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仙路之光脑法宝 >

第9章

盛世仙路之光脑法宝-第9章

小说: 盛世仙路之光脑法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架开一拳,脚步一错,以腰为轴便是一记转身搬拦捶砸了过去。

    那老道与赵前交手半天,赵前却只是躲闪招架,甚少还手,此时见赵前使出一记炮捶,猛地一惊,便往后一缩,这一缩,就给了赵前调整的机会。毕竟是年轻气盛,近日又天天以药汤补身,还有少量的药力残留的身体里尚未吸收,此时一番交手,只觉得浑身气血震荡,便将拳头一握,又是一记炮捶攻了上去。

    从开始的勉力招架,到后来开始还击,赵前打法也越来越顺畅,时而炮捶、时而劈掌,又或以缠丝劲画圆缠斗,只感觉气血震荡越来越快,出手也越打越快,这时,老道左手压住赵前双臂,右手一掌拍出,正中胸膛,将赵前远远击飞,赵前还未落地,猛地往边上一颗大树一拍,腰身一扭,便已落地站定,全身热气蒸腾,竟然不再管那老道,直接站起桩来,那老道也不再出手。

    功行九转,气血慢慢平复下来,原本血气四溢锐气逼人的赵前,此时眼里却一片温润,气质也变得温和起来,这时,旁边大树刚被赵前拍过一掌的地方猛地炸裂开来,圆盘粗的树干断成两截折倒在地。

    “好好好,刚入暗劲便有如此威力,实在是少见,便是比起老道也不遑多让。”老道在一旁连连赞叹。

    “老爷子,你这上来就是一顿好揍,就不怕给揍坏咯?”赵前现在算是看出来了,这老道士找他交手,是为了助他突破暗劲。

    “哈哈哈,这不没坏吗,还变好咯。小友是杨门哪位门下啊?”原来赵前一身太极气劲让老道士以为是故人同门之后了。

    “我练的虽然是杨氏太极,可不皇城杨门的人,是小时候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没过两年老人家就过世了,所以这些年都是自己在瞎琢磨地练。”赵前可不敢跟他说只练了一个多月,谁知道到时候是好事还是坏事。

    “难怪,刚刚老道见你明明已到了明劲巅峰,周身血气四溢,却不能进入暗劲,索性出手帮你一把,原以为是门中长辈不在身边,却是无人领路之故。”老道恍然,手抚长须说道。

    其实老道动手还有一层用意,如果是出言指点,会有可能犯一些门派的忌讳,自己门派的人可不是谁都愿意让外人插手的,哪怕是指点也不行,但是交手切磋就不一样了,练武之人搭手是常有的事,全凭拳脚说话,不会显得高人一等,也给对方留了面子。

    “确实如此,虽然当年学了些东西,但是后来无人指导,对这些都不太懂,直到今天有幸得遇道长,才有所突破。对了,我叫赵前,还不知道如何称呼道长?”虽然赵前回去后,凭小光的感应引导,最多三天也能突破,但是这道长一片好意,赵前自然不会那么不知趣。

    “哈哈,老道道号玄阳,人称玄阳子”玄阳子一笑,随即邀请道,“前方不远就是寒舍,赵小友不如随老道过去歇息片刻,喝碗粗茶如何?”

    “那就打扰玄阳道长了。”赵前也欣然应允。

    随着玄阳子一路往前,这边却是赵前还没有搜索到的区域,走了大概三四里地,便看到一座小道观矗立林间,道观后面不远一条小溪蜿蜒而下,想必是平时取水之处。

    推开大门,是一个空旷的院子,院子两边各摆了一排竹架,架子上隔着晒药的簸箕,里面各种药材繁多,已晒得差不多快干透了,旁边还有一只药碾,正对着的是主殿,里面供奉着三清道祖,两边的偏殿一边供奉着太乙救苦天尊,一边供奉着丹祖葛洪。从三清殿后面的小门出来,又是一个小院,院子两面是一排厢房,西门的用来做厨房和餐厅,东面的门窗紧闭,墙边是一个葡萄藤架,架子下面摆着一套桌椅,桌上却不是粤省最普及的功夫茶具,反而是北方常见的大碗茶,一只大茶壶,配着六只大茶碗。再里面就玄阳子的住所了,中间是客厅,一边卧室一边书房。

    赵前随玄阳子到藤架桌前坐下,玄阳子先往茶壶里放了几片茶叶,再将边上的炭炉炉门打开,没过多久水边烧开,拿起水壶倒上水,一股淡淡的茶香散溢出来。赵前尝上一口,还真不骗人,确实是粗茶,不过咽下之后却有一股回甘。

