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57章

战斗在甲午年-第57章

小说: 战斗在甲午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曹尼玛比,刚才还跟老子装,你麻痹的狗汉奸!”

    毛超一听沈业鹳自认是汉奸,满肚子的酒劲儿顿时涌上了脑袋,冲过去就要给沈业鹳两巴掌狠的。

    “住手!”

    何长缨一声厉喝:“不要伤了他的脸。”

    沈业鹳刚泪眼婆娑的感激的望着何长缨,耳朵边就胆寒的听到何长缨冷声对鲁招妹说道:“我刚才的话都说给狗听了?”

    “呜――”

    “呜――”

    连续两声被堵住的凄厉悲鸣,在林子里战栗滚荡着。

    “哗啦!”

    鲁招妹提了一羊皮袋子海水泼在昏死的沈业鹳的脸上,沈业鹳脸色卡白的慢慢醒来。

    “说吧;高升号,南洋北洋舰队的枪炮数量,旅顺大沽北塘的军事地图,机械局的工匠数量,枪炮弹药制造量,武备学堂学员的人数。”

    何长缨抽出一支烟点上抽了一口,然后塞进沈业鹳的嘴里:“神尾光臣给了你多少的好处,值得你当了十年的走狗;就是你当炮队什长那会儿,每个月的饷银也不算少吧?”

    沈业鹳惊骇的瞳孔大睁,跟看鬼一样的看着何长缨,心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侥幸。
………………………………

第一百零七章 隔水相望

    “呜——”

    北洋水师和招商局的混编船队,从大沽口启航,在渤海湾一路向东行驶,过渤海湾口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老铁山,然后就顺着海岸线朝东北方向上行。

    不久,那座驰名天下的军事要塞,世界五大军港之一,远东第一军港的旅顺军港,就出现在何长缨等人的眼前。

    夕阳西下,渐渐没入苍翠的群山之中,两山夹持处一道狭窄弯曲的海道,上面铺满波光粼粼的金色阳光,逶迤的朝着军港内部延伸而去。

    “这个军港是当年李中堂亲自跋涉选址,上报朝廷,由汉纳根主持建造,整整用了八年时间花费了近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站在何长缨旁边的吴威扬,沉醉的看着沐浴在霞光中的旅顺军港:“这道狮子口只有三百米的宽度,中间那条九十余米的航道一次只能通过一艘军舰;狮子口两边的黄金山,老虎尾上面火炮密布,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胜险地!”

    何长缨遗憾的摇摇头。

    这用了八年时间,花费一百五十万两能够再买一艘‘定远’加一艘‘镇远’,甚至可以改写清日甲午海战命运的银子,建设的东亚第一军港。

    算是大清朝花银子,白帮东洋和俄国建造的。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一直到1955年之前,旅顺军港就一直被东洋和俄国,一个国际有名的无赖小偷,一个国际屠夫加大流氓,给轮流霸占着。

    在1945年东洋无条件投降之后,蒋光头就想趁机收回旅顺军港,结果旅顺大连军港非但没能收回来不说,反被斯大林逼迫着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外蒙古也给弄丢了。

    直到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一再交涉之下,苏联才不情愿的返还旅顺军港,这时离甲午战争已经整整过了六十年的时间了。

    “外蒙古,旅顺大连,还有现在刚刚在帕米尔地区被无耻抢占的萨雷阔勒以西近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何长缨低声自语:“乃至海参威,北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勘察加半岛,整个西伯利亚,包括乌拉尔山脉以东,我亚洲所有的富饶土地;既然我来了,那么历史终归有些不一样吧?不然我何必来这里,不然我何必要白活这一次!”

    “轰!”

    ‘镇远’舰上面一声巨响,火光里腾起大股的硝烟。

    “砰!”

    “砰!”

    随即,在黄金山和老虎尾高处的炮台上,也先后腾起了两股白烟。

    这时间,隶属招商局的‘江裕’‘江顺’商船上的新军们纷纷跑出船舱,站在甲板上激动的看着这个东亚第一要塞。

    我大清的黄海屏藩,旅顺军港。

    而那三艘专门运送骡马的运煤船,上面更是骡马齐鸣,一片骚动。

    “营长,这批骡马拉到平壤去,估计得死不少;这运费都是咱们新军自己出的,真不如在朝鲜买,朝鲜的矮脚马听说要比津门的便宜一半。”

    沈兆翱笑嘻嘻的走过来,嘴里说的轻松,可何长缨怎么听他话里的意思似乎都是在说自己昏聩。

    “为什么要去平壤?”

