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6章

主宰江山-第6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个时代‘精神’的更深次的感悟。他并不厌烦这些与自己放对的工匠、老人们,与前世那些拿了钱后要怎么干就怎么干的工人比,这样的工人似乎更让人放心。这群非常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工人!

这可不是现代社会,不是现代中国,兔子们还没降临这个位面的。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忠义’思想结出了一朵奇葩!

陈鸣对此暂时保留意见,但现在就他个体而言,他是很喜欢的。

当然了,偶尔的恼火也是免不了的。因为这些工匠不仅是在口头上反对,还另有实际上的动作——在屡次劝阻无效,见大少爷真的不听良言之后,这些工匠直接反应上高层去了。

当时的陈鸣脑子里很可笑的冒出了‘越级上访’这四个字。这些人还会玩‘越级上访’了?

陈鸣实在是佩服这些工匠们的操守,什么是工厂的主人翁精神,这他娘的就是啊。

只是工匠们的‘上访’全被陈聪压了下来。对于陈聪的坚定支持,陈鸣还是有些小感激的。自己下乡快三个月了,这个便宜二叔是真真没有拖过他一次后腿。

此次小高炉上马成功了的话,功分100,陈鸣可以占一半,工匠们占剩下的一半的一半,另外四分之一就该属于陈聪这个便宜二叔。是他一手‘镇压’了工匠们的骚动和上访,并且扛住了小南沟这块陈氏祖地几个老辈分的压力。

年纪越大越固步自封,还喜欢倚老卖老。陈鸣可以对陈家的工匠工人们强硬,但不能对这些长辈们强硬。谁都有老的一天,谁也不希望自己年老的时候被小辈甩脸子丢面子,陈鸣要是敢这样做了,后果会影响‘深远’!

所以,陈鸣现在是越来越喜欢他这个便宜二叔了。或许陈聪只是一个中庸之才,但他下能对陈鸣放权,上能给陈鸣成风挡雨,这就是最适合陈鸣的‘上司’。

陈鸣对小高炉信心很足,别说技术是有一系列的改进,就是啥也没动,只靠着用焦炭炼铁,得出来的铁料质地也必胜过之前很多啊。速度上相应的也会快上不少。

届时再用那出炉的新铁料炼成熟铁,会比之前的劣铁方便、快捷、省料、省力很多,然后熟铁生铁就可以坩埚出钢水了。

当然,炼钢炼铁技术革新到这一步后,陈鸣脑子里的货也掏个差不多了。毕竟他人不是学冶金的出身,能知道炼焦上小高炉,也全是拜奇点的历史穿越文所赐。这样的手段在奇点历史文中已经给写烂了。

陈鸣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把奇点历史文中诸多被写烂的梗全都拿出来再重复上一遍。情况允许的话,他日后还会试着造香皂、肥皂,试着卖卖卷烟。穿越前陈鸣看过的一本明末神书里,主角搞得就是卷烟,记忆深刻。

还有玻璃,玻璃镜,这个穿越者的大杀器在这个时代应该还能管用的。反正陈鸣在陈家是没见过玻璃镜子,陈家用的还是传统的铜镜。在乾隆年间,玻璃镜应该还是奢侈品,还没普遍到陈家这样的乡下土豪能用到的程度。那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就较多地提及了玻璃制品,尤其是贾宝玉房间里的西洋大玻璃镜。可见玻璃镜这玩意才普及到贵族权宦之家。

感谢那些小白文,陈鸣脑子里装了不少的好玩意,好点子。

再有那炼铁炼钢,造枪造炮,在诸多的历史小白文中,这八个字是完全连接的。但很可惜,这却不是陈鸣现在能够做的。

他可以造枪造炮,甚至可以光明正大的囤积火药,鲁山县现在还有几个人不知道陈家再用火药开山铺路,在用火药开矿炸矿,用得着火药的地方太多了。而造枪造炮在这个时代的豪强之家也一点不稀奇。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不能过线,过了线儿,就等着整个陈家的反对反噬吧!

