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迷梦 >

第171章

重生迷梦-第171章

小说: 重生迷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蜂侠》的剪辑权根本不在周星星的手上,他的工作就是拍完电影,把其他事情移交掉。好在有沈正辉的争取,春日能够对这部片子进行剪辑,沈正辉向周星星承诺,片子的最终剪辑的效果一定让周星星本人确认,实际上,最终剪辑主要是宫本来做的,对于宫本,沈正辉还是有信心的。
    不过这时候已经不断有人上前来和沈正辉和周星星寒暄了。沈正辉今年拍出了两部《集结号》,在这特殊的形势下,一举刷新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并且还大大地开拓了主旋律电影的题材和领域,以及拍摄方式。这样一来,电影圈里面人人自危,不仅是商业片的导演看着眼红,就是一帮文艺片导演和体制内的导演,内心都满不是滋味。
    特别是这家伙根本就不是从国内的电影圈里面混起来的,他甚至根本不是电影专业出身,平静大学毕业之后从日本起步开始演电影和拍电影,随随便便就在亚洲地区风生水起,造出来的票房纪录超过了国内一年所有电影的票房,**的回国拍了一部电影居然又破了国产片的记录。真是人比人死,货比货扔。电影圈的同仁们憋了一肚子火气没有地方撒,最让人生气的是这家伙还特别有钱,当初拍摄《集结号》的时候拿出了一亿人民币来拍电影,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冤大头的时候,人家偏偏成功了,还成功得如此耀眼,让电影圈的其他人都觉得自己像是傻瓜一样,在电影圈这些年月都白混了一样,居然比不过一个外行。
    当然,也有坚守自己的立场对沈正辉一屑不顾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有骨气,也有不少人想着要趁着这个机会和沈正辉拉拉关系,套套近乎。最好能够从他手上弄到钱。
    所以沈正辉就惊讶的发现,国内的几个著名的顶尖导演居然也出席了这次盛会,他们几个人甚至含着笑上前来和自己打招呼,顺便聊上两句。
    因为《集结号》是今年上映的,所以根本就没有获奖的可能性,沈正辉态度轻松一点也不会让人产生某种联想。
    冯导看上去和周星星关系不错的样子,他上前和沈正辉打了招呼就把周星星拉到一边去两个人凑在一起说话去了。
    张导的笑容就有些腼腆,他先是恭维了沈正辉一番,说《集结号》立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国内的首部大片。
    对于这样的恭维。沈正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算是从张导手中夺走了大片首创者的名号,不过在他心中,也许是受后世的印象太深了,真的没有觉得一亿元算是太多的钱。
    眼见沈正辉很好说话。张导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想拍摄一部大片。题材类似于荆轲刺秦王。
    他说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一旁的陈导演似乎表情不太对。
    张导说自己想要表现的不是整个的历史场景,他想要把刺客出神入化的身手通过画面感表现出来。这也算是一个新奇的想法。
    沈正辉自然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张导日后拍摄的那些画面,不过整个片子除了那些炫丽的画面之外,沈正辉觉得整个片子乏善可陈了,特别是那个结尾,简直可以用坑爹来形容了。沈正辉简直不想到思想有多幼稚会用那样一个结尾。不过虽然赚钱还是赚钱了。
    这家伙明显是受了刺激了。沈正辉心想,李鞍的《卧虎藏龙》在好莱坞拿了奖,这个华人的成功让其他华人特别是中国人的心态开始失衡了,他们也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拿着艺术奖项孤芳自赏了。想着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和认可,张导算是走出了吃螃蟹的第一步,但是这帮人旧式的痕迹太重,想要转型非常困难,张导日后的作品在沈正辉看来,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票房不论),他的所有片子都在表现他作为摄影师深厚的功力,包括那部俗到了极点的《三枪拍案惊奇》。眼见张导在自己的面前提他的新片,沈正辉忍不住想——我是应该投点钱呢?还是不应该投点钱呢?
