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447章

盛唐夜唱-第447章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对劲!”

  “回头,回兴庆宫!”高力士道。

  他的御者自然不会多嘴相问,于是高力士片刻之后又回到了兴庆宫中,但他并没有去见天子,而是遣了一人出去,没多久,便有个太监到了他面前来。

  “这两日杨家人入宫次数多不多?”高力士问道。

  那太监心里有些奇怪,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只要李隆基身体好,杨家的人几乎天天都到宫中来。

  听到这个回答,高力士哼了一声,又问道:“永王呢?”

  “永王这几日也常来。”

  “是不是杨家人来的时候,他就跟着到?”高力士又问。

  “是!”

  “行了,你先去吧,嘴紧一些。”

  打发走那个小太监,高力士脸色阴沉得不成模样,他抬头望了望天色,只觉得这天色如同自己心情一般压抑。

  太子的位置……麻烦了!

  此前杨国忠的头号敌人是叶畅,虽然李亨与叶畅的关系不和,但不得不承认,能够帮助太子李亨分担杨氏压力的就是叶畅。

  现在叶畅已经被完全罢职,就算李隆基没有深究他的想法,但在杨国忠看来,叶畅想要再起,已经非常困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信成、建平两位公主,她们现在干脆就躲出长安,以避开杨家的锋芒。

  因此,杨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太子身上来了。

  随着李隆基的年纪一天天老去,杨家的打算也越来越清楚,他们想要扶植永王,取代李亨的太子之位。

  高力士理解杨家这样做的原因:他们的富贵完全系于杨玉环一身,李隆基若死,太子李亨继位,杨玉环只有去冷宫里苦挨残年,杨国忠的这个宰相位置也会坐不牢,这还是在李亨不与他们计较的前提之下。更大的可能,是杨玉环赐死,杨国忠与杨家姐妹抄家灭门!

  所以,杨家就把主意打到了废立之上。若能扶植永王上台继位,永王又没有母亲,感激之下,就算不以母视杨玉环,至少会对杨家保持恭敬。

  自从天宝十一载那场未遂政变以来,杨家就一直在盘算着这事情,而那场未遂政变之中,永王的表现也让李隆基很欣赏,相反,太子李亨则有些失去李隆基信任。在此之后,永王对杨玉环的恭敬孝顺,当真可以入孝子榜了,可以看出,永王自己也颇有野心。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无怪乎今日圣人的神情有些古怪,或许,他们在一起,便是盘算着这事情!”高力士心里想明白之后,顿时警觉起来:“内有贵妃,外有杨国忠,再加上一个近来同杨国忠走得极近的安禄山……想来太子殿下也是察觉到什么,所以程元振才在此时出现在宫中。他并不是真正来拿什么东西的,而是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打探消息的!”

  若是这么多人齐造声势,寻个借口归罪于李亨,李亨的太子之位……真的很难保住了。

  “不成,不成……当想些办法……陈玄礼那边……不对!”高力士突然又想起,陈玄礼方才与骆元光走得那么近,这岂不意味着,陈玄礼也有可能是站在杨国忠那边的?

  他与陈玄礼是多年同僚,彼此既有合作也有争斗,但大致上算是当初随李隆基发动政变夺取帝位的老兄弟,他相信陈玄礼的忠诚,但是拥立之功,那可是难得的奇功,自己这位老伙计会不会因此而心动,实在很难说。

  “无论如何,总得做一些准备,就算是他们成了,也不能……也不能让我受损。”琢磨了好一会儿,高力士阴沉着脸起身,又到了门口,命令御者送他离开。

  御者正琢磨着,今日高将军的命令怎么反反复复,就听得高力士道:“去叶畅府!”

