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猎人 >

第368章

中国猎人-第368章

小说: 中国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旭点点头,随即又开始发愁,脸色苦得能滴出水来,他说道,“老李,要动摩步营,就势必要动陆航部队,你也说了,没有直升机,谈什么空中突击。可是咱俩能堂而皇之地不管不顾地把这些都写下去吗?”

  “为什么不能?”李牧反问,“咱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方案,找出一条贴合实际的路子来,至于怎么做谁来做,轮不到咱们考虑。老赵,你怎么还转不过来,咱们现在很明显的就是做研究员的工作。其他的,头疼也是白搭。倒不如专心拿出个适合的参考方案来。”

  赵旭拿出烟点起来猛抽了两口,好一阵子才说道,“你说得对,是我的心态没转换过来。该怎么编怎么编,这就咱们的工作。”

  “没错,但也要贴近实际情况,把实际情况考虑进去。”

  李牧说着,拿起一张A4纸,随即开始刷刷地写,字还算飘逸,很快一张纸就写满,随即又写了第二张,接着第三张。

  放下笔,李牧指了指刚写的三张纸,说道,“编制表,先拿出编制表,再找论据来支撑。你看看,说说你的看法。”

  赵旭连忙起来认真地看起来,眼睛都亮了起来,“老李,你小子原来早就有了准备。”

  “不瞒你说,从我第一次参加机降作战训练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李牧淡淡地说道,并没有什么好得意的,因为拿出的这一份编制表,是无可奈何的基于现实情况的编制表,而不是他理想中的空中突击营的编制表。

  “你的意思是,对地面部队,要大刀阔斧地改,按照之前讨论的,多兵种整合起来,训练管理都在一起,不再分什么机枪连炮兵连。嗯,就是战士编组。对于空中部队,只点出了所需要的力量,而编制关系上面不做具体的阐述。”赵旭沉声说道。

  “没错。”李牧沉稳地点头,“饭一口一口地吃,我可不想咱们的方案交上去,领导看了一眼就无限期地搁置起来。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很重要。”

  “我同意你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出理论支撑了。”赵旭点头,他是专业人员,李牧一点,他就都明白了。

  李牧活动了一下上肢,说,“是的,接下来就老老实实地伏案工作了。”

  “哈哈哈,客串一回研究员也是极好的!”  

第597章 牧哥被阴了

  十二月下旬,总部陆院举办的第一期编制改革实验班正式结束,来自军区各个单位的基层指挥员收拾行李回原单位。

  李牧和赵旭敬礼之后握手道别,赵旭提了行李袋,李牧却是空着手。他倒是想离开陆院,可惜他至少还在在这里待两年半的时间,最起码的。

  “老李,你知道我地方,放假了记得找我玩,让你看看我赵某人带的兵!”赵旭意气风发地说道。

  前几天赵旭就得到了消息,回去之后自己就会被任命为营长,正式成为掌管数百人部队的军事主官。副营长和营长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比性,说句难听的,除非营长死了,否则副营长永远就是个预备役,甚至论实权还比不上连长指导员,

  当时赵旭就告诉了李牧这个好消息,李牧自然是替这位同窗开心,三十二三岁上副团,赵旭是没问题了,还有可能更快。也就难怪赵旭意气风发了。

  “妥妥的,我一定找你喝酒去!”李牧和赵旭重重地握手,随即目送赵旭上了前来接人的部队的猎豹车。

  李牧知道这个老赵妥妥的前途无量了,那么多学员,除了距离比较近的几位是部队派车来接,其他人都是自行返回,只有他是部队不远几百公里派车来陆院接人。

  充分说明了赵旭所在的那个机步师的领导对他的重视。

  看着相处了五个月的同学相继离去,李牧也不免有些伤感,还有一些羡慕。说到底,李牧还是期待早日回到部队,学院里的气氛和生活,他是真的觉得不习惯。

  只是,也就是一个念头,他也很清楚,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学历,基本上这个干部也就到头了。没有哪个干部是高中学历的,当然,老一辈革命家的款式你也是没有办法去比较的。

  冯玉叶也是想明白了,自己这位小丈夫怕是决定一辈子扑在革命事业上面了,让李牧转业的念头也就打消了。如果李牧真的转业了的话,那就好再一次创造一个纪录——提干半年的中尉转业,闻所未闻。

  于是乎,冯玉叶就给李牧支招,让李牧好好的学,就算不喜欢也要争取多学几个专业,最好能整个双学士,为以后考硕士啥的打下扎实基础。学历越高升得越快,军队和地方一样,重视高学历人才!

