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沙-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日军太保守了,作战时投鼠忌器,平白无故的把机会留给了对手。
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兴得太早
大概没想到日军能够旗开得胜,仅仅一个回合就打垮了俄军,或者是没有预料到日本会断然发动战争,冲突爆发的第二天,美国当局才发表了一份措词不那么强硬的申明,敦促双方立即停火,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此时,包括大陆在内的很多国家均已发表申明,敦促双方停火谈判。
只是,箭已离弦,要想停下,谈何容易。
第二天白天,双方爆发了第二场空战。
这次,主动初级的俄军,而不是日军。
大概觉得什么都不做,太有失颜面了。当天中午,俄罗斯空军出动八架Su…24,在四架Su…第一舰队。
此时,日军已经把四架E…767中的三架部署到北本州,确保随时都有一架E…767在战场后方巡逻。
不是日军不相信E…2C,而是E…2C的战场指挥能力非常有限。
虽然在特殊情况下,E…2C能够引导十多架战斗机,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E…2C最多只能引导四架战斗机。因为缺乏战术数据链,所以E…2C往往会把探测到的情况发给地面指挥中心,再由地面指挥中心引导作战飞机。
与之相比,E…767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
作为huā高价从美国买来的高科技装备,E…767的xìng能与美军的E…3A旗鼓相当。因为机体更大,续航距离更远,所以E…767持续巡逻的能力比E…3A还要强一些。只是日军没有加油机,E…767也没有空中加油设备,无法像E…3A那样,通过空中加油延长巡逻时间。起飞之后,最多只能在战场上空巡逻八个小时。算上回到基地后的维护保养时间,至少需要三架E…767才能保持不间断的空中巡逻。
与E…767一同巡逻的,还有日本空军的四架F…22J。
因为俄军的反击随时可能到来,所以在北海道的空军基地里面,至少还有四架F…22J处于待命状态,能在接到命令后立即起飞。以F…22J的巡航飞行速度,只需要十五分钟就能赶到战场。
E…767发现俄军机群后,四架F…22J立即转向迎战。
随后,后方基地里的四架F…22J紧急起飞,前去填补防空网上的漏洞。
大概担心俄军还有后招,所以在四架F…22J紧急起飞之后,又有八架F…15J从附近的空军基地起飞,加入了战斗行列。
这次,日军飞行员没有托大。
战争已经爆发了,怎么打不再是问题。
距离俄军机群大概八十公里的时候,四架F…22J启动火控雷达,锁定目标后各自发射了两枚AIM…120D。
不得不说,日军飞行员太急于求成了。
虽然AIM…120D的最大标称射程达到一百二十公里,但是实战中,美军飞行员往往把开火距离缩短到六十公里以内。再远的话,敌机很容易逃出导弹的拦截区域。或者及时进行干扰,使导弹实效。
俄军战斗机没有使用干扰设备,而是选择了转向逃避:进行切线机动。
遭到攻击的四架Su…35迅速转向九十度,沿着与导弹袭来垂直的方向进行规避。
日军飞行员在这个时候又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没有启动火控雷达锁定目标,然后用中继制导方式引导已经发射的导弹,而是跟着俄军战斗机转向,准备利用F…22J的速度优势,绕到俄军战斗机前方,再次发起攻击。
结果就是,已经发射的八枚AIM…120D全部失的。
原因很简单,AIM…120D在攻击视距离外的目标时,有两种中段制导模式,一是惯xìng制导,二是无线电中继制导。前者完全依靠导弹上的惯xìng导航设备,让导弹沿着预先设置好的线路飞行,到达目标附近区域后再启动弹载火控雷达。后者则由战斗机上的火控雷达提供目标的飞行参数,让导弹跟随目标调整飞行线路,最终把导弹引导到目标附近,由导弹自主完成攻击。
看得出来,第二种制导模式的攻击效率高得多。
问题是,在采用中继制导模式的时候,载机必须启动火控雷达,持续照射目标,并且向导弹发射引导信号。
也就是说,载机会暴lù行踪。
