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246章

主宰江山-第246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这批货物如果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250万到270万瑞典银币。

8个月后,“哥德堡Ⅰ号”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离开哥德堡30个月的船员们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故乡的陆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哥德堡Ⅰ号”船头触礁随即沉没了,正在岸上等待“哥德堡Ⅰ号”凯旋的人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船沉到海里。瑞典人从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在市场上拍卖后竟然足够支付“哥德堡Ⅰ号”这次广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能够获利14%。

这个时代每一个前往东方开展贸易的欧洲国家,奔的都是赤果果的金钱。

也不是一次两次来到中国的卢斯蒂格很明白政治在这个古老帝国日常生活和贸易中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欧洲的君主跟中国的皇帝比起来就是个可怜虫,如果瑞典公司能够获得汉王国的友谊和照顾……

卢斯蒂格狠狠地摇了摇脑袋,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一条金币组成的大河向他扑卷而来。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把戒尺,一次警告

陈鸣正在杭州。

复汉军南下的部队已经完全攻取了金华、台州、衢州,吴熊光的团练在金华被几乎打零散了,但吴熊光依旧不降,金华的知府郑颋【ting】连同同知都乖乖的投降了。后者官声不佳,被免了官职,前者依旧被陈鸣放做金华知府。这人官声并不坏,当然也不是彭忠瑞和监利骨头都朽了的吴长军那样的‘青天大老爷’。

第四师第十六旅和整个守备一师的部队正向着浙南的处州和温州进军。守备二师的队伍在南京集结,第一师和近卫旅则慢慢在杭州集结。还有投降的清军水师,被整个打散混入复汉军水师中,有那不愿意继续当兵的,就给了银钱遣散回乡。但这个数字相当之少,当兵就是为了拿饷儿,复汉军的待遇比之满清的八旗兵可都要强上许多。正巧着钻了进来,才不想回老家呢。其中水师主力一部分被布置在了舟山,另一部分扼守长江口,最后二三十艘战船由陈岱、石信雄为正副,加上陆战营北上山东,现在还没回来。

设置在扬州和江南各地的新兵营也在不停的‘添丁进口’,包括皖南、九江和安庆等地的新兵营招募数量都在翻倍的增加,陈鸣已经在抽调各级军官准备着组建苏南和浙江的守备部队了。

所以说,这当兵的就要打仗。不打仗,要爬一级千难万难;一打仗,那出色的,职位就能做火箭一样向上蹿。

等到南下部队打平了浙南,第十六旅和守备一师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第一师和近卫旅就立刻南下进攻福建,守备二师的队伍陈鸣则会放在南京一阵子。自从丰升额被围在常州以后,北京城就跟瞎了聋了一样对此视而不见,眼看着都六月了,也没见乾隆大肆调兵进逼苏北。

暗营传来的消息是北方清军确确实实没什么举动,可陈鸣这心里就是不放心。这个旅留在南京就是一手后棋!

陈鸣在赢了吴淞口之战后,直接来人就下到了杭州。

短短半个月,杭州市井已经恢复了平静,临街店面虽然多有关门歇业和被贴了封条的,但老百姓的神色却是安定的。

陈鸣入杭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规模浩大的祭了一祭岳王庙,如今宜兴的卢公祠和江阴的阎公祠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工当中,整个江南还有几人不知道复汉军的‘政治风向’?之前那秦大成百般不愿从复汉军,他老娘更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儿来,现在不也是在陈鸣身边行走么?陈鸣祭奠岳飞,一篇祭文就是让他做的。

这秦大成跟岳王庙是很有缘分的。

话说秦大成高中状元后,没多久弃官返乡,同诗友相约一起到杭州游览,在岳王坟前看见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周身都是秽物。诗友戏谑其也姓秦,是为秦桧的后裔,让其题对以记此游。秦大士挥笔立就,对联是:“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为杭州西湖增添了一段佳话。

康麻子晚年曾经大修了一次岳王庙,至今不过五十年,雍正年间李卫督抚浙江的时候还特意铸了四奸像。上次陈鸣拿下杭州,就把这四奸像融了,重新铸了一回。在复汉军退去杭州之后,尹继善当然命令将四奸像搬离岳王庙,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再重新铸造。那四奸像还被清军拿去铸成了炮弹。

陈鸣这次重新杀回杭州,就再也不准备离开了。得知岳王庙跟前的四奸像空了,就在西湖边立了炉子,当着满杭州城百姓的面,把缴获自杭州满城刀枪和火炮融了重铸四奸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松江徐氏女的这幅对联虽然刚出没有太长时间,却已经传遍天下。

“以鞑虏之兵铁,铸奸邪之跪像!”多匹配啊。陈鸣自己想来都觉得心涌澎湃。外加上查继佐、吴之荣这两个《明史案》告密者的跪像,后两者随后乘水路一路敲锣打鼓的被送到了南浔!

