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757章

主宰江山-第757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支舰队也停靠在了加尔各答,两艘三级风帆战列舰,两艘千吨级的五级风帆战列舰,再加上两艘五百吨级的小型飞剪艏船,这样的护航力量都可以说是一支小型舰队了。

陈瞻的座船是一艘两千吨级的西式风帆远洋商船,虽然改动不大,但是商船就是商船,轮舒适性要远胜过军舰的。只不过这西式的风帆帆船再舒服也舒服不过中式帆船去,但中式帆船的速度较慢,而且船体硬体又有点劣势,真心不适合做穿越东西的远程航海。

再加上一艘运输船,整个舰队一共八艘帆船,总吨位超过万吨级,上上下下整个船队成员达三千人。

如今这三千人就全都在加尔各答休息安乐,后者作为英国人在东方的大本营,也常年停靠着大量的军用、商用帆船,还有很多的英国殖民者和陆军。

两者间不自觉的就产生了交流。

当然,英国人是很愿意跟中国船队里的陆战队士兵交流一二的,排枪击毙时代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但是英国人的新时代军队的训练方式还没能良好的摸索出来。

英国人的一些法子都是学自中国。

比如说不再一味的强调正步走,而是抓紧刺杀训练,加强土木掩体训练,可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火枪性能,始终没能形成突破式的新发展。

事实上就连国防军现在也是卡在了半道上,上不来也下不去。

就算是少许的精锐部队,给陈鸣配上了米尼式步枪,那玩意儿也一样是用嘴巴吃东西的,想要填装弹药就必须立起身子。

所以,英国人的小算盘并没有打响。但是他们多多少少也有收获。

就比如中国的士兵在业余时间喜欢运动,足球这东西,不仅在中国推广的很顺畅,英国人学起来也分外顺熘。这项运动的规则早多少年就传到了加尔各答了。

“嘟!”

随着一声尖厉哨响,一只红白色的皮球高高飞起在空中,下面七八条大汉还没等皮球落地,便已经迫不及待的扑向那预定落点,周围人群发出一阵阵的欢唿。

加尔各答的英军校场上,中英第一届加尔各答足球赛的第五场比赛,正式开始了。

英国人对于足球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阶级分层森严的军队,这样运动开展的却不是很顺利。白人是不会跟印度土着混在一块运动的,而白人军官也不会跟白人士兵混在一块运动,甚至是低级军官和高级军官之间都有着不可跨越的天堑。

但是在国防军里,这些问题就全都不存在。赛场上,哪怕是一个士兵也跟冲着对付的军官球员放铲,军官球员也能跟地位远比他们底下的士兵为争夺球权而滚作一团。

在跟中国的陆战队接触了之后,英国人没能学到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军事训练技能,却学到了如何让军队更加团结,更加的融为一体。

当然,英国人就算看到了这种‘赛场上不分高下’的好处,想要在英军里头彻底的推展开来,那也是非常困难的。

可不管怎么说,英国人知道了一点,适当的容忍士兵们‘运动’起来,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

作为一支军队,在严格训练之余,必要的文体活动也不应被忽略——军营里全是血气方刚的男子汉,旺盛精力终究需要个发泄的地方。光靠纪律强行压制,短时间内还行,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后患。

当然,这一点在战争当中是可以通过奸淫掳掠来发泄掉的。

如今这个时代的欧洲军队,那可不是一般的腌臜。

奸淫掳掠这种事儿虽然很不人道,很多时候更被说成禽兽行径,但对于一支常年处在高压环境下的军队来说,真的很有释放激情的效果。甚至这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激发起士兵对于战争的向往。

可是在要求相对严格的国防军中,士兵们过多的激情,通过各类比赛,那就是一个极好的发泄渠道,还有助于锻炼军人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意识。

不过比起21世纪的解放军习惯的篮球,国防军所选择的主要运动方式却是足球——其对抗性比篮球或许不那么直接,但对球体本身的要求更低,而且还可以穿上护具比赛。比如说护膝、护肘、护腿板、护踝、护腕、护腰,效果当然不能同21世纪的同类产品媲美,可至少是个防护。

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最适合军队的集体运动了。

国防军与英国人已经比赛了四场,四场比赛全部轻松拿下,只是比分有不同,从一开始的12:0,到最后一场的5:0,虽然都是大胜,但英国人防守上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

连续大比分输了四场,却因为比分的不断缩小而给了英国人最后的希望。他们坚持跟中国队比下去,就是渴望着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然后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绝地大反攻。

那样的话,加尔各答的英军将完成一个奇迹!

