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4章

主宰江山-第84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好,呵呵……,好,好。大都督用兵如神,用兵如神……”父亲猛然听到这一消息一下子激动起来。

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

出生在清康熙五十年的乾隆,今年已经小六十岁了,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他已经五十八了。这个年岁在过往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皇帝命运中已经步入了老龄,比如说他老爹雍正,死的时候周岁就是五十八岁。但对于乾隆这个在原来的历史长河中能活到八十九岁还手握大权的人来说,五十八岁还年轻得很。

他最小的儿子,十七皇子永璘去年刚刚出生,这似乎也是乾隆身体康健活力充沛的明证。

掌控着中国大地的乾隆皇帝,自大、傲横、爱于享受,满清从他手上进入巅峰,也从他手上走入下坡,就像一千年前的唐玄宗李隆基一样,两人的性格和命运中有着太多的相似。当然了,乾隆比李隆基还是要幸运很多的,晚年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并没有一举摧毁满清朝廷的威仪和统治的秩序。

可是从他的统治步入第三十二个年头之后,乾隆心里就开始有气。

先是缅甸,从五年前开始他们就对孟定和耿马两内地土司管辖区域进攻、渗透,云南地方官府沿滚弄江一带布防,但仍偏向于绥靖,不想多事。所以在第二年,边境一矿场场长带兵过江擒杀缅兵,都被认为是“杀良冒功”而处死。然缅甸方面却没有收敛的意思。孟定和耿马两内地土司稍微平静些时,但车里土司(今西双版纳)管辖地带却依旧不平静。乾隆二十七到二十九年,缅属孟艮土司带领自己的部队和贡榜王朝的军队连年入界骚扰。特别是乾隆三十年,骚扰规模骤然升级,缅兵进入车里土司多处地方勒索钱粮和掳掠民众。

如果从缅甸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正是缅甸和其历史上的死敌暹罗大肆交战的阶段,缅甸统治阶层制定了沿清迈、万象一线进攻暹罗的方针,而车里正处于其进军路线的旁侧,需要大量的钱粮以及劳力为军队的进军做后勤保障。

但乾隆皇帝需要考虑缅甸的立场吗?乾隆皇帝大发雷霆。

新到任的云贵总督刘藻,紧急派兵追剿,结果除擒获5人外,别无战果。双方‘接触’三四个月,清兵并无多大战果。相反,一路大约600人的清兵在援救猛阿途中,陷入缅兵埋伏,被击溃,死伤10余人。乾隆皇帝闻奏大怒,将刘藻革职。

随后乾隆皇帝做出了与缅甸开战的决定。可是刚刚开打,清军便处于不利,底瓦江之战清军战败,提督李时升下狱。到了夏天,在河南心腹之地猛地蹦出个陈家军的时候,清军征缅再度失利。等到乾隆皇帝调集四省大军,准备以雷霆之势一举将腹心之地的逆乱镇压平定的时候,缅军已经大模大样的北上入寇云南了,虚报战功的云贵总督杨应琚被论罪处死,乾隆点了傅恒的侄子富察明瑞以云贵总督兼任兵部尚书职衔,出征缅甸。

云南战事还没有一丝的好消息传来,乾隆就先后收到了陕西提督汪腾龙和河南绿营的前后败绩,尤其是被乾隆皇帝寄以厚望的陕西绿营,8000人攻不下逆匪小小一个镇子,与兵力只有自己一半数量的逆匪主力对阵,全盘崩溃。乾隆气的就想将汪腾龙直接赐死,如果不是汪腾龙很有自觉性,一回到洛阳就自囚于住处,而且向北京递了一道言辞很诚恳的奏折。

乾隆对汪腾龙的奏折一时难以下决定,陈氏逆匪全军披甲的事情完全超过了他的认知,他有心认定这是汪腾龙的推脱之词,但他觉得汪腾龙都到这个份上了,应该不会敢骗他的。而且他对臣子也是了解的,汪腾龙这个刚刚履任的陕西提督在他的印象里并不是个刁钻油滑之人,这让乾隆很怀疑,“难道那是真的吗?”

