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48章

主宰江山-第848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萨克是大脑冷静的野蛮人,他们的本质是野蛮人,从骨子里,数十万哥萨克人就散发着一股难以言表的野性。这是他们二三百年中为沙皇征战而养成的性格,已经深深的印刻在每个哥萨克人的心底。

而北七汗国骑兵从本质上说却只是游牧人。

游牧人也很野,可他们的野性对比的仅仅是农耕民族,跟哥萨克比起来就相差的太多了。

这就好比归化明王朝的蒙古人跟八旗鞑虏的差距。那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

这样的北七汗国骑兵怎么可能跟哥萨克一模一样呢?

但冷静的野蛮人未必就比训练有素的普通人强大,哥萨克的单兵力量很强,但群体比较呢?如今的哥萨克可还不是百年后‘人口’数量过千万的庞大战争群体。如今的哥萨克人口,所有人加在一块也顶多一百来万。这样的人口数量怎么能比得过人口是之数倍的北七汗国?

但在今日希瓦人的眼中,这却是:北军有精锐如此,难怪可以大破盟军,成为这中亚之主!

英国《每日新闻》的驻中国记者吉米·马丁也随着联军进入了希瓦。

他住在一个相当舒适的地方,邻居全都是随军的战地记者。

吉米·马丁关上了窗户,欢庆声依旧源源不断地传进他的耳朵中,只是这声音小了很多。

“……今天联军顺利开入了希瓦城,超过六千名希瓦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走进了联军为他们准备好的战俘营。中亚的枪声还没有彻底平息,中亚还没有彻底的平静,但中亚战争已可以说结束了。

中国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整个中亚跪伏在了中国人的脚下。是的,中国人。他们才是中亚的主人,北七汗国只是为主人看守牧场的七条恶犬!”

第九百七十七章 征服者与被征服者

希瓦城并没有经历撒马尔罕之围那样长久的围困,策伯克多尔济带领的联军是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这座希瓦汗国的都城。可这并不意味着希瓦城里的市民的心情就是平静的。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他们才送走了伊尔土泽尔汗,又迎来了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的登基即位,然后这位大汗连汗王宝座都没有暖热,就急匆匆的带着心腹亲信逃亡了里海岸畔,乘船去到了对岸,去到了俄罗斯人的怀抱中。

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登基后的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抵抗,也不是倾力开启与北七汗国的和谈,而是自己躲到了俄国人的庇护下,这对整个希瓦的心灵打击是十分重大的。

穆罕默德·拉希姆逃跑之后,北七汗国的情报人员在希瓦城内几乎是公开活动,拉拢希瓦的勋贵大臣之余,还不时的放出一些恐怖的消息,比如哪哪哪被战火化作一片白地了,哪哪哪在战火中变成一堆废墟了,哪哪哪有多少人被杀,哪哪哪全城人被杀的一个不剩。

就在这样的‘流言蜚语’中,希瓦城市民的心怎么会不忧心忡忡?他们就在每日都提心吊胆的日子里生活了一两个月,直到北方联军即将进入希瓦,希瓦城内现存的达官贵人开始贴出告示,公开投降,而且许诺后者入城之后会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是个笑话,希瓦人不会天真的去相信,但怎么着也让他们有了几分希望。就连一些逃到外头的人也开始选择了回归。希瓦城内的百姓的心情,或许能用劫后余生来形容吧。很难想象战火如果燃烧到了他们这座城市,这些平民会遭受多么大的磨难。

至于希瓦汗国的荣光,真神的荣光,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可以放弃的呢?

真真的虔诚是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天方信徒只能如此的安慰自己。

因为他们很清楚,希瓦头上的天再也变不回过去的天了。

希瓦的天不是哈萨克人的天,谁不知道中亚的主子是陈汉?还有谁敢怀疑天朝上国的实力?在这个素来讲拳头大小的中亚,陈汉帝国已经展示了足够的威力。强大的北七汗国也只是天朝的一群看门狗。再天真的人也不会认为他们还有翻盘的那一天!