这对鼓舞英国人和英军的士气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这比赛已经不单纯是竞技之争,更不是意气之争,而变成了国家与国家的心劲、士气之争。

竞技比赛是和平时期的战争。体育竞技本身就是充满优胜劣汰的残酷法则。承载了愉悦,也承载了民族感情,及历史恩怨的渊源。

原时空位面里,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率领阿根挺2—0完胜英格兰,在足球场上为马岛之败复了仇,当时阿全国喜极而泣,英国人深深地悲伤。这很正常。还有1966年当英格兰夺得世界杯后,从英国移民澳洲的人数锐减,因为民族感情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社会。

这个时代,这一切当然都没有发生。

但可以以此推彼。

欧洲人对于中国也肯定憋着一口气,英国人的利益多多少少是被中国给损害着,而中国先进大踏步的进入印度,更是很直接的危害到了英国人的利益。

英国人就好比马岛战争后的阿根廷,而中国就是在人家家门口狠狠地欺负了人家一次的英国。

这些约翰牛为了‘大局’着想,他们在具体事务上只能选择了忍耐,但是当面对面的体育竞技开始以后,情绪的转移,让他们对自己的‘绝地大反攻’寄托了极大地期望值。

……

中国的亲王殿下将要访欧的消息,在承天十八年的初冬时候传到了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的。

此时虽然还不是俄罗斯冬季里最冷的世界,但是刚刚被冰雪渲染的俄罗斯帝国首都,在有心人看来,却是比冬季里最寒冷的时候还要寒冷。因为欧陆的大气候改变了。

普鲁士和奥地利退出了对俄国人的支持,尤其是奥地利人,单方面的与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停战议和。因为两国的精力有了新的目标——法国人。

在这年的冬季,瑞典人沉寂了下来,丧失了一名强硬而富有政治手腕的国王,让瑞典刚刚有所起色的国势再度沉沦。可是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与奥地利的国王——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都已经公开宣布要干涉法兰西的革命。

三个国家的战争一触即发。

一支支法国的民兵卫队正在向着巴黎集结,向着法国的北部集结,欧洲大陆上即将爆发的这场战争不可阻挡。

圣彼得堡恍如遭受了一记重击。

中俄奥三国停战谈判开启的好消息已经成了过去,西线的俄军通过圣彼得堡向东转移,街头上还残留着当时挂起的标语和旗帜,但是在莫斯科冬季的寒风下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当日的颜色。

以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代表,包括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在内,一个个昔日俄罗斯的支持者全都收缩了银根,俄罗斯的军费即将再次干涸。

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声威正被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赶超,失去了近乎整个西伯利亚,失去了欧亚分割线上的大部分的钢铁工厂,俄国的铁产量,从之前的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转眼就掉落到了眼下的欧洲第四,甚至被普鲁士所赶超。

没有了各国的资金,军费干涸的俄罗斯已经无力再将战争支撑下去了……

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是中国人,我就骄傲

承天十八年十一月底,中俄奥三国联合签署了《南京合约》。

历时三年有余的第六次俄土战争——第二次中俄战争结束了。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虽然那些土地在现在这个时候被很多国人视为苦寒荒芜野地,似乎半点价值也没有。

陈汉内阁在协议签署的第二天就宣布——黑龙江以北土地,以五华元一亩的超级低价,对全社会公开出售。而这几年经过勘察,黑龙江以北地区一共可供出售的土地高达5500万亩。

