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487章

道果-第487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的就有些隐晦,其实是暗示三水族的始祖,乃命修有成的修士。

    盖因修士到了命修第二境,炼化七魄,只要炼化了那英魄,这一身神通术法,就能留存一点皮毛在血脉里,随后代流传于世,做出超出常理的事。

    似这三水族人以血引鱼的表现。也不算惊奇。

    实际上,草原上但凡能够崛起的部族,几乎每一族,都或所或少的有英魄血脉的传承之能。

    不过。这种血脉传承,随着时间推移,一代代稀释,最终难免归于平凡。除非血脉源头又有异变,不然终究要湮灭与历史。

    这三水族人能轻易运用特质,至少说明他们那位始祖所在年代距今不远。也说明这个部族本身的历史并不漫长。

    当然,经过一番讲解,众人对于当年苏公如何生活的想法,又有变化,越发疑惑。

    “其实这种冰鱼,可以与中原货物互易,”这时,一直沉默倾听的孟青宾忽然开口,他一说话,说出的内容,就让在场的三水人心中一跳,“茶叶、盐巴之类的东西,都可以交易的到。”

    听着这些,三水贵族都是怦然心动,他们地处偏僻,但并非不知中原物产丰富,也不是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可惜在草原上,想要获得这些,途径一般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柔罗人的手得到。

    盖因这草原与中原的互市,就是被柔罗人所掌控的,在最早的时候,大瑞官方还曾组织正式的边界交易,后来随着柔罗崛起,反而过来劫掠,官方交易就被禁制了,但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是以还有不少的民间走私。

    这孟青宾背后的孟家,背靠边疆,也参与了这些事情,这时说出这话,也有为家族铺路的意思——

    危机一去,他这位使臣代表国格的部分就有些暗淡,家族利益再次提上日程。

    人心,本来就随环境而动,不到最后时刻,难见底线和原则。

    想着想着,三水老汗便道:“正使的好意,三水族上下很是感激,只是三水距离大瑞遥远,中间更要经过诸多部族,还有柔罗人阻拦,怕是很难直接互市。”

    “这个本官岂能不知?”孟青宾微微一笑,“如今柔罗已受重创,待得大瑞与贵族共同出兵,击溃柔罗残部,到时那柔罗的肥美草场,自是要归于贵族的,两方互市,难道还能再受阻拦?”

    他这位大瑞正使,在争取家族利益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经过邱言的一番作为,已然震慑了三水上下,下面要做的,就是给他们画一个蓝图,描绘出击败柔罗人后的美好远景,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正是恩威并施之举。

    这话,令老汗也拔律颇为心动,可他没有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立刻表态,只是道:“柔罗虽然损失了左贤王,但还有其他三王与汗帐本部的人马,实力尚在,不可能被一战击垮。”

    “柔罗本部陷于内乱,左贤王又被剪出,已然失了羽翼,纵然不被一战击溃,也要四分五裂,空出来的地方,三水族不要,朝廷就要交给其他部族,国主还是想清楚的好。”孟青宾也不争辩,淡淡的道,“而且,柔罗一分,被其强行征服的各族,定也要作鸟兽散,到时不攻自破。”

    这话里已经带上了点威胁,告诉也拔律,三水族并不是大瑞唯一选择,这也是邱言的意外之举,增加了大瑞的声势和主动,孟青宾作为外交人员,才能更为从容。

    老汗心中一凛,但还是不敢贸然决定,只道:“还是从长计议,等回族中,再与正使商议。”

    另一边,经过最初的震撼之后,众使臣的目光,终于移到了水面边缘,有人看到了那座石像,立刻惊呼一声。

    “那石像,就是你们中原人口中苏公所化。”多鲁始终注意着邱言的动作、表情,听到惊叫,便在第一时间出言介绍。

    “就是那里么?”

    邱言眼中恍惚了一下,在他的视野中,粼粼湖水、漫天风雪忽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乃是一片雪白的草原,一道单薄的身影, 披着兽皮、持着节杖,踽踽独行。

    不过,这个景象片段,很快烟消云散,耳边响起了赵参的一句疑问:“那就是苏公居所?果然苦寒、简陋,当年的匈卑何其恶毒!不过,附近并无草丛,寒风处处,苏公是如何牧羊的?什么羊能活在这等恶劣之地?”