    接着便是一番攀谈,原来这玄阳子自十三岁跟随一个道士进山,在这山中已住了六十多年,自幼随师父修炼道家太乙门秘传的太乙玄母拳法。这太乙玄母拳说来虽然没有太极拳名头来得大,来历却也非同一般,其拳法基础乃是千年之前太乙门练气士淬炼筋骨气血的筑基拳法玄母拳,虽然古时练气士以吐纳灵气修炼为主,却并不代表不重视炼体,而这门拳法正是当时的无上炼体法门之一,能易筋洗髓以达至先天玄母之境。只是后来灵气消散,后世传人也只能结合内家拳法作了改变,便是现在的太乙玄母拳。

    自从玄阳子师父仙逝之后,他也没有其他什么亲人,便索性留在这深山之中,每日采药炼丹。虽然这些年来也交了几个朋友知己,却也是神交居多,而且这里山深林密,难得有人到访,今天一见赵前,还是同道中人,便邀至此处招待。

    赵前有小光做后盾,知识库极为丰富,撒开嘴巴皮子就是一顿狂侃,而玄阳子年老成精,几十年的经验也有其独到之处,两人先是讲练拳,后来又从国术与医术的关系扯到国医,再从推拿正骨讲到医药,还说起了这满山的药草。

    一番交谈过后,两人都大有收获,聊到兴致深处,又开始互相交流起修炼心得,这里倒主要是玄阳子讲他的玄母拳,聊到最后,玄阳子干脆邀请赵前在此多留几日,赵前一想,反正也没其他事,就不如在这里每天和玄阳子练练手,说不定也能有所进步,于是回去驻地收拾了帐篷,就在那书房里住了下来。

    吃过晚饭,赵前就回房休息,躺在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都是兴奋闹的,今天终于进了一大步,跨进了暗劲,好日子就在前头啦。赵前翘着腿,三上两下地摆着,又翻了个身,还是睡不着,索性起来,这深山老林也没通电,书桌上摆了一个烛台,也不点燃,就趁着窗外的月光翻起书架上的书来。

    这书房不大,书却不少,赵前随手拿起一本,却是一本神农本草经,再大致一翻,除了医术,就是几本老子、南华、尹文子之类的道经,都是些小光资料库里有的大路货,抽开抽屉,里面一个木盒,也没有锁,看样式应该是装书用的,拿出来放到书桌上,打开盒盖,里面竟然是一叠线装手抄本,最上面一本,赫然写着丹经二字。

    丹经?莫非是炼丹的丹方?赵前心里一紧,之前这玄阳子还说过在山中炼丹,我也只当他在炼药,莫非他还真在这里炼丹不成? 

   

 第十二章 丹经

    “小光这是丹书耶,如果这里面有能给我老爸治病的丹方就好了。”赵前顿时来了兴趣,“你看你这么厉害都不会炼丹的,要能嗑颗筑基丹,我不就立马筑基了。”

    “炼丹术源自远古时期部落时代,当时便有大巫以远古凶兽骨血加以灵药炼丹,距今已传承数千年,自成体系,自然有它的独特之处。在大夏国各家学派的传世古籍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关于炼丹术的记载,只是丹书同修炼法门一样极为神秘,甚至比修炼功法更为难得,我的资料库中关于炼丹术的相关内容也只有只言片语,主人快看看这本丹经,或者可以给我的资料库增加点新东西,要是真家伙的话,主人你就可以嗑丹啦。”

    “你不是能扫描吗,还用我翻?”赵前终于抓到机会鄙视回去。

    “如果主人实力够强的话,别说是在眼前,就算是在千里之外,只要没有阵法气场阻挡,都挡不住我的探测。现在嘛,只能靠翻的了。”小光嘴角一撇,立刻鄙视回来。

    怪我咯,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不再废话,既然这盒子放在书房也没上锁,就应该不是什么被玄阳子特别重视的东西,赵前也不客气,直接翻开,一页页扫过,小光迅速将其中内容录入进来,短短几分钟,一叠五本丹经就扫描完成。

    赵前将书收好,又将盒子放回抽屉,便对小光说道:“有什么好东西没。”

    “资料录入完毕,数据分析中……”

