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365章

战斗在甲午年-第365章

小说: 战斗在甲午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日军第5中队的军士们才知道,为何联合舰队和步兵第11旅团迟迟不来。

    ——它们不但是现在逾期没来,而且永远也都不会来山海关!

    这些士兵无不大骂英国列强蛮横无理,只会欺辱弱小,为第3旅团六七千东洋儿郎死的冤屈而流泪哭嚎。

    哭了以后,双方合兵连忙朝着西南方向撤退,在近夜十分到达了城门大开,已经被山县的第一军祸害的本应是空无一人的昌黎县城。

    结果日军在城里遭遇了正在烧火做饭的9名清军骑兵,一番短暂的枪战,日军歼灭了这部受朝廷指派,来侦查山海关情形的‘定武军’哨兵,并且夺得了9匹蒙古战马。

    当夜落合兼知和松本纯正商议,决定由落合兼知率领32名士兵骑马先行,以求尽快告知山县大将第3旅团和第19联队全军覆灭,这一惊人的消息。

    13号上午,感觉马力差不多已经恢复的落合兼知,刚要下令骑兵先行,就得到在北城墙警戒士兵的急报,从北面三里来了一队二十余骑,穿着大赤练红军装的清军骑兵。

    然后就是一场请君入瓮的伏击战,26名清军骑兵全部阵亡,无一逃脱。

    “帝国万岁!”

    这两次小规模的遭遇战下来,日军歼灭清军35人,夺得31匹蒙古战马,而自身却只有1人中弹阵亡,3人轻伤。

    这些原本垂头丧气的日军士兵,不由得嗷嗷大叫的又重新‘活’了过来。

    “落合君珍重,杀尽清狗!”

    “松本君珍重,杀尽清狗!”

    落合兼知和松本纯正,互相之间均以杀敌为激励告别。

    山海关永平府,东风徐来。

    虽然吹得是早来的春风,然而却依然寒冷如冰刀割面。

    皑皑的山川大地,凝固的河流,渤海湾的雪白冰封带,在东面的初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炫目的明色,让人无法长久直视。

    何长缨,刘坤一,李经方,徐邦道,贾起胜,王连三,梅东益,夏青云,唐绍仪,易顺鼎,——

    一群大清文武迎着朔风,站在永平府的南城墙上,望着大队开拨南归。

    抗倭军8500三城联军,刘坤一2000关上联军,总计一万余兵力,排着长长的行军线。

    骑兵,步兵,炮兵,战马辎重车辆和炮口指天的火炮,从山海关方向逶迤而来,通过汤河,朝着关内进军。

    而数百受伤不宜继续作战的伤员,三十余名大清高等文武的尸骸,也将跟在主力后面,一起进关。

    在12号整整一天,清军诸军拆光了除了士兵以外,早已空无一人的永平府的门板,粗糙的赶做了近两千副棺材。

    丧生在东大营高地的八九百鲁东军,尸体已经和满山淤黑的冻土,连着日军的尸骸,凝固成一体。

    如同一座巨大的黑色墓冢,让人望之心寒。

    还有从山海关长城一线,一直铺到永平府汤河上,这数万具被大雪厚厚覆盖的清军尸体,也被封冻着和大地硬雪接连在一起。

    何长缨的三城联军,只是把可收集的关外阵亡士兵的尸体,还有在11号长城一线战斗牺牲的士兵尸体,一一仔细清理收拾好,放进薄棺。

    统一运送到角山陵园的一处山脚暂放。

    何长缨专门派了一个排的士兵看护,等待以后再妥善下葬。

    至于东大营和山海一线其余诸军的清军尸体,指着刘坤一手里的这点人马,根本无法搜寻挪移。

    而且刘坤一手下的两千清军,似乎既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兴趣去清理。

    刘坤一只是表示等到以后战事稍稳,就上报朝廷,派人来一一安排。

    要知道在这被积雪掩盖的尸体里面,可是有着大清的提督,总兵,道台,副将,参将,至于游击,守备之流,更是多如牛毛。

    想来朝廷总不会坐视不理。

    在刘坤一看来,日军舰群随时都会出现,京师更是迫切需要发兵增援,此时完全没必要为已经死了的人耽搁勤王大事。

    在刘坤一的再三催促之下,关上诸军只是在长城收拾了一天,就匆忙拔营,挥师入关。

    “唉——,老夫失关百死莫赎,不是为了进关勤王,早就无颜苟活,一头撞死在这长城上面了!”

