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江湖探案传奇 >

第156章

江湖探案传奇-第156章

小说: 江湖探案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丽华满脸不可思议,道:“苏先生,她怎么会在这里?”

    苏拙笑道:“这间屋子里很暖和,她当然会在这里。否则在别的地方关两天,只怕要冻死了!”

    段丽华道:“不,我是问,她是怎么被绑在这里的?”

    苏拙道:“那就要问刘夫人了。”

    女子答道:“前天傍晚,我在家里烧饭。忽然就不省人事了,醒过来时,已经被绑住了手脚,丢在草里。我还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许掌柜的店里。后来,有个黑衣人来过两次,就那锅里煮的高粱喂了我两口。可是他既不跟我说话,也不许我喊叫。只是说,时候到了,自然会有人来救我。”

    苏拙点头道:“我明白了,现在我们就送你回家吧!”

    许掌柜送三人出门,道:“这位先生,你可千万要帮我给刘先生解释解释啊。这件事真的与我无关……”

    苏拙笑着点点头上路。刘庭的妻子丁良毓也是个知书达礼的女子,忍不住问道:“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抓我?”

    段丽华不等苏拙开口,牵着丁良毓的胳膊,说道:“丁姐姐,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我来说给你听!”

    苏拙也笑道:“好啊!你且说说看。”

    段丽华道:“前天傍晚,有个人忽然将你打晕,捆了手脚,趁着夜色丢到许掌柜店里。他对你并没有恶意,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因此才将你丢在暖和的屋子里,还来喂你吃的。之后那个人便以你为要挟,让你丈夫刘先生写了两张纸条,送到了许掌柜的柜台上。还要他代为照顾田家的小儿子。当然刘先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为了救你,不得不做而已。到昨天傍晚,那个人又偷出许掌柜的钱袋,将刘先生写的一张纸条放进去。趁着田锋买酒回去时,将钱袋丢给他。而后以偷钱为名,逼迫田锋把他弟弟抱到了刘先生家门口。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连环计!苏先生,我说的对吗?”

    苏拙赞许道:“一点也不错,我说得也不一定有你好!”

    段丽华满脸喜色,丁良毓却道:“可是,这个人到底是谁?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呢?”

    段丽华也奇怪道:“是啊,这一点我也始终想不明白。这个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丁姐姐从家里掳走,却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做这么多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苏拙笑道:“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了。等到时机到了,自然一切谜题都会解开!”

    段丽华撅着嘴,道:“苏先生,你一定知道。快告诉我嘛!”

    苏拙依旧笑道:“佛曰,不可说……”

    段丽华满脸不乐意,皱眉苦思。正说着话,几人已经走到了塾馆。敲开门,刘庭见到妻子果然安然返回,高兴地大叫起来。丁良毓忙将两位恩人请进屋。刘庭也道:“天色也不早了,不如二位留下来吃晚饭吧!内子的手艺,可是没的说的。”

    苏拙笑道:“如此,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丁良毓道:“我看你们也是赶路的行人。这镇上没有客栈,不如今晚就住在我家,如何?”

    刘庭道:“是啊是啊!家里还有一间房间,被褥都是齐全的。二位正好住!”

    苏拙和段丽华对视一眼,尴尬地笑笑。丁良毓看出其中含义,忙道:“笨蛋,两位恩人不是夫妻!今晚你就与苏先生一起睡,我便与段妹妹睡了!”

    苏拙笑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刘庭夫妇说着便去后厨忙活起来。段丽华一脸坏笑,看着苏拙,道:“苏先生,你是不是很失望啊?”

    苏拙愕然道:“失望什么?”

    “自然是今晚我不去陪你了啊!”

    苏拙笑道:“胡说八道!”说着坐在刘庭写字的椅子上,随手翻看刘庭的书法。

    段丽华走到苏拙身后,伸手为他揉捏肩膀。苏拙有些受宠若惊,道:“我多年漂泊惯了,从没有这般享受过。小依,你可别让我养成坏毛病!”

    段丽华手上却不停,笑道:“那你告诉我,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苏拙笑道:“那我就给你点提示。设计这一切的人,显然是一直在给我们提示的。他自己可以写信,为什么那两张纸条非要由刘先生来写呢?就是让我们顺藤摸瓜,找到田家小子。而那两张纸条,都是算准了时间,在我们经过的时候,故意让我们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段丽华若有所思,忽然笑道:“苏先生,我似乎有些明白了!”

