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清朝种田记 >

第90章

清朝种田记-第90章

小说: 清朝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郭泠气得七窍生烟,冷笑道:“爷不屑打女人骆大小姐,你听清楚了,总有一天,哼我们走”说着怒气冲冲带着手下人扬长而去。

    引章莫名其妙,半响“切”了一声,拂袖道:“莫名其妙咱们也走吧”

    回到湖春路骆宅,久别重逢,彼此相见甚欢。

    引章第一件事便是问鱼儿那个讨厌的郭泠有没有闹了什么事?鱼儿并未细谈,只淡淡一笑,道:“那人已经离开杭州了,小姐您就放心吧八成他是信了小姐嫁人的事”

    引章点点头不语,也没说郭泠是翠羽哥哥的事,藿香等根本不知这二人原是一人,也都没说什么,大家听说那位讨厌的家伙已经离开杭州,都很高兴,七嘴八舌的询问鱼儿其中的经过。鱼儿只是笑笑,略说了一两句,便向引章汇报各行生意上的时事。

    一宿无话。次日,引章照例去玲珑绣坊看看绣品的进展,两幅绣图已经完工,一副盛世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色彩艳丽而不媚俗,相反衬出一种华贵的气势,大小十几朵花朵有的吐露盛开,有的半倾半开,有的含苞欲放,花瓣层层叠叠,呈现着多种色泽晕染,极富变化和立体感;另一幅万马奔腾,以名画《饮马图》、《春郊放马图》、《奔马图》为蓝本,一匹匹健壮的骏马双目灼灼有神,马蹄飞扬,鬃毛齐飞,仰天嘶鸣,争先恐后,极富力量与运动之美,仿佛要从绣品上奔出来似的,活灵活现万马齐喑的情景,见之令人震撼引章见了心头大振,饶是她不懂艺术,也恋恋看着挪不开眼,称赞不已。

    再看那十六扇的大屏风,已经绣好了三扇,再有两个月应该可以完工。引章和巧手商量过,一反单幅做绣或者以组为单位绣相类事物的常规,而是将十六扇屏风作为一个完整体,就像书画中的长卷一般,绣品的名字也很平常,就叫做《大草原》,绣的自然是草原风光:近处绿草如茵,油亮亮的叶子在阳光下微微摆动,波浪似的涌向远方,野花绚烂点缀其中,美丽而张扬;中远处牛羊成群,牧人骑着骏马,挥舞着鞭子驱赶羊群牛群;更远些是提桶挤奶的牧民、与牧羊犬嬉戏的孩童、冒着炊烟的蒙古包、祈福的玛尼堆……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流淌,温柔而恬静,阳光洒在缎子般柔滑温顺的河面上,泛着点点粼粼金光,更远处,是线条刚硬、高耸入云、雄壮异常的雪山,山顶白雪皑皑直刺苍穹,在琉璃似的蓝天下异常的圣洁与美好最右边,竖题一首十分贴切的狂草古诗: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完工的,只有冰山一角,但已可见其不俗,引人入胜。

    “巧手,真辛苦你们了”引章由衷感慨,目不转睛瞧着这绣品,恨不能走进去。

    巧手笑笑,小小的绣花针在额畔发髻擦了擦,笑道:“绣起来倒不觉得苦,不过,倒还真有个问题,该跟小姐好好商量商量”

    “哦?”引章不由得注意起来。巧手是个最严谨务实之人,她说有个问题,这个问题绝不是一般的小问题“先别忙着说,下午早些歇工,抽时间咱们好好说说”

    “我也是这么想呢”巧手点头笑笑,与一旁的鱼儿相视一眼,鱼儿会意点了点头。

    晚饭后,引章、鱼儿、巧手姐妹、蓝楹还有王效珍几人聚在一处,巧手便娓娓道来。

    原来,是为了各色丝线的事。刺绣一道,配色极为重要,各色深浅浓淡极为讲究,一个把握不好,绣出来的东西便会失了神韵。从前巧手姐妹绣的都是香囊、手绢、扇套之类的小件,没绣过这样大件作品,对色彩方面要求不多,故而她们事先也未料到碰上大件作品会有这么多事。单说绣那牡丹花,光红色一系便需用到大红、品红、枣红、妃红、莲红、桃红、海棠红、石榴红、樱桃红、银红、茜红、胭脂红、朱红、水红、木红、丹、彤、赤等各种不同红色的丝线,有的相互之间差别极小,一般人几乎不能分辨。正因如此,市卖丝线中也很难配齐各种颜色,大多混卖混叫,上等的绣坊基本都有自己的染色坊,自染丝线,除了基本色,其他的都是自制自用。玲珑绣坊尚不具备此等条件,因此配色时要什么没什么,苦不堪言,愁得巧手长吁短叹。好在王效珍在这一行小有名气,加上平日乐于助人,靠了他的面子才向别的绣坊匀了些丝线救急。但是,这并非长远之计

