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是大娱乐家 >

第159章

我是大娱乐家-第159章

小说: 我是大娱乐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在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巴士终于到了艺校门口。刚一停车,人还没等下来呢,一大群记者就一窝蜂的围了上去。

这些记者都是之前和德云社相熟识的,关系比较好的。既然都已经回来了,联系一些记者来帮忙造声势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最后还是郭大纲亲自下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柳辣和师父又配合着记者们回答了几个问题,这才算是把记者们给哄好了,给让出了路。

于是郭大纲这才带着车里的众人走下车,然后进到了艺校内。又不是发布会,学校里当然就不能让记者进去了,所以郭大纲他们刚刚进门,学校的大铁门就立刻锁上了。

见面之后,师徒、兄弟之间各有一番感慨自不必多讲。要办的事情还很多,也没有太多耽搁,安排好了大家的食宿问题后,柳辣就开着车带上郭大纲和于迁,还有高老师这几个主要的德云社负责人,向张一元茶馆驶去。

一路无话,车子很快就到了地方,茶馆的经理正站在门口迎接呢。见到门口久违的张三八几个大字儿,众人自是又一番感慨。

虽然德云社搬出北京了,但是这半年的时间里,原本可以换一个团体来演出的张一元茶馆,却始终没有换人,也没有再进行过演出,真的就当普通茶馆使了,那么大个舞台完全就废弃了。

张一元这么做,既是情分,也是智慧。说白了,其实就算张一元换一个演出团体,肯定也跟德云社比不了,甚至有可能卖一个月的票,都不如德云社两天的票挣得多。

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不换人,既保存了情分,也保存了利益。可以说这是一种赌博,要么德云社有朝一日回京城,张一元也跟着水涨船高。要么德云社回不来了,张一元这一年也就白干了。

显然,最后张一元这个赌博赌赢了,郭大纲和德云社领了这个情了。这次回归北京肯定是要有个演出的,按理来说这次的演出肯定很轰动,完全可以安排到北展这种大的场合。

但事实上,郭大纲却决定将这个演出安排到张一元,算是还人家的这个情分……

第三百零一章能住八宝山

很快,记者们就将德云社返回北京的消息给发出去了,一同发出还有郭大纲等人走下巴士,和柳辣他们见面的照片。而随着这些新闻散播开来,没多大一会儿的功夫,粉丝们还有京城的曲艺爱好者们,就也都得知了德云社回家的消息。

第一时间,就有一些粉丝跑到了家附近的德云社的演出场所查看情况。这几年发展的越来越好,除了张一元等几个有限的场所还是合作关系外,其他更多的演出场所都已经是德云社自己买下来经营的了。

之前这些地方都被封了,一直没有营业。但就在确定回归的前几天,德云社已经雇人将这些停业了半年之久的产业都收拾出来了,门口也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和海报。

于是粉丝们到来之后,看到的就是已经焕然如新的演出场所,再不见前段时间的萧条景象。很快,这些产业的照片也都被发到了网上,彻底证实了德云社回归的消息,一下子,德云社的粉丝们就疯狂了。

“靠!靠!靠!特大好消息,据传闻相声团体德云社已经回到北京了,估计休整几天应该就会重新营业了。”

“泪牛满面,等了都快一年了,终于回来了呀!这小一年简直都是哔了狗了,德云社在的时候还不觉得怎么样,结果一离开之后,整个四九城想找个能看相声的地方都找不到,说的一家比一家差,快把我憋死了。要不是工作忙,我早跟到天津去了。”

“同意,要不是工作太忙,我也早跑到天津去了。听过德云社之后,再听其他那些真的就太无聊了,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忒折磨人了。听过其他团体的相声之后,我总算是知道少柳爷说的观众起义的相声演员是什么意思了。”

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德云社的眷恋,对德云社回到北京的开心,捎带着也吐槽了一下他们对其他相声团体的不满。

也难怪他们这么开心,曲艺这东西是能够让人上瘾的,特别是好的艺术,更是会让人觉得欲罢不能。事实上,唱念坐打,曲艺也是分为许多个方面的,德云社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不只是本门的相声说的好,其他方面也同样是非常优秀。

至少德云社没出来之前,因为春晚上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的宣传,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里的唱已经变成了唱歌、唱戏之类的,但事实上,他们说的那个其实叫学,因为京剧和歌曲都已经有人唱了,你相声演员再唱,就属于学了。