  李牧不得不面对事实认同老婆的话,当即也是表了态的,除了必修的几个专业,他还选了两个感兴趣的专业来修。

  但李牧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一个学士学位估计都够呛,还俩呢!

  这就说明未来至少两年来,他是得踏踏实实地当个好学生天天向上了。

  搬出了小楼搬进了大楼,李牧的情况比较特殊,因此在副院长的直接安排下,直接插…入了二系三班。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初级指挥学员培训的指挥军官,也就是说,全班,不,整个系,只有他是中尉,人家军衔最低的是准备直接提营长的上尉连长。

  要知道,陆院培养的都是中级指挥军官,是正营职起步的,李牧区区一个副连职,自然就显得小绿豆一颗了。

  二系实际上就是作战指挥系,陆院有三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其中之一就有二系,并且二系还是排在第一位的。几十年前的军长,就是那帮开国少将,上的就是这个系的课,当然,级别是不同的。确切地说,现在全军很多中级军政指挥军官,基本上都在陆院学习过。

  也就是说,很多现在的师团长甚至军长,都有在陆院学习的经历。培训中级军政指挥主官嘛,向往上走的当然是绕不开的。

  当然,在一系出现之前,二系是老大。

  一系就是名字很吊实际上也很吊的合同战术专业。

  现在是什么境况,我大陆军搞了二十年的合同战术训练,并且会继续持续深入地搞下去,单一兵种作战早就是老掉牙的理念了,多兵种协同作战才是趋势。因此合同战术专业一出来,当仁不让的就成了那么多专业中的老大,成了一系,原来的一系,也就是作战指挥系,成了二系。

  于是乎,似乎恩怨从一系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接下了,每一届的一系和二系学员,都是要出点事情,多数是比这比那,想各种办法把对方比下去,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陆院的老大。

  渐渐的,这种风气就持续下来了,因为有比拼精神是领导愿意看到的。

  “咦?我老黄,你们二三班什么时候来了个小二哥,面生得很呐!”

  这天是傍晚的体能训练时间,一二班,也就是一系二班,和二三班,也就是二系三班在大操场上搞体能,他们是老对手了,位置相邻。

  一二班那边一名虎背熊腰的汉子扫眼过来的时候看见年轻的紧的李牧,顿时夸张地哈哈笑着说起来。

  李牧知道,“二哥”是一系给二系取的外号,也不知道传承了多少年,每一批二系的学员都要给憋出内伤来。作为反击,二系给一系取了个更绝的外号——小三。

  含义可不简单,合同战术系虽然一开始就被排在了第一位,但是不知道是那一年的事情,大家都认为合同战术系也就充其量排个老三。

  取外号叫小三,既带有地方特色的蔑视和憎恨,也点出了一系那段憋屈的历史。

  谁排第一谁都最受学院重视,抢个头破血流也就正常了。

  被叫做老黄的那位李牧是知道的,来自于西北军区的一名营长,全名叫黄友全,准备提副团了,过来培训是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和编改实验班不同,这些正儿八经的班级的学员可都是来自全军陆军部队的精英,很多都是像黄友全这样的,升官之前来个培训。跟地方官员上党校差不离。

  三十五岁的西北汉子,一米七出头的个子,长着老农一般的尊荣,被称为老黄也是颇为恰当。

  李牧这个年纪轻轻的一到班上首先就让班上的同学惊讶,看到副院长亲自带着过来大家才释然。怕是哪位首长的公子镀金来了。因此一个星期下来,与李牧相处也是客客气气的,但绝对的没有多少真心实意。

  这些都是还没有完全的沦为老手的准中级军事指挥军官,年轻沸腾的心还在,看不惯走后门的李牧也是常理之中。

  黄友全有意让李牧这个走后门的后生吃吃苦头,眼珠子很隐秘地转了转,朗声呵呵笑着,手掌指了指李牧,说道,“张小三,我给你小三班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二系最年轻的学员,恐怕也是最年轻的学员,今年才二十三岁就已经是中尉副连了!”

