走了,于是崇祯就把王洽关起来准备杀掉。后来崇祯派兵部尚书陈新甲偷偷去议和,结果消息泄露,搞得崇祯很没面子,于是就把陈新甲杀了。崇祯一朝14个兵部尚书没一个好下场,而且换了54个内阁,古今罕有,简直就是亡国气象。

4、崇祯这么搞的直接后果,就是没人跟他干了。李自成打到北京时,叫大臣来上朝,没一个肯来的。崇祯曾六下罪己诏,但他临终的遗言却是“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