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猎人 >

第134章

中国猎人-第134章

小说: 中国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怕的还不是这个,斜坡再怎么烧,都很难影响到谷底的李牧,但是不要忘了,斜坡上的零星火源不断的王谷底掉!

  如果谷底被点燃,只要有一点点火,在没有尽快扑灭的情况下,很快就会成规模,届时燃起一大片之后,整个山谷就会像是一个炉灶,而且是有大量燃料的炉灶!

  李牧包括那个护林人还有那条狗,就是这个炉灶里面底部的三只小蚂蚁!

  最最最关键的是,这种山火烧成规模的速度非常非常的快!

  情况之紧急无法形容,谷底原本是最安全的地方,风向一变,马上就成了最危险的区域!

  李牧的速度一定要足够快,在谷底大火成势之前,带着护林员爬上去!

第260章 李牧无法磨灭的内疚

  “大叔!大叔!”

  李牧呼喊着,心情非常的急切,他眼眶里含着泪水。

  不是被烟熏的。

  眼前的一幕又一幕,和一年半之前多么的相像,他甚至有种错觉,自己穿越回到了一年半前,回到了那个刚入伍半年的新兵蛋子的时候……

  他的军旅引路人,他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人,吴军中尉,就是牺牲在这个山谷里。

  那已经是接近零点,深夜了,四处都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不是形容句,是描述句。

  那天的情况和今天的情况那么的相似。

  五连接到命令,已经扑灭的山头发现浓烟,当时五连正在撤离的路上,部队已经下到半山腰。五连派出的是吴军、余安邦和李牧三个人,组成小组前往查看。一名干部一名士官和一名新兵,很好的组合。

  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任务,上级要求,只需要查明情况,这种复燃的情况本来就多见。更关键的是,当时五连已经连续奋战了二十个小时,兵们早就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而且他们是最先到达火场的,那时候是上午,没有足够的照明器材,根本不适合在夜间扑火,就是这样,五连乃至整个二营,都坚持到了零点,一直到远在几百公里的兄弟部队,某步兵师的大部队赶到接替,这才开始撤离火场。

  但是,五连乃至二营乃至第三旅,从来没有让别人擦屁股的传统!!!

  一声令下,五连派出了侦察小组,探明火情,通报某步兵师。

  大部队在撤离,吴军带着余安邦、李牧,朝着大部队相反的方向走,上山,沿着原来进攻的路线,再一次朝已经成了一片灰烬的火场走去,向着那冒着烟的山头。

  他们顺利抵达了那座山头,就是当前陈韬他们所逗留的位置。正如所料,那是暗火,还没有完全燃烧起来,吴军他们赶到得很及时,但是面积很大。他们三个人决定动手进行扑灭,在可以努力消除一个源头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去消除,尽管他们只是接到侦察的命令。

  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几阵强风之后,那一段的暗火彻底地燃烧开了,火势越来越大,面积扩张得非常快。

  吴军果断下达撤离命令,就在他们飞快地原路返回的还没走多久的时候,突然发现,来时的路已经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复燃的大火给阻断了,那火势更大更加难以扑灭,因为第二次燃烧的是粗大的树干!

  李牧害怕得都要哭了出来,就连当时已经是班长的余安邦,说话都颤抖了。深处大伙的包围之中,眼看着大火一寸一寸地向自己逼近,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绝对不是任何人有机会感受的。

  完全可以试想一下,有一天你在上学,老师在讲课,上的语文课,讲的是一篇很美丽的文章叫做,突然一个神经病手持砍刀冲进教室,见人就砍见人就砍!而你!座位靠近门口!你清楚地看到那神经病狰狞的面孔和发出的慑人心扉的呵呵的笑声以及那诡异的笑容还有那滴血的砍刀!他朝你挥刀的时候,你如果不拉裤子,那么我跟你讲,你小子天生就是当土匪的料!

  当时,李牧就是这种心情,而余安邦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吴军非常沉着,他冷静地观察了火场的形势,果断决定:“从这边下山!山谷!”

  很危险的一个决定,但,没有第二条路!

