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鉴宝大师 >

第100章

鉴宝大师-第100章

小说: 鉴宝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更不符合现在的审美,如果不懂得这东西,看起来就会觉得很假。

    不过夏商周的玉器基本上都是这种模样,一是因为当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另一个则恐怕是因为文明的发展导致对事物的认知不同,这方面,一些史前文物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

    玉跪人的谐音“遇贵人”非常吉利,在当时应该很流行,这一点从妇好墓的出土就能看出来,一共755件玉器中就有3件玉跪人。

    可这件收上来的玉跪人就不太一样了,虽然看起来也颇为古拙,但是那种刻意为之的痕迹颇为明显,造型也更为精致圆润,很明显是件仿品。

    仿品也收?还是鉴定师打眼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假作真时假亦真

    带着疑问,李逸看了一下收货鉴定师的鉴定,果然,那名鉴定师也鉴定出了这件是仿品,不过他认为是民国时期的仿品,并特别指出皮壳沁色还有一部分现代加工的痕迹,因此收货价仅为5800元。

    不得不承认,通瑞宝的鉴定师都很厉害,也很负责,最少这玉沁李逸就没有看出假来,看来他的水平还需要大量的实物来磨练才行。

    用鉴灵牌验证,证明了这件玉跪人确实是民国制品,但对于沁色作假,就只能靠他平日多看多观察了。

    看完玉器,李逸看了一下时间,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他决定休息一会,顺便浏览一下还在赎回期之内的那些玉器。

    赎回期之内的物品都摆放在隔壁另外一个仓库,按道理应该要比那些卖断的珍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套现大笔的资金。可是李逸一连看了上百件,不但没有发现什么太好的东西,反而注意到这些竟都是一些现代的作品,这是怎么回事?

    看看时间差不多,他转回刚才的库房,果然,包括莫老在内,三个人都已经收工,正聚在一起,指着桌上一件瓷器热烈的讨论着。

    “哦?又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没有,只是这件青花的造型很奇特,小何怀疑是民国民间艺人臆造之物,所以拿出来大家讨论一下,顺便也放松放松,看进度,待会儿吃过饭还要加会班才行。”

    莫老看了一眼李逸,笑笑,

    “我看你进度挺快的,玉器已经核查完了?有事的话不用等我们几个老家伙,明天记得按时来就行了。”

    李逸笑着摇摇头,

    “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有什么事?这种机会不把握住好好学习一下,那简直就是犯罪!嗯,我也来看看这件青花。到底有些什么奇特的地方,让三位前辈都这么感兴趣。”

    李逸笑着走近瓷器,一看,忍不住“咦”了一声。奇道:

    “这件也是真的?这造型,看起来有点奇特啊!”

    这件青花不禁造型奇特,图案更奇特。

    一般的筒瓶都是上大下小,线条修长顺直,而棒槌瓶造型和筒瓶相差不大。只是瓶身稍显弧形,但仍是上大下小。可这件不一样,瓶身弧度小于棒槌而大于筒瓶无所谓,最关键它是上小下大!

    图案是很常见的竹石花卉纹,但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画工竟出人意料的精巧细致,而且从青花的分水、颜色、工艺上看,无一不是精益求精!

    一件臆想的瓷器造型,居然配了如此好的画工,岂不奇特?

    “古怪。从青花分水上看,应该明末清初的物件,可是这造型怎么就这么奇特呢?”

    分水也称混水,是青花施彩的一种技法。匠师在事先勾勒好的轮廓线内,用含水量不同的青花料填色,烧成的青花发色也就有了深浅的变化,即为分水。

    明末、清代的青花,常常采用分水画法来表现物象的层次、方向、阴阳等空间关系,其中高手能将一色青花分出近十种色阶!康熙时期的青花被誉为青花五彩,正是这种技法的巅峰体现。

    莫老和刘明听了。对视一眼,笑眯眯的也不说话,何尚坤则挑了挑眉毛,听说这小子书画和珠宝玉器鉴定的天赋都很了得。怎么,连瓷器也懂?