当然,汪腾龙的奏折中表露的态度很令他满意。

很多时候上司并不是不可以原谅下头人的错误和失败的,许多的上司,尤其是乾隆这样万人之上的皇帝,很看重一个人的态度。所以他没有立刻发令赐汪腾龙死罪。

接着就是开封送到的急报,河南绿营在许州大溃,阿思哈自请死罪;有阿思哈这个一省巡抚顶在最前面,汪腾龙的罪过就小了很多。虽然阿思哈是旗人,汪腾龙是汉人。

在佛德率军平叛战败以后,乾隆对于陈家军的认知就有了改变,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下头人捅出的烂篓子,自己可以当做看不见让下头人自己解决。这已经切切实实威胁到了朝廷的威严和统治秩序,所以他一边窝火于河南官府的无能,恼火于阿思哈的昏聩,另一边还强耐着气调集大军平叛,先把乱子平了,再秋后算账不迟。

结果,结果……,四省五路大军先败了两路。陈家军所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让乾隆都不得不为之侧目。

乾隆心理面饶了汪腾龙,已经决定让他在随后的战斗中军前效力,戴罪立功。而阿思哈虽然昏聩无能,让治下出了这般不可饶恕的大乱,但毕竟是镶黄旗下的自家奴才,这几日替他说情的人可不少,乾隆已经决定放他一马,罢了官职回家养老了。

可是,可是,永瑞那一路13000满汉大军也败了。他自己受了重伤不提,湖广提督、荆州副都统、荆州城守营副将、兴安镇总兵,一个又一个重将殁于阵中,13000大军逃入信阳则只有3000。两千荆州驻防旗兵生还者500人都不到,消息飞传荆州,荆州城不分满汉哭声震天,家家挂孝。

“带朕手谕,去开封,赐阿思哈死罪。”

乾隆狠狠一掌拍在桌子上,他大拇指上套着的碧玉扳指都给震碎了,大拇指不疼吗?或许吧,反正这一刻乾隆是感觉不到手疼的。他疼的是心,1500人啊,至少1500旗兵阵亡和被俘,平大小和卓之乱也没有那么多八旗兵损失。

虽然平定新疆的清军将领多是旗人,手下有一些旗兵,还有西山健锐营人马,但主力还是甘肃西部和巴里坤等地驻守的绿营。

一战而丧1500旗兵,自康熙朝平定三藩之后,不管是康麻子三征葛尔丹,还是让雍正帝痛心疾首的和通泊之战,都没有1500纯正的旗兵一战而亡的前例。永瑞这场大败影响力巨大的让乾隆都承受不住。

“革去永瑞奉恩辅国公之爵,撤出佐领。拿入京城。”

第一百六十九章 煳裱

光惩处这些犯下罪过的官员将领是平定不下汝州之乱的,乾隆必须派出名臣重将,提调各方大军,用打大战的态度来应对接下来的中原之战。

缅甸的战事都被乾隆抛在了脑后,那边角旮旯的战争,清兵败得再多再残也动摇不了满清统治的江山社稷,但河南不一样,聚兵造反的陈家和他们的复汉将军府不一样。他们都是再纯正不过的汉人,只要是汉人,就值得满清朝廷用最高的警惕心去对待,他们对整个天下的影响力完全不同于外族外国的缅人。

养心殿里,傅恒、尹继善、刘统勋、阿里衮、于敏中、刘纶,六名军机大臣悉数到场。

乾隆只招了他们六人,信阳急报被直接送到了宫里,永瑞有直接向乾隆递折子的资格,滚河之败的消息还没有扩散开。乾隆招来这六个他最为倚重的满汉大臣,希望他们能对汝州之乱拿出一个切实的法子来,然后还要想法把荆州驻防旗兵的惨痛损失也遮掩掉。

“皇上,湖广提督福永、荆州副都统昌轩、郧阳镇总兵马文杰、兴安镇总兵齐健安……,剿贼遇袭而殁,系精忠报国也,其战虽败其情可悯,当兵部议叙,从优从厚。”

傅恒听到乾隆之前发出的旨意,心里暗暗一叹阿思哈霉运透顶,阿思哈派人在京城多方活动却落个如此下场,还不如早早认罪,去西北吃沙子呢,至少能活的一命。傅恒也不再为那两个注定再无一丝政治前途的家伙说上一句好话了。但他说的话也甚有水准,福永等人败亡,罪过是很大,但再大大不过他们人已经死了,这个时候朝廷就该优恤,撑住朝廷的脸面。

“皇上,安徽按察使陈辉祖两战郾城,虽然无功,却有劳苦。”

“前陕西提督汪腾龙可军前效力,戴罪立功。”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跟陈逆打过一仗的人物,多少还有点作用。于敏中是如此想的。

作为乾隆二年的状元郎,年岁比乾隆小三岁,一路仕途青云平步,出任过山东、浙江学政,完全没有亲历地方父母官的经历却被乾隆提拔为户部尚书,入军机处,是顺当的不能再顺当了。日后的他还做了《四库全书》的总裁,可从于敏中一系列的履历中也能知晓,他这样的人就像之前的永瑞一样,一辈子的太平宰相。真的有大事了,几乎没有发言权,急切间也说不出良策。

