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折锦春 >

第69章

折锦春-第69章

小说: 折锦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素便在案边坐了,将一应画具皆摆开,又单点了锦绣服侍。
  总要给这丫头一点机会,让她讲讲东萱阁里的事情,也免得憋坏了她不是?
  得了这样的机会,锦绣自觉面上有光,整个人亦像是活过来了一般,对秦素的态度极是殷勤,又是研墨又是铺纸,倒是好一阵的忙碌。


第140章 堪舆术
  “去焚一炉香来,搁在明间儿里。”见锦绣忙得手脚不停,秦素便笑着吩咐了一句。
  锦绣便去一旁的香盒里取香饼,方将那香饼捏在手里,她蓦地似是想起了什么,便将那灵活的眼珠转了个圈儿,轻声地道:“女郎可知,东萱阁那里为何要封起来么?”
  秦素提笔沾墨,细细地在纸上描着稿,口中则是漫声道:“方才母亲不是说过了么,那里要翻修。”一面说着,一面便略转了眼眸,往明间方向看了一眼。
  冯妪正坐在门前的小杌子上做针线,看样子,东次间里的对话,她也是能听见的。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呢。”锦绣轻声地道,语中含笑,“其实不是的,我听阿秋说,那些工匠是来填井的。”
  填井?
  秦素拿笔的手微微一顿,又是一错,那纸上的疏叶繁花,便往旁逸出了一茎细枝。
  “女郎不记得了么?便在我们院通往主院的大门那附近,点暮朝灯的那里,原先是有一口枯井来着。”见秦素不说话,锦绣便提醒她道。
  秦素轻颦双眉。
  她如何不记得那口井?
  那是她所推断的那诡异女子的藏物之处,她原本还打算着择日再去查探一番,却不想,那口井却就这样叫人填上了。
  是巧合么?
  还是说,这是另一种变相的“灭口”?
  若是前者便罢了,若是后者么……
  秦素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画上细淡的花枝。
  看起来,那诡异女子的能量不小。
  以秦素那夜所见,此女行事虽大胆,却也不乏谨慎,亦即是说,无论她是什么身份,她都不会摆明车马地向吴老夫人进言填井。
  此事定是由旁人代她提出来的,至于那提议之人,或是听命于她,或是为她言语挑动。
  无数念头在心中翻转着,秦素的视线却仍旧专注于画上,半晌后方轻轻“嗯”了一声,笔下十分流畅,那漫不经心的语声亦随着笔锋,款款流转而出:“原来是那口井啊,我记得的。”
  锦绣便捂着嘴笑道:“便是那里呢。据说那口井风水不大好,老夫人便做主要填起来。”
  果然是吴老夫人下的令。
  只是,如何又牵扯到了风水堪舆?难道说,此事已经不仅限于内宅,而是主院有人插手?那个诡异的女子,竟还有这样的强援?此人与暗中监视秦素的人,又有何关联?
  “祖母好生博学,竟懂得这么多。”秦素心念飞动,手里的画笔却停了下来,一脸孺慕地说道,“真没想到,祖母连风水堪舆也懂,真真是士女典范。”她的语气中含着十二分的崇敬,一面便转眸看了看仍在做着针线的冯妪。
  这句恭维话不管传到哪里,都不会出错。
  “不……”锦绣张口欲往下说,蓦地发觉,这话并不好接口,便生生了停了下来,隔了好一会,方才小心翼翼地道:“……老夫人自然懂得多,所以才会听了那个风水术士的话,将井填了起来。”
  “风水术士?”秦素面上浮起了一丝不解,侧首去看锦绣:“这又是从哪里来的人物?”