直到德云社火起来之后,郭大纲才告诉观众,才让观众们知道,其实相声本门的唱是太平歌词,一种专门属于相声演员的唱曲。

让更多的观众喜欢相声,了解相声,从这一点上来说,郭大纲还有德云社对相声这门艺术做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而在网络上,当粉丝们都对德云社的回归表示开心与祝福的时候,现实中,德云社的演员们都已经挤在了郭大纲大兴的别墅里。

金秋十月,街头巷尾,夕阳西下,国槐树已然染了一层璀璨的秋黄。在这班班落叶下,德云社四十几号人在郭大纲家的院里坐成了两排,大家吃着小烧烤,就着小啤酒,别提多惬意了。

这半年的时间里,郭大纲一家都不在,所以房子自然也就一直空着了。还是郭大纲的媳妇王慧提前几天回来,这才把房子给收拾出来。

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北京,大家当然得聚一聚了,可要是说这么多号人找个饭店也挺不容易的,估摸着就得包场了。刚回北京,郭大纲也不想搞得那么张扬,最后一琢磨,干脆就跟自己家里吃得了。

于是买了好几百斤的食物,都是各种穿好的串,大家来到了郭大纲家里,最后拿着小凳跟郭大纲家院里坐了一排。凳子有限,不过好在院里也不脏,一些没抢着的也不客气,直接就席地而坐了。

来郭大纲家里吃烧烤也不是第一次了,仓库里烤箱和煤炭都有,拿出来点燃了之后,大家就开始大快朵颐了起来。

作为一个大厨的儿子,柳辣很自觉地担当起了烤串的工作,嗯,他主要是觉得别人烤的不好吃。而身为哈尔滨这个全中国烧烤店最多的城市的孩子,烧饼今天对柳辣提出了挑战,他在柳辣对面也支起了一个炉子,说是要对柳辣这个德云社烤串烤的最好吃的人提出挑战。

谁愿意跟他比这个呀,要不是他一直缠着自己,柳辣都不带拿正眼看他的,这心也太闲了。

而在柳辣烤串的时候,其他人都开始过来一个个调侃他了:“行啊辣子,不错啊,民族大英雄,都感动中国了。快,你给我签个名,我出去好跟人吹牛去。”

“厉害呀师兄,电视上看你奋不顾身为周讯堵枪眼的姿态,还有拿着火炬跑的跟个王八蛋似的背影我都感动坏了。对了,我已经加入你粉丝群了,你给我个管理呗。我跟他们说你是我师兄,他们都不信。”

“你才跑的跟他王八蛋似的呢,你孙子会说话吗?”柳辣气的直翻白眼。

“你看你怎么还急了?成,我不要管理了,那咱俩拍个照还不行吗,来你摆个poss。”

柳辣这拿着串,刚摆出拍照的动作,就听那个师弟又说道:“对了师哥,你跟周讯到底是啥关系啊我可听说你俩住一个酒店了,你跟我讲讲呗?你放心,我嘴严着呢,肯定不给你往外传,烧饼让他对象给甩了的事儿我就一直没跟别人说过。”

“你给我走,门在那边。”柳辣好悬没拿签****眼珠子。

这个时候,全场最不会说话的人出现了。小岳满脸羡慕的走到柳辣身边:“辣子啊,你好了,你现在行了。真羡慕你,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后能够住进乡里的祠堂,你肯定是没问题了,你现在死了肯定得住进八宝山了吧。”小岳撅了下嘴又重复道:“真羡慕你能住八宝山。”

