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王朝 >

第367章

剑王朝-第367章

小说: 剑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宁细细的将这页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完,然后转身递给了长孙浅雪。
  长孙浅雪粗略的扫了一遍,看着他的背影点了点头,“越是上位者,知道的越多,便越是不看好大楚王朝这一边。短短的数日时间,燕、齐又有数次动乱,虽然之前的大乱和现在这些不成气候的动乱都只是郑袖故意展露出来给人看的,但这却让所有人知道她在燕、齐有着很长久的布局。虽然楚、燕、齐三朝有共进退的盟约,但恐怕燕齐都会忌惮,即便是派出大量修行者,一些最强大的修行者,燕帝和齐帝也都要留在身边。”
  “郑袖的确很擅长暗杀,但这并不是形成这样处境的最关键因素。”丁宁转头看了她一眼,道:“我也认为燕、齐不会派出强有力的援助,只是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大楚王朝也很强盛,在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仗大楚自然是打不赢的,但双方这样的实力,谁也没有一口彻底吞掉对方的可能,所以他们觉得到最后,就是双方都折损大量的军队,大楚王朝这边耗不过,最终便是割地求和。割让几个郡,自然让大楚王朝元气大伤,但同样大秦也会很耗元气,这便是燕、齐崛起的机会。”
  长孙浅雪皱了皱眉头,很直接地说道:“若是一切都按你现在预计,即便金戈军按期到达,也很危险,因为现在大秦投入的力量比之前你想象的多出太多。”
  丁宁自然很明白她说的是即便他竭尽全力,似乎也未必能帮助大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他却并不这样认为。
  他摇了摇头,道:“四侯对唐昧这名赋闲多年的将领,看似优势太大,但其实反而我们有了机会。”