后者镇子上已经立起了一座祭祠,供奉的是庄廷钺、李令皙、茅元铭、蒋麟征、张寯、韦元介、潘柽章、吴炎、吴之镕、吴之铭等当年的被杀者。这座祭祠乃是南浔本地的富户乖乖捐钱修建起来的,一些人家把自己寻来做棺材的好料都献了出来。比之当初闻风而纷纷南逃,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陈鸣大祭岳王庙的时候,四奸像离开了岳王庙一年时间后重新出现在了原来的位置上。

还有那袁枚。

乾隆十四年辞官,随后他在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小仓山里安安稳稳的呆了二十个年头,结果复汉军第一次杀到江南的时候,袁枚拍拍屁股跑回了钱塘老家,然后又躲到了宁波。

这一回,年已五十有四的袁枚不也乖乖的在钱塘恭候陈鸣么?

袁枚在后世的名头极大,但袁枚的名头都是在文学上,只以政治才能,江右三大家里陈鸣更看重赵翼,那个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赵翼。只是眼下的这位赵大文豪,还待在广西老老实实的给满清效力呢。

“满清干下的腌臜事一抓一大把。要努力的宣扬,揭露!”陈鸣对沈国贞说。江南是人文荟萃之地,受文字狱压迫极是严重,那些大大小小的文字狱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可以很好地带动两边的‘同仇敌忾’之心。杭州知府袁枚在一边乖乖的听着。毕竟是天下‘名士’,袁枚已经顺了,陈鸣自然高抬他一把——杭州知府。

沈国贞的名望跟袁枚没得比,可他投复汉军的早,可是他的头上顶着吕留良的牌位,如今江南监察御史的位置坐的倒也安稳。监察御史本身就有担负舆论导向的职责,江南又是人文荟萃之地,现在已经到了筹备省报、府报的时候了,这一点就尤为的重要。

沈国贞刚刚从金华回来,朱大典的祭祠已经开工了,等到建设完成,陈鸣即使不能亲到也必须声势浩大的祭奠一番,此次沈国贞祭朱大典的祭文都是袁枚所做。

“江南为天下钱仓,此番动荡于地方百姓民生触动不多,动不了这里的筋骨。”所以江南就更要看的紧些了。“丝绸、布匹、生丝、茶叶、瓷器,这些都是西洋必要之物。待得宁波、上海开港,夷船抵到,民间自然就动了起来。”

“是以,不管是地方还是海关,都要尽快筹备起来。”刚刚跟沈国贞、袁枚谈论了报纸的舆论导向事宜,转过头来陈鸣有跟赶来杭州的陈敏说道起海关的事情了。

地方上的事情一抓一大把。还有这起了战事,总有逃兵灾的百姓,不管是怎么的送回老家去都要安抚,给钱给粮,与之复汉军缴获的收益来看,那耗去的钱粮倒也不多,但事情就是麻烦。

再说了,地方上土地重新登录,那就要丈量田亩,把户籍人口统计的大事都拖后了。

也是这一趟复汉军的大势已成,地方上的积年老吏瞧准了风向,一个个眉开眼笑的投到陈汉这边。

他们熟悉内情,也知道地方事务,又有了奔头——复汉军官吏可是不分家的,再底层的小吏做得好了也能步步高升,这就给了这些积年老吏更大的积极性了。这次江南改朝换代,多少州县一把手的位置就被典吏、师爷给拿到了手。这就是赤果果的榜样!