  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将阑

  大唐天宝十四载眼见就要过去,今夜除夕,明天便是天宝十五载了。

  安元光呆呆望了一下天空,看到彤云密布,显然,即将到来的不仅仅是新年,还有一场春雪。

  陈玄礼披着皮裘,见他抬头仰望天空的模样,不由得微微一笑,只是笑容中多少有几分冷意。

  “元光,你今日不是不当值么?”他向安元光道。

  “大将军。”安元光听得他的声音,忙向他行礼:“今日原是薛千仞当值,但他身体不适,我想着反正我家中也没有什么人,倒不如在宫中当值,这里还热闹些。”

  听得他这样说,陈玄礼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他已经听说了,就在昨天,骆元光用他的功勋换取养父骆奉先性命的事情,在杨国忠的手底下办成了。但是骆元光在将骆奉先接出之后,跪拜完毕,便称当初养恩已报,自己当还本姓,自立门户。

  此时骆奉先是死里逃生,哪里还敢说什么,自然应承下来,于是骆元光便又成了安元光,紧接着骆奉先便回老家去养老了。此事传出之后,长安城里大多数人对这安元光是交口称赞,觉得他算是忠义两全,而没有谁认为他不该脱离骆奉先。

  “犬父岂可有虎子!”大家都是如此评论的。

  “看情形,今夜会起北风,挺冷的啊。”陈玄礼缓缓说道。

  “大将军说的是。”安元光恭声道。

  “杨相公近日可曾与你说了什么没有?”陈玄礼象是不经意地随口道。

  “杨相只是要卑职专心做事,好生为大将军效劳。”骆元光道。

  “不是为我效劳,是为圣人效劳。”陈玄礼一边说,一边轻轻撇了一下嘴。这是关键,他表面对安元光亲热,实际上心里却怀着几分疑忌的原因就在这里。身为禁军将领,只能效忠于天子,效忠于坐在御座上的那个人,而不应当与外臣走得太近。

  特别是一位权相,若真与禁军将领关系太过密切,迟早是取祸之道。

  安无光如果弄不明白这一点,莫看现在他正得圣眷,可是用不了多久,他的性命只怕就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了。

  陈玄礼正在想着,却看到一个人出现在院门前,向他歪了一下嘴。

  “高将军?”陈玄礼快步上前,与那人见礼。

  “陪我走走。”高力士道。

  陈玄礼神情微微一变,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当然不会吃饱了撑的胡乱散步,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说,高力士才让他相陪。

  “高将军有何吩咐。”两人行到无人之处,陈玄礼站定之后,向高力士道。

  高力士抬起脸,目光深沉,盯着陈玄礼:“玄礼,还记得当年的事情么?”

  “当年?”

  “我们,还有那死鬼王毛仲,随着圣人一起举事……你还记得么?”

  陈玄礼微微抖了一下,然后露出笑:“记得……怎么不记得,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咱们这四十年的富贵,全部来自于那一年,咱们生前身后之名,也全部来自于那一年。那一年举事之时,莫看我慷慨激昂的模样,实际上,我两条腿在不停哆嗦,因为我怕……仿佛周身置身于某种极度的凶险之中,虽然无形,无色,无味,但我能感觉到,所以我怕!”

  高力士这番话让陈玄礼的神情变得非常古怪,他们这种人,如何会轻易吐露心声,高力士怎么可能只是为了和他回忆当年旧事,而说起这番话来!

  高力士究竟是想说什么?

  “今日,我又有那种感觉……我不敢说,不敢和圣人说,就只敢与你说……你明白么?”

  正当陈玄礼揣测高力士究竟是何用意之时,却听到高力士说出这样一番话来,陈玄礼全身一颤,目光炯炯地瞪着高力士:“高将军这是何意?”

  “你与杨相走得比较近啊。”高力士缓缓道。

  “我只忠于天子,杨相不过是与其敷衍罢了。”陈玄礼听得这个,稍稍放下心,缓缓道:“若是高将军担心的是这个,那么就多此一举了。”

  “但愿如此……”高力士用微不可察的声音说道。

  杨国忠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瞪了眼巴巴看着自己的诸子一眼:“今夜守岁,你们这些家伙,都老老实实在家中呆着!”

  “父亲大人莫非还要出去?”

  “老夫要去宫中,陪着天子守岁……明日还要向天子贺春。今夜过后,便是新年了……”

  他说到这里,心中微微一动,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

  今夜过后,可不就是新年了么?

  带着这种好兆头的欣喜,他快步穿过小门,到了隔壁的虢国夫人府,虢国夫人却还在梳妆打扮。

  “怎么还在打扮?”杨国忠见此情形,不免有些不耐烦:“真不明白,你们这些女娘,为何每日里要将那么多时间花费在涂脂抹粉之上……那叶十一在《博物》一书中不是说了,你们涂在脸上的那些铅粉,其实含有毒素,可能伤害寿命么,你怎么还拼命往面上涂?”

