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鉴宝大师 >

第524章

鉴宝大师-第524章

小说: 鉴宝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吃饭时他的态度,李逸越发的肯定,这家伙应该是没把他放在眼里,因此在他拒绝了方宏的求购之后,他才会表现的那么失态……

    “财帛动人心啊,走吧,跟那几个打声招呼,明天咱们就去扬州……”

    李逸想了想,还是拿出电话,拨通钟皓晴的号码,

    “师父,你们已经把录像和古画都公开了?”

    “没有啊,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会这么草率?我只是把录像和那几幅作品先拿去让鉴定师协会的几个专家看了看,这件事情必须要先取得一部分人的认可才能公开,否则争议有可能会很大。”

    李逸苦笑了一声,现在还没看到争议的苗头,但是麻烦已经来了。而且可以想象的是,接下来的争议肯定也不会小,毕竟,就算是从古墓里发掘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会引起争议,更别说他这些从箱子里弄出来的古画了。

    财帛动人心,某些人为了一点点的利益都有可能会打破头,那就更别说是这些价值连城的古画了。更何况,因为这些古画的出现,还有可能会引出一系列的学术论文,而这些论文肯定又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好比关老……

    名利名利,有时候为名之争,比利来的还要厉害啊!

    “师父认识不认识关老?还有刘明鑫刘老?”

    “哦,你说的是关向前吧?呵呵,他的作品颇有隋唐古风,主要研究的也是这个方向,你这些藏品里有展子虔和卫贤,他知道了一定坐不住。至于刘明鑫嘛,在学术上我和他有些争议,不过也没什么,很多年前的事了。”

    学术上有争议?怪不得这家伙对他好像是有些不待见!

    可是,既然不待见,却要帮人向他求购,而且还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这老家伙,还真把自己当前辈了,倚老卖老的!

    李逸没把事情想的太严重,直到第二天到了扬州,石崇轩追了个电话过来,说到方宏已经为他那幅卫贤的《春江钓叟图》开价一个亿,他也只是笑了笑,委婉拒绝,仍然没太把事情放在心上。

鉴灵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方工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

    在华夏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至清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

    经济繁荣自然也带来了文化的昌盛,因此自古以来,扬州诸地的文化氛围就比较浓厚,像秦观、杜牧、苏轼、欧阳修、石涛、郑板桥等人就或出生于扬州,或曾在扬州长时间的停留。

    单就玉雕来说,作为南方玉雕工艺代表之一的扬州玉雕就非常有名,甚至从明清以来,扬州就一直是华夏的三大玉雕重地之一。

    华夏的玉器历史,堪称源远流长,而自古至今,玉雕就有南北工之分。北方工以燕京为中心,又称京作;南方工以苏州为中心,又称苏作,范围则涵盖了金陵、扬州、常州等一大片繁华的区域。

    玉雕南北方的工艺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风格上。

    南方工艺细腻,比较注重细节部分的逼真精细,特别表现在玉器摆件上;北方工艺则多用简练刀法表现,通常在玉石上留出较大面积,形成“疏可跑马、细不透风”的特点。

    南方工向来“不惜好料”,为了一件精品可以牺牲不必要的部分;而北方工多“惜料”,尽量保留玉料的完整。如用一件50克左右的玉石来雕一件“松鼠吃葡萄”,南方工手里的成品最多20~30克,而北方工手里的成品估计还能有40多克。

    从艺术角度讲,南方工更求极致、完美;但由于各种玉料的逐渐减少,大部分收藏者以称重来作为衡量玉雕的标准之一,令南方工艺师们也逐渐关注起了这个问题,在这方面也开始借鉴北方工的特点。

    胡志远在玉雕方面,属于北方工中的宗师级人物,但他并没有给李逸介绍北方工艺人,这固然跟北方工艺人逐渐凋零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考虑了市场的因素。