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日军飞行员才没有启动火控雷达。
如果仅仅面对四架Su…35,日军飞行员的战术选择没有错。
F…22J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而Su…35必须打开加力燃烧室,才能突破音障,而在此情况下的飞行距离将大大缩短。也就是说,与F…22J拼速度,Su…35没有多少胜算,最后要么燃油耗尽返航,要么被F…22J追上。每架F…22J上还有四枚AIM…120D,足以进行两次远距离拦截。即便进入了视距内,F…22J的格斗xìng能也比Su…35好得多,日军的胜算仍然比俄军大得多。
问题是,F…22J的拦截目标不是Su…35,而是在低空飞行的Su…24。
从某种意义上讲,那四架Su…35的任务就是引开在日本舰队北面巡逻的F…22J,为后面的攻击机创造机会。
随着执行防空巡逻任务的F…22J离开巡逻区域,情况变得异常危机。
没过多久,E…767就发现了在超低空飞行的Su…24机群。
虽然第一舰队拥有强大的防空能力,七艘配备了防空导弹的驱逐舰能够同时拦截数十个目标,足以应付八架Su…24发起的攻击,但是日军不会冒险检验舰队的防空反导能力,在敌机发射导弹前将其击落才是最佳选择。
所幸的是,赶来增援的四架F…22J及时赶到。
接到E…767发来的敌情后,四架F…22J立即投入战斗,在距离Su…24机群大概七十公里的地方各自发射了四枚AIM…120D。
因为面对的是没有多少空战能力,也许连空对空导弹都没有的攻击机,所以F…22J没有关闭火控雷达,而是一直用雷达引导导弹。
攻击准确,而且犀利,十六枚导弹的命中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八架Su…24在到达发射导弹的区域之前,就被击落了七架,最后一架也仓皇抛掉所有弹药,加速逃离战场。
攻击行动失败后,四架Su…35没有滞留,立即加速逃离战场。
这场战斗,日军再次取胜,而且无一损失。
俄军战斗机全部逃走后,八架F…22J陆续返航,由F…15J顶替,继续在舰队北面空域执行防空巡逻任务。
这场不大不小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日军的士气,甚至让部分日本将领认为俄军不足为患,胜利唾手可得。
如果俄军连制空权都保不住,又何来制海权呢?
没有制海权,俄军就别想守住北方四岛,夺回失地易如反掌。
受此影响,日军加快了登陆准备。
当天下午,原本留在内浦湾,准备与登陆舰队一同出发的第二舰队率先起航,前往交战海域与第一舰队会合,加强日军的海上优势。
不得不说,日军高兴得太早了。
打到这个时候,俄军只出动了战术航空兵,还没有投入真正的反击力量呢。
虽然俄军太平洋舰队不值一提,仅有的一艘巡洋舰躲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根本不敢出港应战,其余几艘驱逐舰的状态也不大好。至于之前答应派遣战舰参加阅兵式的大陆海军,更是一言不发。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俄军完成了调度与部署,投入具有强大打击能力的战略力量,日军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空战结束后不到六个小时,也就是傍晚的时候,离开内浦湾的第二舰队在航渡时遇到了一个可疑目标。
判断为俄罗斯的常规潜艇后,第二舰队立即减速,展开反潜搜索。
虽然第二舰队没有“日向”级驱逐舰,但是九艘战舰总共搭载了十二架直升机,其中八架是较为先进的“海鹰”,另外四架是“海王”,反潜能力非常强大。更重要的是,确定受到潜艇威胁后,第二舰队呼叫了支援。仅仅一个小时后,两架P…3C就先后赶到,加入了反潜搜索行列。
与空战相比,反潜作战的节奏慢得多。
即便面对的是一艘靠电池潜航的常规动力潜艇,也得huā上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才会有所收获。
事实上,反潜搜索并不顺利。
十二架直升机与两架反潜巡逻机搜索了四个小时,仍然没有找到那艘把潜望镜伸出海面的潜艇。
又过了两个小时,第二舰队才解除反潜警报。
受此影响,第二舰队肯定无法在夜间与第一舰队会合,最快只能到次日上午,才能到达作战海域。
当时,日军并没意识到,这个影响会有多大。
