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494章

盛唐夜唱-第494章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想十几二十年后,是不是还会闹这么一回。”独孤明道。

  众人先是一愣,然后顿时明白。

  哪怕他们挑的人选再年幼,十几二十年后,终究还是会成年,成年亲政之后,也终究会想法子收拢权力,到那个时候,是不是再会发生一次这样的都人骚乱?

  可以说,只要皇帝与叶畅之间,存在权力的争夺,这种事情,就不可避免。

  “以独孤公之意,当取何人为帝?”韦见素见此情形,懒得再猜,径直问道。

  “何人为帝?自然该是先帝血脉。”独孤明道。

  “先帝血脉……你是说……”

  独孤明所说的人选,当然不是群臣开始提出的那几个,韦见素与群臣首先想到的,是李亨的两个儿子。广平王与建宁王受李亨所牵连,被废为庶人,虽然在李隆基诸孙中最为出色,结果却失去了继承权。

  “寿安公主岂非先帝血脉?”独孤明奋声说道:“除了寿安公主,谁还堪为帝?”

  此语一出,众人齐皆变色:“这怎么行?”

  这怎么行,寿安公主虽然巾帼不让须眉,是李隆基的血脉,但是,她是女子之身,如何能当皇帝?

  皇帝又称天子,天子天子,天的儿子才是!

  “怎么,汝等觉得不合适?”独孤明却是目光炯炯:“本朝又不是没有过女帝!”

  一句话又将众人噎了回去,大唐,又不是没有过女皇帝!

  武则天,以后宫嫔妃之身,尚可为大唐天子,甚至以周代唐,那么,身为李姓之女的寿安,为什么不能当女皇帝?

  寿安若为女帝,叶畅要是再有什么意见,那是他们夫妻之事,至少不会发作到群臣身上。

  “这样的话,卫王可以为辅政王,与陛下并为二圣,则天下大定,中外皆安。”独孤明又道:“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众人面面相觑,只觉得脑洞大开,不知是该觉得霍然开朗,还是瑟瑟发抖。

  好一会儿之后,韦见素叹了口气:“此事非我等外臣可决之,当由宗室自决。”

  群臣眼前一亮,他们也都不想当这个开先河的人物,这种事情,让皇族宗室自己去定,那是再好不过。

  所有人目光在李姓宗室身上转来转去,李姓宗室则个个脸色难看。

  这个时候,李姓宗室真不希望被推上前台,五年之前,李亨杀过一遍,然后安禄山又杀一遍,再后来,安禄山与史思明在长安城中争斗时,将少数残余又杀过一遍。故此,李姓宗室如今还在的,十不存一,否则这天子之位,也轮不到李俅。

  他们能从屠刀之下幸存,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技巧,原本是缩头缩脑躲在人后,如今被推到前台,一个个都是满头冷汗。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他们却再也回避不得。

  “不可耽搁,速速议定此事,以平息民愤。”这个时候,韦见素就积极起来。

  “你们……你们这些不忠不义之辈!”好一会儿之后,终于有一个宗室挺身站出,义奋填膺地骂道:“独孤明,你为李家女婿,身居高位,安敢行此大逆不道之议?”

  独孤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既是如此,我便举你为帝,如何?”

  那宗室面色顿时垮了下来:“你……你……”

  “如今宗室凋零,正需要你这样忠义知恩之辈来力挽狂澜,你不挺身而出,那谁来担此大任?”

  那宗室方才的勇气顿时全部消褪,他看了看自己的同族,在场的宗室二十余人,一个个都不与他目光相对。他长叹了一声:“既是如此,既是如此……我无话可说!”

  “此事非我们这几个宗室可定……”

  “既是如此,那就请宗正将人召集,共推一人为帝吧。”独孤明淡淡地道。

  虽然看起来有些儿戏,但这种情形之下,岂有更好的选择?今日这等情形之下,就算是儿戏,也要做得十足,故此宗正无奈,真遣人去召宗室。

  李唐宗室被杀戮数遍,所剩不多,即使召齐,也不过百余人。他们得知群臣所议,一个个也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应对此事,心里反而暗骂,原本他们身在事外,就是宗正把他们拉来,不得不介入其中。

  见众人又欲拖延,独孤明厉声道:“诸位,如今数十万百姓,围住皇宫,稍有拖延,就是民变之乱。当初周厉王无道,至有国人暴动,国人冲入宫中,劫杀宗室,血流飘杵,你们可要想清楚了,若是再不决断,民愤失控,长安城中难保不会再成血海,到那时,在座诸位,几人能活?”