    “小姐,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染色坊,不然,将来再接大宗生意可就难了”巧手的口吻很是坚决。

    “你说的对”引章叹道:“这一次靠了王掌柜面子人家肯帮忙已经欠了很大人情了,大家是竞争对手,下次再要帮忙是指望不了了开染坊一事咱们应该抓紧马上办起来,你们可有什么好主意?”

    巧手、鱼儿、王效珍等相视笑笑,都道:“这半个多月已经有些准备了,就等小姐回来做主”说着鱼儿便将一叠资料递了过来,笑道:“小姐请看,这上面记载的花草矿石便是可用来提炼颜料的原料和开染坊的预算,找地方、提色染色雇人方面,王掌柜和孙嫂可以担当,购买原料矿石的事可以让丁凡顺便,只等小姐看好了,便可开始”

    引章点点头,道:“等我看看,咱们再商量商量,三天之内这事就定下来原料现在自然该当购买,不过我想,咱们何必要经他人之手,自己划一块地种植这些花草也未尝不可”

    “小姐此言甚是”巧手眼睛一亮,喜道:“购买原料万一成色不好还真难办,自己种植,品质有保障,倒更方便些”

    “我也是这么想”引章笑笑。信手翻看鱼儿记载的各种颜料来源:植物的有茜草、紫草、苏木、靛蓝、红花、石榴、黄栀子、茶、崧蓝、荩草、柿子、紫草、墨水树等等,矿物的是朱砂、云母、硫磺、炭黑、石黄、黄丹、天然铜矿石等等,这些颜色提出之后,相互之间按一定种类与比例进行混合,运用侵染、套染、媒染各种方法,便可得到无数种颜色

    引章笑道:“好齐全真做好了,往后要什么丝线没有”

    “不知小姐打算划哪的地呢?”鱼儿笑笑。

    引章想了想,道:“我看,原先的地该干嘛干嘛,也不必划出来,倒不如再买一块好了嗯,安徽黄山那边不错,云遮雾绕水汽充沛,气候合适,地脉中还常有温泉。这样,王掌柜,你找个懂行的随我去一趟,你也一起去,咱们看看能不能在那边买几百亩地。横竖路途近,有半个月功夫,什么都能办成了”

    “是,大小姐”王效珍精神一振。这些年他已升为玲珑布庄大掌柜,管理着十几家分店,身家直逼十万,引章这意思,显见玲珑绣坊将来也归他管,他焉能不喜?

    “种植的事解决了,那些矿物,一般都从什么地方买的?”引章又问。

    这个别人不懂,唯有跑惯码头、人面广的王效珍略知一二,忙道:“这些矿物可以托人贩运过来,大多出产塞外,西藏、蒙古与内地边境一带。”

    “塞外?”引章一怔,仰头望着斜上方发呆,眨了眨眼,似在思索什么,忽然笑道:“好从黄山回来,我还要去一趟塞外,我要亲自去看看”

    “小姐”鱼儿等不约而同惊呼,塞外苦寒之地有什么好?这个大小姐,果然心是越来越野了

    “这事稍候再说吧夜深了,咱们先散”引章不等他们规劝,挥挥手结束了会议。塞外之行她是去定了的,成功了,她的事业定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既然想起来了,就没有放弃的道理

    经过商量,大家一一分配了任务,巧等手依旧赶工,玲珑布庄杭州两店的分掌柜负责找合适的地方和雇佣提色染色好手,具体要求王效珍自会详细向他们说明。引章则带了大脚、藿香、鱼儿及王效珍,雇了两名善于种植染色花草之人,一同沿富春江而下。临行之前,引章又特意命鱼儿给各行掌柜发了一封信,命他们四月三十日务必带着账房亲来杭州一趟,倘走不开,那么就派遣手下账房来。

    已是四月份,每年这时节左右照例引章都会去福建白石镇视察春蚕一趟,今年没空,本想让鱼儿代行,谁知鱼儿听罢抿嘴笑道:“小姐不必着急,夫人前十天前已经去了呢夫人说知道小姐忙,今年便由她去好了”