一个个都用心做起来实事,倒是让新任地方官轻松了很多很多。

沈国贞监察御史的衙门定在了苏州,他老家在崇德,也就是嘉兴府,这次进的江南以后,却只来得及给沈氏先人敬上三柱清香,痛哭一场,然后就马不停蹄的招贤纳士。

吕留良一系当初惨遭灭顶之灾,嫡支被铲除个干净,但余脉还有不少。沈国贞借着复汉军大起的势头,给陈鸣招募了老老少少百人之多。这些人现在多已经有了出去。

可以说沈国贞只要日后不走错路,沈家在江南之地是又立起来,而且比之当初不知道光辉了多少倍。从陈鸣落脚的原杭州将军府出来,沈国贞捧着一个长扁的锦盒,这里头是一把很普通很普通的竹戒尺。

可这戒尺的用竹是陈鸣亲自砍下来的,正面写着六个字也是陈鸣亲笔写的:廉生威,公生明;背后还有十六个小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字只能说是写的方正,可陈鸣赐下的东西能只看字吗?

沈国贞出了大门,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落脚的住处,摸了一把头上的明汗,就拉过身边的秘书紧急吩咐下去,却是让秘书去联系一下他‘推荐’的那些人,看看是不是已经有人贪污犯事的了。

这把戒尺就跟无形的大锤,重重的擂在了沈国贞的心房。让沈国贞近日来因为周遭无数人的吹捧奉承而飘飘乎的心,重重的沉了下来,头脑是无比的清醒。

“殿下还是爱护我的,否则只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一年半载的我还不飞上天去啊。”

等沈国贞的秘书回报,沈国贞之前刚刚推荐的大小官员,这才一个月都不足就已经有四个人被拿下了,全都是贪污索贿受贿。

沈国贞身前就是一个大冰盆,还依旧挡不住他生出一头明汗。

秘书连忙递毛巾给沈国贞,就跟21世纪的某朝一样,陈汉政体制度下的秘书,其前途也是跟他们的老板紧紧绑在一起的。沈国贞这个秘书也是‘斩将杀敌’,pk下去了多少人才站到沈国贞身边的,沈国贞可不能倒下。

“殿下心里当然是有大人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大人是几时投效的大汉?那是患难与共的情分。汉王和殿下可都是出了名的念旧的啊。”要不然张弛那个出身也能坐上军部尚书?笑话。

“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教训我要牢牢记住。你回去了寻一个台座来,这把戒尺,就放在我那书房中。”

杭州城里沈国贞领汗淋淋,并且这个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江南,热闹纷纷的江南官场都为之猛地一静。而陈敏已经急匆匆的从扬州离开,直奔镇江,赶到了扬州。

两淮产盐之地已经大半落入了复汉军的掌控中,这盐业公司也顺时成立了。但是怎么买盐,那就是另一说了。陈汉现在可没能力全控制地盘上都进行铺货,地方上的盐商就必须利用起来。

现在湖广、豫西南、安徽、江西等地的盐商,都已经赶到扬州了。等着陈敏的事情,可不只是上海的洋人。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入境管理条例

汇聚到扬州城的地方盐商,被安排进了几处专门收拾出来的宅院。

何宗祥、何继忠父子在荆州也算是一号人物,家中宅院别院也是请过名匠收拾过的,可到了扬州,看着自己入住的院落,生出来就没吃过苦的何宗祥父子竟然有些眼花缭乱,不能自持了。

何宗祥立刻找人一打听这处宅院的主人,然后感慨良多:“江广达,原来是江广达!”这是满清两淮盐业总商的宅院,“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江春江广达的宅子,怪不得这般富贵精细呢。人家可是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徽商加盐商。

何宗祥从没把眼光关注到扬州盐商的身上,距离太远,差距也太远,把眼睛抬高他直接留神汉清大局了。

“江春?早跑了。”院落里的侍从说起江春来毫无一丝敬意。复汉军第一次打进江南的时候,扬州盐商就纷纷逃走了,那江春先是跑到淮安,然后就一路跑到北京城了。

这扬州城现在空出了不知道多少富贵华丽的宅院,城外的别院还有被战火毁掉的,被抢掠一空的,城中却保留的很好,都让复汉军登记在册,还加以维护,陈鸣挑的几座留下来备用,其他的就都准备变卖了换银子。

此次盐商大会,还是已经挂牌成立的盐业总公司的第一次登台亮相。大戏当然要唱好。

盐业总公司是陈鸣提出来的,满清这个时候的盐业太过不堪,之前陈家没起兵的时候一斤盐的价格普遍接近或是超过二十钱,战事起后,盐价更飙升突进,河南、陕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