  大火已经逼近到他们感觉到衣服都要燃烧起来的程度。必须要立即作出决定,否则当大火团团围过来,那就只有等死这一条路。

  山谷,这个山谷,一片漆黑,当时吴军他们是从东侧斜坡往下走,根据植被树木向上生长的自然规律,慢慢地往下摸!

  更加糟糕的情况发生在开始下山不久,所有的手电都没电了!使用了整整一个上半夜,当然会没电!

  李牧为什么向陈韬提建议要带双份的手电和双份的绳索,因为当时李牧三人就在这上面受到了教训!

  如果有手电,如果有绳索,那么,吴军排长就不会牺牲!

  摸黑走,什么都看不见,不幸中的万幸,人手都有一把和人一般高的铁扫把,吴军在前面,他用自己的铁扫把当拐杖,用来探路!

  吴军让余安邦把李牧的铁扫把当做绳索来,横起来,吴军抓前头,余安邦抓中间,李牧拽着后面,充当绳索把三人连起来,基本上就是脚尖跟着脚后跟地走,否则根本看不见前面的人!

  余安邦用他的铁扫把进行第二次探测,跟探地雷一样,不断地戳地面,确保没有镂空的地方。

  这么看,很明显,李牧被摆在了最安全的位置上。

  李牧使劲地张大眼睛,但是,看到的依然是黑漆漆的一片,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看不见光明,于是,他不时的回头去看山顶的大火,那大火越来越看不见,因为越往下走,树林越茂密,全遮住了。

  他更加恐惧的是,根本没有路,吴军排长几乎是用脚在到膝盖那么高的茂密的杂草里面踩出一条路来!

  还有恐惧,对黑暗的恐惧,你置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你不知道前面是深渊还是左边是悬崖或者右边是充满毒蛇的深动,你也不知道你应该往哪个方向走,你抬起脚你不知道应该往什么地方放。

  这一切,都被吴军和余安邦踏实的脚步声所消除,还有吴军和余安邦不时的交谈声,只有李牧默不作声,他被吓得不轻。

  想象一下,刚刚入伍半年的新兵蛋子,饶是他之前在地方上如何的勇猛,到了这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环境,也会生出对生命的恐惧。

  如果就这样往下慢慢的探索着走,早晚可以下山,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了一件他们不得不出手的事情——山谷里居然有人被困!

  这一幕一幕,和今天的情况何其的相像!!!

  当吴军听到一阵微弱的呼叫声,他马上停下了脚步,问道:“你们听见有人在说话吗?”

  余安邦侧耳倾听,顿时说,“好像是在呼叫。”

  李牧什么都听不到,他只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

  “有人吗?我们是解放军!”吴军扯开嗓子喊了一句。

  马上,那微弱的声音大了一些,像是很久很久没吃饭的人尽力喊出来的,“有人有人有人!在这里!同志救命!同志……”

  “在那边!”吴军马上就判别出了方向,马上转向探索着走过去,一边大声喊道,“你不要着急!我们的胳膊帮着白毛巾!如果你看见了,请尽量找一些可以反光的物品示意,让我们看见你!”

  “同志我这里什么都没有啊,我在这,我在这,我快要死了……”是个妇女的声音,很微弱,不知道是掉下来受伤了还是因为别的原因被困在这里,显然时间不短了。

  “老乡不要着急,保持着慢慢说话,让我们知道你的位置!”吴军喊道,根据那妇女的声音,不由的加快了速度过去。听她的声音,好像挺严重。

  那妇女微弱地说,“解放军同志,你们可算是来了,我还以为我要死在这里了,我还有三个孩子啊……”

  余安邦于心不忍,说了假话,“老乡!我们是接到命令来找你的!你放心,我们会带你出去的!不要着急!”

  李牧终于回过神来,只是,他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成了他一生的遗憾和内疚!

第261章 艰难救援

  吴军终于看见了黑暗中出现一个淡淡的人的脸的轮廓,还有一双充满渴求的眼睛。

  “老乡,我看见你了,别急。”吴军安慰道,伸出铁扫把去探前面的路,右脚也接着抬了出去。

  就在他右脚要踏出去的时候,忽然感觉到铁扫把的那根木棍戳空了!

  他猛地顿住身形,赶紧的把脚抽回来飞快地说:“不要动!前面是空的!”