    引章怔了怔笑道:“这倒难得既然娘已经去了,那你也不必去了,随我去黄山吧”引章哪知道,安寄翠之所以热辣辣往福建跑,是听了某位云游打尖、出尘脱俗的师太说福建武夷山有座状元庙,十分灵验。安寄翠既然听见了就不能当做不知,于是决定启程亲去许愿,好让菩萨保佑引华来年科举顺利

    这一次不是游玩,行程快了一倍有余,三天功夫,便到了黄山镇上。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139章 筹款

    第139章 筹款

    这一次不是游玩,行程快了一倍有余,三天功夫,便到了黄山镇上。

    找了客栈住下,王效珍便出去打听,经客栈老板介绍,找了当地专门做土地房屋买卖中介的地保。

    黄山镇虽风景清幽,却是个小镇,地保一年到头也难得好好做几趟生意,见王效珍衣着光鲜讲究,口气不小,知道来了大主顾,热情得一盆火似的,滔滔不绝说个没完,当即便说定了第二天便带了他们去看地。

    第二日,在王效珍等陪同下,引章一行随着地保跑了三个地方,因为黄山所在地域为山区,道路相对难行,那些卖的地相互之间隔得又不近,一时之间也看不完许多地方,花了两天半,才将一百亩以上的都看了一遍。

    总体下来,引章不是很满意,一是面积都不太大,而是平地较少,以山谷地或坡地为多。这些地,在她看来都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虽然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土地控,但在土地买卖上还是较为挑剔的,不肯轻易出手。

    两天下来,地保已经看出来,引章才是真正当家作主的人,看她意意思思的不由有些急了,忙陪着笑脸问引章可看中了哪块?引章笑笑没说话。地保巴结着又问引章有何要求,兴许他可以替她打听打听看?

    引章不便拒绝,便笑道:“说实话,灵石村那两百亩倒是不错,可惜少了点”

    “那爷台想买多少?小人不妨再去问问?”地保陪笑道。

    “起码也得五百亩吧”

    “成爷台,这一二日您歇歇,逛逛,我们黄山镇风景那是没的说的等您玩好了,小人那边也必替您打点好了,你觉得如何?”

    “好吧”引章点头笑道:“我就再留三天,如果找不着合适的,也只好白跑一趟权当游山玩水了”

    “不不,您放心,一定不会白跑,不会”地保笑眯眯的说着去了。

    引章没想到,这个地保还真有些门道,第三天临旁晚时,那地保笑嘻嘻的便来了,一来便恭喜个不住,说是灵石村袁员外答应了多卖三百亩,总共五百亩,问引章是否还要?

    引章自然要的听了十分高兴,转念一想又觉疑惑,笑道:“这可奇了,这袁员外原先只卖二百亩,怎么一下子又要多卖三百亩,差别有点太大了吧?”

    地保似是早料到她会问,从容道:“公子有所不知,袁员本来就要上京城跟做官的儿子享福的,嫌家里的田地太多,有的不便打理,所以才要卖掉一部分。只是本地人少,多了也卖不出去,所以他老人家只说了要卖两百亩——就那二百亩若不是公子您来,还都没人问津呢袁员外一听说公子想买多些很是高兴,这不就答应下来了?”

    引章一听也有理,点点头笑道:“那好,明天咱们就一起去瞧瞧吧”

    第二日去了才知道,袁员外多加的那三百亩土地是山谷地加两旁的坡地,虽然跟山脚的那两百亩连成一气,但质量上可不一样。

    王效珍见了便有些恼火,气急败坏埋怨那地保为何事先不说清楚?那三百亩跟这两百亩根本不能比嘛他这分明是耍滑头,匡人地保只是陪着笑,三不着两的解释。

    引章忙制止了王效珍,她虽然也有些意外,不过一想也觉正常。不然,上等的良田人家能一下子卖这么多吗?世上有几个都像那献世宝一样?更何况,种植颜料花草又不挑地,也要山气滋养更好于是细细查看一番,当时便定了下来,第二天双方便签订了买卖契约,交了钱款,拿了地契,成交。

    这一来,引章反倒不急着走了,带了王效珍和那两位种植能手实地考察了一番,划出范围,哪一片合适种什么,大概有个定数。又划了一片较为平坦的地方预备建房造屋,以备工人住宿、原料采集晾晒粗提色等等。忙完了这才赶回杭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