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98章

主宰江山-第898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罗斯可以说是英国人在欧陆上的最后盟友了,要是俄罗斯也被法国征服,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伦敦会变成什么一副样子。

如果整个大陆都对英伦封闭,那英国的工商业会瞬间跌落谷底的。

詹姆斯现在最怕的就是中国落井下石,要知道,中国已经对俄宣战了,他听到这一消息时就很恐惧,要是中国人同法国还有奥斯曼缔结了同盟,老天爷,俄罗斯将无可幸存。但就在中国对俄罗斯宣战的同一天,中国的外交部来人知会詹姆斯,这只是中国对俄罗斯的单独行动。中国人是在说他们并没有同法国缔结秘密条约,他们只是在趁火打劫。

但很快中国的报纸上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了英国的负面新闻,这显然是有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在做主导的。而以中国人的力量,他们在对俄罗斯发起战争的时候,那也能对印度开战。

詹姆斯之所以这么‘冒失’的冲向皇宫‘质问’陈鸣,这是因为他十分怀疑中国政府之前是对他撒谎了,事实是中国人真的跟法国结成了秘密协约,他们的真实目的不是英国人手中控制的那一块圭亚那土地,而是英国人手中的印度。现在,无论是谁也不能改变中国人拥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这一事实。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制国家。国家的至高权利掌握在陈鸣的手中。如果他没有对英国人起心思,中国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开启同英国就英属圭亚那谈判的事宜,这表明中国人是要把英国力量驱除出南美大陆。而拿破仑对俄罗斯的战争,就是中国这一企图的导火索。

“作为中国利益的代表,中国的皇帝会因为我一个轻飘飘的抗议,就改变自己的意志,退让国家的利益吗?”詹姆斯·科沃尔从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大的脸。

“我今天来到宫中求见大皇帝,只是为了表达英国政府的意志,并非是为了得到大皇帝的答复。这是两个完全不搭的事情。”要不是詹姆斯没办法迅速联系英国,他现在都想把英属圭亚那那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让给中国。这个时候的英国绝对要尽可能的安抚好中国,让中国安安心心的待在东边,千万别给英国人增添更多的麻烦。

作为英国驻中国的大使,詹姆斯·科沃尔的地位可一点都不低,在整个英国外交部里他也是能说得上的角色,只要在驻华大使的位置上做的好,回到英国后他就是升任副外长都有绝对的资格。

所以他对英国的一些秘密筹划还是有了解的。

比如说这次的法俄战争,当拿破仑的大军进入俄国境内之后,阿瑟·维尔利斯将军带领的英国陆军就会在强大的皇家舰队的护送下,在葡萄牙登陆上岸。阿瑟·韦尔斯利爵士会争取在法俄战争结束之前,带领整个远征军把法国人驱除出葡萄牙的地盘。

这样一来,俄罗斯就算真的被法兰西给征服了,英吉利也能在欧洲陆地上取得一块立足之地。因葡萄牙而向西班牙,只要伊比利亚半岛战火不断,那就能持续的给拿破仑的大帝国放血。这不仅能让拿破仑无法集中全部的力量对付英国,还能让拿破仑紧张的财政陷入持续的恶性循环之中。

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大前提——中国人别节外生枝。英国人最怕的就是中法奥三国同盟,他们一起对付俄国人……

没有了欧洲大陆,大不列颠还有自己的殖民地,可要是连殖民地都没有了,那英伦就只能是一个欧洲二流国家了。英国在印度的利益早已经陷入了瓶颈,但印度依旧是大英帝国最最重要的殖民地。

“现在明白了吗?我可爱的小伙子!”詹姆斯·科沃尔在马车里微笑着。

自己在这件事中的任务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看上帝的旨意了。詹姆斯相信,上帝一定会尊敬虔诚者,而不是渎神的拿破仑。

皇宫里头,陈鸣根本没把詹姆斯·科沃尔的抗议听进耳朵里。人一走,他把手一挥。所有人又都退了大殿。他自己也转身去了御花园,这小小的御花园完全不能同规模壮丽的圆明园相比,可一个人躺在亭子里的摇椅上,吹着凉风,眯缝着眼睛,也是好舒服啊!

最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陈鸣突然间享受起了‘清静’。

半点人声也没有,只有风吹动的声音,水浪波动的声音,虫鸟鸣叫的声音,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他感觉就是一种享受。

对于国家大事,尤其是繁琐的政务,越来越不上心了!