柳辣……



第三百零二章今夜我们说相声

这一顿饭吃的,柳辣好悬没让这帮师兄弟们给黑死,都尼玛要住进八宝山里了,要不怎么说相声演员嘴损呢,连小岳这种浓眉小眼的都不例外。

很快,两天的时间过去了,两天后的晚上七点,天桥张一元茶馆,方圆几里已经挤满了人。

久违的警察同志重新出现在了街口,紧张的维持着秩序。同样久违的,还有茶馆内外那些前来支持的老观众们。

德云社回归演出“今夜我们说相声”专场的海报,是昨天下午才在张一元茶馆外面贴出来的。一同开放的还有这场演出的售票。

然而,情理之中,却又令人颇感惊讶的是,海报贴出去之后,售票才刚刚开放了两个多小时,都没能到晚上,一千张票就快速卖没了。

这是令郭大纲始料未及的,更棘手的是,这一千张票都卖完了之后,售票处门口还排着近百米长的长队呢。

人家都排了一个多点儿了,你这会儿跟人家说票卖完了,人家怎么可能会满意呢,当场就在张一元门口闹了起来。最后还是郭大纲亲自出面,再三的道歉,这才把事情给压下去了。

显然,德云社和张一元茶馆这两边,都小视了观众与粉丝们的热情。

事情虽然暂时先压下来了,但是明显不是长久之计,买不到票,看不到节目,肯定还是会有很多观众不满的。

最后事情还是柳辣给解决的,更准确的说,是优豆网的张潮找上了柳辣,想要直播这场节目,于是柳辣一琢磨,就直接将他引荐给了郭大纲。

郭大纲正闹心这事儿呢,忽然听见有人说要直播,又能赚钱又能解决问题,他当然忙不迭的同意了。别说挣钱啊,这个档口只要能安抚下粉丝,倒花钱郭大纲也乐意啊。

两方各取所需,两边一拍即合,拟好的合同签下之后,于是今天在舞台的正对面,便多出了优豆网用来放机器直播的几个机位。

这样一来大家总算是都满意了,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观众,毕竟现场几百块的票价还是挺高的,对于一些学生和小白领来说不太能消费得起。

现在德云社和优豆一合作,他们只要花八块钱就能在网上看到直播了,而且还是现场最好的位置与角度。

专场演出是晚上八点才开始的,但刚刚七点出头,现场内的全部位置就已经座无虚席了。

德云社的演出有这个特点,那就是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到场,特别是像今天这样的重要演出,如果要踩着点儿来,那到时候门口得挤满了人,几乎就甭想再进来了。

你想啊,我花几个小时排队,都没能买着票,只能站门口听里面的动静儿。结果你买着票了,居然还迟到了,我怎么可能放你进去,硬拦也得给你拦下来呀,要不我多不爽啊……

今天来的都是老观众,很多都是看德云社看了好几年的了,彼此间也都认识了。于是现场内便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茶馆一角。

“呦,这不是张总嘛,您今天也来了呀!”

“哎,牛总你好。来了,肯定得来呀,您不也一样吗。”

……

另一角。

“姓刘的,你不是说你在单位加班吗,怎么跑这来了?好呀,你骗我是吧?”

“老……老婆,我错了。哎,不对呀,你不是说和大学同学聚会吗?你跟谁来的,你同学在哪呢我看看。”

……

而当前面观众们在进行着友好的,亲切的对话与相逢的时候,后台演员们也都在紧张的准备着演出。

按理来说,这地方其实是德云社的演员们最熟悉的,已经演了好几年了,对这舞台上的每一束灯光,甚至每一块地板,都清楚了解的很。

但毕竟已经大半年没在这地方演出了,大家难免还是有些近乡心怯,都努力准备着,后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难得安静了一次。

这种安静持续了许久,一直到张闻顺老爷子到来,这才终于将这种并不适合相声舞台的沉默给打破了。

老爷子是临近演出还剩不到二十分钟的时候,这才姗姗来迟的。一进后台,见到居然这么安静,老爷子也是不由一愣;“我说都干吗呢这是?一个说话的也没有,看你们现在这状态,我大概其就能猜到自己灵堂到时候是什么样了。你们这是提前给我练习呢?”

老爷子一开口,大家这才从沉思中惊醒,然后也就发现了老爷子的到来。

“嘿,你这是说什么呢,哪有自己咒自己的,没您这样的啊。”看见老爷子来了,柳辣赶紧站了起来向着老爷子迎了过去,然后搀扶着他坐到了自己刚才的位置。

一边扶着他坐下,柳辣一边又抱怨了一句:“以后您可不兴这么说了啊,忒晦气了。”

德云社的演员对张老爷子都是很尊敬的,见到老爷子来了,这会儿也都围了过来,同样对老爷子抱怨了一句:“你怎么又这么说呢,多丧气呀,上回就跟你说过一次了,您怎么还这样啊。”

见到后辈们对这话这么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