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19章

主宰江山-第819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在翰林院大学的黄丹,虽然不是经济学院的人,但耳闻目染,‘战略’眼光可比张金来、张来福这样的土包子强多了。

“看看这几年马的价格就知道国内的车马行有多么火爆。但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饱和。”

“真正的市场饱和要做到啥程度?村镇和城里的同类商品,同品质商品,不能说价格完全一致,也至少不会差的那么大。”黄丹扬了扬自己手里的一罐椰糖。这东西不是他在烟台买的,而是从南京带回的。

烟台罐装椰糖的零售价格比南京高了五角,这算是运费上的差距吧。实际上成罐的椰糖很耐放,且体积不大,海运到南京和烟台的成本价分散到每一罐上,近乎为零。

但是他们老家单县的椰糖价格呢?不,不说单县。只说淄博。

淄博北部的高青临近大清河,在黄河没能夺大清河入海的情况下,大清河是山东很重要的一条水路运输线。淄博府区域面积细长,从最北端的高青到淄博府城怕是要有小二百里的距离。这中间还有小清河,横插一刀。而如此的情况下,一罐椰糖来到淄博后的价格依旧会比烟台港口高出三角~五角。

而至于大清河与运河的交汇处,那里的椰糖价格却与淄博大致仿佛,甚至还有可能会低上那么几分。

而单县县城里也有卖这种罐装的椰糖的,按理说应该比交汇点更贵,但单县毕竟贴近运河——在交汇点以南一百多里处,虽然距离运河和大清河的交汇点要远上一些。但事实上的椰糖售价比淄博的售价一点都不高,因为单县距离运河只有三十来里地,这里的罐装椰糖主要来自由南向北运输的大运河,而不是大清河转进来的海货。但是单县的椰糖价格也很稳定,不会如淄博那样,高的低的能错两角来。单县的椰糖价格一直很平稳!

南京一罐价值三元的椰糖,放到烟台是三块五,放到单县,就是四块。内河运输比之海运,就是不占优势。但从海边转运到内陆,差价更大。

黄丹说:“山东的陆路运输根本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那些大的码头,是已经有了实力雄厚,根基不凡的车马行。但小的码头呢?与其把钱投到济南的地产上,还不如兴办车马行。”鬼知道济南的地产业什么时候才能迎来下一波的疯涨啊。这些年,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业是迅猛发达,地皮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但涨价涨到一定程度了,也就进入平稳期了。

黄丹说服了自己的俩新叔叔,或者说他大学生的身份说服了俩新叔叔。

在南京、上海,大学生不算稀奇。但是在烟台、济南,大学生就是各单位部门的宝贝了,到了单县,大学生更是见人高一等。

黄有田也因为自己儿子的提议,得到了一个新的差事——侦查员。去往实地的走一走,看一看。

虽然这差事比较苦,但车马行建起来了,黄有田能分到一成的股份,按照初步投资的五万块华元计,一成的股份那也有五千块钱呢。黄有田不吃不喝也要干上两年才能得这么多。

在乘车去下一个目的地之前,黄有田还需要去城南的王店镇去拜访一下自己的一位老熟人——一个曾经和自己一起在烟台走四方的小商贩。这位小商贩早年是一家布庄的伙计,有了本钱之后,就回到老家做起了布店的生意,现在小日子不说过的鲜花似锦,却也有滋有味。

别的都不说,只说这人当年卖下的那店面,转手就是三倍的价格。

黄有田本来在恒台是要待上一旬的,但就是因为他的这个老朋友的帮忙,才五天时间黄有田就心里有谱了。虽然他们已经十年没有见面,但都变化的不多【除了更老】,双方一照眼,瞬间就认出了彼此。

黄有田和这人有着不下三年的交情,但黄有田在十几年前就跟他分开了,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匹驽马和两个大筐。而当时的黄有田需要攒钱买房子,跟不上那人的‘脚步’了,俩人也就就此分开。

在此之前的最后一面大概在十年前,那个时候黄有田刚买了一批毛驴,而那人的‘装备’已经升级成为一辆小型马拉货车,生意是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再然后黄有田就没见过这人了。只听说他回老家开了一家布店。而现在的恒台县城里,这人不仅有一家布店,还有一个专门出售杂货的百货商店——比如糖类,刀子、剪子、针线,竹具、小型木具,还有酒类点心、蜡烛鲸油,以及油盐酱醋等。但也因此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

