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国策 >

第522章

国策-第522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王元庆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虽然半岛战争时,王元庆只是国家副元首,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对半岛战争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时任中国元首的赵润东。面对更加复杂的印度问题,王元庆会改变其根本策略吗?”

“果真如此的话,王云庆就太可怕了。”内维德吞了口唾沫,“如果他像对付日本那样对付印度,让拥有十七亿人口的印度……不但其他国家无法容忍,恐怕连中国的民众都无法容忍。”

韦斯特伍德冷冷一笑,没有把内维德的话当回事。

“对付印度的办法有很多,不一定要照搬日本模式,毕竟印度的人口太多了。”

“将军,你认为……”

“不管采用何种办法,中国的准备都不充分。”杜奇威回答得非常爽快,“印度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几倍,国土面积也是日本的十几倍。更重要的是,印度与中国接壤,就算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难度不比横渡东海的难度低,甚至更加困难,中国也必须考虑印度周边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巴基斯坦的利益。如果战争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首先遭殃的就是巴基斯坦等印度周边国家。别说十七亿印度人涌入巴基斯坦,就算有一亿印度人涌入巴基斯坦,也会使巴基斯坦政权垮台。打垮印度,失去巴基斯坦,中国不但无法获得好处,反而会付出极为高昂的政治代价,王元庆不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决策。”

“但是战争肯定会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

“对,战争肯定会爆发。”杜奇威朝总统点了点头,说道,“2035年之前、最迟2040年之前,中国就会发动战争。现阶段,王元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政治改革顺利进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社会学者,但是我认为,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的重大意义丝毫不亚于纪佑国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如果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腾飞的动力,那么政治改革就是中国继续前进的方向舵。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政治改革的重要性甚至在‘产业结构调整’之上。王元庆将政治改革放在日本战争后期展开,其意图也非常明显,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不想在这个时候与印度爆发战争,更不想因此对政治改革造成影响。”

“可是,战争肯定会爆发,我们该怎么做?”

看了眼国务卿,杜奇威没有急着开口。

“只要战争不能避免,我们就得提前做好准备。”

总统开口后,杜奇威才说道:“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多,除了继续以‘技术换产品’帮助印度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帮助印度建立起一支足以让中国有所畏惧的军事力量。不但要为印度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还要帮助印度建立起现代军事体制,完善印度的军事结构,增强印度军队的总体作战能力。”

“如此说来,我们要迎难而上?”

杜奇威点了点头,说道:“肯定有风险,但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当然,我的分析不见得绝对准确,应该走一步看一步,从中国的反应判断中国的意图。只要确定中国没有立即发动战争的意图,就应该加强对印援助。”

韦斯特伍德点了点头,朝布鲁德林看了过去。

“将军,我需要一份对印军事援助详细计划,以便安排相关工作。”

“没问题,我马上准备。”杜奇威非常知趣,起身说道,“我会尽快拟定相继计划,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就告辞了。”

离开橱圆形书房的时候,杜奇威知道,总统对他隐瞒了很多事情。

    卷九 暗流涌动

第17章 殊途同归

让内维德去关上房门,韦斯特伍德朝一直没有开口的汤马驷看了过去。

“杜奇威很精明,对局势把握的非常准确。”

韦斯特伍德笑了笑,没有理会汤马驷这番话。不让杜奇威参与秘密行动,不是韦斯特伍德不信任杜奇威,而是杜奇威是一名刚正不阿的军人,过于正直,不见得会支持总统制订的秘密战略,也就不会在决策中产生积极作用。

“与杜奇威分析的一样,我们有足够的情报证明,中国没有动武的打算。”汤马驷没再耽搁总统的宝贵时间,说道,“与南亚的紧张局努相比,中国的国内情况更值得关注。就在今天,北京召开了两次高层会议,几乎所有国家重要领导人与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领导人都去了北京。结合‘华夏’号航母半途转向前往印度洋一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已经有所察觉。”

“你是说,CIA的行动败露了?”

汤马驷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算不上完全败露,但是肯定走漏了消息。前面的分析只是我的猜测,还未得到证实。”

“既然没有得到证实……”

内维德把话说到一半就停下了,因为韦斯特伍德明显不想让人打断汤马驷的话。

“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分析之前获得的资料,特别是王元庆的个人资料。”汤马驷拿出了香烟,看了总统一眼,点上烟,说道,“不得不承认,王元庆是个厉害角色,不管对外还是对内,王元庆都表现得非常强硬。在没有得到足够情报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断。以王元庆的性格,如果他知道有人在密谋发动政变,肯定会采取主动,毫不迟疑的干掉所有妄图对付他的异己份子。以中国的国情,只要王元庆想做,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

“你是说……”布鲁德林皱起了眉头。

“也许,我们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汤马驷苦笑了一下,说道,“王元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或许他根本不知道,或许有所顾虑,或许为了别的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元庆很有可能不知情,或者没有掌握全部情况。果真如此的话,南亚动荡局势就与中国的国内情况完全无关,只是巧合。”

“巧合?”韦斯特伍德露出了更加猜疑的神色。

“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巧合。”汤马驷抽了两口烟,说道,“换个角度,如果王元庆知道了我们正在策划的秘密行动,他会在这个时候制造南亚危机吗?杜奇威说得很有道理,王元庆的首要目的是确保政治改革顺利进行,而不是在对外扩张上建功立业。如果王元庆主动制造南亚危机,不正好中了我们的下怀吗?王元庆如此精明,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也就不大可能做出如此错误的决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元庆不知情。”

“既然如此,王元庆为什么要制造南亚冲突?”

