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509章

甲午崛起-第509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刺激工业的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战争,虽然这思路有些偏激,但是历史多次证明,这一点是对的,每一次大战,都能够让一个国家的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军事工业带领重工业,以重工业带领轻工业发展,这个作用,是别的刺激所无法替代的。

萌总裁带着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忙着去搞建设,政治,工业,经济,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在和萌总裁意见达成一致之后,慈禧太后也加快了同治帝死后的善后工作。

西暖阁内,丽皇太贵妃和洁格格,头一次以参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虽然不想介入朝政,不想这样做,但是两个女人,到底拗不过萌总裁,尤其是丽皇太贵妃。

有一句话还真没有说错,通往一个女人内心最近的道路,是阴一道!

阴一道畅通了,其他的分支,总是会慢慢疏通的,嘿嘿。

慈禧太后看了看丽皇太贵妃和洁格格,两个人有些不自在。

慈禧太后的双眼中射出异常威严的光芒,又看向了一群王公大臣们,争执三宫垂帘的事情,已经好几天了,底下的王公大臣们被扫到的人,不由得都俯伏了。

因为宗社大计,生民祸福,就在慈禧太后这句话中定局。

大清国搞不定的事情,真的到了最后,还真的离不了慈禧太后一锤定音!

说慈禧控制了半个世纪可以,说慈禧支撑了中国半个世纪,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说的过去!

毕竟,满清夺了大明的江山,纯属是汉人自己丢了江山,满清是走了狗屎运而已,当时江南的实力有多强?地主阶级随便那点钱,爆兵五十万,一百万,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绝不会比李自成的农民军速度慢,但是对不起,大家情愿投靠鞑子,这不是汉人自己丢了江山是什么?

清廷捡了天大的馅饼,能拖到十九世纪末,也真的是不容易,这得把人的思想禁锢成什么样子,才能让所有人像是瞎子一般的生活啊?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稍微有点见识的,也不甘心过世界末等的生活吧?

人家都电车,火车,公路,铁路,电话,广播了,你还在点煤油灯,这不是末等的生活是什么?

这个反差,从大半个北京城中,华国控制区域和满人的控制区域的对比就可以看的出来,华国控制区域的人越来越多,满人控制区域的人越来越少,没有谁是傻子,谁都想到富裕的地方,发达的地方生活,更何况,两边的控制区域是紧挨着的,像是双胞胎一般。

“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今年四岁,承继为文宗的次子。你们马上拟诏,商量派人奉迎进宫。从今往后,三宫垂帘。尊丽皇太贵妃为南宫皇太后,明发圣旨,诏告天下。”慈禧太后的话,掷地有声,这两件大事,就这样一句话就定了,没有丝毫的做作。

慈禧太后的话才刚刚说完,肃然跪聆的王公亲贵、元老大臣中突然起了騒动,只见醇王连连碰头,继以失声痛哭,是绝望而不甘的痛哭,仿佛在风平浪静的湖中,突然发觉自己被卷入一个湍急的漩涡中似的。

本性忠厚的醇王,一直以为“家大业大祸也大”,如今片言之间成为“太上皇”,这祸是太大了!

忧急攻心,居然一下子昏迷倒地。

醇亲王他旁边就是他的同母弟孚王,同气连枝,休戚相关,急忙上前搀扶,而醇王形同瘫痪,怎么样也不能使他好好保持一个跪的样子。

关于三宫垂帘的事情,地方上其实没有多少感觉,反正两宫,还是三宫,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只要慈禧太后点头,谁也没有话说,而当萌总裁和慈禧太后意见达成一致的时候,恭亲王奕訢那帮人,自然也就闹头了,再闹,手中没有枪杆子,顶多是张张嘴巴的事情。

就这样,这块权力的蛋糕,就在萌总裁和慈禧皇太后的一念之间,分定了。

众人匆匆散朝,顾不得慰问醇王,几个军机大臣,除了撤了衔的恭亲王奕訢,其他人都到了军机处。

一面准备奉迎四岁的新皇帝进宫,一面商量,如何将这件大事,诏告天下。

有的说用懿旨,有的说应该在皇帝的遗诏中先叙明白。

结果决定既用懿旨,也该在遗诏中指明。

而新皇帝到底是以什么身分继承皇位,又要先说明白,不然就会象明世宗以外藩继统那样,搞出尊崇“本生”的“大礼议”,遗患无穷。

“一定要说明白,新君承继为文宗之子。”潘祖荫说,“这样子统绪就分明了。”