因为这人把开百货店的铺子不是租的,而是买下的。

这人可以说是他们当初的那群人中第一个走上实体店序列的人,说实话,黄有田还是比较羡慕的。

话题扯远了。

黄有田朋友的这家百货店生意还算不错。但远比不得国营商店的流水,毕竟国营商店物种品类要比民营的小百货店丰富的太多太多,老百姓进了这里一次性的就能把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东西给买齐,方便的太多了。而国营商店的一些东西还是实质上的‘独门垄断’——民间根本就进不来那些货。所以国营商店薄利多销,每年不仅不会亏损,还会赚到不俗的利润。

而且国营商店的数量有限,很多东西还需要票据【参考前文中的供销社】,很多东西就摆在柜台上,却不会无限量的卖给老百姓,并不会大规模的冲击经济市场。

说到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自从承天十年以后,各县府里的国营商店和供销社就停止了建设,后者在随后的十年中更是被裁撤一空,前者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变成了民营。

如今又一个五年过去了,这国营的百货商店正在与盐业公司合流,不然,这玩意儿早晚要消失。

只要有时间——排队,手里又有票据,谁都愿意到物美价廉的国营商店里购买东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手表和军便装,国营商店的售价绝对便宜过外头的市场价格,并且质量绝佳。那手表甚至还有保修期。而且人家这服务态度也很好。早些年,国营商店的服务态度一度变的挺差,被朝廷狠下一番厉害整顿,现在每一个都和气可亲的。

黄有田将行礼拎在手里,另一个手中拎着两盒点心和两小坛酒,然后沿着街道朝前方走去。

这里是恒台县城内最热的场所了。一条石头桥梁横跨小河两岸,城里头的河流,有多么的小,自己想去。桥的另一头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综合市场。

甲区是最初的农贸市场,乙区是后建的百货市场,啥东西都有,黄有田他朋友的新店就在这儿。然后丙区恒台县的车站,丙区外头是恒台县的吃喝玩乐一条街,价格要的更贵,黄有田都舍不得住这儿。

综合市场的热闹当然不能同烟台相比,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生意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一家家店面的主人都在用精光闪闪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每一位潜在客户,试图让每一个来进来的人都购买自家店里的商品。

竞争的手段不外乎廉价高品质竞销以及各种空头许诺,当然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也会黑一下竞争对手,这些都是应有之意,黄有田早就见怪不怪了。这里很多店面都是普普通通的装饰,但有的商店则很气派,窗户都是玻璃窗橱,商店内的墙壁上甚至还贴着壁纸,或是做过专门的装饰。

和布匹、制式的铁器之类的工业化商品所不同的是,市场里很多店家还贩卖的有鲸肉、咸鱼、干果、烟丝、烟酒等各地运来的货物,对面的原农贸市场里更是有各类应季蔬菜、鲜肉、鱼类、海鲜、禽蛋、豆制品等。

陈汉建立之初,这里只是一个菜市场,县城周遭的农民会定期携带自己的商品来到集市上出售。不管是鸡鸭蛋禽,还是瓜果蔬菜,全都看不到一丝有组织的样子。但是现在的这儿,你就看不到一丝没组织,单打独斗的样儿。

就是卖菜卖瓜果,那胸前背后的字迹都写着是哪家农场,或哪家农贸公司。一句话,这里的直接生产者少了,去乡间收购农民物品回来转卖的商人、商业组织多了,这一趋势的变化是很缓慢的,远不如那些工业品市场变化的迅速、剧烈,但二十多年的时光也改变了太多太多。

第九百四十二章 马岛到手,插足大西洋

把视线再转到已经在返回南京路上的陈鸣身上。

情报机构——不仅仅是军情局,发来了欧洲各国现如今的‘新式武器’装备进度。

就如陈鸣之前所想的那样,欧洲各国为了军事能力的保障,全都投入到了大换装中。有因为新式步枪和武器成本的直线提升,各国的军队数量在法国大革命初期的迅速膨胀之后,现在又陷入了回缩状态。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俄罗斯。

