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惊天盗墓团 >

第78章

惊天盗墓团-第78章

小说: 惊天盗墓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万诺夫放下长矛,因为紧张而气喘吁吁。

    里屋有一截短木床,粗布衣服和兽皮叠放得整整齐齐,头顶可见经过粗略修补的洞。

    刚刚路过厨房时,我看到厨房的隔板上放着一些陶瓷罐子,墙角一个鸟笼敞开着,旁边散落一地鸡毛。

    这一切都证明这里有人生活,而且最近几天还在。从床的大小来看,应该就是那些小矮人。

    他们拿了笔记,没回家,而是去了什么地方。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这时,紫麟兽躁动起来。

    我推开木窗,见它们正朝着一个方向轻吼,顺着看过去,见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一个刀劈斧凿的隐秘隘口。

    小路平坦无草,说明经常有人走动。

    紫麟兽继续吼叫。伊万诺夫道:“凶手去了那里!”

    说着,他跳出窗户,直奔隘口跑去。

    我暗骂一声这货是不是个机器,快步跟上,下窗时脸着地。

    来到隘口前,探身朝里面看,一条巨大的山体裂缝弯弯曲曲地延伸了数米,里面最窄的地方大概只有三十厘米。

    岩壁两侧光滑,应该经常有人通行。

    伊万诺夫丢掉长矛钻进去。

    我跟在后面,忽然怀疑这两面墙壁是不是夹扁石机关,触动之后把里面的人夹成肉饼。

    紫麟兽跟在我身后,前爪搭在岩壁上,后腿撑地,侧身一点点挪动,模样有些滑稽。

    在里面,伊万诺夫问我:“你有什么猜测吗?”

    我没反应过来,“猜测?”

    “关于凶手。”

    “他们不会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特殊种族吧?”

    “他们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未开化的原始居民。肯定不具备看懂密文的能力,所以,他们偷笔记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交给其他人。”

    “那伙人?”

    “没错,那群人到这里的目的你我都很清楚。”

    “寻找法台。”

    “所以——”

    “所以这条小路是通向法台的?”

    “应该是这样。”

    一边说着,来到出口。伊万诺夫停了一下,指着一块凸起的岩石对我说:“小心这里。”

    我看过去,发现上面竟然有血迹。

    出了隘口,回头再看。忽有疑问袭上心头,这块石头在我肩膀的高度,假如是小矮人从这里走,根本不可能刮伤。

    那么……

    伊万诺夫的猜测是对的。有正常人从这里经过,他们很可能和小矮人商量好先去法台,小矮人拿了笔记后去追他们。

    紫麟兽在血迹上嗅了嗅,朝林子深处跑去。

    我俩跟在后面,钻进一片更加繁茂的原始森林,情形仿佛又回到昨天晚上。

    不多时,一些腐朽的人工木材突兀地出现在地表。紧接着,我们又看到一口古井,井口由青石块砌成,十分工整。

    水位很高。我们停下来,伏在井边,双手捧着喝了一些。

    水竟是温热的。

    离开井继续走,一些简易的木结构建筑陆续出现,竟都是欧洲木屋的风格。藤蔓植物几乎把它们覆盖,估计年代和井一样久远。

    在众多木建筑中,一个建设在高处的方形建筑尤为醒目。

    我们停在下面,抬头仰望,发现那竟是一个巨大的囚笼。木材接缝的地方全部用铁片和铁钉固定着,看起来非常坚固。

    (本章完)

正文 第144章 地雷(上)

    囚笼很大,形状扁平。靠近我们这边有一截木梯,已经破损。

    在深山老林中,有一个用铁钉和铁片攒起来的囚笼?“有人曾经在这里捕捉大型野兽吗?”我问。

    “不是,”伊万诺夫肯定地说,“囚笼长宽七米有余,高度却只有两米。应该是用来囚禁人的。”

    “囚禁人?”

    “你看那。”伊万诺夫指着头顶一棵巨杉。

    我顺着树干抬头看,见在囚笼上方,距地大概五米左右的地方有另一座木建筑。它建在杉树的横枝上,上面有个四面锥体的架子,地面是齐腰高的木槽,大小只能容纳两个人。

    竟是个瞭望塔。

    朝四周看,更多瞭望塔出现,均匀地分散在整片建筑上方。有的相互之间还有横木相连。

    囚牢,瞭望塔。这里曾有军事活动!