陈鸣觉得他的‘厌政’已经进化到一个新高度了。尤其是各种胜利、辉煌、荣耀都经历过了一片后。陈鸣算明白了为什么唐玄宗会半生英豪,半生酒色了。这政务处理时间一长,实在令人想要懈怠。尤其是国家成果明显,蒸蒸日上,就更有疏远政务的潜意识了。

这可不是陈鸣他在为树立内阁的威信,而是他真的不想处理政务政事了。

在意识到,国家资政院的发展赶不上地方咨议局的发展之后,陈鸣已经在有意识的增强资政院的权力了。这一增强之前也在持续,只是速度被加快了不少。

比如眼下的国会已拥有了一定的知情权和审核权,对于财政支出和税收种类,下一步陈鸣还要把法律审核权的一部分交到资政院。内阁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约,但资政院不是国会,它是国会的雏形,慢慢扩大资政院的权益,在陈鸣退位的时候,改资政院为国会。在新帝十年、二十年后,国内政局就会变成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两条腿走路了。

扩大资政院的权益则只需要时间就行了。时间会让国内的资本经济愈发扩大、变强,现在咨议局在地方上的根基愈发深厚,时间是站在陈鸣这一边的。

总而言之,陈鸣是觉得大体已定,即使不高枕无忧,也差不多完成了国内政坛上的布局,这似乎又是陈鸣怠政的原因之一。

反正除了欧洲的军伍,陈鸣现下已经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到了明年,他会让陈鼎参与政事,一些政事和他不感兴趣的军伍,陈鸣只看内阁呈文就可以了。

时间过得很快。陈汉农历九月,西历1812年的10月,英国政府的回复送到了詹姆斯·科沃尔的手中。

中英关于英属圭亚那问题的谈判,有了一个正式的结果!

南京城的人多要来瞧个热闹,眼睛盯着外交部,这一场谈判可是给南京城的茶馆茶楼、街头巷尾,提供了不少的谈资。

但出了南京城,关心这点的‘小事’的人就不多了。谁让英属圭亚那的份量太小太小了呢。

而南京城里很多的人之所以眼睛盯着圭亚那,那也完全是跟他们自己的利益休息相关。南美已然被陈汉视为了自己的地盘,在整个南美北方都被陈汉收入囊中的时候,英属圭那亚就像一只苍蝇一样趴在南美的东南部,瞧着就像很多即将要分封南美的勋贵心里不舒服。

陈鸣看着驻欧办送来的信报,半个月一封信,半个月一封信,走一趟船的附带利益还不足于送一封信的花费。只是这一块上陈汉就要贴出去大几百万华元。可是这对比法俄战争的情报最及时的能为陈鸣所掌控的重要性来,这点花费完全不值一提。

斯摩棱斯克战役,以及更加血腥的博罗季诺战役。这是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因为博罗季诺距离莫斯科只有二百五十华里,法国人拿下了博罗季诺,赢得了大会战的胜利,莫斯科的门户洞开了。

可这并不是让陈鸣欣喜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陈鸣从这一场大会战上看到了变化。虽然俄军悍将巴拉格季昂也没有因为这场战役而送命。但一个巴拉格季昂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一千零四十章 最大的勇气与最小的胜利!

博罗季诺是距离莫斯科只有250华里的一个小村庄,俄军在博罗季诺村附近筑有完备的工事,光正面工事就长达八公里,右翼紧靠莫斯科河;左翼与难以通行的乌季察森林相连;中央以库尔干纳亚高地为依托;后方则有大片的森林和灌木林,便于隐蔽配置军队和实施机动。俄军在一路后撤的同时,组织了大量人手在博罗季诺修筑阵地,同时迁移周边居民人口,破坏交通公路和桥梁,坚壁清野,是想尽一切办法的给拿破仑制造障碍,迫使法军在对其十分不利的地形上与俄军交战。

俄国方面的战略企图是在防御作战中消耗法军,而拿破仑好不容易缀上了俄军的尾巴,他也希望以集中自身优势,一次冲击达成歼灭俄军,成为事实上的决战。

可是这个太困难了。

拿破仑距离他建立在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兵站已经超过了五百公里,近1/3的随军粮草都被拉载粮车的挽畜给消耗掉,而整个拿破仑远征军拥有着20万头挽畜和十万匹以上的军马,以他们的后勤运输力真的难以长久维持一支远离兵站或给养地的前方部队。