第六十二章 赶路的唐昧
  长孙浅雪想不明白。
  丁宁转过头看了她一眼,道:“大秦十三侯,各个都是帝国巨擘,然而和巴山剑场领军时不同。巴山剑场领军时,大多数将领都是兄弟、生死之交,有着完全共同,甚至超越生死的目标,这是心心相印的战斗,但这些王侯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想法,他们之间的联盟,便反而像楚、燕、齐之间的联盟。”
  长孙浅雪想了想,道:“光是这种可能,机会还太过渺茫,尤其元武在鹿山会盟上已经展示过军中符器的威力,楚器的优势最多体现在寻常修行者所用上,最多只能弥补些相对秦军而言的修行者数量不足。”
  “赵沐和唐昧都是很好的统帅。赵沐比起唐昧更强的地方,是他能够漠视生死。有时候在战场上一些死亡和牺牲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漠视和忘却这些没办法避免的死亡,可以给部下以铁血和强大的感觉,可以让统帅不用犹豫和束手束脚。”丁宁捻起了一些雪盐加入到随身的水壶里,摇晃了一下喝了起来,接着说道:“赵沐最好的地方在于他知人善用,按照这乌氏的情报,当年他便是牺牲了唐昧的一只部属军队,而使得唐昧愤而归隐。他清楚唐昧的统军能力,更清楚唐昧的性情。唐昧很注重一兵一卒的生死,所以唐昧领军,打仗从不会有大开大合,而会更加的细腻,注定会将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拖得很长。”
  “速战速决,硬碰硬的战斗,完全是力量上的互相碾压,很难找得到机会,但是持续时间很长,有很多战役汇聚而成的战争,要找到致胜机会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丁宁有些敬佩的微笑了起来,道:“最为关键的是,赵沐很清楚这场战争他们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部的力量,比如巴山剑场。而现在大楚王朝内部最为担心的,便是巴山剑场控制王朝本身,如果这场战争只是由一两次大规模战斗完成,那这一两场战斗如果出现巴山剑场起主导作用,哪怕林煮酒公然站出来说要做军师,反而绝对会引起反弹,大楚王朝的人绝对不会同意。”
  “如果一两场大规模战斗变成数百战的纠缠,哪怕是林煮酒出现在某一场战斗里,也不会引起大楚内部强烈的反弹。”长孙浅雪明白了,缓缓说道,“而从纷杂的局面里找出胜机,这本来就是你所擅长的。”
  丁宁看了一眼最前方的老僧,道:“我们还有一点致胜的关键,我们有一名仅次于元武的强大修行者,虽然他在东胡皇宫出手过,但长陵的那些人并不知道他会像一名侍者跟随我们。郑袖擅长刺杀,但我们也可以变得很擅长。”
  ……
  ……
  秦楚交界的很多地方,原本都是不适合人生存的荒芜地带。
  自然条件太过困苦,出产太过稀少,便只有极少人能够生存,而那些水草丰腴,自古就有大量民众聚集之地,便自然成城,成为财富和权势汇聚的中心。
  然而当秦楚双方的军队开始在这边境线上活动,这个春天里,这些极为荒芜的地带,却是自然吸引了整个天下的目光。这一战的结果,将会彻底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
  有很多人像丁宁一样在赶路。
  一行七骑在大梁郡的旷野里急驰。
  大梁郡是大楚王朝最北端的郡守之一,属于阴山脚下的丘陵、河谷地带。
  在数十年之前,大梁郡并不属于大楚王朝,而有一个独立的王朝,梁。
  只是这个王朝太过弱小,原本就在夹缝之中生存,求庇护于楚,楚本来垂涎于这块区域,却碍于面子不好下手。当大秦王朝和韩、赵、魏开始征战时,大楚王朝几乎顺水推舟就将这块区域收入囊中。
  大楚王朝只是放了一支秦军从这里过,秦军不费吹灰之力踏过了梁,随后大楚便出兵,收复失地一般接管了梁。梁的王族全部已经在秦军征服之时全部消失,大楚便很简单的安排了一个梁王的远亲做了这里的郡王。
  这种巧取豪夺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时常会出现,翻不起多少的浪花。
  然而大梁郡对于大楚王朝的战略意义却十分重要,大楚王朝有三分之一的战马和用于战斗的走兽都出自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大梁郡一带到处都是密集的河谷和丘陵,可以用于设立要塞,或者布置很多精巧的战役,大规模的军队无法在这里展开,但是这大梁郡之后,却正是大楚王朝的双河平原,大片的坦途,无论是旱路还是水路,都如同阳光下的大道一样,直通大楚王朝腹地。
  所以在双方都是投入上百万军队的边境线上,西线一侧最为重要的争夺之地自然是阳山郡,而北线这一带,最为重要的争夺之地便是这大梁郡。
  大梁郡便是大楚王朝北境军队的中军驻军、指挥中枢所在。
  在大梁郡中心地带的剃刀崖和巨石林一带,驻扎着二十万以上的精锐军队。
  此时这七骑还位于大梁郡南部边缘,距离剃刀崖还有两日的路程。
  七骑中三骑在前,一骑居中,三骑在后,居中的一骑面容恬静,时而沉思的模样,正是大楚王朝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的统帅唐昧。
  这南部旷野没有田地,也没有道路,都是自然草场。
  所以策马狂奔根本不用拘束,只是由着这些骏马往前方自由狂奔。
  随着上下颠簸,春光又是明媚,刚刚露头的青草的青葱气息不断涌入鼻腔,让人有种微醺和沉沉欲睡之感。
  此时距离傍晚还有足一个时辰,然而前方的河畔低洼处,却是冒起了一缕炊烟般的烟气。
  一缕之后便是很多缕,如一条条青色的丝带徐徐上天,遮住了这七骑眼前的天地。
  唐昧缓缓的抬起了头。
  地面轻微的震动了起来。
  一支骑军从低洼处往上奔来,如同泥土里钻出一样,整齐的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旷原上。
  “虽然已经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归根结底是要到了中军统帅大营,坐在那帅位上,才是真正的统帅。看来还是有人不想我们到那里。”
  “唐折风,怪不得你的刀怎么都磨不快,看来光有磨刀石磨是不行的,还需要血肉磨一磨。”
  “说的对,这时机倒也不错,这样在到剃刀山大营前就可以磨快了。”
  “唐折风,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分裂,老玩这样的自说自话。”
  一声冰冷而带着隐约无奈的呵斥声响起。
  最后一句出声的是唐昧正后方的一名骑者,那日赵沐的部下到唐昧隐居的小院时,这人正在后院挑水浇地。在低头做农活时,这人和寻常的农户无异。而此时他将缠着的头发披散下来,一头黑色长发却是妖异的及腰,而且他的面容极为秀美,下巴尖细,肤色白皙到了极点,若非身形也是挺拔修长,一眼之下恐怕倒是会让人觉得他是女子。
  前面三句出声的,却是一名有些嫌热般的粗狂男子,络腮胡子,杂草般的头发用一根布带随意的扎起。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他背着一个很大,很平的布包。
  前面那三句话听上去像是三个人在交谈,但实则却都是他一人所说。
  此刻听到身旁这名冷冰冰的长发男子呵斥,他挤了挤眼,道:“唐折风,这么多年,一兴奋就这样的毛病都改不了。”
  “可是要是改得了,还叫毛病么?”
  “对啊,高兴就好,改了就不畅快了。”
  接下来,他又是连说了两句,接着便又笑了起来。
  在他说话间,无论是他这方的七骑,还是迎面而来的骑军都没有停下,两者很快便越来越近。
  从河谷低洼地带涌出的骑军有上千骑,为首的将领三十如许,身穿如蛇鳞般的黑色铠甲,铠甲甲片上细微的符文之间自然引聚着天地元气,不断流淌出一丝丝阴寒的冻气。
  这名将领的面容五官没有什么特点,但是神色却分外的冷峻,如同金铁雕刻一般的质感,他的双手十指也被细细的鳞甲覆盖,左手拈着一朵似乎刚刚采摘下来的紫色野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朵鲜艳的野花却迅速的被他十指上鳞甲流淌出来的冻气冻得灰败,一片片枯萎凋零。