  他这样毫不掩饰的威胁,让诸宗室也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宗室密议,群臣自然不参与,一个个都出了大殿,在外等候结果。好半天之后,里面传来哭声,众人便知,事情定了。

  很快就见内中抬出几具尸体,出来的宗室也一个个面色肃穆。

  “如何,结果如何?”这个时候,韦见素迫不及待地迎上来问道。

  “经宗室共议,愿奉寿安公主为至尊……”

  听得宗正如此说,韦见素吁了口气,这事情,总算有了一个结果。不过还没有等他开口,宗正又道:“只是寿安公主之嫡子,必须改姓李,以续先帝之嗣!”

  韦见素听得这里,觉得这个条件算不得什么,便看向独孤明。独孤明却是冷笑了两声:“此事岂可由我等来定?”

  “若是这个条件都不同意,我等但请一死。”宗正面无表情地道。

  “独孤公……”

  “不必多说,他们要弄明白一件事情,如今是姓李的求着寿安殿下登基继位,而不是寿安殿下求着他们。”独孤明冷笑:“卫王仁厚,你们若是自觉一些,卫王心念于此,必不会薄待。反之,卫王岂是受人威胁之辈?”

  宗正默然无语,方才那个条件,也只是他做的最后努力罢了。如今独孤明图穷匕现,将他们最后的幻想也击破,除了默然,他也再无别法可想。

  这边商议已定,那边皇宫之中,还在苦苦等候群臣来援。从上午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却是除了小猫三两只之外,一个重臣都没有来。不过到得傍晚时候,却听得围在宫外的百姓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然后,在宫墙之上观望的太监满脸喜色地回来:“圣人,大喜,大喜,那些乱民开始散去了!”

  “什么,果真?”李俅得知此消息,还不敢相信。

  这么久一个重臣都没有过来,他早就绝望,只以为今日就是自己的末日,现在突然得知乱民散去,干脆爬上了墙,自己向外望去。

  果然,宫墙之外,原本聚拢的百姓,现在正在散去,不过他们人虽散,口中却是欢呼连连,仿佛发生了什么大喜之事。

  “这是怎么回事?”李俅满心疑惑地想,然后又咬牙切齿:“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朕算记着了,这些乱民,朕终要与他们彻底算这一笔账!”

  第512章 共剪银烛话分权

  百姓终于散去了,皇宫之前,除了一地垃圾之外,并未剩余什么。

  李俅长吁了口气,从宫墙上爬下,然后阴沉着脸下诏:“将文武百官都召来,方才他们借口皇宫被围无法进入,如今总没有理由了!”

  今日之事,给了他一个教训,他原本还顾及声名影响,不愿意采取太激烈的手段,现在证明,他身边几乎没有可信任的人,百官不足信任,禁军不足信任,稍可信任的元载又是志大才疏之辈。

  他必须忍,长时间忍!

  终有一日,他无须再忍时,会将这一切都清算。他很清楚,当初先汉之时,霍光拥立的汉昭帝,后来是怎么样诛尽霍光全家的。他也要学汉昭帝,哪怕隐忍十年二十年,也要忍!

  到时候诛尽叶畅全家,不,全族,以洗今日之耻,解心头之恨!

  他的诏书下达没有多久,朝中重臣便到了,以宰相韦见素为首,除了长期养病的王忠嗣、负责督建山陵的叶畅之外,全部到齐。

  众人的神情都很严肃,看到他们的脸,李俅强忍住恶心,在自己的脸上也堆起了笑。

  “是朕错了,朕心太急切,又听信奸邪之言,欲行专利之法,以有今日之变。朕已斥退元载,罢去其人一切职司,将亲至泰陵,请卫王复相。”李俅见群臣不开口,自己便开口道。

  话才说出,他发现,群臣的神情很异样,不是惊讶,不是欣喜,甚至不是鄙夷,而是一种复杂的多种心思掺杂在一起的神情。

  他的心“登”的一跳。

  韦见素咳了一声,看了独孤明一眼,独孤明不耐烦地催促道:“韦相柱石之臣,再不开口,更待何时!”