    刘坤一长叹一口气,站在城墙上望着雄军逶迤南进,眼睛里面带着泪花子,心情是既激动,又惶恐忐忑不安:

    “不知这些天关内如何运兵抵抗倭夷,此时把倭夷兵堵在哪里?可惜没有电报机,无法得知详情。”

    在12号清晨,刘坤一就派了一队骑兵奔赴唐山方向探路,报捷。

    不过就是算着行程一路不耽搁,现在估计最多也只能到达昌黎县城西,离着唐山还得有两天的路程。

    “滦州只有一营驻军;朝廷要是想保煤矿,在时间允许的范围里只能从蓟州,津门调兵。”

    贾起胜吭哧的了半天,才苦着脸说道:“反正不好打,——够玄乎!”

    “嘘——”

    众将心里面齐声‘嘘气’。

    ——哪一个都知道不好打,还需要你特么的说废话?

    “抽兵防守唐山并不是什么好主意,新兵防守津门这样的大城还能凑合着用,放在低矮城墙的唐山就是日军炮兵嘴里的肥肉;”

    梅东益摇头说道:“董福祥的甘军历年在西北剿匪,只懂在旷野追击土匪,进攻逼大一点小土堡子,哪里会什么防守?啧啧——,兵部拨给他们6门80炮,他们会打得响么?”

    “要是从津门抽兵,一旦溃败,津门岂不是就成了一座空城?倭夷只要乘胜南下占了津门,——”

    王连三突然吃惊的嚷道:“不会是倭夷兵早已占了大沽,运兵船直接在津门靠岸,所以才迟迟不至山海关?”

    王连三的这种很不讨喜的推测,弄得包括何长缨在内的众人,心里面都是重重一跳。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十分的难看。——假如真的如此,还回去打个屁?去了也是送死!

    “都别在这里闭门造车胡乱猜了,去了唐山自然明了!”

    刘坤一阴沉着脸色,阻止住众人继续臆测。

    再任其这么瞎猜下去,指不定好不容易竖起来的军心,就要散光了。


………………………………

第六百六十六章 战蓟州一

    一“督宪,这山海关的上万倭夷兵,昨儿一天不也是被咱们的铁军给杀得干干净净?还活捉他们的将军;等大军进关对上倭夷,也一定是风卷残云,杀他们个人仰马翻,片甲不留!”

    这么好的‘留圣人言’,刷逼格的时机,易顺鼎怎么可以让它从自己的手里白白流过?

    只见他满脸坚毅,做出一副以天下为己任的叼壁模样,豪言说道:“咱大军乃虎狼之师,屠倭夷,如反掌尔!”

    “特么比!”

    周围众将心里面无不暗骂易顺鼎这孙子不是个东西,前儿打日军的第3旅团,第19联队,都是老子们冒死冲锋陷阵,关你麻痹一点儿的事情?

    听易顺鼎这满嘴能跑骏马的吹牛话,听得刘坤一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点头微笑着‘嗯’了两声,表示赞许。

    然后,刘坤一对何长缨说道:“这洋人的快炮和炸弹果然犀利,等进关以后,老夫就请奏皇上,把大沽炮台的那批炸弹全部调给你们炮营。”

    何长缨强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山海关的这场战役,是在诸多阴错阳差的条件下,里里外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步步呕心沥血的谋划,才能成就其此奇迹。

    在以后入关的战斗里面,假如抗倭军就想凭着这13门速射炮和1门架退炮,和日军三个炮兵联队硬着头皮对轰,根本就是自取灭亡。

    借用贾起胜刚才的那句话来说,就是‘反正不好打,够玄乎!’

    这时候,在一面金黄色龙旗的指引下,一队长长的车队朝着永平府驶来,上面拉得是三十余具大清文武大臣的尸体。

    众将皆沉寂,脸色阴沉如墨。

    “走吧,去唐山!”

