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国策 >

第1260章

国策-第1260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的分析看得出来,在广袤的海洋战场上,优势仍然在进攻方的手里。事实上,这也正是现代海战战术的核心,即积极主动的进攻才是致胜法宝。

问题是,当进攻变得有迹可寻的时候,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显然,第二舰队的袭击行动确实有一定的规律。

按照美军公布的战报,第二舰队的袭击间隔时间为4天左右,因此可以大致推断在其后方大约2000千米处,肯定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支援船队,专门为其提供弹药补给。更重要的是,第二舰队是从北到南袭击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名义上很重要,实际上黑德兰、卡那封与杰拉尔顿都是名副其实的渔港,军事价值非常有限),所以在杰拉尔顿遭到袭击之后,珀斯挨炸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而且这个间隔时间差不多就是4天。正是如此,美澳军队才抓住了机会,在4月20日,也就是第二舰队袭击珀斯的那天,抓住了该舰队的尾巴,并且立即调动航空兵进行反击。

虽然美澳军队的反击没有收到任何效果,毕竟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可以部署航空兵的基地少之又少,从其他地区调遣航空兵,不但难以协调,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美澳军队的反击多少带有示威性质,即告诉第二舰队,美澳军队不会束手就擒,只要抓住机会就会进行反击。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第二舰队也确实受到了威胁,而且在印度洋上,共和国海军就这么一支舰队,加上美国海军的第三舰队一直在澳大利亚东南海域活动,如果第二舰队有个什么闪失,美军第三舰队肯定会再次前往印度洋。到时候,共和国海军只能向印度洋增兵,从而削弱在太平洋上的兵力投入,对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总而言之,在没有多少意义的情况下,第二舰队在4月20日的时候放弃了对澳大利亚的打击行动,转向返回亭可马里海军基地。

在很多人看来,第二舰队主动放弃了打击美军第三舰队的最佳机会。

直到战争结束后,都有很多人认为,共和国海军完全应该让第二舰队继续南下,逼迫美军第三舰队前来决战,并且趁机削弱美军第三舰队。

甚至有人认为,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增援给印度洋战区的2座海上平台,很有可能在印度洋战场上干掉美军第三舰队,从而使美国海军遭到重创。

显然,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不要忘记,第二舰队袭扰澳大利亚的时间是2058年4月份,也就是战争爆发后不到4个月。虽然共和国已经在做全面战争动员,在“以战争为先”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国家生产力正在迅速转化为战斗力,谁也不敢小看共和国爆发出来的战争潜力。但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短短4个月内完成战争动员(实际上共和国当局是在美国参战后才进行战争动员,所以还不到4个月),因此共和国的战争实力还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海军是一个建设周期非常漫长的战略军种,所以共和国海军的规模还没有得到扩充,兵力仍然有限。当时,共和国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太平洋战场上,正在与美军争夺太平洋的制海权。不管怎么看,共和国海军都没有理由在印度洋上投入太多的兵力。

即便不考虑这些战略因素,从战术角度上看,要想歼灭第三舰队都不太可能。原因很简单,从珀斯往南,就是非常出名的南风带。在这一海域,常年狂风肆虐,别说脆弱的海上基地,就算是战舰,也难以稳定航行,舰载航空兵的起降作业肯宝会受到影响,舰队的防空作战也会受到影响。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任何舰队愿意在南风带里作战。换句话说,就算美军第三舰队应战,第二舰队也不一定能够抓住机会。

综合这些因素,不得不承认,第二舰队袭击澳大利亚西部地区,肯定是别有所图。

实际上,联系一下共和国在太平洋上的动作就不难明白第二舰队的意图了。

马尔代夫海战之后,因为美国海军全面退缩,甚至主动放弃了吉布提,南非等印度洋周边国家也先后宣布中立,所以共和国当局认定印度洋上短期内不会有大战,即便美国打算在中东地区做文章,因为以色列与土耳其的战争准备工作均未到位,特别是土耳其,是否愿意跟随美国参战都是个问题,所以美国不大可能立即点燃中东战火。综合这些因素,共和国当局做出了转移战略重点,积极主动打响太平洋战争的战略决策。