    大炎乃中原古朝,也曾震慑四方,而当时草原上崛起的则是匈卑人,双方互有攻伐,众人口中的苏公,便是大炎派往匈卑的使者苏使,因恰逢战事,被匈卑单于截留,逼他归顺。

    与苏使同行的人,不少就受不住压力,宣布归顺,可苏使却是不从,那单于便将他关起来,不给吃喝。

    困境之中,苏使饿了就吃毡毛、嚼冰雪,生生忍耐,几日不死,匈卑觉得很有趣,有心戏弄,就将他流放到北海绝地,让他牧放公羊,说等公羊生出羊羔,才能放他回去。

    公羊生羊羔,自然是没有可能的,这一困就是几十年。

    即便后来大炎祭拜了匈卑,将之驱逐,那领军将领问起苏使下落,匈卑也没有告知,还是后来随苏使同去、归顺匈鲜的一人,透露了一点玄机,可惜那时,苏使已经不在人世。

    但这个事情却从此流传于天下,成为人所共知的传奇,更成不少文臣的精神寄托。

    之前三水老汗说苏公冥顽不灵,那使臣们那般愤怒,就是因为精神寄托被辱的原因!

    随后,在三水人的带领下,孟青宾、邱言等人缓缓前行,石像位于低洼之处,要走下一片斜坡,地上都是冻土、表层更已结冰,走起来很滑,不得不小心,是以行进缓慢。

    短短几步,花了近一个时辰,不少人被冻的身子发抖,却没有人口出怨言,就算是邱言,本来架风就能一鼓作气抵达,却没有运用神通,而是随同旁人一起步行。

    越是靠近,使臣们的脸上,越是露出肃穆之色。

    到了跟前,看清石像,更是牵动了他们的心弦,都是神情变化。

    那石像的面目栩栩如生,光看面容,就知是一枯瘦老人,披着兽皮,手持节杖,面南而逝,脸上还凝固着生前表情。

    遗憾、眷恋、坚毅。

    石像身前的冰层深处,隐约能见到几个字,凝神看去,就辨认出来——

    绝前叩首,臣未成使命,愧对江山社稷。

    看到这句,众使臣都是心中一颤,生出难以言喻的伤感和唏嘘,人群中的史官经过之前的事,已经有了准备,这时从怀中取出纸笔,就要记述,可寒风一吹,墨汁却先结冰了!

    邱言位于人群中,同样有感于几字,更是从里面发现一点真灵,心神一颤,体内阴灵竟被字中精神牵引,飞了出去!

    下一刻,光影变化,风雪停滞,一道身影从石像中走出,周围景象随之大变,不再是坚硬的岩石、冻土,而是化作雪白草地,长草及膝。

    自石像中走出来的人,持着根节杖,扬空挥舞,周围却不见羊,反而聚着一群……

    狼!(未完待续。。)

    ps:  感谢“冒险者*天云”投出的月票!







第六百八十九章 念留一石间,合流四书中

    “狼?”

    看着那一头头眼放绿光的凶残野兽,邱言心中一动,随后目光落在了那道身影上面。

    这道身影从石像中走出,乃是名年龄不小的老人,穿着兽皮、持着一根节杖,手脚裸露在外,枯瘦如骨,布满冻疮。

    他的脸上满是皱纹,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就是因为这双眼睛,让他整个人显得精神矍铄。

    令邱言有些意外的,是此人身边充斥着浓郁的文思——这也没什么,还在意料之中,但除此之外,文思中却还掺杂着雄浑的……

    香火民愿!

    不错,既不是单纯寄托念头的香火,更不是无意识聚拢过来的民愿,而是如同神灵提纯后的香火心念一般,只是稍微显得驳杂、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去主持和操控。

    观察片刻,邱言就拱手为礼,对那人道:“后进邱言,见过苏公!”