第九章 统一战线

秋风萧瑟。秋闱的日子临近了,在陈鸣不知不觉中。当他还在小南沟忙忙碌碌的时候,人可不知道陈家的老太太每日都要坚持步行从家中走到集东口的夫子庙,恭恭敬敬的对孔老夫子的泥胎木雕点上一炷香。

就连县城的高氏,都按耐下心中的小九九,天天到城里的文庙供奉香火。而整个鲁山县中像陈家这样作为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全是有家人参加今年秋闱的。

主意识被来自后世的灵魂占据的陈鸣,还是轻视了科考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那是更胜过后世高考十倍、百倍的浩大洪流。但秋闱再浩大的影响力也阻碍不了人类对金钱的苛求,对于鲁山县此刻的几家豪强来说,什么乡试秋闱,全是清风拂面。反正他们家族,他们家族的亲戚里并没今科下场之人。

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从陈家手中拿到骨瓷的更多定额,才是最重要的。抽水马桶那啥玩意没技术含量,鲁山的瓷窑转头就能烧制出来,关键是那骨瓷。高中档瓷器的利润绝对不是低档的粗瓷大碗可比拟的。而且骨瓷这玩意数量有限度,不比那些粗瓷大碗,骨瓷烧制是要用骨头的。陈家实验所用骨粉全部是牛骨,但整个鲁山有能有多少牛骨头呢?

乾隆中叶的中国是不比唐宋时候那般重视耕牛,但吃牛肉的家也是有数的。陈家在收购牛骨的时候,为了混人耳目,还收购了大量的鱼骨、羊骨、猪骨等,就是为了保密配方。

这个限制已经是套在陈家窑厂头上的紧箍咒了,不想法子克服它,骨瓷的产量就提高不起。这个问题陈家联系了高氏的娘家人,高鹏起是鲁阳关的巡检,而鲁阳关是整个鲁山县最大的牲口市场,鲁阳关往南隔壁就是南阳府么。

南阳黄牛可是全国都有名的招牌特产。

高鹏起今年四十有七,是高氏的大哥。面相并不算衰老,方正脸,一双浓眉,鼻梁高挺,五尺二三的身高,两只眼炯炯有神。

作为巡检,即使高鹏起早年为秀才出身,多少年的红尘磨砺下来,举止行为间也充满了武人的爽快、干脆。或是更改说他有股子乡间豪强土霸王的作风,也就外观上还剩有三分书生气。

陈鸣是见过这个大舅的。在陈鸣的眼里,这个大舅并不算是真正的书生文人,四书五经对于这个便宜舅舅来更多是一块敲开官场大门的敲门砖,当发现四书五经并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时,转头就彻底的将四书五经丢在了脑后了。

“哈哈,好,好,分的好。利益均沾不吃独食,这才是为人处世和泰安平的真本事。”当着陈聪的亲面,高鹏起大声赞叹起自己的外甥来。话语中很有真诚,陈聪自己也觉得‘利益均沾,不吃独食’这八个字大好,如高鹏起所说的那样,是为人处世保家安宁的真本事。

陈家以骨瓷、抽水马桶笼络整个鲁山县的豪强、士绅,等过段时候甚至能小范围的扩散骨瓷的配方,牢牢地将整个鲁山县的士绅豪强力量变成自己的盟友,那土门陈氏一门在鲁山就真的根深蒂固了。这连带着高家也大能受益。

更何况陈家的根本利益根本不是产量有限的骨瓷,而是盐铁。在这条路上,高家是关键点,鲁阳关这个口是鲁山县往南的要道。高鹏起在鲁阳关巡检的位置上坐了十好几年,南面的路线打理的很是得力,地方豪强、巡检衙役、甚至南阳镇驻守地方的汛哨,以高鹏起的官位和能量当然不能彻底摆平,却可以牵头搭线。陈家的铁料很多都是由南阳府的地头蛇们拿了去,转手卖到了湖北的郧阳了。

后者可是明清之际的大火药桶。

从元朝时候这里就有流民定居,因为郧阳府地势险要,官府恐怕流民聚众闹事,难以辖制,蒙元时期就将这一带作为封禁区,是不许百姓迁入的。明朝建国初,朱元璋延续元制,对荆襄地区仍实行封禁政策,还派遣卫国公邓愈率兵到房县清剿,“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但到了朱明中叶时候,郧阳已经是当时最大的一个流民聚集区了,破产的农民如潮水般地四面八方涌进,流民人数高达一百五十多万。朱明却一个劲的驱散百姓,想将郧阳重新清空,官民矛盾最终引爆了震动一时的荆襄流民举事。

五年之间前后两次大举义,震动了整个朱明。当朝唯恐坚持前策让郧阳的流民继续暴动,就捏着鼻子设立了郧阳府。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眼下时候,郧阳六县至今不变。