第六十三章 这一剑谁来接
  他迎着风,一缕缕从鳞甲符文之中流淌出来的冻气在他身后飘洒,就如一条条长长的尾翎。
  唐昧先看清了这人的鳞甲,再看到这人的面目,不由得微微一怔,“居然是你?”
  “我也想不到是你。”
  当原本鲜艳的野花上所有花瓣枯萎凋零,这名将领手中的花枝也粉碎如霜从指间飘洒,他和身后的千骑停了下来,他缓缓抬头,面无表情的看着唐昧,道:“昨夜间已发生十七次战役,阳山郡一带未动,战役全部集中在阴山中段至阴山北段。最为纵深的一支是魏无咎座下萧宴统帅的先锋军,数量在三千至五千左右,攻破了玉天关,车迟将军战死。”
  “除此之外,石林一带失守。陈家寨粮仓被夺。”
  “司马错方面的大军已经进入我朝边境,行进了二十里。军队在二十万左右。”
  “魏无咎本人出现在距离玉天关不远的河谷地带,预计是要抢占绿河子草甸,控制野马群以及那一带的部落。”
  “……”
  这名将领并未在意唐昧的表情,连说了许多句,却是在汇报最新发生的军情。
  这些消息,传到长陵,传到燕齐,为世人所知恐怕还需要数十日的时间。消息的传递永远隔着时间的距离,在外界还在等待着谁先发难的时候,事实上大秦王朝和大楚王朝的战争已经悄然的拉开了帷幕。
  这名将领陈述完了这些军情之后,却不再说话,只是沉默的看着唐昧。
  唐昧也不着急,他思索了片刻的时间,然后看着这名将领,极为简单的道:“然后呢?”
  “你是领了帅印前来做统帅的人,我军情也汇报完了,帅位也空在那里,但就看你能不能坐到那帅位上去。”这名将领看着唐昧,漠然道:“很多人不相信你。”
  听着这句话,唐昧身前身后的六名骑者身上多少流淌出些冷意,但是唐昧却是淡淡的笑了起来,“洗封河,很多人不相信我,但你还是信我,否则既然你们知道了我的真正行踪,就不会是你带这些人来,而是直接布置针对我们的杀局,尽早将我们抹杀掉。”
  “洗封河?”
  听到这个名字,唐昧前后的六名骑者都是有些意外和震惊的神色。
  洗封河是北境最重要的大将之一,他们自然都听说过此人,但此时真正让他们震惊的是,严格意义上而言,这洗封河曾经是唐昧的部属,是他们六人的上司。
  只是在他们六人先后追随唐昧时,洗封河已经被贬职到了边军。
  洗封河看着唐昧脸上淡淡的笑意,没有马上回答,沉默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虽然早些年我和你不合,被你谪边,但我对你统军的能力没有异议。”
  唐昧收敛了笑容,看着他,道:“我对你统军的能力也没有异议,只是在我部下用军,便需要彻底按我的军令和规矩来。我这次坐上帅位之后也是如此。不只是你,哪怕是那些位置比你更高的人,也必须按我的军令和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