    所幸张导还颇有矜持,觉得在这种场合下不应该比别人表态,要给别人考虑的时间。他说了些希望有机会详谈的话就走掉了。于是一旁的陈导又凑上来寒暄了一番,他也很有想法,同样想拍摄一部恩怨情仇的大片,陈导认同沈正辉的一点在于,他认识到应该尽量使用国际化的演员来获得国际化的市场,所以在他的计划中,最好是中、日、韩三国的顶尖明星参与到他的新片制作中,这样就能获得极大的市场。
    陈导找沈正辉谈的不是投资,谈的是发行的事情,他和日本的资本关系紧密,98年就在日本的资金支持下拍摄了《荆轲刺秦王》,他在香港也有渠道,但是春日的路子显然更广,正在打入好莱坞。
    沈正辉表示发行的事情可以商量,于是陈导也信心满满地走了。
    过了半天,冯导和周星星回过来了,冯导倒是显得很爽快,他明确表示自己就是冲着沈正辉来的,周星星是他的好兄弟,他正在筹拍的《大腕》非常想登陆日本市场。周星星在一旁帮腔。
    沈正辉有些哭笑不得,觉得自己似乎在国内也算是有江湖地位了,这几位顶尖的导演都来找自己办事情。《大腕》是一部好片,甚至说是一部神片,但是要说到它是不是能够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观,这还是挺难说的一件事情。
    这是华艺兄弟投资拍摄的影片,又有哥伦比亚的资金背景,按照道理讲,冯导根本不用操心票房的问题,但是拿分成的导演怎么会嫌票房低?沈正辉一连串的光环最耀眼的就是他在日本取得的票房成绩,和春日在日本的发行渠道和院线。
    这是别人没有的东西。
    沈正辉只能暂时说会考虑这个问题,表示说只要有钱赚,春日肯定不会拒绝这种合作。
    冯导也觉得自己达到了目的了,接着他又开始谈合作的事情。
    合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谁都不是自给自足的,就算是美国好莱坞到了必要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要考虑中国市场的观众喜欢什么,冯导的合作目的非常简单,他拍摄的大多数是商业片,喜欢的事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明星,常年和葛大爷绑在一起,有时候也是不得已。国内能够有这种号召力的就是那么几个人,更何况都合作惯了——人情社会。
    冯导也觊觎香港和日本的电影资源,但是眼下他根本就提不出来具体的合作方案,他本身还不是老板,所以他也就只能大概地说一个意图,借着这个拉拉关系,等到时候真的有合作的时候能够混个脸熟。
    沈正辉好不容易应付完这些人,就看着电影节开始开幕了,开始了流程化地颁奖的过程。(未完待续。。)

第189章 拉关系
    去年章紫怡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她也凭借《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被李鞍看重,拿到了《卧虎藏龙》女主角的位置,然后又凭借在杰克成的《尖峰时刻2》中的表现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一跃成为了国际女明星,著名的国际章。
    但是今年的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沈正辉不认识,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倒不在沈正辉的认识之外,巩小姐凭借《漂亮妈妈》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去年她凭借同样一个角色拿到了金鸡奖,这简直弄昏了头。这是和周星星合作过的演员,看到她获奖,周星星还笑了笑,用力鼓了鼓掌。三十多岁的巩莉还处在光彩照人的阶段,走上台领奖的时候沈正辉觉得对方看着还挺入眼的,然后旁边的周星星就叹息了一声。
    “我本来还和组委会说想给她颁奖的。”周星星看沈正辉看过了,急忙解释道。
    “我又没说什么。”沈正辉撇撇嘴。
    谢晋导演给巩莉颁发了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金鸡奖和百花奖凑在一起发,沈正辉也被弄晕了。直到工作人员提醒他他才和周星星一起到后台,准备颁发最佳电视电影给《王勃之死》和《上车,走吧》。
    上来领奖的是两部片子的导演,郑大圣和管虎,沈正辉和周星星亲切和两人握手,然后颁奖。说实话,这个奖项弱得多,沈正辉也不知道组委会为什么会让自己和周星星来颁这个奖。按照道理讲,自己和周星星不发最佳男主角也应该发最佳女主角奖才对。