    “有什么好分析的,直接传过来呗。”赵前不以为然地道。

    “这本丹经里面,概述了炼丹的基本知识,以及记载了上百张丹方,大部分以治病疗伤为主,少部分是辅助修炼之用,炼丹不仅仅有草药,也有矿石类的物质,稍有不慎,便由仙丹成毒丹,当然要确保安全无误才行。”小光一脸地郑重。

    “就凭这态度,就是一个好的科学家,”赵前脸一红,为小光鼓掌。

    小光不理,继续运行系统进行分析模拟。

    “要什么时候才能好啊。”赵前打了个哈欠。

    “主人你睡一觉,明天早上就好了。”

    “这么慢……,好了我知道了,修为不到,又怪我咯。”赵前还挺自觉,随后把头一歪,沉沉睡去。

    一夜无话,等到早上赵前刚醒,小光也不打招呼,就是一段意识流传入脑海,赵前迷迷糊糊地甩了甩脑袋,“小光你又搞突袭。”

    小光嗤嗤直笑,也不回话,谁让昨天老催的。

    好吧,小光学坏了!赵前无奈,只得脑子一转,看看小光传过来什么样的东西。

    “炼丹之道,其分内外,内丹者以身为炉,精炼气腑,纳灵搬运,以成其丹,丹成而蜕凡也;外丹者以鼎为炉,精炼万物,凝精成丹,其用无穷也……”先是说了些炼丹的基础知识,大概就是练内丹就是在练气,而且是一种厉害的修炼方式,练成之后就不是人了,能成仙了,就算结不了丹,也算是修士,比常人厉害许多。

    炼外丹就是在作弊,走捷径,炼不出来不仅没药嗑,连修炼都给耽搁了,但要是真能炼出一颗仙丹来,嗑下去就成仙,就跟考试一样,作弊的结果一个是被抓住,直接没收卷子啥也没有,一个是成功,顺利通过。

    但是外丹也有外丹的优势,总能炼出现奇怪的东西出来,治病疗伤之类算是最普通的,有的虽然炼不成仙丹,却也能对修炼大有助益,比如传说中的筑基丹、真元丹之类,还有一种属于杂类,有时是因一些奇症有需求,特意开发出来的,比如专治九阴绝脉的九阳丹,有时是意外的产物,比如烈阳丹,开始时连丹师都不知道能做什么用,后来仔细研究其药性,发现可以治疗男性某种隐疾,稍微调整下比例药量,还可以有助兴的作用,奇妙得很,那位丹师也狠狠赚了一笔。

    说完基础知识,接着就是一大通广告,说炼丹是如何地不易,如何地牛叉,小有成就之后走到哪里都能像明星一样被人追捧,要啥有啥的。

    但在介绍的最后,还有一段话,“殊不知上古贤达之士,聚纳万物,其用于内,以其体魄为炉,以丹功为基,吸聚灵源,以丹火粹之,丹气散于内腑,其用也佳,经炉合一,神化传承,天地大丹无不可成也。”

    大致意思就是,上古时有特别牛叉的人,有一种外丹内炼的办法,能够直接将炼丹材料融化到身体里面,再以身体为丹炉,以自身真气为丹火炼丹,这种方法,可以在炼丹的同时修炼,既不浪费炼外丹时逸散的丹气,还成功率特高,能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后面还附上相关修炼的内丹术,粹源术若干,只是文字密码重重,让人难以看懂。

    貌似特别牛叉的样子,赵前咂咂嘴。

    “主人你现在就别想啦,那个起码也要等到筑基完成,练气有成之后才行,毕竟内炼法也是在炼丹,需要真气形成的真火,你现在连真气都没有,拿什么火来炼,难道是上火不成。”小光毫不客气地泼冷水。

    赵前装作没听见,继续往下,接着就是一大堆丹方,在丹经原文里面,丹方中的各类材料都是用道家隐语来描写,实在让人头大,比如最常用的水银就有:姹女、玄水、陵阳子明,赤帝流珠、长生子、赤血将军……等五十余种隐名;而硫黄也有:石亭脂、黄芽、黄英、将军、阳侯、太阳粉、山不住、法黄、黄烛……等三十余种隐名。这成百上千种材料下来,想看懂丹方,简直比破译密码还困难。

    还好有小光在,小光的资料库里有全套的道藏,以及上千年来道家先贤的著作心得。得益于伟大的互联网时代,这些东西基本上都被扫描成电子档存到了国家图书馆的数据库里,理所当然地被收集起来。

    有了小光的翻译,这些丹方上的材料直接变成现代名词,甚至各种份量也被小光作了调整改变,小光根据古今药性的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