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518章

主宰江山-第518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惹苏丹在爪洼岛上的影响力很巨大,按照之前的计划,这次泗水事件,中方所求的更多是政治经济利益。中国要从根源上确立起华人比肩荷兰的优势。

爪洼岛上资源丰富,多期多阶段的火山强烈喷发,形成了爪哇岛厚厚的火山灰及喷出堆积物。在炎热潮湿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极其强烈,产生的风化层厚达20—30米,土壤厚达5—10米。这种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植物和作物的生长,比之贫瘠的婆罗洲好的太多了。真正是一年四熟,遍地的绿,满山的红,全身的香。椰林成片,胶林苍翠。同时这种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也孕育了岛上独特的矿产资源种类: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卡林型金矿化,石英脉型金银矿化,斑岩型铜金钼矿化,滨海锡—钛—铬砂矿,红土型金矿,等等。

这里的煤矿与婆罗洲煤炭资源一脉相承,多数为露天矿,开采条件很好,煤炭质量也好。

如果这块土地交到了中国人手里,矿业、伐木业、种植业……

爪洼岛的开发进度将远远超过现在的荷兰!

整个爪洼岛就是一个肥的流油的宝库,陈汉就要真真的在上头插一刀!

“也就是说朝廷要借着泗水的这件突发事件,将之变成打开爪洼缺口的一个机会?”

李琨算了解了。

“国舅要是嫌日惹苏丹受到的惩罚太轻,那也不急着这一时,等上个一年半载,再做报复……”那就跟中国政府扯不上关系了是不是。

而且叶廷洋相信,日后眼前的这位爷有了皇后娘娘的支持,那转眼就能拉起一支颠覆整个日惹的力量。

就好比那个曼昆勒加兰亲王。

现在的曼昆勒加兰亲王人在日惹王宫附近住着,但是他在他的领地里也是可以称作苏丹的存在。

当初马塔兰刚刚分家,日惹和梭罗才刚刚立稳了脚跟,现任曼昆勒加兰亲王的老爹就揭竿而起了。虽然最终被第一任日惹苏丹‘镇压’了下去,但看着现任的曼昆勒加兰亲王活蹦乱跳的样儿就能知道,那绝对是有条件投降。

李琨要是有了皇后做后台,拉起了一张真正的虎皮,叶廷洋还真的不信曼昆勒加兰亲王会不就范?

“现在朝廷把日惹打的元气大伤,不管是梭罗还是曼昆勒加兰,只要稍加挑拨,不信他们不动心。”

马塔兰苏丹国被荷兰人搞零碎之后,荷兰人在爪洼的统治权得到了很大的巩固,但他们依旧没能真正的进入爪洼腹心,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日惹和梭罗的平静。这让历史上的荷兰人只能一点点去演化土着。

时间还一直要等到几十年后拿破仑战争时期,母国都丢掉了的巴达维亚荷兰人元气大伤,日惹开始蠢蠢欲动,被刚刚在新加坡立足的英国人瞅到了机会,一举再从日惹的躯体上撕下了好大一块血肉——建立了一个隶属于日惹的小型世袭公国帕库阿拉曼。

陈鸣当然是不知道爪洼在历史上的一系列演变的,可他清楚爪洼现在的局势。荷兰人边看已经在东印度打诨了二百年,在巴达维亚等西部沿海地区建立起了一座座城市和稳固的统治,但是对于爪洼的中东部,他们却真的没有渗入进爪洼的腹心。

掌控着这里权利的还是当地土着的贵族。

就像泗水这样的城市,荷兰人也才刚刚占据了三十多年。荷兰人对于日惹贵族的掌控还相当的不靠谱。

“叶将军放心,我李琨不是莽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才三十来岁,还有的是时间。”

李琨才不会无脑的坚持让叶廷洋给他报仇呢。他现在算什么啊,国舅爷的身份都还没有定下来,他算个什么啊。

李琨还需要彻底把自己的身份坐定,然后他才有力量来召集更多的人,筹集更强的实力。

叶廷洋哈哈一笑,“哪里还用得着十年。朝廷现在对南洋虎视眈眈,荷兰人的兔子尾巴长不了。”这是一名高级水师将领对于国家政策最最基本的判定。

中国与荷兰,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战争,没有多远时间了。

“到时候荷兰人都没了,日惹更是不堪一击。国舅想怎么搬弄那个苏丹就怎么摆弄!哪怕把他跟一头猪关在一起呢。”

