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909章

主宰江山-第909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是在经营一个国家,而不是经营一家公司。尽快的把国家的基础夯实,这才是重点。而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呢?人口。

没有人,那还算什么国家?

看看欧洲的荷兰。如何荷兰人不是一百万,而是整整一千万,法国人还能轻而易举的吞并它吗?还有瑞士、葡萄牙,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没有人,国之不国。

可是这些人呢?却在心疼手中的土地,而因此拒绝了人口,这是何等的不理智,何等的舍本求末啊。

只有人口才能创造财富,没有人,土地是能自动产出粮食,还是矿山能够自动开采出矿场呢?

“他们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舍不得。一句话,还是舍不得。”

……

就在陈鼎陈睗哥俩在这里谈天的时候,李家的门庭处,一场送别的戏码就在上演。

“张会长走好……”

“李兄慢走……”

李皓亲自送这些人出了大门。

“大公子留步留步……”

被送的这些人说起来也都是陈汉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但现在别说是对于李琨了,就是对于李皓都恭恭敬敬。

国舅府门前,李皓在跟一众人道别。这里头就没人穿的金碧辉煌的,很多人都是简约朴素,色彩很平淡。只看外表,那就仿佛是一群普通人。但人家这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是低调,是内涵。

这些平平常常的人物哪一个说出大名来不是威震一方?

就比如那个穿着淡青色棉绸的老人,看起来很有教书育人的风范,可实际上却是近十年来连坐三届鄂北商会会长的武汉大贾周俊仁。在两湖、四川、中原、江南都有不小的生意,整个中国商界都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商业大佬,背后的关系都能直接捅上龙庭。

做车马船行和旅店饭庄、粮食起家的周家,在当初陈鸣大军进鄂北的时候损失很大。粮食的贸易线路直接没了,车马船行更是被当时还是‘复汉军’的陈汉军队给没收了去,整个家族除了旧有的关系就只剩下几家酒楼旅店。

当初陈鸣在鲁山召开商业大会,与周家齐名的武昌另外一大贾赵家,赵文博刚刚抵到鲁山,就被时任鲁公的陈鸣召见,这可是整个湖北商团未有第二者的荣耀。

周家被赵家整整压了二十年都没有翻过身来,还是赵家自己闹分家。赵文祈、赵文博死了之后,赵家的头面人物是赵景春赵延寿,他是赵家二老爷的儿子,父亲赵文怡是赵文祈的弟弟,赵文博的哥哥。赵景春是赵家下一代的老大,却没在商场上打滚,而是步入了官场。他先是做了武昌的知县,虽然知县附郭确实是很不幸的,可武昌的地位特殊,这一步根基扎的极稳当。现在已经一步步的走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上了,可以说是赵家最坚定的依靠。

但是随着赵文祈、赵文博的先后病逝,赵景春和自己堂弟们的关系是越来越僵硬,分歧是越来越大,到了十年前是愈演愈烈,矛盾已经无可调和,最后的结果只有分家。

周俊仁也是利用此机会一举超越了赵家。不仅自己坐上了鄂北商会会长的位置,更把家业在十年中横向扩展到了纺织业、风投、当铺等多个行业,而这些行业里也多是赵家盘恒已久的地盘。身家之丰厚,能量之巨大,李皓也不能轻视的。

当然,周家还是不能和李家相提并论的,后者的产业虽然仅集中在江南、岭南之地,可影响力却早早的扩散到整个陈汉帝国。尤其是这段时间里,随着陈鼎接位的势头水落石出,李家的影响力已经飞速的扩展到全国各地。

不管是南明州还是中亚,可以说,只要陈汉帝国的势力能抵到的地方,那就是李家影响力扩大到的地方。

李家就是天下商贾的‘魁首’,虽然李家日常行为比周俊仁也高调不到哪去,自身的资产也不能跟大江南北那些真正的商贾巨富相比,可挡不住人家姑娘生下了一个好儿子。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李琨自斩!

