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322章

盛唐夜唱-第322章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若留在长安城中,少不得要卷在旋涡里,或者成为别人的棋子,或者充当下棋的人。

  这两年朝廷的局面变化极大,自从发觉李隆基有了厌恶之心后,李林甫便变得低调许多,在处理政事上也不如以往用心,平日里就是陪着李隆基歌舞升平。而杨钊则在李隆基的支持下,开始形成了属于他的势力,甚至隐隐与李林甫,已经有争风的迹象。

  在这两大势力之外,还游离了不少小势力,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与叶畅关系匪浅。叶畅夹在中间,而且觉得,现在还没有到他做选择的时候,故此躲到工地上来,也是眼不见为净。

  听得叶畅如此说,寿安不禁深为同情。

  身为李隆基的第二十九女,她对这些政争并不陌生,这些年来冷眼旁观,也见过不少人兴勃亡忽。韦坚、李适之、杨慎矜,这些人能爬上高位,哪个不是久于争斗的。叶畅毕竟还年轻,而且寿安也不希望叶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这无休止的政治旋涡之中。

  说话间,两人到了叶畅所说的工棚。这是每个工地附近都会准备好的设施,毕竟成千上万名劳工在此做事,短则要呆七到十天,长则是一个月或二十几日。工棚里有专门管理后勤事务的,多是老人,再派上一些健壮妇人相助,故此热水常备。

  没有多久,叶畅洗毕,回到寿安面前。这时再看他,没有脏兮兮的象个泥猴,寿安噗的笑了一声,轻轻说道:“比方才要顺眼多了。”

  言虽简,情却长,叶畅看她垂着眼睑,粉颊微红的模样,心里怦怦跳了起来。他原本以为自己两世为人,对这方面会比较淡,却不曾想,当此情此谊真的生出时,却不是两世为人能够削弱分毫的。

  “长安城中也要修辙轨了。”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叶畅岔开话题:“估计过些时日,我就要回长安,主持长安辙轨的事情。”

  “长安城也修,不是说再过几年,先看看成效?”

  “话虽如此,虽然如今还未真正收益,但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以后就是列车一响黄金万两,朝廷如何会放过这样的生财之道?而且如今安西都护那边,大食、犬戎轮番挑得诸胡悖乱,若是能将辙轨修到玉门,在粮饷军械上便可以给前线更大的支持。”

  “玉门?那边可不好修!”

  “可不是,不过就是朝廷开修关中路线的借口罢了,真要修到玉门去,也不知道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朝廷嘛,做什么事情,哪怕是收刮民财,也都要准备好一个借口。”

  听着叶畅发牢骚,寿安丝毫没有意识到叶畅其实是在指责她父皇李隆基既要搜刮民财,又想要立个好名声,而是抿着嘴又笑了起来。

  叶畅却没有说透,其实推动关中修建辙轨,也是他暗中使力的结果。辙轨的技术含量真不算高,故此这两年时间,已经足够他培养出数支施工的核心队伍了。这些人全集中在一条路上,那是浪费,倒不如将之铺开来。

  陈留到洛阳的路要修,洛阳到长安的路也要修,若是有可能,还要修别的支线。如今的大唐,在初步体会到辙轨的好处后,便想着将之铺通全国。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还有政治、军事这两笔账要算。

  两人说了会儿话,便见有人来禀报,口供已经拿到了。方才那刺客,并未受人指使,他的身份也没有问题,确实与杨则等人是同乡。他刺杀叶畅,原因便是觉得,他们倾家荡产全是叶畅所致,推广棉花者乃是叶畅,而压下棉花收购价者又是叶畅!

  “当真是愚不可及!”叶畅听完没有什么反应,寿安却忍不住气道:“若是棉价高涨,他们得了收益,会不会将多收的钱送与十一郎你?现在棉价降低,没有了收益,却怪罪到你头上来了!”

  叶畅一笑:“再审审,那柄刀是谁给他的。他本人或者没有问题,给他刀的人却是绝对有问题!”

  “是!”

  寿安有些奇怪:“为何说给他刀的人有问题?”

  “这半年来已经不只一次了,有人暗中在鼓动这些失去家当的百姓,将怒火转到我身上来。你只看到辽东百姓敬我,却不知天下有更多的百姓恨我!”