    郑大圣专攻古典戏曲,沈正辉即时感兴趣胸中也没有料;对于管虎,沈正辉就熟悉得多,这位导演是第六代导演中不多的始终坚持地上主流导演方向的导演,和关于拍摄记录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丑恶人性换取西方称赞的其他导演不同,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和黄博关系密切,这部《上车。走吧》就是黄博主演的作品。日后他们两个更是牵扯不断。合作时间相当长。
    沈正辉因此记住了这位导演,并不是这个导演的作品他有多么喜欢,纯粹是因为记住了黄博然后顺带就记住了提拔黄博的这个导演了。
    所以沈正辉在握手的时候非常真诚地说,“祝贺你。希望以后能够有合作的机会。”
    无论是管虎还是郑大圣。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当然。沈正辉说的这番话,现场听到的肯定不止两位导演和周星星,周星星比较惜语如金。所以就是客套地说了两句恭喜恭喜什么的,沈正辉说的话比较多比较长就被有心人注意到了,并且很多人都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客套,沈正辉似乎是真的有心想要投资国内电影市场的样子,某些人自以为猜到了沈正辉的心思,以为他想借着这机会投资几个有潜力的年轻人,在国内培养出根基来。
    不过这种想法虽然不中,但是也不算是太远,沈正辉对于不少人真的挺感兴趣的。
    巩莉还获得了波导杯永城人民最受欢迎演员奖,说实话,这个奖不颁给她也实在是不好颁给其他人了。好不容易散了会,巩莉主动凑了上来,拉着周星星闲聊,目光却落在沈正辉的身上,不过几个人凑在一起刚刚还没有聊几句话,作为沈正辉的联络人的会务组工作人员急急忙忙跑了过来,“沈先生,组委会想请您去参加一下会议。”
    “没有这个安排啊?临时的吗?”沈正辉好奇地问道。
    联络员满头是汗,“是的,组委会还有些事情想和您商量一下。”
    沈正辉的保镖们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重新在沈正辉身边集结着,其中一名踏步走了出来,“沈先生……”
    “稍安勿躁,”沈正辉对他做了一个手势,“这里很安全,你们在外围警戒好了。”
    “沈先生,这样我们很难向福田小姐交代的。”对方的中文还有些古怪,不过至少听不出来日本口音。
    “我会自己和她解释的,在中国,你就放心吧。”他挥了挥手,毫无警备之心地和联络员走了。
    巩莉看了看沈正辉的背影,又看了看有些无奈的保镖们,尽管沈正辉离开了,他们还是尽心尽力地努力靠近沈正辉所在的地方,并且尽量保持警戒。
    巩莉对着周星星扬了扬下巴,“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夸张?”
    “嘘,”周星星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凑近了巩莉,在她耳边说道,“他最近在日本刚刚被人暗杀过,所以有些过敏。”
    巩莉捂嘴做出惊讶的表情来,“真的,为什么?”
    “生意太大了,竞争对手什么的。”
    “要不要暗杀这么夸张啊?”巩莉不相信地反问道。
    “谁知道呢?小日本排外嘛!”周星星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
    不远处走过的张导演神情复杂地朝着这个方向望了一眼,算算时间今年他的第一个儿子应该刚刚出生了。
    沈正辉到达据说是组委会开会的地方的时候,意外地发现现场居然有不少熟人,韩三爷居然也出现在了会场上,这简直让人吃惊,沈正辉和大家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自己找地方坐下,那位联络员尽职尽责地向沈正辉介绍着会议的参会人员,出于沈正辉的意料,这里在座的都是各个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和院线的代表,如果说刚才的颁奖大会是娱乐圈电影圈的表面的话,这里的聚会显然才是电影圈真正的决定性的力量,是中国电影产业背后的骨骼。
    沈正辉也看到了自己的老熟人,保利的代表。
    沈正辉以为要讨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个时候组委会的名誉主席。一位德高望重但是沈正辉不认识的人开腔了——据说他以前是官员出身,并非艺术家,而是管理艺术和艺术家的,这位老先生一开口用了很长的官腔作为铺垫,无非是要说明国家对于电影艺术的发展非常看重,希望借助金鸡百花电影节这个平台,能够充分地将电影产业资源进行有利的调配,促进电影积极有利的发展。沈正辉听了半天,才明白这位先生的意思,金鸡百花奖不仅仅是颁奖。顺带着要做成交易平台。要让制片商、发行商和院线在这个平台上对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