中国一直都是官本位社会,历史在乾隆中叶拐了一个弯,走入进了一条崭新道路。陈鸣大力发展国内的工商业,打压腐儒,扯碎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提升工商的地位,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现在时刻已经走进了‘资本社会’。

权利在如今的中国依旧能压在财富的上头。只不过后者不再是毫无反抗之力的待宰猪羊罢了。而是山中的野兽,强大的野兽更是能直接把人吞吃掉。

所以,身是皇亲国戚又前景光明无比的李家理所当然的就是天下商家的首领——在九州商会不出的情况下。周俊仁本事再强,也只是平民富豪,双方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一个层面上。

就算是此刻的英伦,很多银行、商行的背后都有英格兰贵族的支持,所以别把21世纪的情况带入眼下的世界。

当中国的经济从区域性晋升到全国这一层面之后,那些在全国各地都拥有不俗声望和影响力的商家背后那都是有官宦背景。因为官场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轻而易举的打破瓶颈,不然,只依靠自己的经营,想要走出‘区域’走向全国,在眼下这个时代,真的是千难万难。

李家也正是有了陈鸣的扶持,才从琼岛一地迅速的进入了江南和岭南区域,这一地域限制先天上对它来说就不存在。而现在陈鼎的地位得到了保障,可以说今后三十年里,李家就是陈汉最顶层的豪门!

如周家这样的家族,再多的人也不够资格让李琨亲自送出门去,何况李琨这段时间都在借口养病,闭门不出。作为一个聪明人,李琨很清楚自己外甥是刚坐稳‘大位’,而不是彻底的尘埃落定,这个时间段里李家只能韬光养晦,而不是出尽风头的去丢他宝贝外甥的分。

送走了周俊仁,李皓立即回去了书房,里面只有李琨坐在轮椅上,手边的茶几上多出了一壶大红袍。深唿一口气从鼻中出,还能闻到那幽幽的香气,但又与那待客用的龙井浓郁的茶香很有不同。

“父亲……”

李皓的语气和神情有些凝重,因为周俊仁他们这群人又是一波重量级的反对党。

自从陈睗的‘百亩农场计划’提出来之后,先是南京城里的各方大佬,然后就是这些天南地北的豪绅大富。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啊。

中国虽然对底层的劳动者早早地颁布了《劳动保护法》,但就是21世纪,都有N多人在钻法律的漏洞,就更别说如今这个时代了。

《劳动保护法》自从被颁布以来,几乎每一届内阁上台都会对之提出修补、补充,但这没个鸟用,利益熏心之下,商人们依旧该投机取巧的就投机取巧。

可以说,自从陈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被一一确立起来之后,商人这个阶层那就是中国司法界的一个最佳帮手。很多在司法人士眼中已经很缜密的条文条规了,但商人依旧可以从中找出漏洞,然后借以牟利。

两者之间就好比最尖锐的矛和最稳固的盾。

陈鸣是很乐意看到这一幕的,有竞争才有发展,能相互促进,就能共同进步。何况资政院和地方咨议局的权利正在慢慢扩大,他们的触角早晚有一天能伸到法律上去。

就比如现在,陈睗的百亩计划刚刚拿出来,N多的豪绅大富就给惊动了。没办法,谁让他们每一个手下经营的几乎都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呢,生意做到他们这个地步,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数量都是成千上万人的,这些员工的收入如何?是否会被‘百亩良田’所吸引,他们心知肚明。

所以,一些消息刚刚透露出,他们就像那知了一样——金风未动蝉先觉!真的是金风未动蝉先觉啊。

尤其是纺织业和农业,影响最大。

那个让很多制造商都讨厌的《劳动保护法》就已经够他们头疼的了,现在再来个百亩授田,他们的工人都跑了怎么办?

利益猛的受到了触及是人就都坐不住。天下的商家商户又一次泛起了骚动。虽然远地方的反应李琨还不清楚知道,可现在连华中的商圈都参与到了其中,岂不就等于是在说本土的豪绅大富七七八八的都要跳起来了?