  叶畅如今的名声确实是不太好,他自己也无意去扭转,否则故意招揽人心,就有某些嫌疑了。但是是谁在暗中鼓动百姓,此事还是要去查一查。

  “你与空娘的婚事……究竟是如何打算?”闲话说完之后,寿安终于提到了她最关心的问题。

  叶畅略一沉吟,不知如何解释。

  寿安待他情真意切不错,但李腾空何尝不是对他一往情深!

  这两年时间,寿安在辽东呆得多,而李腾空却是在中原,叶畅每到一处,她便会寻时机来相随相伴,两人之间,亦是越发熟悉亲密。最难消受美人恩,空娘夹在李林甫与叶畅之间,她的苦楚,谁人能知?

  至少叶畅是知道的。

  “能拖就再拖吧……”叶畅有些无奈地说道。

  “哼!”寿安听得这一句,顿时气了,柳眉竖起,气鼓鼓地站了起来:“备车,咱们走!”

  “哎哎,这个时候,你去哪儿?”叶畅吓一大跳,起身将她拉住:“有话好说,这样走……莫非是见我为人所厌,你也厌了?”

  “为人所厌?”

  “若不是为人所厌,怎么会有人来刺杀我?”叶畅一脸博取同情的黯淡:“看吧,百姓们厌我,现在就连你也厌了我……这人生当真是了无趣味……”

  虽然明知道他只是在装可怜,但听得这一句话,寿安还是心软了。要不为何总是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是负数呢。她盯着叶畅看了会儿,又坐了下去,叹息一声道:“也不知你有什么好的,为何一个个都是被你吃得死死的,我如此,想来空娘也是如此……”

  “这个,这个……”

  叶畅最不希望的,就是寿安在他面前总提李腾空。他应和也不是,完全不说也不是,只能讪然而笑。

  但旋即寿安的一句话吓了他一大跳:“这两年我与空娘都有书信往来,她在这边的一举一动,都有和我说。”

  “这个,我为何一点都不知道?”

  “我们女孩家的心思,你怎么可能全部知道!”寿安见他惊愕的模样,眉头挑了下,心里又觉得有些生气,当下又道:“况且,你也不总是对我们瞒这瞒那的么?”

  “哪有!”

  “没有?那梅花观中的女郎,我可是见到了哟,你好大的胆子!”

  寿安这句话,吓得叶畅魂飞魄散,心中暗暗叫苦!

  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

  若说与李腾空、寿安这边,叶畅只是觉得难以割舍,那么梅花观里的江梅,则是叶畅不欲人知的存在。

  但他又不能象李隆基一样,用个大大的皇宫作为牢笼,将江梅关在里面,他也做不出这种事情。

  故此,在寿安去了辽东之后,叶畅便有意安排,令她与江梅没有见面的机会——寿安身为公主,可是见过江梅不只一回,当然能认得出来,这位“江梅”实际上是所谓自尽了的梅妃。就算寿安不为此在李隆基面前告发,可是醋海生波也不是叶畅愿意面对的麻烦。

  结果寿安却径直提到江梅,如何能让叶畅不惊骇。就象是恋爱中的女人不可以道理来说服一样,吃醋的女人,更是无法用任何逻辑与常理来推测!

  “这个,你见到她了?”

  “那是自然,你连腾空的事情,在我面前都不遮掩,却故意让我无法见到这位梅花观主,这其中藏着蹊跷,我如何看不出来?”寿安眼中波光盈盈,既是伤心又是恼怒:“你这样做,对得住我们么?”

  叶畅心念一转,便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了:“是响儿帮你的?”

  在辽东,寿安虽是贵为公主,但她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叶畅派去的人安排之下,她唯一有可能避开叶畅监视的,就是和响儿在一起时。叶畅想到响儿与当初的虫娘每见一次便要争吵一次,现在两人却凑成了一堆,不禁大感头痛:“你和响儿是如何混到一起去的?”

  “休要岔开话题,你只说,那位梅花观主,当如何给我们一个交待!”

  这等情形下,叶畅除了装聋作哑之外,实在没有别的选择,故此他打了个哈哈:“虫娘,这都是小事,你看,为何是她避着你,而不是你避着她,便知道在我心中孰重孰轻了……”

  寿安正待紧追不舍,就在这时,却听得外边有人急匆匆过来:“长安城中来了使者!”