    见了此人装扮、手上节杖,联系之前景象,他如何还猜不出其人身份,实际上,还未踏入三水族的聚集点时,邱言就在那山头上遥遥感应,知道这里藏着隐秘。

    对面那人见了,微微摇头:“不必多礼,你我虽是同族,毕竟隔世,不是同一王朝之人,没有必要搞得多么复杂。”老人的声音有些低沉,不显得沙哑、阴森,反而有种浑厚之意,“我将你的阴灵引出来,也不是要听你说这些的。”

    邱言现在看似四肢健全,但实际上只是神魂阴灵出窍后所化,而且与那孟青宾等人隔绝两处,并不想通。

    “苏公有何要教我?”邱言这般说着,心里还有疑问,想知道对方此时的存在形式到底为何——

    毫无疑问,那曾经代表大炎、出使匈卑的使臣已然作古,葬身这北海边缘。肉身化作石像,或许因为如此,遗留下来难以言喻的变化,加上几百年来士林文人和民间百姓,对于苏公牧羊这个成语的理解、推崇,使得其人的存在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但是,看起来,其人并未归冥,却也没有成神——承万民之念。是可以被封神的。

    那没有统筹的香火民愿,证明了其人并未化作神灵,否则不可能对香火无法控制。

    “难道是身化岩石,又或被古代的匈卑人用了什么法子,定住了真灵,被锁在这北海之滨了?”

    “你大概在猜,我是否被束缚在这片土地上了吧。”

    这时,老人忽然开口,将邱言所想说破。邱言也不争辩,默认了其问,就听那人继续道:“其实,我并非当初那人。在这里牧羊的苏使,早就离去了,我不过是其留下的痕迹,结合万民之念凝结而成的一道意识。有着他的思想、记忆、性子,但终究不是同一道意识。”

    “痕迹和万民之念结合而成?”邱言闻言,眉头一皱。疑窦丛生,亦升起一点警惕。

    “不错,”老人点了点头,“对使命的坚持、对故土的眷恋、难以落叶归根的遗憾,以及这化作冰冷岩石的身躯,都是留存世间的痕迹。”

    听着这些,邱言心里却泛起种种念想,他自然知道,天地间自有一套秩序,人道意念汇聚过来、寄托一处,或许会靠着某种联系,暂存于某地,但能否催生出另外一个意识,却不好确定,就像周饶洲被封印的神灵,法职牵扯的民愿,在千百年间,不断汇聚、积蓄、沉淀。

    “那尊神灵被封印很久,民愿沉淀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却没有诞生出另外一个意识,这或许是由于他本体离得够近,又或者没有身躯化作岩石、遗留在外,也可能是因为封印足够严密,不过……”

    他看着对面老人身影,感受其人散发出的阵阵气息和情绪波动,清楚的辨识出来,这些气息与波动,和之前的石像一般无二——

    满是眷恋、亦有遗憾,更多的则是一种贯彻心念而来的坚定!

    “这老人,如果真是诞生出来的意识,继承了离去之人的记忆、性格、思维方式,那原主又如何了呢?说是离去,是去了遥远之地,还是已然不存?”

    老人目光一转,仿佛看透了邱言心思,但这一次他没有直说,而是道:“不必想那许多,我在你面前现身,不是要加害于你,事实上,你并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人,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来到此处的中原人士也有不少。”

    “哦?可是人人都有机会念入此间?”邱言说着,游目四望,入目的是雪白草丛,一眼看不到尽头。

    这当然不是实景,而是民愿凝聚出来的一片广阔冰原。

    这片冰原,不是刻意凝结的,是由于苏公牧羊的事迹流传出去后,中原百姓、百官、文人墨客,在心里所想的情景。

    这种通过道听途说,最终构建出来的景象,必然和真实的冰原不同,夹杂了许多理想主义的成分。

    不过,这些邱言都能明白,可那遍布草丛各处的灰狼,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缘由是在哪里,牧羊牧羊,旁人所想的肯定是羊,投影过来的,也应该是羊,可这里哪里有半点羊的影子?

    有的,却是吃羊的狼。

    那边,老人却摇了摇头:“不是所有人能见到我,不是我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他们自身的资质、成就才是根本,如你这般,本身就有修为,固然能感受得到我,可如果是一个单纯的修士,却难以引起文思的共鸣,而且,我在你身上感到了一股博大精神,不是来自于外力,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想来是心有锦绣,能成一典,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