就连强大的俄国在当初都被中国摁在地上殴打,就是整个天方世界结合起来,也不是中国的对手。

那么如此的压力具体的落到希瓦的头上,他们也就只有认命了。

在一群希瓦官员的带领下,策伯克多尔济带着几百个充门面的胸甲骑兵,从南门大摇大摆地进到了希瓦的汗宫前。上百名恭迎策伯克多尔济的希瓦上层人物,跟在策伯克多尔济的屁股后面到了汗宫,然后一个个纷纷跪倒在策伯克多尔济的面前。

策伯克多尔济是一个骄傲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大根脚的人,他是土尔扈特部落着名首领阿玉奇汗的后代,渥巴锡汗的堂侄,土尔扈特部落重要核心人物之一。土尔扈特部在沙俄的时候,俄国人改组了扎尔固,就任命策伯克多尔济为扎尔固首领。目的在于使扎尔固成为与汗权相抗衡的机构。也就是说,圣彼得堡选中了策伯克多尔济为对抗渥巴锡的棋子。

在充当俄国的奴仆、土尔扈特部的叛徒,和与渥巴锡汗联合抗击沙俄的分叉口上,策伯克多尔济选择了后一条。渥巴锡的地位再也无可动摇,但是在如今的土尔扈特汗国,策伯克多尔济也是大权在握的汗国副王。而且是得到南京认可的地位,是可以传给后代子孙的地位。

蒙古四汗国的副王之位都由土尔扈特汗国而起。

策伯克多尔济哈哈大笑,利落的翻身下马,一把扶起了跪在地上的亚德加尔和阿布哈齐,这二人是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的叔叔和弟弟,是伊尔土泽尔的弟弟和儿子,也是孔格勒王族留在希瓦的最高首领:“二位快起来说话!”

策伯克多尔济一边说话,一边仔细打量着两人,亚德加尔与他是老相识了,这人是希瓦汗国的外交大臣,之前曾经多次出使北七汗国。而阿布哈齐是希瓦的工商大臣,却是没跟策伯克多尔济有半点交集。

虽然在之前的时间里担惊受怕了好一段,不过眼下还是气度俨然的。

希瓦汗国虽然会被哈萨克人吞并,但他们并不会遭遇灭顶之灾,南京已经给出承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会在不久后迁移到南京去,虽然失去了权利,却还能保留一部分财富,在南京像一个普通的富商一样生活。

他们现在已经有的子嗣子孙还会有些限制,但再下一代就能拥有一个华夏国民全部的权益。

作为‘败军之将’,亚德加尔和阿布哈齐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这里头最最悲惨的实际是赛义德·阿利姆,他是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的大儿子,也是希瓦新军中的一名将领,只是因为战场上受了伤,穆罕默德·拉希姆逃跑的时候把他就丢在了希瓦,还美其名负责留守,掌控希瓦的全部守军。

现在赛义德·阿利姆肉体上的伤口已经好了七七八八,但精神上十分颓废,脸色灰败,目无神彩,身上的袍子空落落的好像大了一号似的。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已经垮了,看就是一个废人。

策伯克多尔济背后的骑兵都纷纷下马,肃然而立。他们很得意!

因为这是灭国之战啊。

作为军人,能经历一场灭国之战,那是再荣耀不过的了。

一个个希瓦的贵族官员低下了头,他们都不敢正视策伯克多尔济。这一幕策伯克多尔济看得很清楚,他要的就是这效果!

他可不是狗屁不懂的蛮夷,土尔扈特部归降了陈汉之后,他们的头上,乃至于后来的七汗国的头上,被陈汉内陆的一些人不止扣过一次大帽子,他算是知道什么叫‘文人险恶’和‘畏威而不怀德’了。

虽然后者那六个字扣在土尔扈特汗国的头上很难受,但同理,这六个字被扣到南三汗国的头上却很合适。在策伯克多尔济眼里,南三汗国要不是战场上打了一仗败一仗,被打的惨了,希瓦这些‘蛮夷’就算投了汉,也定是三心二意的。

中亚这里,要不了20年还会有一场生死之战。

陈汉与俄罗斯的决战!

如果那一战陈汉败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并不会有什么损失,可七汗国,尤其是蒙古四汗国,那就遭殃了。所以南三汗国必须老老实实,他们七汗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肃清南三汗国,将这片辽阔的土地化为自己壮大的资粮。

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那一场命运决战中,最大限度的给予上国以支持。

而要是上国能赢了俄罗斯,他们的脚步是不是也就可以越过乌拉尔河了呢?

这对于七汗国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不能让这些夷狄彻底驯服,还不如统统杀掉干净!