但就像朱明中叶时候一般,眼下的乾隆朝也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每年都有大量破产的百姓变成一无所有的流民,郧阳府作为山高林茂之地,历来是流民的喜爱之所,到今天里头的流民没有百八十万,也不会少于三五十万了。

在历史的原来轨迹上。嘉庆元年爆发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的一个爆燃点就是郧阳流民。眼下郧阳流民的时局还没困顿到起来造反的地步,却变成了陈家铁料的一处上好倾销地。

陈家没那么大力量直接把铁料送到郧阳,南阳府当地的地头蛇从中转过了一道,但这也是关系陈家经济命脉的一条线。所以,高家人在陈家的影响力,和对陈氏一门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多说的。

陈鸣根本看不上抽水马桶的那点蝇头小利,就是骨瓷他也不觉得会获多大的利。让他看中的是铁料,真正的好铁就是在鲁山本地价格也不会差的。

——鲁山产的铁料是不少,但质地普遍低劣。

用小高炉炼出来的新铁料,其质地之优,简直是亮瞎了整个陈家的眼。

在出铁的第二天,所有参与新铁炉建造工作的工匠都与陈家重新签订了契约,这法子是绝对不能泄露的。

所以,有了这个大财源的陈家很明智的就做出了抓大放小,用骨瓷‘团结’整个鲁山士绅地主阶层的决定。搞好统战工作是很重要的么,统一战线‘统一’了敌人,就是强大了自己。

这次的家族会议上,陈鸣不仅作为陈家的继承人出席会议,更以自身所有的‘才能加威望’,在家族中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利益均沾,不吃独食!”八个字就是他在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陈鸣当然不是出于对整个鲁山局势了解的有多么深刻才得出的‘理论’,这是250年后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告诉他的人生哲理。

人在实力弱小的时候,在规则完全被对方掌握的时候,该放弃的利益就该放弃。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懂得取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这样的道理不是谁都能懂的。之前怎么就没看出这小子有这样的能耐?”高鹏起送走了目的达成的陈聪之后,回到家里感慨着跟家人说。

“石头最爱看杂书,姑母还老说他不上进。现在陈家可不就是沾了那些杂书的光了?”陈鸣的表弟,生辰只比陈鸣小二十天的高彦明一边说着一边心里嘀咕:那些书我也多看过,怎么就没见过啥子骨瓷配方?

“依我看呐,石头那是被姑母老虎当成了家猫养。现在人到来了外头,可不就是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了。我……”

高彦明话还没说完,尥(尥)腿蹦起,就见高鹏起抓起手边的痒痒挠冲他扔了过来。边骂道:“兔崽子东西,学会拐着弯儿念叨了是吧?给我滚回去看书。明年再过不了童子试,看老子不打断你的腿!”

第一十章 改一改规矩

秋天到了,许多树上的叶子开始变得发黄,大山密林就像变魔术一样,短短几日里就重新穿上一身金黄色的新装。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变的五彩斑斓,陈鸣一日甚至看到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四道云彩横挂天空,真的漂亮到极点。

小南沟的溪流清澈见底,这条被陈家人命名为小南溪的饮马河支流,说是一条小河也完全可以。从小南沟背靠的南山流淌下,左右石壁高耸,险峻如削,形成一段一段的瀑布,虽然落差不大,无以壮观,但沿山怪石嶙峋多姿,要是拿到21世纪陈鸣的老家,可就是个热闹的好去处了。水流在小南沟这块平坦之地积蓄下一个水潭——陈家叫它碧水潭,然后溪水顺着山势继续向下。

这条小南溪和碧水潭一样,明透的像一条银带串联着一块碧玉宝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要是文人墨客看了,兴致起来多能拽上两句酸文,而小南沟的本地人看来景色也很寻常。

只有在陈鸣的眼中,这条可比河流的溪水,这样落差不小的水流,完全可以搞出水力锻锤。或许这里的水利不能驱使太重的份量,但绝对会比人力锻打省劲的太多太多。

“二叔,这水力锻锤就是用水利驱使锻锤。咱们古时候不是有水力风箱么?你要再不明白就想想水车?”

“我觉得这是一个道理。只要找木匠多尝试几遍,搞出来花不了几个钱。”

“如果能成了,这可是芝麻换西瓜的大利。咱们铁匠铺子里的产量能比过去高出十倍来。”

陈鸣就像恶魔一样蛊惑着他二叔。只要这事儿做成了,他就敢让陈家来修水坝,蓄水增能,到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