    事实上,南方工历来都是市场的主流,其中最根源的是历史原因,在清三代时,南方工更是深受历代帝王重视。

    在当代,南方工也比北方工影响力更大,而且,因为南方聚集了更多的大师级人物,在玉雕的整体价格上也要稍高于北方大师,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南方工也有很多的流派,按照地域来分,包括“沪工”、“苏州工”、“扬州工”、“广东工”和“福建工”等,其中,扬州工又以“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为基本特征,是南方玉雕工艺中的佼佼者。

    李逸几人到了扬州之后,没有先去找那两个联系好的师傅,反而先在街上转了起来,他要先看看盛名之下的扬州玉雕到底发展到了哪个程度。

    和苏州多是零星散布的玉雕工作室不同,扬州玉雕相对比较集中,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扬州玉雕厂、扬州漆器厂和扬州工艺美术馆为龙头的加工、交易为一体的玉器集散地。

    “扬州玉雕以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为基本特征,不止是玉雕厂这些大型企业,就是一些小作坊往往也都有精品问世,这一点和是相对粗犷的河南工所没法比的……”

    郑树森因为没有去金陵,因此比李逸他们早到了两天,所以这次就由他带领着参观。

    听到他说的小心翼翼,李逸呵呵一笑,

    “还河南工粗犷……你不如干脆直说,阳南的玉器雕工水平确实是要参差不齐、粗枝大叶一些,虽然其中也有精品,但整体上是没办法比的,否则我们也就不用跑这一趟了。”

    “嘿嘿,这不是怕老五你有意见嘛……行了,我们先参观一下玉器厂吧,我这两天留意到了一个师傅,年纪不大,不过手艺却很不错,我觉的,我们真要自己开公司的话,不但要有大师坐镇,普通的玉雕工人肯定也不能少……”

    李逸点了点头,本来除了胡志远给他介绍的那两位师傅之外,他也准备再自己招些玉雕工人。只不过一开始他打算让他们两位出面,现在有自己看上的当然更好。

    几个人先是在玉雕厂的玉器展厅里转了一圈,看了一下玉雕厂的整体水平,然后在热情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玉雕厂专门设立的用来吸引人气的对外开放的加工区。

    “就是那个人……”

    一进入加工区,郑树森就给李逸指出了他看中的那名玉雕师,李逸不动声色的跟着人群慢慢的走到那名玉雕师的工作台附近,然后站在他背后,默默的打量起来。

    这名玉雕师大约30来岁,正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这个年龄段,当一个普通的玉雕师有点嫌大,但是想当工艺大师,又有点嫌小,而且没有人力捧的话,不要说作品了,很多好料子根本就轮不到他。

    当然,也有不凭好料子就能出人头地的,但整体来说,玉雕还是一个材料雕工双重的行业,没有好料子,想出头实在是太难了。

    这人这会儿正在做的是一件持莲观音的坐像,材料是普通的和田青白玉山料,已经切割出了大概的形状,用冲**冲成了玉器粗坯,并打磨出了主要部分的轮廓形态,现在他正在用轧**给人物开脸。

    冲、磨、轧、勾都是玉雕的一些工艺流程,其中冲**、磨**等都是玉雕专用工具,形状和切割机差不多,只是切割头的大小不同,最小的**头能小如钉尖,最大也不过三四寸而已。

    李逸站在那人身后看了大约十几分钟,看到他手法娴熟,动作虽然不太标准,但几个部分处理的都相当合理,不由微微点了点头。只是现在这个阶段还看不出他具体的手艺如何,要是能有他做出的成品就好了。

    “几位是看上黄师傅的工了吗?你们可真有眼光,黄师傅是玉雕厂的老人了……”

    带领他们参观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这会儿,她已经将大多数客人都送出了加工区,看到他们关注黄磊,就笑着走了过来,简单介绍了一下之后,就将黄磊曾经做过的玉雕图册拿了出来。

    玉雕厂最爱接这种定制的活儿,利润高不说,金额往往还都比较大。

    李逸拿着图册仔细看了两遍,问道:

    “有成品吗?”