    何长缨微笑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围在他身边的众新军营的军官们听愣了。

    不去平壤,那去哪里?

    “‘镇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广丙’,现在丁汝昌正在旅顺港整顿军务,指着这六艘军舰大摇大摆的去平壤,不怕被东洋的联合舰队伏击,包了饺子;再来一个‘高升号’?”

    何长缨的话听得众将均是心寒。

    大同江口江水滔滔,可不像丰岛海域那么好游。

    “大清常年漠视谍报,你们以为这津门,这北洋内部,只有汪开甲,刘棻,沈传这三个汉奸?赌赢了新军营不过就是平安进入平壤城而已,输了,就是你我新军营一千零八十三条性命和水师的六艘军舰。”

    何长缨一脸的坚毅,大声的说给身边的众连排长们听。

    “沈传是谁,城防营又逮到汉奸了?”

    电报研发组组长刘学仁,低声的问他的老搭档,营属特种侦察排的副排长刘明阳。

    “我也不清楚。”

    刘学仁似乎也是一脸的迷茫。

    前天晚上,在断了三根脚趾的沈业鹳老实招供之后,何长缨就把他放了回去,并且许诺只要懂事听话,不但以前的既往不咎,以后立了大功还能升官发财。

    而且,何长缨还很恶趣味的给他起了一个化名叫‘沈传’。

    在吴育仁和罗荣光的两哨练军划归给新军营之后,何长缨就把这两哨练军合并,组建了新军营步兵第四连。

    李经方私下和何长缨商议着想身边有一队亲兵撑场面,而北塘练军的哨官程冠德,哨长洪家定之前都跟李经方喝了两顿花酒,也觉得跟李经方混更有前途,何长缨就让他们自己挑了三队的兵弁离开了新兵营。

    然后由毛超任新兵营第四步兵连连长,大沽炮台过来的哨官戚友伟任连副。

    昨天晚上,何长缨思虑再三,决定扩编特种侦察排,让各连排挑选一些机警忠诚的士兵补充进去。

    最后把特种侦察连扩编为近六十人的大编制,并且直接下拨了两千两的活动经费,让熊凯玉主管行动,刘明阳负责经费审批。

    何长缨所谋甚多,所图甚大,所以非常重视这个现在还处于幼苗状态的特种侦察排。

    之前他曾经考虑过让陈世杰来当这个排长,不过随即他发觉陈世杰脑子太热血,更适合弄宣传,喊口号。

    倒是这个和陈世杰一样,《呐喊》从不离身,没事儿就翻着看的博文书院的班长熊凯玉,更加的适合这个特种侦察排排长的职务。

    然后何长缨指示熊凯玉,从他的特种侦察排里挑了五名学员军,专门秘密潜伏在津门,负责对沈传进行监控和传达命令。

    “那咱们新军营去哪里?”

    副连长吴威扬拧着眉毛问道。

    “兆翱,把命令传给各商船船长,水师林总兵,李领事,同时传给‘江顺’号的云瑜,运马船上的段副连长;告诉他们,我们在鸭绿江口的安东登陆。”

    ‘镇远’舰上,北洋水师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林泰曾,心中忧心忡忡。

    五月他带着’镇远‘舰,在牙山和仁川游弋的十来天时间里,林泰曾亲眼看着东洋大规模的调兵遣将。

    无论东洋军舰上的水手,还是迈着大步,昂首挺胸的东洋陆军,那咄咄逼人的锐气,都看得林泰曾心颤。

    在那几天里,‘镇远’舰数次和东洋联合舰队的‘浪速’,‘八重山’,‘武藏’,‘赤城’舰隔水而望。

    尤其有一次,和奉命护送东洋陆军的运兵船‘浪速’舰,只相隔着不到五百米的距离。

    林泰曾和东乡平八郎各自站在自己军舰的舰桥上,一边让部下埋伏在炮塔附近做好战斗准备,一边举起单筒望远镜,望向对方。
………………………………

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东

    当年这两人。

    一个作为大清福建船政学堂的优秀毕业生,从福建出发。

    一个作为倒幕战争中,萨摩藩战舰春田号上的优秀海军士官,从长崎启程。

    跋涉万里,远渡重洋。

    不约而同的来到英国,试图学习西方战舰的先进技能,拱卫祖国海疆。

    林泰曾从1875年始,先在英国高士堡海军军官学校学习,随后在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孛来克柏林号’‘潘尼洛布号’‘阿其力号’‘威灵顿号’铁甲舰上实习。