而俄国境内,虽然时值夏季,但除少数轻型车队外,由于道路泥泞和诸多公路桥梁的被破坏,多数车队无法通行,也没有适合放牧的牧场。

立陶宛地区不久前又下了一场特大暴雨,严重停滞了法军的行进速度。于是法军不得不丢弃和就地消耗大批粮草。在到博罗季诺村之前,法军已损失2万匹战马。

要四处掠夺时又发现所有的乡村早已见不到人影,俄国人坚壁清野,一粒粮食也没给拿破仑留下来,拿破仑的一切后勤保障计划都落空了。

博罗季诺战役就是在这么个情况下展开了。但是拿破仑亲自带领的第一梯队赶到博罗季诺的兵力还不足十五万。作为拿破仑征俄大军的主力,第一梯队的最初兵力可是达到了四十五万人。

然而漫长的战线和交通环境,以及士兵的作战斗志和士气因素,等等的影响,让赶到博罗季诺一线的士兵只剩下了十五万,而且这十五万人全部都是法军。里头包括着拿破仑最最珍重的近卫军团。

在原来的时空中,求战心切的拿破仑就靠着自己手中还没有俄军数量多的法国精锐,硬生生的拿下了博罗季诺战役的胜利。那可是好一场大血拼,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将近30万人,两边的伤亡全都异常惨重,特别是高级将领的死伤人数更为惊人。很可能有大约30%的参战人员负伤,法军光将领就伤亡了38人,伤亡了3万多人,而俄军的伤亡则高达四万五千人。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拿破仑虽然依旧在第一时间对博罗季诺发起了进攻,但这个时空的博罗季诺战役一直持续了八天,前两天都是低烈度接战,俄国人显然清楚拿破仑在等候后续部队的到来,但他们不可能像之前的战斗那样轻易的就退出博罗季诺。

刚刚接任俄军总司令的库图佐夫也不可能带领俄军继续后退。

这里距离莫斯科太近了,要是俄军在这儿抵挡不住法国人的进攻,莫斯科就很难被保住了。这是会严重影响到俄军士气的举动。

之前俄军的一路败退已经让亚历山大一世不得不甩锅丢弃了他的爱将——第一任俄军总司令米哈伊尔·波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把1806年法俄战争结束之后,背了黑锅被亚历山大一世远贬俄土边界的库图佐夫再度请了回来。

8月30日,库图佐夫才抵到军中。

在苏沃洛夫死去后,只剩下了一只眼睛的库图佐夫已然是俄军本土派的一面旗帜。之前的俄军总司令米哈伊尔·波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可是一个苏格兰人后裔。虽然他在不满11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俄军,对圣彼得堡忠心耿耿,为俄罗斯屡立功勋,但这改变不了他的出身。

而库图佐夫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斯拉夫人,他还与鲁缅采夫、苏沃洛夫等俄罗斯前辈名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他很不得亚历山大一世的喜欢。

反正这个时空的博罗季诺战役,法军的总兵力不再是比十五万多的俄军少,而是远远超出了俄军。

战役的最后一日抵达的莱茵联军让拿破仑手中的兵力突破到了二十五万人。

拿破仑的军队比俄罗斯反超出了一半多,但是当战斗不利,俄军陆续后退的时候,拿破仑的军队依旧追不上迅速撤离的俄军。因为前者缺乏补给,不仅士兵饿着肚子,战马也没精打采的。而俄国人却吃得饱吃得好。

驻欧办传来的此战结果是拿破仑比原时空损失了更多的军队,这一战‘法军’损失了近七万人,燧发枪加六角炮加火箭弹的杀伤力绝对大于滑膛枪加滑膛炮。而俄军的伤亡状况则与法军相差仿佛。

他们在中央阵地和左翼阵地的防线被突破后,企图依靠巴克莱亲自指挥的右翼,反推法军,把拿破仑再推回原来的阵线,收复丢失的堡垒和工事。

俄军整整与法国人鏖战了一天半,近七万俄军的伤亡有四万人是因为这才或死或伤的。战斗结束后的博罗季诺村遍布着尸体,那天的天气极其恶劣,雨下个不停,风刮得很猛,拿破仑看着堆积如山的人和马的尸体,沉默了,脸色显得阴沉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