    “哦?你可真聪明!”苏拙由衷赞道。

    段丽华道:“不,是您教的好!不如,你就收我做徒弟吧!”

 蜀道之难卷第十一章 蜀道难(上)

    苏拙闻言一愣,笑道:“开什么玩笑!”蓦地又想起自己的师父鬼隐,一时间五味杂陈,长叹了一口气。

    段丽华见他忽然闷闷不乐,也不再说话,默默地为他揉肩。苏拙无精打采,草草吃过晚饭,便回到房间,坐在桌前,想着往事。刘庭自顾自得在书房写字,屋里只有他一人。

    忽然房门被推开,苏拙抬头一看,竟然是段丽华端着一盆热水,用身子撞开房门。她说道:“苏先生,我给你打了热水,洗把脸吧!”

    苏拙淡淡道:“你放在那里吧!”

    段丽华道:“苏先生,你不想收我为徒,也不要不高兴嘛!”

    苏拙微笑道:“跟你没有关系。”说着还是起身,接过段丽华的水盆。他看了看段丽华的脸,忽然“咦”了一声。只见她洗去了脸上胭脂和朱红,素面朝天,却更显清丽。更奇怪的是,不施脂粉时,她居然看起来又年轻了些。

    苏拙奇怪道:“你有十九岁么?我怎么感觉不像?”

    段丽华狡黠地一笑,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苏拙摇头苦笑,想不到白天自己刚以此为托辞,对她隐瞒。这会儿段丽哈居然现学现用起来。苏拙洗过脸,段丽华端起脸盆,道:“苏先生,早点休息吧!明天一早,咱们还要赶路呢!”说着,风风火火地出门了。

    苏拙看着她背影,不禁莞尔,心中忽然又想起小时候,自己与师父生活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比段丽华还要乖巧聪明,什么事都能做得让鬼隐高兴满意。他轻轻叹了口气,暗道:若是师父还在人世,又会怎样呢?他忽然苦笑两声,鬼隐早已不是自己从前认识的那个师父了,就算还活着,只怕也要与自己势同水火吧!他这么想着,囫囵躺到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丁良毓做好早饭,又准备了一些大饼干粮,又给段丽华备了两身衣服,一起装在包袱里,送他们出门。镇上并没有雇坐骑的人家,不过许灵得知苏拙他们要走远路,居然把家里一头垃酒的黑驴牵了过来,送给二人。

    苏拙和段丽华自然是千恩万谢。告别几人,出镇向南,走了半天,渐渐不见人烟。四处崇山峻岭,路也越来越窄,崎岖难走。段丽华从未走过如此难走的路,苏拙便让她骑在驴上,自己牵着,在前领路。段丽华骑在驴背,双脚凌空晃悠,说说笑笑,一路上倒也没了寂寞。

    如此走了三四天,在荒野过了两夜,又在猎户的破屋中住了两夜。如此朝夕相处,两人渐无嫌隙。段丽华十分聪明,经过几日相处,居然对苏拙了解渐深。往往只要苏拙脸色稍稍一变,她就能猜到苏拙心中所想。苏拙也不禁开始佩服起她来。

    这一日,苏拙指着前面一段山路,道:“我们已经过了子午道,前面就是金牛道了。这里是最险的一段路,你可注意些,别从驴背上摔下来!”

    段丽华满不在乎,笑道:“苏先生,你怎么挑了这么难走的一段路?”

    苏拙道:“自古以来,入蜀的道路都不好走。再说,我原先也没打算带着你啊!要是我一人走,倒是轻松。”

    段丽华满脸坏笑,嘴上却道:“好好好,是我拖累你啦!”话音刚落,驴蹄子踩着一块石子,滑了一跤。驴背一斜,段丽华没有抓稳,便滚落在地。

    苏拙一惊,忙伸手一抓,正好抓着她双手,才没有让她顺势滚下山坡。苏拙再一使力,将段丽华抱了起来,坐在路旁一块大石头上。段丽华抱着左脚,直喊痛。苏拙也顾不得许多,脱下她左脚鞋袜。只见一道长长的血红口子留在一段青葱般的小腿上,是方才被尖石割破了。

    苏拙皱眉道:“让你小心些,你偏听不进去!”