    “有,几位请跟我来。”

    女孩笑着和黄磊打了声招呼,领着李逸他们走进了玉雕厂专门用来接待大客户的会客室。

    会客室里,看了几件黄磊操刀的作品,李逸基本认可了他的水平,然后在女孩企盼的眼神中,将雕件还了过去。

    “谢谢,我们再多看看再说。”

    说罢,也不理对方眼神中的幽怨,直接起身走出了房间。

    “这个人还不错,你可以私下接触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条件。”

    未来的加工中心李逸准备设在燕京,毕竟,他的材料都非常珍贵,近一点的话,也更利于监督。但是这些人愿不愿意离家北上,他却没有太大的把握,就算是胡志远给他介绍的那两位,都要仔细谈了才能知道。

    “走吧,还有哪里可以看看的?”

    “剩下的也就是工艺美术馆那边了,另外就是漆器厂那边,那边比较偏,周边的城中村里有很多小作坊,价格合适的话,我们可以考虑从这边进一批货。”

    即便是主要针对中高档市场,全部靠自己加工的产品也不太现实,而且李逸手上除了玻璃种和一些比较出色的冰种之外,普通的冰种和糯种都没有,这些都需要从市场上采购,或者需要他再去赌一批回来。

    “麻烦啊,这还只是玉雕,剩下的还有红宝石、水晶……”

    优秀的玉雕师可以自主设计,但他们也就是设计一些玉器摆件、挂件,很多用玉石当辅材的首饰他们都不如专门的珠宝设计师。而且,李逸手上的材料可不止是玉石这么简单,他还有红宝石和水晶,再有,做珠宝公司的话,即便是以玉石为主,也不可避免的要牵扯到钻石、黄、白金这些,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找几个玉雕大师就能解决的。

    只不过这些他现在还没有头绪,他准备着,如果不太好找的话,干脆就从王浩青的公司里挖两个过来算了,反正走高端的话,他出货的量应该不会太大……

    逛完工艺美术馆附近的店面,李逸他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漆器厂附近的城中村,开始了挨家挨户的参观,不但为了挖人,也为了看东西。

    “这是……”

    走访了几家,李逸发现这边的水平也没比石佛那边村里的水平高上多少,就没了再看的心情。正准备撤退,忽然看到村头开来了一辆货车,后车斗里,装着一块巨大的和田玉山料,重量起码在10吨以上,不由吓了一小跳。

    “呵呵,这应该是村长家订的吧,俄料,不值钱。”

    送他们出来的男人呵呵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些不屑,李逸没有理他,直接开启透视看了一眼,随即在郑树森耳边耳语了一句,转头就跟在货车后边,朝着村长家走去。

鉴灵牌 第六百八十八章 到底谁占了便宜

    狭义上的和田玉是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但广义上,凡是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可以称为和田玉,所以又有了青海料、俄料、韩料之分。

    俄料主要是山料,和新疆和田玉相比,它的矿物颗粒稍粗,因此,其外观上质地细腻程度不够,温润感不足,因油性较差,所以稍显干涩,部分还带有一点瓷性特征,用行话说就是玉色“白”但“无神”。

    另外,由于俄料结构较粗,加之多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因此,其韧性与新疆和田玉相比要逊色许多,反应在加工上就是细工时容易崩口,而且其同尺寸玉件的重量也要略低于和田玉。

    但这并不是说俄料就一定没有好货,事实上,俄料中有极少数极品的白玉山料,其质量不但一点都不比新疆山料差,有时候甚至还能超过顶级山流水的质量!

    李逸刚刚看到的那块大俄料就是这种料子,当然,不可能整块料子都是这种质量,只是在料子的一角有很小的一部分,异化成了这种极品的白玉山料。

    但那块料子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即便是这很小的一部分,也是以百公斤为单位来论的。李逸估计,如果都解开的话,能挑出来的大概会超过300公斤!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跟这块料子太大有关。前文曾经介绍过,山料中有一种叫做石混玉,又叫僵石玉,能够在同一块玉料上同时呈现出玉、石两种质地,这一块就是。

    之所以会有这种玉石出现,有人认为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将几块不同的玉石、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