    历时五年,期间巡游大西洋,地中海,深得清国留学生洋监督斯恭塞格的称赞:‘知水师兵船紧要关键,不但能管驾大小兵船,更能测绘海图、防守港口、布置水雷,足与西洋水师管驾官相等。’

    于1879年冬回国,然后十五年来一路官运亨通,今年43岁就已经是正二品的朝廷大员,北洋水师的第二号人物,长得那是白白胖胖,雍容富贵,享尽荣华。

    而东乡平八郎一行十二人,则在1871年奔赴英国,由于被英国政府拒绝进入海军学院,无奈中只好转入商船学校学习。

    然后东乡平八郎在商校一呆就是八年,直到1978年,才驾驶着东洋政府新购的‘比睿’号炮舰,回到母国。

    然后,今年46岁的东乡平八郎这十六年来一路走得磕磕盼盼,当过多艘军舰的舰长,两年前还差点被东洋海军之父山本权兵卫解除兵权,直接撵滚蛋。

    正好‘浪速’舰缺一个舰长,东洋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看在都是锻治屋町的老乡的情份上,点了两句好话,山本权兵卫才让东乡平八郎到‘浪速’舰上试一试,逃脱被逐出海军的命运。

    而此时东乡平八郎不过才是一个海军大佐军衔,长得又黑又瘦,身上都刨不出两斤肉来。

    在英国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虽然没有见过一次面,但是都知道对方这些人的存在。

    而今天,终于的面对面,隔着五百米的碧蓝海水,遥遥相望。

    东乡平八郎有没有从自己身上看出什么,林泰曾并不知道,然而他却明确的从东乡平八郎的身上,看到了刚硬的,不可弯折的杀气和决心。

    在那一刻,林泰曾感觉如同被一桶冰水从头灌到脚跟,让他浑身战栗,发抖。

    他知道清日水师之决战,终将必不可免!

    从仁川回到威海卫以后,林泰曾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丁汝昌辞职,表示要撂挑子不干了。

    消息传到李鸿章那里,把气得李鸿章直跳,下令大战将起,谁再敢说辞职,就砍谁的脑袋。

    林泰曾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的干了下去。

    果然,没有多久,林泰曾就听到‘高升号’的噩耗,而下令击沉‘高升号’的,正是这个东乡平八郎!

    这次护送这对学员军和李经方去平壤,林泰曾心里那是一个劲儿的叫苦不堪。

    他现在就怕有日间走漏了消息,万一东洋的联合舰队躲在大同江口,以逸待劳的等着自己的舰队送上门去,那才真是肉包子打饿狼,有去无回!

    可是这些话他却没法说出口,因为自己五月擅自带领舰队离开牙山,被袁世凯告了一状,回国以后自己里外都不是人。

    李中堂直接致电丁军门,说自己‘仁川畏日遁走,此间中西人均传为笑谈,流言不满都下。’

    而且前几日,皇帝直接下圣谕给李中堂,要求查明丁军门‘有无畏葸纵寇情事’。

    所以才有今日这一趟的大同江之行,而不像卫汝贵那四路入朝大军一样,走陆路,跨过鸭绿江去平壤。

    就是为了平息皇帝,朝野的诽议和怒火。

    所以林泰曾现在别说只是怀疑,害怕大同江口躲着一群饿狼。

    就算是他此时明着知道,在那里等着一群饿狼,去了就等于是送死,他林泰曾也不得不去。

    不然等返航回来,估计岸上等着他的,就是一把砍脑袋的铡刀!

    在中国这个地面上,很多时候,事情往往就是这么邪乎,扭曲的让人发指。

    所以林泰曾在军商混编船队出渤海口之后,专门北上经过旅顺口,在狮子口外放了一炮,就是幻想着丁汝昌听到炮声,能够改变注意。

    就算是一定要去平壤,好歹再多给几条军舰壮胆吧?

    然而,林泰曾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镇远’舰的左舷看了很久,也没有看到黄金山炮台上打出任何有价值的旗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