“还要叙明是‘嗣皇帝’,诏告天下,皇位由继承大行皇帝而来。”翁同龢说,“这才不负大行皇帝的付托。”

大行皇帝临终并无一句话,何尝有所付托,但大家都明白,这是为了永除后患,不得不有所假托的说法,尤其是在醇王震动、大失常态的景象,记忆正新之际,无不觉得潘、翁两人的见解,十分正确。(未完待续。)

0805诏告天下

“还要叙明是‘嗣皇帝’,诏告天下,皇位由继承大行皇帝而来。”翁同龢说,“这才不负大行皇帝的付托。”

大行皇帝临终并无一句话,何尝有所付托,但大家都明白,这是为了永除后患,不得不有所假托的说法,尤其是在醇王震动、大失常态的景象,记忆正新之际,无不觉得潘、翁两人的见解,十分正确。

“就这样吧,”劻郡王一副大咧咧的模样,作了结论:“承继文宗为子,接位为嗣皇帝。”

现在的劻郡王,马上要迈入他人生最为辉煌的阶段了,有醇亲王在,他是当不上军机领班的,但是醇亲王也是草包啊,相比之下,劻郡王这个草包,是萌总裁的义兄,身份大不一样,即将游走在清廷华国之间,那真的是如鱼得水。

有了奕劻大哥的拍板。

于是分头动笔,潘祖荫、翁同龢受命撰拟遗诏:“钦奉懿旨”的“明发”,则是军机所掌的大权,他人不便参与,同时也不便由值班的“达拉密”动笔。

这样分派定了,一屋子的人分做三处,翁、潘二人与南书房翰林在西屋商酌遗诏,文祥由荣禄陪着在东屋执笔写旨,其余的都在正屋商量丧仪。

“我不行!”病后虚弱,兼且受了重大的刺激的文祥,搁笔摇头:“简直书不成字了。”

“中堂!”荣禄自告奋勇,“你念我写。”

“好吧!你听着。”文祥把座位让给荣禄,自己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略想一想,慢慢念道:“钦奉懿旨: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着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写到一半,进来一个人,是沈桂芬,起先诧异,不知荣禄在写什么?及至看清楚是在拟旨,顿时变色,心里是说不出的那股不舒服,同时也有无可言喻的气愤,觉得荣禄擅动“‘枢笔”,是件“此可忍、孰不可忍的事”!

然而此时何时?皇帝初崩,嗣君未立,为了荣禄擅动枢笔而闹了起来,明明自己理直,亦一定不为人所谅,说是不顾大局。看起来竟是吃了个哑巴亏。

沈桂芬的气量小是出名的。一次五口通商大臣崇厚从天津奉召入京,带了好些海鲜,分赠军机大臣及总理大臣,独独漏了沈桂芬一份,事后发觉,深为惶恐,赶紧又备了一份补送,沈桂芬拒而不纳。

又有一次是翁同龢宴客,陪客中有一个来自外省,京朝大老,素不识面,主人为双方引见时,那陪客一时忽略,未曾意会到“沈尚书”是“大军机”,礼貌上不是如何了不得的尊重,沈桂芬亦大为不快,竟致悻悻然不终席而去。

礼节细故,尚且如此,何况擅动“枢笔”?要发作实有未便,不发作心里堵得发慌,所以在东屋坐立不安。而荣禄一向干练机警,这时因为新逢大丧,心里有许多大事在盘算,竟不曾发觉沈桂芬的神色有何异状?至于文祥,体力衰颓,心神受创,当然更顾不到了。

“行了!”文祥还将旨稿递了给沈桂芬,“经笙,托你还有几位商酌一下,就递了上去吧!”

到底找到了一个机会,沈桂芬答道:“仲华的大笔,自然是好的。何用再斟酌?”