“很简单,王元庆希望通过一场战争推动政治改革。”

布鲁德林的眉头跳了几下,朝总统看了过去。

韦斯特伍德沉思一阵,说道:“能否说得更明确一点?”

“看过王元庆个人资料的人都应该知道,与前任相比,王元庆的基础并不牢固。”汤马驷作为“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了解远超其他人。“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也应该知道,不管在什么时期,中国的政治家都需要军人的支持。王元庆在日本战争后期发起政治改革,不是说王元庆在这个时候才想到政治改革,而是在这个时候才具备政治改革的基础。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军队的绝对支持是政治改革得已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事实证明,政治改革肯定遇到了来自军队的阻力,为了深化政治改革,王元庆不但需要军队的全力支持,还要想方设法除掉军队内的异己份子,消除最大的阻力与最大的潜在危险。能够达到目的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场战争。日本战争,让王元庆的军事威望超越了赵润东,成为中国军人的‘精神领袖’。只要再次击败印度,王元庆在军队内的威望将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甚至有可能超越当年的纪佑国。更重要的是,通过战争调整军队结构,特别是人事安排,能够不动神色的除掉军队内的异己份子,而不产生过于严重的影响。”

韦斯特伍德与布鲁德林点了点头,认同了汤马驷的分析。

“可是……”内维德迟疑了一下,说道,“这样的话,不是正好与杜奇威部长的分析完全相反了吗?”

“杜奇威将军不知道实情,自然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汤马驷微微一笑,并没把内维德的话当回事。“发动战争,中国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至少在军事问题上,杜奇威将军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中国不可能像对付日本那样对付印度,更不可能拿十七亿印度人的生死存亡开玩笑。问题是,王元庆不见得要彻底打垮印度,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推动改革,也就没有必要使战争规模扩大,完全可以针对藏南地区。以印度的军事实力,中国有绝对的把握收复藏南地区,甚至帮助巴基斯坦攻占克什米尔南部地区。达到目的后,王元庆肯定会立即收手,或者借助国际舆论迫使印度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只要战争规模有限,中国的军事动员规模就非常有限,没有必要做太多准备。”

“如此说来,战争很快就会爆发?”

“完全有可能,说不定中国总参谋部正在制订战争计划。”

韦斯特伍德考虑了一阵,朝布鲁德林看了过去。

“果真如此,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表明立场,全力支持印度;二是从中调和,化解南亚危机。”布鲁德林叹了口气,说道,“选择前者,很有可能事与愿违。我们介入,不但不会使中国感到更加安全,反而会使王元庆下定决心,在我们向印度提供全面军事援助之前打垮印度。选择后者,我们的处境将更加艰难,不但会使日本重建遭受影响,还会失去更多的盟友。”

韦斯特伍德笑着摇了摇头,布鲁德林这番话的另外一层意思是,美国没有选择余地。

“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选择。”汤马驷看了总统一眼,说道,“我支持杜奇威将军的建议,立即加大对印军事援助,帮助印度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

韦斯特伍德皱了下眉头,示意汤马驷继续说下去。

“国务卿的分析很有道理,提供军事援助,很有可能激化中印矛盾,让王元庆立即做出决策,但是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看。”汤马驷灭掉烟头,沉思一阵,说道,“如果中国不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也就是说在我们为印度提供全面军事援助之后,放弃战争计划,我们可以趁机拉拢印度,让更多的国家认识到我们的影响力,从而拉拢更多的盟国。如果中国立即发动战争,我们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推动颠覆活动。哪怕我们策划的行动失败,也能使中国陷入战争泥潭,起到牵制中国的目的。不管是帮助日本进行战后重建,还是帮助印度建立起高端产业,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牵制中国。”

“如果印度战败,我们……”

“印度肯定会战败,只是时间问题。”汤马驷说得斩钉截铁,仿佛有十足把握。“关键不是印度会不会战败,而是我们能否利用战争。当然,印度战败会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让更多的国家相信中国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从而使我国的军火出口受到影响。又比如让中国顺利霸占亚洲,使我们失去最后一个立足点。可是不管如何,中国受到的影响比我们大得多,不说别的,只要战争拖上几个月,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将受到影响,王元庆全力推行的政治改革也将受到影响。与我们等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外界威胁越大,中国越团结,越能发挥出惊人实力。历史上,中国很少败在外界力量上,几乎每一个王朝都是因自身问题而崩溃。要想从根本上打垮中国,只能从中国内部着手,让中国被内部矛盾打垮!”

不得不承认,汤马驷的分析非常精准,也切中要害。

韦斯特伍德沉思一阵,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既然中国想在这个时候挑起战争,我们就得采取行动。国务卿,你尽快准备一下,带上礼物去新德里,让鲁拉贾帕尼稳住脚跟,不要轻易退让。”

“我尽快去新德里,只是国会那边……”

“我会想办法解决。”韦斯特伍德压了压手,说道,“到了新德里,除了让鲁拉贾帕尼知道我们的态度之外,还要尽量让鲁拉贾帕尼相信,中国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但是会在不久的将来发动战争,印度要想生存,就得全力准备。”

布鲁德林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总统的意思。

“汤马驷局长,CIA的行动也要抓紧。”

“没问题,我亲自负责。”

“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有新的消息,我们再讨论。”

    卷九 暗流涌动

第18章 一猜一个准

乘机返回首都的途中,李存勋支开了随行人员,单独呆了几个小时。

索祥隆没有打破李存勋的“不败纪录”,仅仅坚持了不到30分钟,就向李存勋缴械投降,交代了所有事情、供出了同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