蒙古北部地区的牧场和田地可供出售的总面积则比黑龙江北部更多许多,北海地区【贝加尔湖】本身就生活着不少蒙古人和汉人的。前者看样子,很多人也是不准备再往西迁移了。

而至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一样是五华元一亩地的超级低价,那可供出售的总面积比黑龙江北部和北海地区相加在一起都要多。

陈汉公布这一政策的时候,俄罗斯使团和瑞典的使团还都没有离开南京,看到了这一政策,前者是心如刀绞,后者是满满的羡慕。

但这两国人并不知道,陈汉这次的‘战果’虽然在接下的一年中就为国库收回了五个亿以上的资金,但在未来的一百年中,不管是黑龙江北部地区,还是北海地区,亦或是西西伯利亚地区,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中国人,总共也不过1000万人口,似乎还没有原时空俄罗斯占据的西伯利亚人口多。

陈鸣也是在好几年后才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买地的人很多,真正迁移过去的人却很少。他那时很是苦恼了一阵,很是思索了一番因由,最后觉得是人口太少的缘故,中国又太大的缘故。

这个时代的国人有着太多太多的选择了。

他们去南洋,去南明州,去北美,那效果不都比跑去西伯利亚强么?

虽然那些地方的‘生活成本’比西伯利亚更高,但西伯利亚太荒凉了不是?

如今国内已经逐渐增大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上学、上夜校的机会,对于很多观念传统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人离乡贱是一,耽搁了孩子上进是二,这第二条甚至比第一条都更重要。

而西伯利亚那鬼地方,想要形成一条完整的教育链,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只不过眼下的陈汉权贵和在华的商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在承天十九年,也就是西历的1793年,东方世界的目光全都关注到了一个巨大的成交额,在那一年的十月中旬,陈汉内阁主持的‘买地运动’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总成交额突破五个亿,几年战争中耗费的大把军费都一下子回笼了一小半。而其中光是单笔成交额在十万华元以上的买卖土地案,那就超过2000件。

陈汉国内的工商阶级对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大,让人膛目结舌。虽然这些人在购买田地的同时也在寻求着购买矿山,现在开发不了,也不适合开发,可这能留作以后啊,可以成为企业家族的底蕴不是?

这就好比勘察加半岛上的金矿,如今这个年代很显然不适合开采,那鬼地方,连祥州的金矿都比哪儿更适合开发,但矿产部拍卖金矿的永久性开采权的时候,以九州商会为首的国内商帮财团,还是飞快的将之一扫而光。

当然,这里头九州商会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身份更高一些的人还能隐约的知道,那些金矿的永久性开采权不仅仅是九州商会出的手,还是直接收拢到了皇帝的手中。

而皇帝对勘察加半岛的金矿还说出了一句话:放上一百年后,再看么。

等到内阁公开出售西伯利亚土地的时候,九州商会又再度大手笔出击,先后在北海、黑龙江北和西西伯利亚平原,抢得了二三百万亩土地。

整个承天十九年,那就是陈汉国民享受战争红利的幸福时光。

虽然这个范围更多是东北、西北和蒙古地区的人口,内地的老百姓对于移民西伯利亚,或者是花钱去西伯利亚购买土地的热情不大。

但整个中俄第二次战争里,付出最大牺牲的也是东北、西北和蒙古地区的老百姓不是?

所以在大批的国防军带着胜利的喜悦,意气风发的从前线撤回来的时候,这些在战争中付出的老百姓享受到了难得的战争红利,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整个帝国在承天十九年这一年,都没有怎么把眼睛向外看。

柳德昭一次次的开启内阁碰头会,商议着诸蒙古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的地盘划分,这事儿倒是不难解决,可难以解决的是‘中国援助’的配置顺序。

如果大草原上再傻逼的人也不会自认——弓马即可无敌于天下,面对火枪火炮火箭弹,弓马算个屁。

而游牧民族对于武力的认知是最有体会的。

谁的拳头硬,谁就有发言权,谁就能占据利益。

当初土尔扈特部就是拳头没有准噶尔部硬朗,然后他们迫不得已的,就被逼的出走欧洲。

而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后,在渡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