整个南洋水师的人都在有意无意的反着天方,这是朝廷定下的一个基本政策。此地浓郁的天方传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将来的统治构成了影响。把本地土着跟猪关联在一起,已经成了整个南洋水师自己人说话时很寻常的一个比方。

李琨身上消散的戾气猛地再度浮现在身上,在明亮的灯光下,抽搐的面部肌肉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是那么的狰狞。

“到时我保证不会轻松地放过日惹苏丹。”

那些被石头活活砸死的人的脸面清晰无比的浮现在他的眼前。那都是跟随他好几年的老人啊。就这样的死在了泗水,还死的这么惨。不报仇雪恨,李琨他还算是一个人么。

明明死里逃生,明明恢复了自由,明明身份得到了承认,从叶廷洋这种将军一级的高级将领身上,李琨感觉不到半点的轻视蔑视。李琨应该哈哈大笑,兴高采烈才是。有那么一瞬间,他也确实非常的高兴,他曾经‘期盼’的一切都如愿的来到。但他现在整个人却真的一点都感觉不出高兴,感觉不出兴奋。

他就像在获救的那一刻便被老天爷取走了兴奋感一样,现在整个就是一条隐藏在阴冷的黑暗中的毒蛇,死里逃生的李琨,突然的发现自己那已经被实现的愿望已经不再是自己的愿望了,他的愿望变成了炮制日惹苏丹,他要好好地炮制日惹苏丹——

……

斯莱曼发生的这一幕,日惹苏丹王宫里的人等当然不知道。

罗芳柏在收到确切的消息,国舅爷真的被日惹人送到了水师陆战队手中了之后,整个人便彻底的放轻松了。他对格利特和哈孟古·布沃诺二世说道:

“我国坚持和谈,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述之武力,这已经是很给荷兰的面子了。我们始终没有调集更多地军舰汇聚在这里,这本身也是从维护中荷之间的固有友谊而考虑的。”

“但是你们荷兰也不能一直枉顾中国的利益,偏袒日惹。”

“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来而不往非礼也。干什么事儿都讲究一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你没有付出光是索求回报,这是长久做朋友的道理吗?”

罗芳柏的态度突然的又来了一个大转变,强硬,强硬的比金刚石都硬。这完全是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的一种表现。格利特真的想打开他的头颅,看看他的脑子究竟是什么样儿的?

直觉告诉他,罗芳柏的这一转变跟刚刚被送走的中国人有关。但是这一推断太过于惊世骇俗了,也没有任何的证据来支撑这一论断。格利特就冷冷的看着罗芳柏继续的在表现着自己的大无畏。

“没有任何好谈的。你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这份协议签下。”罗芳柏毫不客气的对着哈孟古·布沃诺二世说道。言辞中不仅没有半点缓和,更是不存在一丁点的尊敬。

“要么毁灭,要么就接受条件。日惹现在没有第三种选择!”

哈孟古·布沃诺二世就像是一头愤怒的雄狮,头上的毛都要支楞起来了。他咬牙切齿的看着罗芳柏,这就是罗芳柏回报他的‘好好谈’。哈孟古·布沃诺二世是不懂得21世纪的中国网络用语,否则他肯定会对罗芳柏大吼道:“我去年买了个表!”

“我要杀了你。我要把你们所有人全都剁成肉酱。”

“那我保证你也一定活不了。”罗芳柏挺起胸膛,“我还保证整个日惹王族一个人也活不了。”

“我们的使团旦是有一个人因为你们而送命,整个日惹就要付出一千条人命来赎罪。”

“我说的可是真的。不信你试试?”

罗芳柏的胸口就被两把锋利的马来剑给逼着,可罗芳柏毫不畏惧的顶着那两把马来剑一直走到哈孟古·布沃诺二世的跟前。

单薄的外罩被两把利剑划破,双方是在交锋,又不是在演戏。剑尖不仅刺破了外罩还刺破了罗芳柏的肌肤,鲜血已经顺着伤口流下。

罗芳柏毫无畏惧!

曼昆勒加兰亲王都抱住了罗芳柏的腰,他真的怕下一刻利剑就会刺入罗芳柏的心脏。

所以这位跟哈孟古·布沃诺二世关系相当好的昆勒加兰二世,并没有看到那两个用利剑抵在罗芳柏胸前的两名王宫侍卫,一步步的退到苏丹身边的两个王宫侍卫的神色,此刻却活像一头猛虎面前的可怜小猫咪。就算是肚皮气炸的哈孟古·布沃诺二世也被震慑了……

第六百三十一章 英法开战的消息

强硬的宣言是否要有更爆裂的行动来衬托呢?