“皇上。滚河一败,陈逆必然移师南阳,当速命倪大亮、张大经二人做好防备。必要守住南阳南部,否则陈逆杀入郧阳……”那就真的要出大事了。做过陕甘总督的刘统勋,对于郧阳这块地方虽然不在陕西境内却与陕西息息相关的地方,多少是有了解的。

而今年才刚刚入军机处的刘纶,闭口等着所有人发言,他的个人履历是很丰富的,办过案子当过御史,做过顺天府尹,督管过大军出征的钱粮和役车供偫,但他的资历最浅。而且好下口的事情都被说出来了,刘纶一时间也有些捉鸡。

“皇上,甘陕总督吴达善【瓜尔佳氏】久镇西北,素有威望。皇上可命其迅速出兵,再攻汝州,好牵制陈逆,减轻南阳官军重压。”尹继善不知不觉的就把张大经、倪大亮部看成了弱者,把陈鸣手下的陈家军机动兵马看成了强者。而可笑的是,他这么说,在场的乾隆和其余人等竟都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在一次又一次失败面前,所有的人都不自觉地把陈家军看成了超出一镇军力范畴的力量了。

陕甘总督吴达善迅速出兵,湖广总督定长也需要迅速出兵,他要增援南阳。

而尹继善为什么只说陕甘总督吴达善,而不说西安将军呢?这是因为今年的西安满城特别乱。二月,前任西安将军容保改为广州将军,由伊犁将军素玉继任,结果才素玉做的太过,才一个月就被革职拿问,西安将军由陕西巡抚明山暂时署理,直到四月里杭州将军福禄抵到陕西。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西安将军府里的主人换了三四个。福禄虽然是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的功臣,是能打仗的,至少比吴达善要强,但他刚刚到陕西,屁股都没有坐热,手下军将都还没有认全,怎么能领兵打仗?

陕西出兵是急事,不是缓事。刘统勋所言很得在场人等的认同。郧阳那个遍地都是流民难民的地方,要是真被陈家军拿下来,举旗一招,这场几个月前还没在满清君臣眼中的逆乱,怕会成为糜烂数省,震动天下的大乱子。

“臣以为四省汇剿一战之所以大败,实是各路兵马联通不畅之故。奴才以为,再剿陈逆之战当以甘陕、湖广两省为副,另委任一重臣提调南北。”

尹继善、阿里衮两人相继发言之后,刘纶也开口了,他并没从军事战略上去分析这个剥析那个,而是在民政上着手。刘纶坏直言不讳的道出自己对清军军纪的堪忧,在眼下局势下,清军征剿过程中的为非作歹,那就是把豫西百姓推给陈逆,会让陈逆本来不足的兵力得到极大的弥补,会让朝廷本来就艰难的剿灭变得更加艰难。刘纶提议、恳求,乾隆亲自下发旨意,严肃各路官军军纪,敢有滥杀劫掠者,军法论处!

一条条或是有大用或是打酱油的意见不停的被六位满汉军机大臣抛出,乾隆本来毫不遮掩的脸色缓和了好多。然后议论起1500旗兵之事,刘统勋、于敏中、刘纶三个汉臣全都闭上了嘴巴,这种事要看傅恒他们怎么说,汉臣在这个事情上只需要对着一双耳朵便是。

傅恒记得永瑞在奏折中说道福永、昌轩等人的死和他本人的伤,是受到陈家军的‘刺杀’。陈家军的枪手于雨夜之中的一枪毙伤,西平城里的清军由此大乱,大军败得十分难堪又不值的。这让他不得不想起了保宁的死,保宁不也是在戈什哈环绕之中,在远离战场的位置,被一枪毙命的么?

傅恒这么一说,在场所有人脸色都是一变。他们意识到,陈家军应该是掌握了一种能够把枪子打的更远更准的秘密武器。乾隆本人更是立刻想到了某种火枪,他的皇宫武库里已没有这种武器了,可从他爷爷康麻子到他老爹雍正,再到他自己,都听说过那种叫来复枪的火枪。

第一百七十章 乾隆的怕

在康雍干三代满清帝王眼中,线膛枪【来复枪】的实际效用与造价是很不成比例的。它的射程是比普通【滑膛枪】的火枪要远出好几倍,但是填装太艰难,射速慢的很。这样的武器不管是康麻子还是乾隆,都一点不在意的,因为它们的射速太慢了,在正面战场上根本构不成战斗力,而且造价昂贵。

在康熙和乾隆年间,满清内务府都有制作过十喜花膛锸子枪,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