这念头不只是策伯克多尔济一个的脑海中生起,整个七汗国的头头脑脑都已经统一的思想。

转瞬之间,无数个念头从策伯克多尔济的心头转过,就听见亚德加尔低声细语地道:“尊敬的殿下,我们总算是把您给盼来了,您要是再晚来些时日,这希瓦城可就要乱成一团糟了。”

亚德加尔很清楚策伯克多尔济的性格,骄傲,这两个字已经刻入了他的骨子里。

策伯克多尔济明知道这话是恭维,但还是不由的一笑,松开扶着亚德加尔的手:“希瓦城之所以能保全,靠的可不是我,而是你们二位啊。”

“南京已经传来了消息,陛下对二位的弃暗投明甚是满意,不日就将另有圣旨下到。两位日后……”

策伯克多尔济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上百希瓦贵族官员都满心欢喜起来,听策伯克多尔济的意思,陈汉天子还要奖赏亚德加尔和阿布哈齐的!这真是天大的恩典。有了这份恩典,他们也就安心了。

虽然这恩典给的是亚德加尔和阿布哈齐,可何尝给的不是希瓦,不是他们呢?

“陛下隆恩浩荡。”亚德加尔嘴唇蠕动了记下,仿佛才从惊喜中回过魂了一般。

南京城竟然对他和阿布哈齐还有恩赐褒奖,这可是亚德加尔想都不敢想的好事。而有了这道圣旨,亚德加尔和阿布哈齐在南京的日子,也就好过的多了。

策伯克多尔济说着话,从身边的随从手中取过了圣旨,在亚德加尔和亚德加尔面前挥了挥,笑道说:“这便是陛下对于你等归降一事的旨意,天子将赐你等汉姓,亚德加尔和阿布哈齐还封了爵位,皇恩浩荡啊。你等日后且不可忘记!”

策伯克多尔济说的话是汉语,在场的希瓦贵族官员很多都听不懂,还要另有翻译宣讲。

“中亚是天方教的传播之地。陛下对于天方是没有排斥的,你们希瓦人投降之后,这信仰还是信仰。只要符合哈萨克汗国的法律法规,那都是不成问题的。”七汗国的政府机构设置一律学习陈汉,那啥教务管理局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被他们一并复制了去,只需要稍微的做些修改。

陈汉奉行的是信仰自由么。

不管是佛祖还是三清,亦或是玉皇大帝和上帝,还是真神啥的,不管,一律不管。只要你们不终于梵蒂冈,不忠于哈里发,不忠于佛门道门即可。

而未来的中亚还是要传播现代文明的,儒家的典籍也可以作为课外读物么。反正不能再那本经书当课本的一遍遍背诵咏读。

摆好了香案,立时就可以跪接圣旨。不过有些话,策伯克多尔济在传旨之前和亚德加尔、阿布哈齐他们还是先说清楚的好。

南京和北七汗国都不会太过剥削压迫南三汗国,除了必要的情理之外,动作并不大。可是一些忌讳,还是有的。千万别自己找死!

这就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第九百七十八章 开国之君的霸气

哈萨克三汗国是按照小中大,从西到东一字排开的。

小玉兹的大汗艾楚瓦克汗如今还活的好好地,虽然他身体比十年前已经差了很多。其子琼究拉现为小玉兹汗国的军队总司令,早年艾楚瓦克汗把自己的儿子送往南京学习军事,琼究拉现今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官话,写一手流畅的汉字。

他的正妻也是陈汉宗室的一员。陈鸣虽然没有把那个堂妹收为公主,但他也真的有点理解古代和亲的意义了。这真的是拉近双方关系的一大利器,但前提是那和亲出去的女子必须能生下孩子,而且一定要在日后继承王位。

陈汉嫁出去的宗室女子不同于汉唐的和亲,跟满清嫁公主去草原的做法也不一样,陈汉嫁出去的女人那是有强大的陈汉皇朝在背后作支撑的。

无论是琼究拉,还是埃及伊拉姆的孙子,亦或是暹罗吞武里的那个郑王,他们都要尊重自己的正妻。

这一切在他们接受了一个陈姓女子作为自己正妻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那是他们的正妻,是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妻子。

他们不敢有丝毫的轻慢。因为陈鸣现在表露的态度只是要在他们的血脉中添加自己的鲜血,而不是要一口吞并了他们。这已经是他们的幸运了!

“侯爷,这次我小玉兹多年夙愿终于达成,今后必一心一意为上国镇守西陲。”

在小玉兹的汗庭,艾楚瓦克汗腰身站得笔直,身上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