  来得真是太及时了,叶畅心中大喜,面上却一脸凝重:“定然是出了大事,让我看看,究竟是什么使者……虫娘,过会儿我再给你解释!”

  若说最初叶畅还只是想要拖延时间,避免寿安和他算总账,可当使者带来了真正的消息时,他神情还是凝重起来。

  宋浑去职,萧炅被弹劾,李林甫召他速速回京!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这证明李林甫在与杨钊的较量中,再也不占有绝对优势,甚至已经处于劣势!

  宋、萧二人,乃是李林甫现在的绝对心腹,这位宋浑乃是前名相宋景之子,如今为御史中丞,萧炅更是从对付韦坚开始,就十分坚决地站在李林甫的这一边。动这两人,李林甫最心腹的力量就只剩余另一位御史中丞王鉷了。

  “你回不回长安?”跟在叶畅身边的寿安问道。

  叶畅眯着眼,想了好一会儿。李林甫召他回长安的用意很简单,便是利用他这两年理财赚钱的本领,加大自己这边的砝码。现在李林甫与杨钊的关系已经是势如水火,双方不可能再有调和。

  现在,是不是他介入的最好时机呢?

  此时的长安城,全无春日的温暖,被笼罩在阴霾之中。空气里带着沉闷的气味,让人透不过气来。

  李林甫站在兴庆宫门前,神情阴沉,他在这里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但是,里面还没有传他入内。

  这是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偶尔也有武官、太监从他面前经过,只不过这些禁军的武官或者内廷的太监们,没有一个人上前来奉承他,都仿佛当他不存在一般,匆匆从他面前经过。

  长安乃是帝都,帝都中人天生就拥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这些小人物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天子有些厌了李林甫。只不过一直离不开李林甫的本领,要靠着这位权奸管理朝政,故此才容他。

  但在七日之前,这种容忍随着一件事情而变化了。

  李林甫的思绪也回到了七日之前,他心中满是后悔懊恼,自己明明感觉到杨钊的威胁,可是为何还给了他这个机会,莫非真是因为年老昏聩了?

  七日前,身为吏部侍郎、度支使的杨钊,说动了李隆基,前往府库去看。结果府库之中堆积如山的棉布、绸缎、粮食、器物、铜钱、食盐,让李隆基大悦。

  这是前所未有的富庶,李林甫管理国政以来,虽然先后借助许多“理财能手”经营,给李隆基制造出国库充实的印象,但哪一次都没有现在让李隆基震撼。

  往常昂贵的棉布,如今可以让数十万人做几套衣裳;绸缎可以张成帷幔从长安接到洛阳;来自淮南道的大米堆满了府库,不得不露天放着;器物多得可以装饰双倍的皇家园林;铜钱的绳串都朽了,单个的铜钱滚得满地都是;食盐则如同雪一般,厚厚地积在那里。

  这与其说是杨钊的本领,还不如说是叶畅的功劳。新修的路极大促进了物资的流通,而“飞钱”的推广,让原本有些困难的贸易变得轻松便利,新式漕船带来了江南的物产,来自辽东的奇珍进入长安、洛阳后又转卖天下,将天下的宝货再换回来。

  但看在李隆基眼中,却意味着李林甫对他已经没有多少用处了。

  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杨钊指使人开始攻击宋浑,在李林甫做出反应之前,便将御史中丞宋浑贬出了长安。紧接着又指向京兆尹萧炅,试图再断李林甫一臂。

  若不是李隆基暗示,杨钊哪里会有这般胆量?

  李林甫心中冷笑了一声:卸磨杀驴,太宗皇帝如此,李隆基亦是如此。只不过当初太宗皇帝是在魏征死后才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而现在李隆基在他还没有死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要推倒他了。

  但冷笑之余,李林甫更感到压力。

  他的政敌太多,如今见杨钊轻而易举便拿下了宋浑,萧炅亦是岌岌可危,无数政敌就象嗅到了血腥的豺狗,就在他身边潜伏环绕,只等着冲他下嘴。

  群敌环伺之下,李林甫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准备进行反击了。

  可是李隆基并不给他反击的机会,他今日在兴庆宫前求见,足足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