李琨在这件事儿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外甥陈鼎,后者要遭受很大的压力啊。

现在李琨也越发的觉得在背后支持陈睗的人就是皇帝了,因为这种让别人顶缸的事儿,给他一种挺浓郁的熟悉感……

而随着事情的发酵,各地的商会会长纷纷赶来京城。这些人坐着会长的位置,可不是完全让他们享受更大的利益的,你享受了更多的方便也需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这进京来跑门路,就是会长们当仁不让的职责。在其位谋其政,这些人坐上了商会会长的位子就要给所在商会谋福利。所以近期来很多身份或是扬州、淮安、烟台、武汉这种商业重镇的商会会长频频来京,而李家当仁不让的也就是了商会会长们频频登门拜访的门庭之一了。

“贪小利而谋大害,愚蠢!”李琨脸上现出了不加掩饰的恼怒。

或是地位的不同,也是因为追求的不同,李琨眼中早就没有金钱二字。他的思路同陈鸣很合拍,人口才是藩属国发展的第一位,人均授田百亩的大计划他是一百个心的愿意和支持。

不给出足够的好处,凭什么让人家背井离乡,远去万里之外的美洲讨生活啊。

花点小钱去掉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难道要一个‘国家’十万人都不到才甘心吗?

“皇上怕已经拿定了主意了,那就不会更改。周俊仁之类的人蹦得再欢也仅是跳梁小丑。父亲,咱们何不去跟豫王好好地谈一谈,挑明了态度?今后若再有此事登门者,我们就挑明态度赞同此事!”李皓为商界日后可能产生的震动感到一丝忧心,但对于百亩授田计划却十分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让本土的最下层阶级获得一份有光明的前途,可以最大限度的消减本土的负担,化解本土的阶级矛盾。同时也是让那些藩王们更早的离开南京,去到美洲去。

站在陈鼎的立场上,李家人是支持陈睗的这个计划的。只不过反对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为了自身考虑,在陈鼎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李家人也不能‘反客为主’。

因为天下工商阶级联合起来的力量虽然很强大,但眼下帝国的实力更超强,当今皇帝又是一个极强硬的铁腕人物,要是遇到了威胁根本不会有半点妥协,一切忤逆阻挡他前进的东西都会被帝国的无敌力量压城粉齑。

“周俊仁都来了,就剩下西南和西北了……”

在中国的不少人眼中,中国这个词特指的依旧是中国的本土,那是不包括南洋、南明州和美洲、外东北的。而整个中国本土的工商阶层里,西南和西北这俩部分的主力就是蜀地和关中。如果下一波,蜀地的商会会长和关中的商会会长也登门拜访李家了,那整个‘天下’的工商阶层就达成一致了……

“是啊。该到了摊牌的时候了。你让人送给帖子给豫王,明天咱们走王府一趟。”

李皓这一提法挺对他的胃口的。李琨相信,陈鸣现在也在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父亲的话李皓心头明了如镜,李家在这个时候坚决站到天下商户的对立面,恶了人情,短了助力是必不可免得。但是如此也正好让皇上和豫王看到自己的忠心,自断臂膀未尝不是以退为进,为李家的光明未来再铺上一块厚实的根基。

毕竟当年皇帝扶持李家,除了因为皇后的情分外,就是为了让李家给陈鼎做帮手。现在陈鼎的太子地位已经十拿九稳,李家的‘作用’就不咋滴了。而且李家要是成为了天下工商阶层的领袖,这又置九州商会和皇家于何地?

所以,还是自动去位的好。反正这帽子是刚刚戴在李家的头上。

李琨之前还担忧九州商会会不会在商业上对李氏进行打压,毕竟李家这段时间里上升的太快。N多勋贵重臣的根本力量从中国本土抽出,直接让中国的商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公司虽依旧还悬挂在证券交易所,且势头向上,但内中的控股方、大股东的名字却在很多股民根本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李家的光芒太盛了,影响力和实力的扩充也太快了。就算李琨在家‘养病’,李氏向上的势头也不见怎么减缓。李琨对于李家‘天下商界魁首’的地位自然隐隐自豪,喜不胜喜,但李琨最大的有点就是头脑冷静。

他觉得李家现在有必要出来做一次挡箭牌。这才是李家最好的‘结果’。

在陈鼎的‘争斗’猛然获胜之后,李琨在狂喜的振奋激情消减后,很用心的研究了一下中国历史,看了看历朝历代助皇子上位后,那些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们是什么结果。

然后李琨就病了。

而现在,李家更要自斩一刀!

……

里海,阿斯特拉罕要塞前。

连绵的炮声隆隆,大团的黑烟被南风吹得遮蔽了战场。

一群俄军士兵向后狼狈的逃窜着。

巴格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