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586章

道果-第586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言早就有了准备,就道:“陛下,世事无常,岂有万世不易之事?”

    “话是如此……”李坤说话时,下意识的看了王甫一眼,这位被他看重的相国。推行变法之时,就曾说过类似的话,“但若是一个政令,只能持续三十多年。朕是无法活到那时候的,若是后人不堪大用,岂非……”

    “陛下!”

    听到这般言语,白面老人魏公公立时出声。制止了李坤话中不祥,眼露一点不易察觉的悲戚。

    而其他宰执听来,皇帝说出这般不祥之言。也是不该的。

    那张链更将脸一绷,对邱言斥责道:“邱学士,这些事你想的太早、太多,真正要操心的,还是草原军争一事,至于这折子上所说的事情,不论可行与否,先就不合时宜了。”

    刚才,李坤看了折子之后,就将之传阅几位宰执,在场众人都有所观,各有所思,而这张链却是颇为不满,觉得邱言有故作惊人之语的嫌疑。

    “正因国战当前,才应将后续之事都给理清楚才是,提前要有布局,到时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省的多出许多杂乱琐碎,”邱言看了张链一眼,笑道,“不过,张相国说的也不错,这做事应该先易后难,将眼前的事情做完了,才能慢慢去攻破后面难关。”

    “先易后难?”张链摇了摇头,越发觉得邱言的口气太大了,“年轻人,有了些成就,也不能因此膨胀,这国战之事,倾举国之力为之,到了你的嘴里,却成了容易的事情,这口气未免也太大了点,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如今在这兴京,不少人对邱言,都要恭恭敬敬的,无论是从成就、战绩,还是从位格、学识方面而言,都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凌驾于邱言之上,只是这些人里面,却不包括几大宰执。

    位列在职,人臣巅峰,这么点的自信还是要有的,就算自认不如邱言学识,也不会觉得自己就低上一头,就算那日王靖对邱言很是客气,可言语中,也是平辈论交。

    张链的年纪,比王靖又要大上近似三十年,论资格也是几朝元老,说起话来,自然也少了一些顾忌,更何况,他所引领的利益集团,如今正受到源自邱言的威胁,本就对邱言不满,眼下也有借题发挥的意思。

    邱言却摇摇头道:“邱某不是说国战简单,只是和安定北疆、羁縻各族比起来,是较为容易的,毕竟倾一时之国力,动员兵将,就可为战,而要消化此战之成果,安定内外之人心,甚至在那草原上移风易俗、推行圣人教化,却非一朝一夕可成,其中更是繁复多变,更不可能如原先一般只用武力,须得王霸并举,堪称是世间凡俗中,最为复杂的事情。”

    “哦?你有什么想法,不妨有空的时候,写一个完整的章程呈上来,想来定是不错的,但我等这次聚集过来,其实还是想要就国战的态势,阐述意见,你若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先说一说,其他的放到以后再谈。”这次说话的,乃是另外一名宰辅,徐进。

    政事堂一共五名宰辅,除了马阳、王甫、张链之外,就是这资历最浅的徐进,以及身体有恙的闫东亭。

    徐进本在西边开边有功,得入宰执,不过入了政事堂后,却是低调行事,直到最近国战起,他开边的经验有了用武之地,为皇帝侧重,才在无形中增加了话语权,权势有所增加。

    说起来,邱言还与徐进的孙女有过一点联系,他的孙女就是徐苒,因文枝桢一案,现在正被禁足家中。

    如今,听到邱言所说,其人先是想起了自己在西面开边的经过,言语间颇有善意。

    而那闫东亭,却是个看上去病恹恹的老人,面色蜡黄,坐于椅上,不言不语,眼睛却始终盯着邱言,这位宰执之前都是卧床不起,几度病危,最终却挺了过来,朝野正有传闻,说他正打算致仕,只是国战当头,不方便提出。

    不过,这个传闻如果是真的,那这政事堂空出来的一个位置,无疑又会引起一番朝中争锋。

    除了这五位政事堂的执政,还有两人在列,便是那枢密院的王靖与耿赤了。

    这两位枢密使,执掌兵事,本身和三衙也有联系,讨论北疆国战的时候,又如何能少的了他们?