    一念及此,脸上顿时流露出颇感兴趣的笑容,问道:

    “那……小李,你来说说,这件青花它是真是假?”

    李逸的脑海中浮现出常槐之鉴定永乐青花大罐时的场景。上前拿起那件青花筒瓶,好吧,暂定它为筒瓶。反复揣摩了一阵,他慢慢说道:

    “造型虽然奇特,但胎体敦实厚重,立体感不错,内腹部有两层衔接痕迹,但不明显。从露胎处看,胎骨稍显疏松,瓷化程度不是太好,底部缩釉自然,底釉白中闪青,青花发色稍显灰暗,无款……”

    随着李逸的讲述,莫老等三人的神情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刘明事不关己,因此仅是愣了一下就用饶有兴味的目光一会儿看看李逸,一会儿看看筒瓶。何尚坤则要严肃的多,他一边听一边和自己的判断相互验证,不停的轻轻点头。

    莫老的反应最是奇怪,因为他想起女儿送他粉彩碗时对李逸的描述,很明显,那时候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初哥,可是……这才多少时间,就进步这么快,这可能吗?

    李逸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青花筒瓶上,因此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几个人的表情,等他按照常槐之讲述的几个要点梳理一遍之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是……康熙朝早期的民窑制品?”

    他一边说一边用左手轻轻挨了一下筒瓶,随即如释重负的吐出一口长气,

    “没错,是康熙早年的民窑,看这画工,说不定还出自名家之手呢!只是,弄了这么个古怪造型,不符合人们习惯的审美不说,还给它的身份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不过,这是捡漏的好机会啊!”

    这家伙两眼发亮的说完,一抬头,看到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不由笑道:

    “我就是跟着常槐之常老学了一下明清青花瓷的鉴定,这件正好撞枪口上了,用不着那么惊讶吧?”

    撞枪口?小子,你这所谓枪口怕是大炮口径的吧?要不怎么什么东西都往上撞,它怎么就不撞我们的枪口呢?

    李逸看到有点冷场,挠挠头皮,转身将刚才看到的那件玉杯和玉跪人拿了过来,

    “这两件也很好玩,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尚坤伸手一拦,笑道:

    “你小子先别急着打岔,咱把话都说完了。你说,就这么一件瓷器,它能值多少钱?”

    李逸苦笑,这件青花在某些方面和他那件永乐大罐有得一比,遇到感兴趣的估计能大赚一笔,如果遇到不感兴趣的,嗤之以鼻算是轻的,多半还会说他们拿臆造的假货出来哗众取宠,是想捧红某砖家……

    “这我真确定不了,何老师您还是自己来吧。”

    何尚坤点点头,像这件的造型,正常卖估计是卖不出什么好来,但如果能上拍就有搏一把的机会,因为现在很多人的审美观都不大正常……

    其实,某些古人的审美观也未必正常,因为他很快就注意到了那个奇葩的“御制”玉杯……

    “这件有可能是朱三太子的,但更大可能是吴三桂的。”

    莫老是玉器鉴赏大家,只是将玉杯拿在手上看了一阵之后,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因为吴三桂称帝的时候已经是穷途末路,而且称帝后没多久就病死了,所以出了这么个玩意也很正常,我看没什么价值。倒是这件,虽然仿的漏洞百出,可我们为什么非要认为它是仿的呢?玉跪人又不是只有殷商才有,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民国原创的一个造型,这样它的价值不就上去了吗?”

    李逸听得连连点头,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任何问题,换一个思路就很可能会柳暗花明,换一个角度很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对了,莫老,我刚刚看了一下那些还在赎回期的玉器,怎么都是些现代的制品,而且好像还都是一个地方出的,这是怎么回事?”

    莫老笑笑,还没来得及说话,刘明倒是先开了口,

    “这种情况很正常,其实你可以将典当看成是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构,只要你拿得出他们看得上的抵押品,就可以从这里套取一笔资金去周转。你说的那种情况应该是某家玉器厂或者某玉器商贩抵押的货物吧。”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

    “其实我这边也有,一名画家一次性典当了自己的几十幅作品,另外还有他收藏的十几幅名家之作,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看看?”