    我收回目光,希望伊万诺夫能说点什么。可他让我看的好像并不是这些瞭望塔。

    我继续寻找,看到一根插在两棵临近杉树之间的铁棍,棍上套着一个边缘参差的布套。

    “一面旗帜?”我惊讶地叫出声来。

    “没错,”伊万诺夫指着那旗帜下面一点说,“你再看看那。”

    那里树皮被剥掉,露出一块黄白的质地,上面隐约可见一个符号。仔细看,竟是一个巨大的“卍”字。

    “佛教?”我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佛教在这搞军事活动?”

    “你再仔细看看。”伊万诺夫面无表情地说。

    我没有发现其他的东西,不过我意识到那个“卍”字是逆时针的。

    “又是纳粹!”我愤恨地说道,“他们来这里寻找地球轴心也就算了,抓人干什么?”

    “希特勒的西藏计划包括很多行动,其中一项就是找到最原始的亚特兰蒂斯血统,打造一支不死不灭的神族部队。”

    “不是他疯了就是我疯了。不死不灭?”

    “你知道希姆莱吗?”

    “党卫军头目。”

    “这个计划由希姆莱全权负责。他在1938年组建了以博物学家恩斯特·塞弗尔为首的帝国第一探险队,深入藏地,按照传说中亚特兰蒂斯种族的特征寻找神族后裔。”

    “难不成这些囚笼是装这些后裔的?”

    “很难说。第一探险队的成员包括当时一些知名考古学家、宗教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心理学家、人体学家、医学家、建筑师、科学家甚至精神病研究者在内的多种职业者。”

    “他要干什么?”

    “他们对西藏各地区的人种进行了精密的测量,把数据带回到纳粹德国,据说希特勒非常满意。”

    “真的和神族的标准相符吗?”

    “可惜大部分记录都在投降前被销毁,现在已无从考证。”他叹了口气,“上路吧,我们耽搁的时间太长了。”

    紫麟兽从前面跑回来,围着我们转,好像是在问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跟上。

    我们重新上路,我问道:“你相信神族的事儿吗?”

    “你呢?”

    “我不知道,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史前文明。”

    “预言书就是最好的佐证。”

    “所以你也相信。你之前说希特勒一共派出过两支探险队。”

    “是的,帝国第一探险队和帝国第二探险队。”

    “所以第一探险队一定有所发现,如果没带回去什么信息,他绝不会派出第二探险队。”

    “可以确定的是,一队为希特勒带去了神族的数据,”他顿了顿看着我,“和沙姆巴拉的消息。”

    “这可以理解成第一队是来找人的,第二队是来找地球轴心的。”

    “帝国第二探险队由海因里希·哈勒带队,全队只有五个人。进入西藏之后,他们就与帝国失去了联系,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有传说称他们最终找到了‘地球轴心’被困在里面,也有传说他们遇难身亡。”

    “不管结果如何,如果第一队带回去的消息正确,就能证明地球轴心真的在这。”

    伊万诺夫没回答,好像他原本就确信地球轴心在这里。

    沉默地行进了一段,我又问:“你知道神族长什么样吗?”

    “你想起了那个活死人,是吗?”

    “对,就是孟加拉。”也许读懂别人的心思也是他的一项技能,我只能见怪不怪,“如果真有神族的话,我觉得没有人比他更像了。”

    “我没见过关于亚特兰蒂斯神族的资料,而且除了柏拉图的《对话录》外,世界上也没有这方面的文献。所以,不敢确定。但预言书中有出现过和孟加拉一样体貌特征的人物。”

    “哎,打住!”我赶紧提醒他,“说下去你又犯病了。”

    “这个没关系,”他淡淡一笑,“预言书上解释佛教的六道轮回是六个不同的平行宇宙。那位与孟加拉一样的人是来自修罗道的叛逃者。”

    “修罗道是战争之道,虽说排在人道之上,但却终身饱受战争之苦,的确符合孟加拉的气质。”

    “下次我们可以试着问问他。”

    “他是个奇葩,基本不说话。”

    “一个人不开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见不得人,另一种是怕交流对象理解不了他的话,让他反复解释。”

    “我觉得他更像是不屑跟我们讲话。”

    “只要足够真诚,他总会开口的。”

    “也许你可以,因为我发现很多次我不用说话你就知道我想的什么。是靠眼神吗?”