  闻听此言,锦绣便又有些得意起来,笑着道:“女郎有所不知,举凡建屋修房,总要先请个风水先生来相看的。如今我们府里不是正建着族学么?那风水先生便是在相看族学的什么方位时,说是那口井阻了族学的势,大不吉,要填起来了,秦家的族学才能兴盛。”
  居然真是主院之人提出来的,还出来了一个风水术士?
  那诡异女子的手,伸得倒是挺长的。
  “原来如此。”秦素面上浮起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点头说道,又佩服地看着锦绣:“你懂得的倒也不少。我就不知道建房子还要请人看风水这种事情。田庄上的人起屋造房,也就放个爆竹就完了,可没这般讲究。”
  她这一番话,极尽乡野村姑之言,眼角的余光却见冯妪唇角勾着,像是在偷笑。不只是她,锦绣亦是一脸忍笑的神情,那眸中飞快掠过的鄙夷之色,表明了她对自己主人骨子里的轻视。
  秦素转眸去看画稿,心底却有些发沉。
  情况很不容乐观,而最重要的是,她被拘在这院子里,哪里不能去,亦不可去。
  过多的窥探,说不得便要惹人起疑。
  “府里的情形可与乡间不同呢。”锦绣终于将笑容忍了回去,语气中却带了两分难言的自豪与骄傲:“不是我说,这口井填得也确实是巧。这里才有人填井,那一头便有个霍夫人送了帖子,说是要来我们府做客呢。女郎说说,这不就正是说了那井一填,便有好事发生了么?”
  秦素的呼吸有片刻的停顿。
  霍夫人?
  霍至坚那厮的正室夫人?
  她怎么会想到来秦家做客?
  心思转动间,秦素蓦地便想起,前些时候阿栗曾传来消息,说是那霍家正准备择一所族学,令子弟附学。
  依照常理推断,整个汉安县最大、也最有名的族学,当属汉安乡侯范氏族学了。郡中一些老牌士族的子弟,多聚于此处,比如程家与何家。那霍至坚官至县中正,虽只有九品,却因了手中职权极大,故也应该成为范家拉拢的对象才是。
  难道说,对于那所范氏族学,霍至坚竟也不是十分满意么?
  秦素心下思忖着,面上便露出一副懵懂的神情来,蹙眉问道:“霍氏?我没听说过呢,是郡中名门么?”
  锦绣这回倒是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这个……女郎恕罪,我也不知道。”
  她的消息大多只限于内宅,对于郡中的各大名门,她并不是很清楚。
  秦素便顺理成章地转向了冯妪,略提了声音问道:“妪,你可知道霍氏?”
  冯妪站起身来,恭声说道:“回女郎的话,我倒是听人偶尔说起过,说是才从外郡来了一个什么中正郎,便是姓霍。”
  果然是霍至坚这该死的!
  秦素有些咬牙切齿地想着,口中应了个“唔”字,便再没往下问了。
  看起来,霍夫人此次前来,应该还是为了秦家族学一事。只是,以秦素对这家人的了解,他们是不会瞧得上秦家的,除非秦家现在有郎君在仕,或者能攀上什么大的冠族。
  思及此,秦素心底里打了个突。
  不知何故,薛允衡那一身风骚入骨的白衣,在她的脑海里晃了几晃。
  旋即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据她所知,霍至坚虽行事坚狠,却是个既忠且孝之人,为人刚直不阿,应该不会为了个薛家,便让夫人出马阿谀。
  秦素一面思忖着,一面细细描摩着雪瓶中盛放的那一枝清滟,渐渐地便入了神,画得十分专注,倒是将锦绣的话也放在了一旁。一时又有小鬟进来回话,说是秦彦婉相邀赏梨花,秦素便也按下了心绪,将此事亦揭过不提。