  此时,那个妇女终于又说话了,“同志,不要从那里走,我就是从那里摔下来的,那里是一个深沟!”

  吴军仔细地观察了一下,那名妇女的位置就在前面不到五米的凹处,他连忙问道,“老乡,你是怎么到你现在的地方的?”

  “我刚好掉在树上,深沟下面有一棵树,我顺着树爬过来的。”那名妇女后怕连连,“如果不是那棵树,我就……我就……”

  说着就哭了起来。

  “后退。”

  吴军示意余安邦和李牧后退,然后慢慢蹲下去,借助着淡淡的月光观察深沟,深不见底,依稀可以看见有横着长出来的粗大树枝,约莫有五六米宽,想必那名妇女大难不死,就是砸在那粗大的树枝上,然后顺着树枝爬到了现在所在的小平台上。不然,摔下去不摔死也会因为没人能够发现而死掉。

  如果吴军等人不过来侦察火情,如果吴军等人不选择从这里下山,那么这名妇女生还的概率几乎等于零!

  更加糟糕的是,十几分钟之前,吴军身上的单兵电台最后一点电也耗尽了,而还有一部没怎么用的对讲机也因为超出了通信距离也发挥不了作用。

  彻底和部队失去联系了。

  很快,吴军有了办法,他对余安邦说,“我和你沿着沟边慢慢探索,看能不能找到路绕过去,希望这是一道山体裂缝,长度不会很长。”

  随即,他对李牧说,“小李,你待在原地不要动,听清楚了吗?”

  李牧连连点头,“听清楚了。”

  他也听到了自己的声线在颤抖。

  留下了他自己,吴军和余安邦一左一右,从他的两侧往前一些的地方开始,慢慢的用铁扫把的木棍探索着向两侧摸索,希望能找出一条可以跨过深沟的路来。难以想象,这种在黑暗之中摸索悬崖边的感觉是如何!

  希望能找到一条路,然后他们最终还是失望了,足足摸出去了有二十几米,加上就足有五十米的距离,居然发现深沟一直在延伸。

  吴军当机立断,喊道:“余安邦!往回撤!这是一条狭长的断裂带!”

  他的判断非常的准确,那道深沟就真的是山体的一条狭长的断裂带,一直从山顶往山下延伸的!

  很快,他们就撤了回来。

  那名妇女已经没声息了,刚才还在说话。

  吴军急声喊道:“老乡!你还能说话吗?”

  “嗯,我还没死……”声音非常的微弱。

  “你告诉我你哪里受伤了!”吴军问道。

  那名妇女说,“左边的脚动不了了,肚子也在流血,好痛,我想睡觉……”

  “千万不能睡!我们马上就过来!”吴军喊道,随即扭头对余安邦说,正想说话,也喊了李牧一句,“小李,你也过来。”

  沉吟了一下,吴军沉声说,“小李,你身上带了个单兵急救包,是吗?”

  “是,排长,我带着。”李牧拍了左胳膊口袋几下,他是下意识的带上的,就放在那里,但一直没派上用场。

  吴军也许是点了点头,但是黑暗中看不见,他说,“现在这样,只有一个办法,从她掉落的那颗树杈爬过去,她的情况可能不太乐观,先进行紧急治疗,然后再把她救上来。”

  不等他们说话,吴军说,“我先过去,你们用铁扫把拽着我下去。”

  余安邦不由说:“要是带着绳子就好了!”

  “想那些没用,利用手上的工具吧。”吴军说,“来,准备。”

  黑暗中的余安邦,嘴唇其实是在动了动的,他想请求吴军让自己上,但是他没有把握,吴军也不会让他上。

  别怪干部拿的钱多,有事首先干部上,然后是士官然后是义务兵。

  “李牧,你抱着我的腰!”余安邦喊道。

  李牧赶紧上去抱着余安邦的腰,余安邦把铁扫把的木棍带扫把头的那一端伸下深沟,就在那颗树杈的上面,吴军整理了一下衣服,深深呼了一口气,从李牧身上取出单兵急救包,就抓着木棍慢慢的往下落。

  余安邦和李牧几乎是半坐在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