    如此一来,五名执政、两名枢密使,加上那位皇帝,以及执掌特务和情报机构的魏公公,这个房间里可以说是聚集了整个大瑞,最有权势的人物。

    而他们的目光,如今都集中在邱言的身上。

    一瞬间,竟让邱言有种天下加之在身的沉重感,他知道这是因果牵扯所致,却也不怵,抖擞精神,笑道:“国战当头,邱某自是知道,这次过来,也与此有关,不过下官最近所为,于私不容于世家、于公也不和官场,不能和光同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因某些缘由而远离中枢,这也无妨,但要趁着还能上折子,先把要说的事说了,日后若有人能想起,便可一用。”

    这席话说出来,那一名名宰执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的念头却都有急速变化,他们都没有料到,邱言会将事情说得这般直白。

    实际上,与邱言有关的那些个事情,在场众人自是清楚,也能想到待得国战风波过去,必有世家势力要出手打压,但这些应是桌面下的事情,岂能轻易拿出来说?更不要说在这御书房里了。

    “到底还是太过年轻,锋芒毕露,毕竟不是好事,有些分不清场合、轻重,还需打磨……”

    一时间,不少宰执的心里,都生出这么一个念头。

    另一边,邱言说话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一抹浅笑,目光在诸多宰执脸上扫过,看着他们多少有些变色的目光,心底别有一番感受。

    “不愧是宰执,无论心中有什么想法,脸上都不会表现出来,几乎难见端倪。”

    就在邱言转念之时,张链又是冷哼一声,道:“你这后生,将御书房当成什么地方了?什么于公于私,你做了什么,有何评价,自是要看是否于国有利,其他的多说也没有意义,不过,你说这次过来与国战有关,就先将这事讲清楚。”

    桌后,李坤听了邱言的话后,心中一动。

    京城世家的动向,朝廷百官不会传入皇宫,可皇室有着另外一条消息通道,自是有所察觉,听到邱言说出那些言语,李坤难免有些念头,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国战,其他的都要先放一边。

    想着想着,他便道:“这几日,依邱卿的计谋,从几个敌酋口中,得了不少信息,都加以印证,令战局有所改观,几位相公也颇为赞赏,只是他们却又担心,这种事多了,柔罗人会意识到消息外漏,加以戒备,甚至反过来利用。”

    “此言不虚,一而再,再而三,岂能不察?”邱言点点头,却道,“所以,应在几名俘虏无用前,便获得最多消息,争取与柔罗决战,一举奠定胜局!”(未完待续。。)

    ps:  感谢“好哈哈饿”投出的月票!







第八百二十四章 宰执何所惧,莫觉势不衰

    “此言有些想当然了,”王靖这时开口,“眼下,朝廷大军虽横扫草原,剿灭些许部落,连柔罗人之下的三大部族,都被攻伐的一路北逃,但毕竟未发现柔罗人的主力,不要说是决战,连给予柔罗人重创,都还做不到。”

    因是君臣奏对,商谈草原战局,这言谈之中,也就没有多少遮掩了。

    战局如何,对外宣传时,肯定要有所修饰,就算是朝会之上,与百官交谈的时候,也不可能真的完全透露出去,一来是防止局面失控,被那些个朝臣,觉得战局无望,转而拖后腿,这二来,则是从保密的环节考虑。

    任何消息,知道的人越多,泄露的可能越大,就算是大瑞的朝臣,其中也不乏被人收买之徒,甚至有些干脆就是探子,又或者在无意中泄露消息。

    不过,也不可能虚报隐瞒,但肯定要有所保留。

    只是,这种保留,并不存在于王朝最上层,不然连讨论个局势,都不能实事求是,就更谈不上与他国交战了。

    只是,这种实事求是,在邱言看来,依旧有些单薄。

    大瑞国都位于关中,离草原不远,但毕竟有着距离,在御书房中进行的商讨,与整个战局而言,必定会有延迟,只不过,完全放任军队去做,却为皇帝所忌,一来二去,只能采取折中之举,也就是朝廷高层制定大方针,前线军队享有一定程度的自行权。