3月初,共和国陆军就向日本列岛增派了20万大军,“稳住”了日本。

可以说,这一步非常关键。虽然到2058年,日本仍然是个人口仅5000万的小国,但是在西北太平洋上,日本却是仅次与共和国与朝鲜的大国,而且是唯一与美国关系密切的东亚国家。不管怎么说,在共和国挥师东进的时候,肯定不想后院失火。早在制订第一份战争计划的时候,袁晨皓就提到,应该在与美国宣战之后,利用在日本的军事基地,以最快的速度向日本增派至少20万地面部队。以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以及日本的军事力量,即便只是20万预备队,也能镇住日本,让5000万还没有忘记亡族之祸的日本人分清敌我,不要在世界大战中做出愚蠢选择。要知道,30年前,共和国迫于国际压力,没有把大和民族赶尽杀绝,如果日本人再次走上错误的道路,那就不是民族复兴的问题,而是大和民族应该放在灭亡文明博物馆的哪个角落的问题。

镇住了日本,等于让共和国在火山列岛的军事存在合法化。

更重要的是,算上日本列岛、以及已经由共和国海军陆战队控制的千岛群岛与勘察加半乌,共和国已经建立起了屏蔽东北地区的战略屏障,将本土防御圈向东北方向上拓展了数千千米,并且解决了西北太平洋上受到的威胁,迫使美军不得不把重点放到太平洋中部,与共和国争夺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权。

当然,控制日本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出兵日本之后,共和国海军加强了在琉球联邦的军事部署。根据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到3月底,已经将原先部署在印度洋战区的200多架远程海上巡逻机调派到西太平洋战区,其中半数部署在琉球联邦的航空基地,另外半数则部署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因为火山列岛的硫黄岛距离北马里亚纳群岛太近,而且在2月底遭到过美军袭击,所以海军没有向这座距离关岛最近的岛屿部署岸基航空兵。

到3月底,第一舰队也在那霸港宣告成立。

在此之前,由原先的西太平洋舰队改编而来的太平洋第三舰队也在横滨成立。

也就是说,到4月初的时候,共和国已经将三分之二的舰队部署在西太平洋上,如果算上在3月底之前服役的战舰全部留在了西太平洋,那么共和国海军将大约八成的兵力都放在了太平洋战场上。

显然,集中运么多兵力,绝对不是搞海军聚会。

按照美军的分析,共和国海军的目的是要夺取关岛与北马里亚纳群岛(从地理属性上讲,关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而北马里亚纳群岛就是关岛之外的其他岛屿的总称,所以关岛与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称呼有问题)。虽然当时有人认为,共和国海军的首要任务是占领投靠了美国的菲律宾,以确保本土安全,特别是保证台湾岛的安全,但是从军事角度看,如果能够占领关岛,菲律宾就没有多少军事价值,到时候还在犹豫着是否应该向共和国宣战的菲律宾当局甚至有可能投靠共和国,向美国宣战。

当然,要想占领关岛,除了需要一支足够强大的陆战队之外,还需要制海权。

因为攻打勘察加半岛与千岛群岛的共和国海军陆战队最快能在6月底完成任务,并且在日本或者琉球联邦完成集结,做好再次出发的准备,所以共和国海军要想抓紧时间,赶在美国海军回过气来之前打下关岛,就得在此之前夺取制海权。

与印度洋上的“袭扰战”不同,只要共和国海军决心攻打关岛,美军肯定得应战。

前面分析过,如果丢掉关岛,美军不但会丢掉西太平洋上最重要的、甚至算得上是最后的海军基地,退守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还将让共和国获得南下的基础,因为关岛也是共和国海军南下西南太平洋的侧翼防线,如果没有控制关岛,共和国海军就只能从岛屿密布的东南亚地区南下,从而不得不强攻菲律宾。更重要的是,这条南下通道的左翼还暴露在美军面前,根本没有安全可言。由此可见,不管是保护“本土”的夏威夷群岛,还是保护西南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亚,美军都得死守关岛,而且得拼尽全力,在这里遏制住共和国的进攻势头,然后扭转战局。