  “若无美丽,不如短命。”虢国夫人说了八个字。

  杨国忠突然觉得不喜,方才的那心情都没有了,“短命”可不是什么好话。

  足足又等了一刻钟,虢国夫人换了几套衣裳,这才挑了一套大红色的穿在身上,二人连袂而出,同乘一辆马车,向着兴庆宫方向进发。

  “今夜定要让圣人拿定主意,只要圣人拿定了主意,咱们杨家今后二三十年富贵便不愁了。”杨国忠在车上小声道:“二妹,这事情,你可要出全力。”

  “对付叶畅要我出全力,这废立太子之事也要我出全力,你当我是什么人?”虢国夫人心里突然有些烦躁:“你为何不去求娘娘?”

  “娘娘她又不管这些事情,你知道的,虽然现在永王……”

  说到这里,杨国忠闭口不言了。天宝十一载起,他开始大权独揽,那个时候就琢磨着要扶植一位王子取代李亨。只不过当时他的头号大敌还是叶畅,因此事情并不急,现在叶畅所有的职位都被罢免,而且朝中内外,不少人都在推动叶畅尚主——只要叶畅成了寿安公主驸马,他就休想再离开长安城一步。

  当然,他还是会对叶畅动手,不过就不象对李亨动手那么迫切了。

  “今日安禄山会不会来?”虢国夫人问道。

  “这种事情,怎么少得了他!”杨国忠压低声音:“他的十万大军可就在畿内,这些时日我派人去打探过,这厮将边军经营得铁桶一般,比叶畅有过之而无不及,此间事了之后,下面就要想法子解除这厮兵权了,我看这厮模样,迟早是要谋逆!”

  “说的是……我看用安元光代替他不错。”虢国夫人眼前一亮道。

  杨国忠气得半晌没有吭声,虢国夫人犹未察觉,见他不回应,推了他一下:“你觉得如何,用安元光代他?”

  “你舍得将你的美髯公放到冰天雪地里去?”杨国忠忍不住道。

  “啊呀,说的也是,若真放出去了,我便见不着他了……”

  “行了行了,莫说这废话,马上到兴庆宫了。”

  到得兴庆宫门前,杨国忠下了马车,然后便看到了安元光。虢国夫人见着他,顿时觉得身酥骨软,目光盈盈地行过去:“元光,今日你当值啊?”

  “与人换班了。”安元光微笑行礼:“元光拜见夫人。”

  “啊哟,你与我这般客气做甚,在这里还好吧,若是有人欺负你,你只管与我说,我去圣人面前告他一状!”

  “是,夫人关爱,元光永铭在心。”安元光道。

  “客气话莫说了,现在都有哪些人到了?”杨国忠上前道。

  安元光也不隐瞒,将已经到了的人一一禀报给杨国忠听,其中既有与李隆基同一辈的诸王,也有十王殿、百孙殿的王子王孙和各家公主,还有高力士等亲信。朝中重臣,目前倒只有杨国忠一人到场。

  “安禄山还没有来?”杨国忠问道。

  “安大夫还未到。”

  “怎么这么慢……”杨国忠喃喃说了一声。

  安禄山的行动其实不慢,他此时挺着肥硕的身躯,正在自家宅邸院中。在他面前,是一队队军士,一个个神情冷肃,抬眼望着他。

  “要起风啦……”安禄山闭了闭眼,感觉着北风吹拂自己的面庞。

  “依我军令,你们各自出去!”他定了定神之后道:“小心一些。”

  “诺!”诸军士齐声响应,然后从安禄山的宅邸之中鱼贯而出。

  安宅的位置,在亲仁坊东南,他出了亲仁坊北行,没多远便看到了万年县衙。见到这个衙门,安禄山心中一动:“天宝十一载时,叶畅便是在这里亲自平乱?”

  “是。”刘骆谷神情稍有些紧张。

  “啧啧……”安禄山啧了两声,然后没有言语。

  他的队伍继续前行,很快,经过宣阳坊便是平康坊,这里也是叶畅的旧宅所在地。

  “这便是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