  韦见素叹了口气,这个事情,终究还是要他来做,他也知道,自己推托不得,哪怕是现在辞官不做,也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他看着李俅,缓缓道:“臣身荷先帝之重恩,寄以托孤之重,然而臣才器短浅,难堪柱国,致使陛下为奸邪环绕,臣劝谏不得,乃有今日。”

  李俅听他开口责备自己被奸邪环绕,悬着的心放下一小半来,便又责备道:“非干卿事,乃朕自己用人不当。”

  “昔日昌邑王为帝,一月之内,犯过多矣,犹不及今上,霍光以为其人不可为天子,乃废之为海昏侯。”

  “你们想要做什么……你们想要做什么?”听到这里,李俅惊慌地叫了起来:“住口,住口,不许说!”

  “事已至此,虽然对不起先帝所托,但也不得不去做了。”韦见素继续道。

  “来人,来人,卫兵,把这大逆不道之辈抓起来!安元光,抓起他,朕封你为王,快!”

  禁军自然丝毫未动。

  “将庆王带入偏殿,衣裳冠冕都取下,另,符玺郎何在?”韦见素道。

  庆王乃是李俅被立为太孙之前的封号,韦见素一语,就已经剥夺了李俅的帝位。李俅还在咆哮大怒,但是已经有卫兵与太监上来,麻利地将他一夹。他的几个心腹,此时都畏缩不前,躲在一边瑟瑟发抖。

  李俅此时发觉,自己已经众叛亲离,原本可以依靠的元载,此时也不知道身处何方了。他厉声道:“叶畅呢,让叶畅来见朕,他敢行此大逆之事,为何不敢来见朕?”

  听得他还这样咆哮,独孤明上前劈手就给了他一记耳光,心中满是快意:“还敢污蔑卫王,若非卫王,你这般废物,如何能身登大宝?若非你猜忌卫王,致使先帝病重之时,卫王未能归京,又怎么会令国策不得延续?若是卫王能托孤辅政,国事又何至于此?你不知,我却知道,先帝不只与我说,你平庸之才,若能萧规曹随,放任卫王施为,则可成为大唐最出色的天子,可你却毫无自知之明,否则又何至于这般地步?你还敢骂卫王,可知今日要废黜你者,非是卫王,而是宗室皇亲,朝中群臣,还有天下九千万百姓!若不是卫王仁厚,必会饶你性命,你现在还能如此?”

  独孤明一番话连珠而出,将李俅的咒骂之言全部吼了回去。

  李俅被制住,国玺符印也都收了来,韦见素又看着独孤明:“独孤公,接下来,当做什么?”

  “自然是劝进。”独孤明道。

  泰陵离长安并不算远,长安百姓骚乱的消息传到泰陵时,叶畅正是提笔练字,听带来消息者说到众人已经围住皇宫时,忍不住评了一句:“胡闹!”

  待韦见素率百官前来迎奉寿安的消息传来,他也愣住了。

  这绝对不是他的授意!

  别人或许会做种种猜测,他自己却很清楚,他绝对没有授意独孤明立寿安为帝。对于李俅之后的大唐政局,他原本的打算,是搞成内阁负责制,虚君实相,但独孤明这一式神来之笔,却让他有着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他正琢磨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却听得门被猛然推开。

  一身缟素的寿安阴沉着脸,大步走了进来。

  她浑身杀气凛然,周围的使女仆人纷纷退下,很快,书房里只剩余他们二人。

  “你想要几时杀我?”寿安瞪着叶畅问道。

  “你何出此言?”

  “我接到消息,韦见素、独孤明等要迎我为帝,你为摄政王。”寿安面带讽刺:“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你真会算计,果然好算计!”

  叶畅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感觉到极为愤怒。不是寿安的指责,而是寿安此刻表现出来的不信任。

  “我若有意帝位,你觉得,现在谁能拦得住我?”叶畅站起身,他身材比起寿安还是要高些,目光既是失望又是愤怒:“全天下人都可以怀疑我,唯独你,不该怀疑我!”

  寿安为他气势所慑,一时间不禁默然。

  叶畅说得没错,别人不了解叶畅的实力,她却应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