俄罗斯陆军的数量在欧洲绝对是无可比拟的巨大,因为他们人多。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束后,据军情局回报,俄国人准备了一个百万规模的扩军计划,那疯狂劲头是无与伦比的。但是现在俄罗斯的军队数量,从四年前巅峰时期的七十五万,已经下降到了如今的五十万还不到。而这当中十几万规模的骑兵部队可是一丁点也没减少。也就是说,俄罗斯的传统步兵部队,那些灰色牲口们的数量已经少了一半了。

圣彼得堡的脑子再不好使,也清楚他们那些除了勇敢其他的全都不合格的士兵,在握着劣质的燧发枪与装备着现今的米尼步枪的军队作战时,是多么的无力。

再是牲口,这些人留在俄罗斯也能创造价值。而要是无谓的死在战场上,对整个俄罗斯都是一次巨大的伤害。

虽然新式武器的难产让欧洲各国都停止了自己的扩军模式,但他们也全都意识到了预备役的重要性。

就比如法国人。当革命爆发,当第一次反法同盟军汹涌扑到的时候,在战前只有20万军队的法国人,爆种一样搞出了两倍、三倍于此规模的军队。

那些革命意志高涨的自卫军们,就是用自己源源不断地数量和高昂的革命斗志,抵挡住了外国在革命初期的干涉,保护了幼苗中的革命成果,让革命后的巴黎政府渡过了最危险的阶段。

而法国人在1795年,兵力达到顶峰之时,据说当时全法国的革命自卫军多达百万人之众。

奥地利巅峰士气的兵力数量也超过了40万,而他们的常备军之前则与法国人相差仿佛。

还有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病逝后,军事实力就开始不住下滑的普鲁士王国,人口只有少少的仅850万【还包括瓜分波兰的人口】的普鲁士王国,都随时随地能动员30万以上规模的军队。

欧洲人在这十年的战争中充分认识到了预备役的重要性,三十万消减的俄军就是从现役士兵转为了预备役。

没有办法。欧洲的强国实在太多了。那里不像中国,环顾四周无敌手。要是单纯的就从军事力的角度出发,中国根本就不应该公布米尼步枪。

因为中国军事上的压力小太了,它四周的国家太小了,中国的敌人也太差劲了,滑膛枪加横队战术,排枪击毙么,即使师从西方,可加上中国积淀的很深的火炮力量,也足以形成全面优势。不管是对亚洲,还是对欧洲。

步兵火力的射程问题和精准度问题,并不是陈汉军队迫切关心的需求。

要清楚一杆线膛枪比一杆滑膛枪贵太多了,且限制于冶金技术的瓶颈,它们自身还不顶用。即使如今的制造工艺,不管是锻造枪管工艺,还是拉膛线工艺,全都是花了陈汉兵工系统无数的心血和海量的银子,才一步步攀升到眼下这种水准的。

可就算如此,线膛枪的寿命也远不如滑膛枪。

这不是使用寿命仅有二百发、三百发的铸铁枪管时代的差异了,而是质的差距。就算线膛枪有一千发寿命,那还是比滑膛枪差。

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优势下,在中国强大的物质保障下,军队真正希望提升的是射速。陈鸣要不是搞出了火箭弹这种大杀器,只靠着排枪击毙,陈汉的大军等个十年二十年都行,靠着滑膛枪中国依旧可以制霸四方。

一切说到底还是因为欧洲。为了让欧洲如原时空历史上一样乱,为了给拿破仑寻找到一种可以良好制衡火箭弹的武器,之前也有很多军官用散兵加前装线膛枪来对付火箭弹,但后者的射速实在太差劲,而且前装枪时代的隐蔽效果始终是个悲剧。

所以陈鸣也是‘被迫’透漏了米尼步枪。

欧洲的环境跟亚洲完全不同。陈鸣必须承认这个时代的欧洲国家的工业水准要远远胜过亚洲。这里的每个国家,哪怕小如荷兰,都有着成系统的近代工业体系,前装线膛枪加米尼弹技术一旦传播出去,必然就会成为各方努力的目标,这就让各国都有了全面改换步兵火力的需求,而这种压力在东方的中国身上是不存在的。

只不过线膛枪和米尼弹只是硬件变革,作战武器的革新具体的也要应验在作战方式上。但是陈鸣本人并不是什么有着远见卓识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