正是如此,当第二舰队在印度洋上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位于世界上最深海沟西面的那串项链般的岛屿上。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太平洋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而且是争夺最为激烈、战斗最为惨烈的战场。当然,太平洋战争到底会打成什么样子,还得用事实说话。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锁

攻打关岛,肯定不像占领迪戈加西亚那么简单。

不管怎么说,迪戈加西亚岛只是位于印度洋中部的一座孤岛,虽然在其北面还有查戈斯群岛(从地理分布上讲,迪戈加西亚岛属于查戈斯群乌),但是受面积、地形影响,查戈斯群岛并不适合驻军,甚至不适合人类居住。更重要的是,迪戈加西亚远离美国的核心利益地区,存在的价值并不明显,与之最近的美军基地也在3500千米之外,即吉布提的美国中央战区司令部与陆战队基地(虽然美国在塞舌尔群岛也有驻军,但是并没有军事基地,而是以维和的名义借用了塞舌尔的军营)。由此可见,即便在过去百年间,美国为了控制唯一没有濒临的大洋,遏制对手在印度洋地区扩张行动,费资费力的将迪戈加西亚打造成印度洋地区功能最全面的军事基地,并且驻派重兵,这里也不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更谈不上是攻不破的堡垒。从军事上讲,只要能够将美军舰队赶出印度洋,掌握绝对制海权,占领迪戈加西亚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事实上,马尔代夫海战之后,共和国海军掌握了印度洋的绝对制海权,也就轻而易举的打下了迪戈加西亚。

与之相比,关岛绝对是军事要塞,甚至算得上是西太平洋上的钢铁堡垒!

从地理位置上讲,关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并且是群岛最南端的主要岛屿(南面还有科科斯岛等几座面积狭小、没有多少价值的岛屿),北面依次有罗塔岛、阿吉汉岛、提尼安岛、塞班岛、阿纳塔汉岛、阿拉马甘岛、帕甘岛与阿格里汉岛等几座面积较大的岛屿,以及萨甘岛、古关岛、亚松森岛(与南大西洋上属于英国的亚松森岛同名)、毛格群岛等几座面积狭小、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马里亚纳群岛由联合国交给美国托管,出于自身利益需求,美国将面积较大、且拥有群岛中最优良的天然深水海湾的关岛独立出来(其余部分被称为北马里亚纳群岛,首府设在塞班岛的塞班),从而使关岛成为一座相对特殊的岛屿。从分布情况来看,马里亚纳群岛就像上帝撒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串珍珠、或者说是一条平铺开来的锁链,将西面的琉球群岛、台湾岛与菲律宾群岛挡在了浩瀚的太平洋之外(马里亚纳群岛与菲律宾群岛之间的海域又被称为菲律宾海、以及菲律宾海盆),而在其东面,除了南鸟岛、威克岛等几座孤岛之外,就是数千千米外的夏威夷群岛了。因此也有人将马里亚纳群岛比喻成“西太平洋的枷锁”。可以说,任何西太平洋上的国家,要想成为太平洋的主人,就的冲破这道枷锁。

最先面对这道枷锁的不是共和国,而是100多年前的日本。

历史上,最先发现马里亚纳群岛的是为西班牙效命的、首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到 1668年,西班牙就在此殖民,并且将其命名为马里亚纳群岛(当时在西班牙摄政的就是奥地利人马里亚纳)。美西战争之后,群岛最南端的关岛随同菲律宾被割让给美国,1年之后,北马里亚纳群岛被出售给德国(这也是关岛与北马里亚纳群岛行政归属区别的由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以协约国成员身份出兵占领了北马里亚纳群岛,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北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由此可见,当年日本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好机会,兵不刃血的控制了前往西太平洋的通道。当然,从地理位置上讲,日本列岛直接面向广袤的太平洋,在其东面并无可以阻挡日本海军的岛屿,所以日本控制马里亚纳群岛的意义在于南下,而不是东进。

显然,共和国没有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