当斯莱曼这座距离日惹王宫最近的城市整个陷入了一片大火之中的时候,哈孟古·布沃诺二世是个什么样的赶脚呢?

那显然是中国人的表态!

中国人或许是嫌弃那里刚刚下过雨,怕难以点着,还特意用小船顺着普罗戈河送来了二百大桶油!

整个斯莱曼在黑色的烟气当中熊熊燃烧起来。

而且在期间的几天里,又有一批中国水师陆战队的增援部队抵达了到。

哈孟古·布沃诺二世身上的压力重如泰山,不管是斯莱曼的被烧,还是中国援军的抵到,都让他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他以为这支水师陆战队是冲着他的小命而来的,以为中国已经做好了彻底铲平日惹的准备。就连格利特都是如此的看法,觉得中国人彻底丧失了磨嘴皮子的兴趣了。却根本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很巧妙地误会。

这支援军根本不是冲着哈孟古·布沃诺二世而来,也不是冲着日惹来的。人家是南洋水师的高层在惊讶无比的看到‘李昆’的真实身份之后,立刻进行的‘补救’措施——派出水师陆战部队增援叶廷洋,以表达自己对国舅爷的重视。

结果这支部队在一个很巧妙的时间点抵到,然后在双边的谈判中为中方重重的加上了一枚砝码。

……

巴达维亚一直都在关注着日惹的情况,中国水师突然开打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儿。雅各布要疯了,但他虽然还不知道一个更加疯狂的消息已经越过了西奈半岛的黄沙,越过了红河,在亚丁湾乘上船只,此刻已经行到印度了。但他现在就已经亚历山大!

只可惜,从印度到南洋依旧隔着几千里海波。在眼下的时代,能够依靠的还只有船。否则雅各布只需要举起双手就可以了。

任何一个巴达维亚的总督在得知大风车百年好基友约翰牛与高卢公鸡正式宣战之后,都会立刻放弃之前所有的布置,只求不要给中国人继续扩大事端的借口。

红海摩卡港的中国商船可并不是只有三艘,谢清高辛辛苦苦的地达到苏伊士港的时候,并没有在这里见到中国商船,但当他跟随着一支奥斯曼帝国的军舰抵到摩卡港的时候,一艘满载着军火的中国籍西式帆船刚刚地达到这里。

这艘船的目的地正是苏伊士港,但现在它不用去了。

当听问道欧洲大陆上法国人已经正式的对英国宣战的消息后,摩卡港所有的中国人都赫然一惊,继而禁不住浮现起了笑脸。

这些跑海路的人很清楚南洋的局势,虽然他们驶出马六甲的时候,泗水事件还根本没有发生。

五千支火枪,三十门火炮,一万把军刀和两千副胸甲的军资,迅速由中国商船上移交到奥斯曼军舰上。然后整艘商船就只装了一批种马和饲料,一半的船舱都还空着呢,就载着谢清高一行迅速的走上回家的路。

俄罗斯固然是服软了。可中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军火贸易才刚刚崭露头角。

奥斯曼军队规模很庞大,但是奥斯曼人资金有限,他们对于中国的新式装备只能看着眼馋,那用镗床直接车出来的火炮无论是重量还是性能都比老炮强出一个等级,但他们就是没钱。所以自伟大的苏丹一下,包裹各边疆省督军帕夏、总督帕夏,都对于中国的大批量二手装备很感兴趣,尤其是中国现存量巨大的老炮。这性能比起中国的新锐火炮固然要落后一些,但比起奥斯曼人自己铸造的优质火炮质量还要优过一筹,比起俄罗斯人的炮火,也只高不低。最最主要的是价格绝对的便宜,这完全是军队规模庞大的奥斯曼帝国最佳的选择。

而军刀和胸甲是奥斯曼人自己搞西式骑兵用的装备。

陈鸣并不知道后世网上有个论调,强大的奥斯曼骑兵之所以越来越差,频频被人吊打,就是从他们抛弃过去的传统,大搞特高西式骑兵训练开始的祸根。

现在的陈鸣可不知道上辈子的网上还有这个论调,而他就算是知道了也照样会大卖特卖军刀和胸甲给奥斯曼,还有对于骑兵部队越来越重要的短铳。

奥斯曼帝国就是个肥肉,从长远上考虑,他们越弱,对于中国就越有好处。

说真的,现在就已经崛起的中国,还真不需要奥斯曼人再过一百年才沦落为欧洲病夫,他们现在就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