第141章 霍家姝
  被褥等物的晾晒,照例是非止一日可成的。
  依秦家旧习,晒衣物时需得严格区分主仆,主人的用物先行晾完了之后,才轮到大大小小的管事与大使女,其后才是小鬟与杂役等等,通常需用三日。
  便在晒衣的第三日上,东华居的管事嬷嬷庞妪,再度跨进了东篱的院门。
  “夫人令我来传话,请女郎速去德晖堂。”她仍是那副四平八稳的模样,面上的表情也是平板而严肃的,似是浑然不知,她传来的这句话,有多么的叫人吃惊。
  秦素确实有些讶然。
  据锦绣所言,今日乃是霍夫人登门造访之日。依林氏平素的秉性,是断不会叫秦素这低贱的外室女见客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一旁的锦绣与阿栗却皆是满脸惊喜,便连守在门旁的阿葵,那秀气的小脸也亮了一刹。
  比起秦素这个主人,这些使女们的心情,显然要更为欣悦。
  锦绣殷勤捧出干净的麻衣,阿栗梳头,阿葵跪在秦素脚边替她整理着鞋袜,几个人手脚麻利地将秦素收拾妥当,秦素便带了锦绣,随庞妪去了德晖堂。
  今日的天气不算很好,朵云成片、东风微疾,阳光时隐时现,并不是个晾晒衣物的好日子。
  秦素在德晖堂正房的廊下立住脚,四顾打量了一番,却见玄漆栏杆上空无一物,廊下的白纸灯笼随风飘着,衬着青砖灰瓦,肃然而简净。
  一个褐衣小鬟替她除着屐,另一个眉眼漆黑、模样清灵的小鬟,便上前掀开了门帘,向里禀报道:“六娘来了。”
  “快些进来罢。”太夫人温和的声音穿帘而出,倒有着不同于往日的慈祥。
  秦素整顿衣裳,步履沉稳地跨进屋中,举首便见屋中坐满了人,除了两院夫人与太夫人之外,另有除秦彦梨在内的所有女郎在座。而在大案的右首处,端坐着三个面生的女子,观其形貌,似是母女三人。
  一眼扫罢,秦素折腰行礼,姿态恭谨,太夫人便向那三人中的年长妇人笑道:“喏,这便是六娘了。”说着又向秦素笑道:“六娘过来,见一见霍夫人。”
  秦素依言上前,端端正正向霍夫人行了一礼,语声安然地道:“六娘见过霍夫人。”
  “快快请起。”霍夫人的官话带着南方腔调,未语先笑,态度颇为温婉。
  秦素直起身来,借机向上看了一眼。
  霍夫人的面相颇为和气,修得极细的两弯眉毛下,是一双蕴笑的杏眼,鼻梁略塌,唇色鲜润,皮肤微有些黑。
  当然,比起秦素来,她已经算是白净的了。
  “早便听人说过秦六娘的孝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个行止规矩的好孩子。”霍夫人带笑的语声传来,说的话很是客气。
  太夫人便笑谦道:“她才从庄子上回来,还不大懂得规矩,哪里就当得夫人这般夸奖。我瞧尊府两位女郎才是好呢。”
  霍夫人笑着摆了摆手,含笑道:“罢了,太夫人也别总夸她们。”
  两个人客气了几句,这厢太夫人又叫秦素与霍家两位小娘子厮见了,秦素这才知道,这两位女郎皆是霍夫人所出,大的那个叫霍亭淑,乃是霍家长女,今年将近十五,已到了及笄之年;小的那个叫霍亭纤,在家中行四,今年才止十岁。
  秦素便暗自打量了几眼,却见那霍亭淑着了件烟水绿短襦,翠湖色长裙,金钗当鬓、珠钿环髻,真真丰容靓饰,艳色夺人,气韵亦颇出众。而霍亭纤就显得平淡了许多,看得出,她是承袭了霍夫人弯眉杏眼的长相,比她的姊姊可差了好几截。
  许是因此之故,在霍亭淑的面前,霍亭纤便总有些气怯似的,不爱说话,只弯了眼睛笑,有些腼腆,却也娇憨可爱,很是讨人喜欢。
  待秦素终于跽坐于短榻上后,霍夫人便向她看了一眼,笑着转向太夫人道:“太夫人莫怪我唐突,我便是听人说,尊府六娘曾得薛家郎君护送,又是个纯孝之女,这才想要见上一见的。”
  她的言语倒是坦荡,直言便是因了薛家之故,这才要见秦素一面。
  此言说罢,旁人还未如何,林氏那张本就有些发黑的脸,便越发地不好看起来。
  一个薛二郎,从年前闹到了年后,至今还没消停,这位县中正夫人登门来访,聊不上三句话,便提出要见秦素,究其原因,还是为了那个薛二郎。
  林氏只觉得一口气堵在那里,上不去也下不来,着实难受得紧。手指在袖子里拧紧了一缕麻线,弯来扭去,像是恨不能拧断了才好。
  这个外室所出的庶女,真真是专门来气她的!
  太夫人倒是神色如常,和声笑道:“薛家乃是冠族,族中子弟自是超拔卓然、风姿俊洁,六娘此番得薛二郎相送,也就是一个巧字罢了。”
  本是自谦之词,却也是滴水不漏地将薛家给夸了,顺带着将秦家也拔高了些。
  霍夫人闻言,举袖掩唇而笑,轻声道:“太夫人所言甚是。”顿了顿,又笑道:“前几日与萧夫人并何夫人喝茶时,我们也曾说起,想那薛二郎是何等出类拔萃的人物,却不知他一路相送的六娘是何等样人。两位夫人便开玩笑,要我代她们好生瞧一眼呢,所以我这趟也算是受人之托,太夫人不怪我便好。”说着她便又转首,飞快地瞥了秦素一眼,那眼神中的度量与失望之色,一闪即逝。
  秦素心中微微一哂,向着竹屏投去了一个讥嘲的眼神。
  虽不知霍至坚是否真如她前世所知,是个坚执刚正、铁面无私之人,只看霍夫人此刻的表现,秦素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
  这位霍夫人,甚是势利。
  此番前来,她是摆明了来探根底的,如今见了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