    看到李逸点头,刘明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

    “嗯,有上进心就好,正好我活多干不完,少了那七八十幅,也能轻松不少。”

    “……”

    因为还要加班,所以莫老的大餐推迟了,几个人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回去接着奋战。

    李逸当然没有看刘明说的那些画作,因为他自己还有一大堆的珠宝要核查,当然,刘明也只是和他开个玩笑而已。

    宝石造假的手段相当多,尤其是一些半宝石,更是造假的重灾区。但不管怎么造假,基本上都离不开改善底和色,所以只要发现特别出众、特别漂亮的宝石,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在正规的宝石鉴定证书中,会使用一些缩写来标示有关宝石的处理情形及程度。其中,h(d)代表热处理明显残留物,h(be)代表以化学元素进行的热处理,c代表镀膜处理,d代表染色处理,o则代表浸油处理。

    除了上述几种,还有更为恶劣的重熔再造、树脂合成、漂洗充胶、低档宝石冒充高档宝石等等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作假手段也日新月异,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染色升级成了改色,迷惑性更强,更加考验消费者的眼力。

 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上山虎

    宝石的改色技术,应该是从08年开始被大面积使用的,目前主要集中在水晶、黄玉、托帕石、坦桑石等透明度较高,但价值又相对较低的半宝石品种加工业使用。甚至,白水晶改色为紫水晶、茶水晶,已经成为了业内不成文的规矩!

    现在,李逸手上就拿着一块硕大的紫水晶吊坠,这块紫水晶看起来晶莹剔透,紫色迷离,在灯光下更是宝光四射,分外惹眼,但很显然,不是天然的。

    假的也能收?

    他看了一眼备注栏内收货的理由,那里清楚明白的写着是改色水晶,但因这种现象已成为业内常态,所以只要价钱足够低,典当行也会做这类生意。

    “其实你只要注意一下就能发现,很多女孩子身上带着的宝石都是假的,但这一点她们未必不知道。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收藏宝石增值的概念,而且也不知道具体什么级别的宝石才能增值,所以只要价钱低,她们明知道是假的也会买,直接将它当成一种漂亮的装饰品就行了,这是一种半被迫半主动的消费观。”

    何尚坤刚刚说完,刘明又接着补充了一句,

    “确实是这样,如果市场上卖的都是真的收藏级的宝石,那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你让那些爱打扮、爱漂亮的女孩子怎么办?呵呵,小李,你还没有交女朋友吧?”

    李逸挠挠头,真厉害,从这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信息里你也能推出来我没交女朋友……是了,一定是他们家那位曾经或者现在或者一直都是这样!

    忙碌了两个多小时,九点钟的时候,李逸回到了家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他将从印尼带回来的那两块毛料拿了出来。

    本来他真的没将这两块毛料当一回事,可是不知怎么的,自从跟陈樱瞳开了那个玻璃种的玩笑之后。他就总觉得这两块毛料里说不定也会有些什么意外的收获,就像这会儿,越看竟越觉得有感觉,甚至有了一种要马上解开看看的冲动。

    看了一眼时间。他苦笑一声,如果不想挨骂,还是等明天早上吧,反正他这儿离方庄很近,就算是睡个小懒觉也能空出开两个窗口的时间。只是。陈樱瞳那丫头是怎么回事?表现的那么想要那块玻璃种,可是这几天却连电话都没有一个?

    在等他主动打过去?那还是算了。就像他知道他不是胡钟月的菜一样,陈樱瞳虽然每次都能撩拨的他心动不已,可是他知道这不是他的菜。因为,她发嗲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总是会无意识的招惹一些狂蜂浪蝶,当她男朋友不给累死也得因为嫉妒而死,更别说还很有可能会被她狂热的追求者给乱刀砍死……

    想起陈樱瞳自然就想起了饭店偶遇的沈启涵,李逸默默的回想了一阵阳南珠宝展上的那次偶遇,再想起相亲的时候老妈也故意安排成了偶遇。不禁苦笑摇头,看来,他和沈启涵的缘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