    刘坤一喟然一叹,满眼老泪滚滚的流了下来。

    山海,吴淞码头。

    “呜呜——”

    随着汽笛鸣起,英国商船‘王后号’开始缓缓的使出码头,朝着大海驶去。

    尚书衔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头品顶戴署湖南巡抚邵友濂,头等参赞官候选道伍廷芳、二等参赞官刑部郎中顾肇新、内阁侍读端良,三等参赞官候补道梁诚、候选道黄承乙,随员兵部候补郎中钱绍桢、分省补用知府沈铎、湖北候补同知张桐华、江西候补知县张佐兴、前山东昌邑县知县招汝济、山东候补盐大使赵世廉、候选训导沈功章,东文翻译补用直隶州知州罗庚龄、分省补用知县卢永铭,学生候选县丞易廷棋、汪豫源、监生张作藩,供事候选布政司理问徐超、分省补用县丞徐保铭,武弁五品军功外委李玉德、六品军功刘志麟、五品军功施鸿声、五品军功施祥芝,及跟役23名。

    总计48人,在船舷上排成一排,望着逐渐远离的山海滩。

    他们将代表大清,远渡东洋去卑躬屈膝的乞和。

    预计在三天后,也就是2月15号夜到达长崎港,然后再转乘东洋的轮船去广岛。

    此时,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深深的羞辱。

    不用想就知道,在华夏的史书上面,自己的名字将会和这次清日战争紧紧的连在一起,被记录成史册,成为后世咒骂唾弃的对象。

    “呜呜——”

    在声声汽笛声里,众人无不伤心落泪,更有甚者嚎啕大哭。

    然而却都是无可奈何。

    谁让那些该死的兵痞子太废物,个个不争气,害的自己这些有学问的文臣要到东洋遭罪!

    烟台,芝罘港。

    “呜呜——”

    在汽笛声中,英籍客船‘烟台’号,缓缓出港,往渤海湾驶去。

    原东洋第6师团长黑木为桢中将,大英帝国烟台领事阿林格,第2军情报主任参谋神尾光臣中佐,第2军参谋藤井茂太少佐,大清莱登青道左贊善袁肇辰,静静的站在舰桥上看着逐渐远离的芝罘港。

    皆不语。

    按照计划,他们一行明日清晨将抵达津门,然后和英国津门总领事宝士德,大清北洋帮办大臣王文韶,进行一次商谈,以确定对第一军后续的安排问题。

    而此时,日军山县有朋的第一军已经从沦为一片废墟的玉田县城拔营,直奔蓟州而去。

    作为先遣队的立见尚文的第10旅团第12联队新5大队,最西突进部的第7中队,已经到达了于桥水库南的大安村。

    距离甘军董福祥部的洇淄镇,下仓村,下仓村防线,不过二十余里。

    “咯吱,咯吱——”

    第7中队的这近200名日军步兵,刻意的避开大路,吃力的走在盖着深深积雪的田野里。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东,南,西,是白茫茫的平原大地,北面是白茫茫的连绵群山。

    虽然大雪已经停了,然而极低的气温还是把这深深的积雪留在大地上面,一踩一个及膝深的雪窝,走着极为费力。

    从清晨5点行军到现在,这支小分队一连走了近4个小时,个个累的满身汗透。

    望着南边一里远近,一处掩映在白雪里面的大村庄,这些日军士兵想着里面又热水,酒肉,还有暖乎乎的女人身子骨,一个个就眼冒红光,再也走不动了。

    “八嘎,你们这群发了春的猪狗!加快速度,一定要在中午抵达别山村;大肉,好酒,花姑娘,尽情地享用!”

    中队长外波辰三郎大尉,看到手下的一群士兵望着北面一里处的村子,一个个眼里冒着红光的放慢了脚步,岂能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着什么。

    虽然外波辰三郎的心里也是火热的蠢蠢欲动,然而想着身负的任务,他只好强压下心里面的欲望,大骂着手下的士兵,许下好处催促赶路。

    “通通大步走,到了别山村吃喝找花姑娘!”

    听到大尉的命令,几个小队长和军曹,都大吼着激励士兵。

    “呦西,到了别山村,吃肉喝酒找花姑娘!”

    这些累的半死的日军士兵,一听中队长这么说,顿时都来了精神,纷纷高兴的叫嚷着,脚下的步子猛然一快,恨不得能马上就到这个什么‘别山村’。

    在这个时候,这队日军不觉得走进了两道圆润小山夹持的荒僻小路。

    在这两边的雪坡上面,长着大量的低矮小灌木,不过都被厚厚的积雪盖住了叶冠,雪地上面除了留下着几串野兽的足印,就只有一些凌乱的鸟爪子的浅痕。

    从鸭绿江到山海关,再从山海关一路到这里,这些日军早已懂得了先遣队其实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