    段丽华忍着疼痛,居然还能笑出声,道:“不过……是一点皮肉伤……不碍事……”

    苏拙哼了一声,拿起水壶,往回走去。方才经过一条山涧,他便想去打些溪水。没走多远,拐过一个弯,忽然看见前面两个男子,背着行囊,正在往这边走。这两人看见苏拙,同时愣了一下,随即低着头,匆匆赶上前去。

    苏拙眼珠转了转,冷笑一声,看着两人走过段丽华坐的地方,才朝山涧而去。打回水来,将段丽华伤口洗净,又小心包扎起来,这才算大功告成。

    段丽华一直咬牙忍着,额头上竟渗出一层汗。苏拙道:“你坐在驴背上也不安全。算了,还是我背你吧!”说着背过身去。

    段丽华轻轻趴在苏拙背上,笑道:“苏先生,我看你有时候像个教书先生,有时候又像个大侠。一点文人的柔弱都没有!”

    苏拙暗笑:我会武功的事,都还没有告诉你呢!他背起段丽华,牵着黑驴,快步上坡。段丽华身材娇小,一点重量也感觉不到。她趴在背上,不时恶作剧地朝着苏拙耳朵吹气,惹得苏拙大骂。

    段丽华忽然问道:“这路是谁修的?这么有本事!”

    苏拙笑道:“这条路传说是秦国时候,五个大力士修的。不过这都是传说罢了。这条路经过几百年修建,才有今日规模。唐时有一位大诗人名叫李白,曾在这里写过一首诗,叫《蜀道难》。他说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可以从中窥见修路之难。”

    段丽华道:“这首诗我曾听爹爹读过,他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苏拙点点头,道:“没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连飞鸟和猿猴都走不上去,你说险不险?”

    段丽华笑道:“可是我看你走得比猴子可快多了!”

    苏拙笑道:“不过,这里虽然路险,更险的却是人心!诗中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轻,化为狼与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段丽华问道。

    苏拙耐心解释道:“就是说,剑门关这个地方很险,易守难攻。如果守卫这里的不是自己的至亲,很有可能就会反叛,占山为王,变成吃人的豺狼!”

    段丽华倒吸一口冷气,道:“那我们会碰上这些豺狼吗?”

 蜀道之难卷第十二章 蜀道难(下)

    苏拙叹口气道:“光是本朝以来,蜀中就曾多次爆发动乱。许多人占据剑门关,与朝廷相抗。最近的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就是蜀中唐门纠结三十六洞府,一起反叛。虽然经过几年,终于将这伙人镇压下去,唐门也因此满门被灭。但是蜀地经此动荡,也是民生凋敝,多年都难以恢复。所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啊!”

    段丽华担忧道:“那我们还要一直往前走吗?”

    苏拙笑道:“有我在,你怕什么?如果走得快,咱们明天就能赶到剑门关。之后的路便要好走一些了!”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走了一天。苏拙玄功在身,虽然背负一人,仍然走得很快。一天下来,居然赶了三百里路,让段丽华直呼不可思议。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两人又要在山间露宿。山风寒冷,段丽华只得继续钻进苏拙怀里,这才能睡着。

    两人如此风餐露宿,赶了四五天,过剑阁,渡长江,终于抵达成都府外。此时段丽华的脚伤也好了,可以自己下地行走。地势平坦,她便放下心来,高呼:“赶了几天险路,心一直悬着。现在总算能松口气啦!”

    苏拙手指前面一个村庄,道:“我们先去那里休息一下!”

    两人快步走到村口,迎面看见几人披麻戴孝,抬着一副担子,上面躺着一具尸首。苏拙皱了皱眉,拉着段丽华的手,闪到一旁。送葬队伍经过,苏拙忽然瞥见担子上尸体身上的白布被风掀开一角,露出死者的脸。他忽然骇了一惊,原来这张脸呈青灰色,瞪着一对血红的双目,实在诡异至极。

    苏拙心中不安,等队伍走过。段丽华忽然指着村里,道:“苏先生你看!”苏拙顺她手指望去,只见村里十户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