    “这是我在无脸大师那选择第三项技能,读心术。”

    “魔法?”

    “当然不是,”他解释说,“读别人心思的前提是你跟这个人接触过三天以上,了解了他的思维习惯和动作表情。其实你也会。”

    “我?”

    “我注意到很多次,刘先生或者封先生说话时不用说完,你就知道他们想说的是什么。”

    “这个不能算,我跟他俩在一起很多年,彼此太熟悉。”

    “这个当然算,只不过是时间的快慢。如果你三天时间能记住一个人说话时的所有表情,你就能在第四天读懂这个人。这对于你来说太简单了。”

    “那我试试,就从你开——”话被脚底下的一阵震动截在嘴里。

    我猛然停下,惊出一身冷汗。

    从脚底传来的感觉告诉我,我踩在一个金属圆盘上,并且有什么东西弹开了。

    这种感觉我从疯子那体验过。

    汗水从每一根汗毛孔冒出来,“伊万!”我焦急地叫道,“我踩雷了!”

    伊万诺夫闻声回头。转身之际,整个人突然一哆嗦,也定在原地。

    我俩四目相对,汗如雨下。

    疯子的声音在耳旁回响,“野战地雷一般都不会只埋一个,通常你踩上一个之后就说明你进入雷区了。”

    (本章完)

正文 第145章 地雷(下)

    我和伊万诺夫相距一米左右,面对着面,我左脚踩着地雷,他右脚踩着地雷,浑身上下只有眼睛敢动,像服装店里摆POSS的模特一样。

    足足愣了一分钟,我才意识到其实我的嘴也可以动,“伊万,你这么神通广大,会不会拆地雷啊?”

    伊万诺夫僵硬地看着脚下,说:“我们得先确定这是不是地雷。”

    我先是一愣,随即赞同道:“是啊!只是感觉上像地雷,但万一不是呢。你说是吧?”

    他面无表情,缓缓挪动手臂,小心翼翼地从腰带上抽出匕首。看了看我,缓慢地蹲下。

    看着他的动作,我浑身上下都在冒冷汗。

    他用刀子轻轻拨开脚边的泥土,露出一层破损的皮革。

    我听疯子说过,地雷上面一般都有一层防潮膜用于延长地雷的使用寿命。如果这是地雷,皮革下面就是我最不想见到的墨绿色的金属圆盘。

    随着泥土不断被清理,圆形的轮廓露出来。这是地雷无疑。

    更让我心惊胆战的是,伊万诺夫的脚只踩中地雷的一个边,大部圆盘露在外面,力道稍有差池,便会引爆。

    圆盘中心有个醒目的标志,是一个大写的字母T,两边“腋下”各有一个S,看起来就像是天平。

    我指着它说:“那上面有个标志。”

    伊万诺夫把刀放在一旁,伸开双手保持平衡,然后转动脑袋,面朝地面,“现在可以肯定这是地雷了,而且是德国党卫军西藏特别行动队的专属武器,基本上不会自然损坏。”

    “你知道的这么详细?”我有些吃惊。

    “两个S是党卫军的缩写,T是德语Tibet的首字母,Tibet是西藏的意思,三个字母组合起来是党卫军西藏特别行动队的标志。”

    “武器有什么区别吗?”我问。

    “因为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很多常规武器的性能,所以纳粹研制了适应高原环境的专属武器,包括枪支、弹药、通讯器材和服装用品等等。这些武器装备造价比普通武器高,为了避免混淆,就在上面加印了西藏特别行动队的标志。”

    “姥姥的!”我骂道,“不干人事!他们在这埋这些地雷干什么?”

    “通常情况下,捕捉河营救并存,瞭望塔和地雷证明他们在这的行动受到了阻挠。”

    “现在咱俩怎么办?”我看着伊万诺夫,希望能激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