    好在大瑞的指挥体系还算完善,从三衙而出的帅臣有不小的权势,受皇帝和朝廷信任,才没有因为相互制约影响战局。

    眼下,王靖开口,其他宰执也没了顾忌,他们也都觉得。邱言的说法,太过于想当然了,如果说决战,在座之人没有不想的。

    战争进行到现在,大瑞的整个国家机器几乎都运作起来了,粮草重组,军队又在邱言的事迹和几次小胜中,积累了不小的士气,正该是一鼓作气的时候,如果不能乘胜而为。抵定胜局,那就要再而三、三而竭了,如虹士气,不可能永远维持。

    只是,斥候和探子遍寻草原,依旧难以找到柔罗大军主力的踪迹,这决战不是想来就能来的。

    另一方面,靠着邱言的计谋,从几名敌酋的口中。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可也只是暂时的,柔罗人并不愚蠢,当他们发现大瑞军有计划、又预谋的行动。并且多有建树之后,就会意识到,是自身的情报遭到了泄露。

    到时,他们很轻易的就能推测出。消息是源自三大部陷落的敌酋,等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反而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由此设计,设立陷阱。

    这也是几位宰执担心的地方。

    眼下,这真正的问题,其实就是把握住对方何时会意识到情报泄露,又会在什么时候,转而将之布置为陷阱。

    把这个度把握好了,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几名俘虏的用处,不过,由于计谋是邱言所设,他的这个功劳,也已经坐实了,任谁都无抹杀,等于是在原本战功的基础上,又有增加。

    听了几名宰执的话语,邱言适时道:“我知道诸位相国,担心的就是把握不好度,让大军陷落胡地。”

    “你知道这一点,何故还提出要发动总决战,此事断无可能,依老臣的看法,还是见好就收吧。”张链看了邱言一眼,面露不快,接着朝李坤拱手道,“天朝大军横扫草原,破灭了众多部族,足以令胡人胆寒,这时收兵,可以体现出天朝的礼仪风度,可谓恩威并施,相信能以王道而服之。”

    这张链的话里话外,都在劝慰李坤,俨然是倾向于主和的。

    只是,他的话音一落,就有个略显微弱、颤颤巍巍的声音传来:“此言差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胡人,虎狼之性也,你不伤他,他都要过来咬你,如今我等深入草原,闹得那柔罗人迁徙部族,他们岂能善罢甘休?若不能一战将其打死、打残、打服,必有后患。”

    这个说话的人,赫然是病恹恹的闫东亭,他说完之后,剧烈的喘息了几声,立刻就有小黄门上前,给他抚背。

    只是,他的话令邱言感到有些意外,没料到这样一位久病宰执,居然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从话中就能听出来,这闫东亭不光是想要打,还想要一口气将那柔罗人打得难以再起!

    有了两位宰执发言,其他的几位也都生出种种想法,各自开口。

    邱言坐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听着。

    这些宰执所言的事情,都是高屋建瓴,而且不是空谈,讨论一旦有了结果,立刻就会影响到整个中原的广袤土地,甚至连那四夷之地、关外几处,一样要受到影响。

    一言而动天下人道,这种景象,若是邱言能坐到那样的位置,自是能够时常感悟,可眼下,能看到这样局面的机会不多,更何况是国战之时,言语能决兴衰,倍加珍贵。

    是以那言语都化作邱言魂中的一缕感悟,沉淀到心火之中,沉淀起来,完善人文神道。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宰执彼此间的政|治倾向越发清晰,讨论也就慢慢转变成了争执,都要透过对于战局的看法和指挥,来达成自身目的,掌握主动。

    说到底,战争终究还是政治的延伸,战争要处理的,往往还是政治问题。

    不过,说了半天,倒是皇帝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和邱言不同,几位宰执的争论,他日日都要听,内容也大同小异,反倒是邱言最近几天送上来的情报,更让他感兴趣。

    一念至此,李坤轻咳一声,止住了几位宰执的争执,又对邱言道:“邱卿,你还是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既然提出来要决战,想来也是有所准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