  李牧一听,心里暗礁道了一声坏,这话看似是在夸自己,实则是在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只是,现在这种情况,两个班的人都在看着,绝对是不能退缩的。要知道,他的履历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来自于第九旅,妥妥的不能给老部队丢人,不管毕业后是不是能回到老部队。

  也就是心里闪过的那么一个念头,李牧脸带微笑,慢慢地从体能队形里走出来,学着古代的人,拱了拱手……

  注:弟兄们,大家都知道步枪前两个月出了车祸,车的事情非常的麻烦,没声没响的这几天都是在忙活这件事情,因此月票加更还请弟兄们宽限几天。另外,关于情节问题,客观原因不谈,主观上,这个看起来平淡的军校大情节是必须要写的,既是过度也是基础,不然下面的情节没法往下走。请弟兄们多担待!

  

  

第598章 牧哥要彪了

“大家好,我叫李牧,来自第九旅。”

  李牧向一二班的人拱手问好,然后笑着看了黄友全一眼,那意思像是在感谢黄友全的介绍。只是,黄友全一接触到李牧的目光,没来由的心底一阵发凉,那种从脚底板无法控制地升起来的畏惧感吓了自己一跳!

  自己这是怎么了,在西北摸爬滚打十年的步兵营长,被一毛头小伙子看了一眼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黄友全可不怕李牧的背景,就算李牧背后是副院长,也不过是个快到退役年龄的大校副军级干部,他还不是很放在眼里。

  对面的一二班的人也是微微的吃惊,这小子从容不迫的样子倒不像是装出来的,不真正见过些世面,哪里有这样的气势,跟军区首长似的!

  他们哪里知道,李牧好歹也是有个大区正职的岳父,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也算是近身耳濡目染过,又是从战场上死回来的,那气势当然的如泰山压倒东海定海神针。

  方才主动说话的虎背熊腰被黄友全唤作张小三的汉子也是眉头跳了跳,心里想,八成是哪个首长家的小孩,领导气势像模像样的。不过,十二年都在基层部队摸爬滚打的他,似乎从李牧眼里看出了些熟悉的东西。

  张小三当然不是他的真实名字,只不过是他的性加一系的集体外号。张小三全名叫做张如松,一张国字脸,人如其名虎背熊腰,站在那里就跟棵千年老松树一般看起来就觉得下盘坚固非常,浑身的肌肉把体能训练服撑得都要爆炸了。这在营级干部中也算是少见的了,一看就知道从来没有放松过训练。

  不像有些营级干部,带了兵,除了一张嘴,其他的都停了。

  他是从东北过来的机步营长,职位军衔年龄都和黄友全差不多,平时遇见自然也就是你来我往互不服气的一对。平常两个班没少搞竞争,他看不起黄友全那眼高一切的军人子弟作风,黄友全不爽他的草莽作风。

  此时他才回过神来,黄友全这小子八成是看这叫李牧的小伙子不顺眼,这才把人高高捧起来,就等着自己把人往下砸呢。

  张如松倒是不想出这个头,只是现在的情况由不得他了。如果他不出这个头,损失的是集体荣誉。集体荣誉因为他受损,那就得着排斥吧。上个军校深造一来是为了提高水平,二来是结交更多的朋友,没有人脉,混个屁,哪哪都一个球样。

  “哦,第九旅。”张如松恍然说道,“我知道,以前是山东某纵队,土匪改编过来的部队。”

  说这话的时候,张如松有非常强的优越感,因为他所在的部队是血统纯正的正儿八经的王牌军,从建军到现在都是王牌部队,红军时期是红十五军团,抗战时期是新四军第三师,解放时期是四野的绝对主力二纵,现在是陆军中三支全机械化集团军中的一支,用牛…逼都是很难形象形容的。

  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