只是几个小时之后,日军就知道,第二舰队在航渡途中耽搁的几个小时,最终改变了第一舰队的命运。
其实,当时日军已经接到警告。
天黑之前,一颗从远东地区上方通过的侦察卫星发现了进驻的俄军战略轰炸机,还拍下了俄军地勤人员为轰炸机挂载弹药的照片。处理这份情报的时候,日本情报本部及时向空军与海军发出了警报。
问题是,这个时候,日军仍然没有意识到,俄军的反击不仅仅来自空中。
日军采取的防范措施,只是把防空范围扩大了一百五十公里,将执行防空巡逻任务的战斗机由四架提高到八架,并且把在机场待命的战斗机提高了一倍。因为一直没有发现俄军的那艘攻击核潜艇,而且第一舰队一直在进行反潜搜索,所以日军并不认为,俄军潜艇能够偷袭第一舰队。
直到俄军的反击到来,日军才知道,他们的判断完全错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全力反击
严格说来,俄军的反击算不上十全十美。
首先在投入兵力上,俄军就没有严格按照前苏联时期制订的战术计划,为执行突击任务的轰炸机提供足够的支援力量。要知道,按照前苏联海军的战术,在用Tu…22M攻击美军舰队时,需要投入包括预警机、电子战机、空中指挥机、战略侦察机、护航战斗机在内的数十架支援飞机。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战略侦察机与空中指挥机,前者负责搜寻目标、为轰炸机提供攻击数据,后者则负责协调攻击行动,让轰炸机在恰当的时机与恰当的地点发射导弹。如果突击行动规模巨大、与海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合作,还应该动用战略侦察卫星与导弹制导卫星,让轰炸机与巡航导弹核潜艇发射的远程反舰导弹采用不同的飞行线路,在同一时间向目标发起攻击。
显然,以俄军的实力,根本投入不了这么多支援力量。
俄军出动的,只有一架由Tu…195改进而来的海上巡逻机。受此影响,在发起攻击的时候很难获取准确的目标信息。
为此,俄军不得不做出一个重大冒险:让一架Mig…31截击机执行侦察任务。
其次就是在战术准备上,俄军没办法确定那艘攻击核潜艇是否部署到位,也就无法确定准确的突击时间。虽然俄罗斯空军坚持认为能够单独发起反击,但是俄军最高指挥官仍然认为必须协同作战,不然反击效果难以得到预期目的,也就得尽可能的确保那艘攻击核潜艇参与反击行动。为此,俄军不得不把反击时间一再延迟。只是俄罗斯海军没有被动,而是非常主动,用一艘常规潜艇就拖住了第二舰队,为俄军的大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随后收获战果打下了基础。
这两个问题,几乎让俄军的反击行动功亏一篑。
可以说,只要日军稍微警惕一点,高度重视对手,俄军就没有任何机会。
比如,上半夜的时候,发现远东地区的俄军航空兵大规模调动时,日军让第二舰队适当向南航行,俄军就不得不放弃反击行动。
即便错过了这次机会,日军也不是没有胜算。
进入下半夜,最先出现在日军面前的不是俄军的轰炸机,而是那架用侦察设备替换了火控雷达的Mig…31截击机。
探测到这架战斗机之后,日军首先想到的不是第二舰队,而是E…767预警机。
Mig…31是标准的截击机,最大飞行速度接近三马赫,在SR…71与Mig…25退役后,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战斗机。虽然从理论上讲,Mig…31也能携带反舰导弹,攻击海上目标,但是俄军肯定不会这么做,而且那架Mig…31的飞行高度在二万五千米以上,没有任何一种反舰导弹能在这个高度上发射。
日军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Mig…31绝对有能力干掉E…767。
如果这架截击机上挂在了四枚远程空对空导弹,就能在一百五十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对E…767发起攻击。预警机的飞行速度很慢,飞行高度也比截击机低得多,所以遭到攻击后很难逃脱。
受此影响,日军立即让E…767向南转向,规避那架截击机。
随后,四架F…15J迎了上去,准备拦截Mig…31。
日军没有使用F…22J,因为这种战斗机的最大升限只有一万八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