坏了!荣禄大悟,自己越了军机的权,但此时不是解释的时候,更不能说要回来撕掉,请沈桂芬执笔重写,只好以后等机会再说。

其实萌总裁对荣禄的印象,并不是坏到家,至少在萌总裁发动三宫垂帘这个议案当中,荣禄是起到了正面作用的,他如果胡乱添油加醋的话,也能够起到坏事的作用。

萌总裁之前对荣禄的印象不行,主要还是因为荣禄在原本的历史中,破坏了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这个时空中,清廷还有没有可能维新变法,萌总裁自己也不清楚了,如果可以有的话,萌总裁甚至会支持,当然,这是在他能力达不到控制整个国家的时候。

萌总裁尽量不用自己的定势思维来考虑人物,每个人,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暗杀了治麟之后,他基本上不会用这种手段了,基本是璟铎,他都懒得用这种手段,要知道,璟铎还曾经打过他爹呢,他没有忘记,但是,要整治,也要用智慧,什么都用暗杀的话,没有多大意思。

奕劻看了看荣禄,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也有心拉拢,笑了笑,轻声道:“没事,不用管他。”

意思是不用管沈桂芬。

荣禄叹口气,轻声道:“得罪了大军机,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最后定了稿,为大行皇帝留下的话是:“朕蒙皇考文宗显皇帝覆载隆恩,付畀神器;冲龄践祚,寅绍不基。临御以来,仰蒙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宵旰忧劳;嗣奉懿旨,命朕亲裁大政。仰维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本,自维德薄,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十余年来,禀承慈训,勤求上理,虽幸官军所至,粤捻各匪,次第削平;滇黔关陇苗匪回乱,分别剿抚,俱臻安靖,而兵燹之余,吾民疮痍未复,每一念及寤寐难安。各直省遇有水旱偏灾,凡疆臣请蠲请赈,无不立沛恩施。深宫兢惕之怀,当为中外臣民所共见。朕体气素强,本年十一月适出天花,加意调摄,乃迩日以来,元气日亏,以致弥留不起,岂非天乎!顾念统绪至重,亟宜传付得人。兹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着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特谕!‘嗣皇帝仁孝聪明,必能钦承付托。’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惟日矢忧勤惕励,于以知人安民,永保我不基;并孝养两宫皇太后,仰慰慈怀。兼愿中外文武臣僚,共矢公忠,各勤厥职;思辅嗣皇帝郅隆之治,则朕怀藉慰矣!丧服仍依旧制,二十七日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一道懿旨,一道遗诏,性质都重在为文宗承继次子,为国家立新君,算是喜事,而且又有御名在内,所以用黄面红里的护封。

等安排妥当,御前大臣所拟的奉迎嗣皇帝的礼节,亦已用红单帖写就,于是递牌子请起,面奏三宫皇太后定夺。

当文祥与荣禄拟懿旨,南书房翰林拟遗诏的时候,亲贵大臣,曾有成议,大行皇帝无子,将来嗣皇帝生了皇子,承继大行皇帝为子。

这个打算与两宫太后的意思,完全相同,因此懿旨重新修改,特为加上了这一笔。

丽皇太贵妃想走了,拉了拉洁儿的衣角,在这里待了一整天,所有人忙忙碌碌的,也没有人来过问她和洁儿,现在连慈安皇太后也不和她说话了,她真的搞不明白,当这个南宫皇太后,到底有什么用处。

“皇额娘,咱们还不能走。”洁格格轻声对丽皇太贵妃道。

“咱们到底是在做什么啊?被这个轩悦萌害死了。”丽皇太贵妃轻声叹口气。

洁格格也颇为无奈,虽然她是明白轩悦萌的意图的,“悦萌应该是想参与大清国的国事,咱们就当作是为老百姓好了,如果是对老百姓不好的事情,咱们不帮着他便是了。”

“主要坐在这里让人难受,现在你母后皇太后也不和咱们说话了,宫里面没有人理会咱们了。”丽皇太贵妃一脸的黯然,实在是打不起精神。

关键是她不能随便走,她一走的话,等会会有人叫她回来的,因为制度已经定下来了,今后就是三宫垂帘,这是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0806直冲西暖阁

洁格格也颇为无奈,虽然她是明白轩悦萌的意图的,“悦萌应该是想参与大清国的国事,咱们就当作是为老百姓好了,如果是对老百姓不好的事情,咱们不帮着他便是了。”

“主要坐在这里让人难受,现在你母后皇太后也不和咱们说话了,宫里面没有人理会咱们了。”丽皇太贵妃一脸的黯然,实在是打不起精神。

关键是她不能随便走,她一走的话,等会会有人叫她回来的,因为制度已经定下来了,今后就是三宫垂帘,这是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了。

说话间,萌总裁又来了,似乎,从给皇帝祭拜之后,到慈禧太后拍板认同了丽皇太贵妃三宫垂帘,也等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