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唐烟云 >

第85章

盛唐烟云-第85章

小说: 盛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女人的哭声,然后就看到一个白色的身影从水里边走了出来。那家伙也是机灵,立刻把鼻子扎进沙土里,双手抱住脑袋死活不肯抬头。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日出,起来一看,同行的商户死了一大半,剩下的几个都得了失心疯,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注1)

“不可能,一定是你那同伴编瞎话,或者他自己贪图别人的钱财!”听了老岳绘声绘色的描述,方子陵本来就憔悴的脸色愈发惨白,手按刀柄,大声嚷嚷。“对,一定是他见财起意,所以想出这等下作手段……”

“长生天在上!”老岳立刻举起右手,对着天空赌咒,“干我们这一行的,如果见财起意的话,肯定会迷失在沙漠里。走这条路的人谁都知道,越多的人结伴而行,越能保证平安。如果自己走的话,即便不被狼群盯上,也可能活活寂寞死。”

最后一句话非常有力。长生天会不会惩罚坏人,大伙毫无把握。但旅途的寂寞,却着实令人痛不欲生。在出凉州之前,大伙平均每天还能经过一个村镇或者堡寨,跟里边的百姓说说话。在凉州到肃州这八百多里路上,再想见到个活人,却只能到河西节度使麾下的烽火台中找。而那些烽火台中还不是个个里边都有驻军,因为朝廷拨款不足的关系,很多用来防备突厥人的烽火台早已废弃,又高又厚的土墙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缺口,每一处缺口上都留着西风的痕迹。

所以,向导不会谋害雇佣自己带路的商队,不光是敬畏长生天,还因为害怕寂寞。凭着对地形的熟悉,他的确能把商人们全部谋杀,自己卷了财物逃之夭夭。问题是,接下来的数千里路,就需要他一个人从头走到尾。每天对着同样的蓝天,同样的黄沙和同样印在山丘顶端风的痕迹,恐怕没等见到下一个绿洲,就已经被寂寞给活活折磨疯了。

“那就是他刻意编瞎话吓唬人!省得你们抢他的饭碗!”毕竟是长安城里长大的,方子陵远不像西域本地人那般好骗,略做沉吟后,继续跟老岳掰扯。

向导老岳摇了摇头,懒得跟他一般见识,“从遇到鬼之后,我那伙计就再也不干向导这行了。他当时能活着回来其实都是万幸。拉扯着几个疯子,在沙漠里跌跌撞撞。要不是刚好碰见了哥舒翰大将军麾下的骑兵,估计早就变成了一堆白骨!”

这下,方子腾彻底没话说了。如果是谋财害命的话,就不会带着几个被吓傻的商人一道往回返。如果是编瞎话吓唬同行,那他自己放弃了这条谋生的道路,又是为了什么?

莫非这大漠当中,真的……想到昨天上午看到的海市蜃楼,方子腾心里就直哆嗦。一路行来,大伙看到的稀奇古怪东西太多了,根本不敢往深里头想。如果真的被鬼神盯上的话,那么大伙……

“别听他瞎说,咱们几个又没做过亏心事!”看到方子腾脸色越来越不对劲,伙长老郑轻轻追上前,大声给对方打气。“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咱们几个行得正,走得直,头顶上聚着三尺浩然正气……”

没等他把话说完,另外一个伙长老周立刻气哼哼地反驳,“别瞎扯了。如果行得正,走得直就不该倒霉的话,那咱们几个……”

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向导老岳,还有不远处奉命护送大伙的几个河西悍卒,他突然又把嘴巴闭上了。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有人趁机落井下石。

这个明显戒备的动作令向导老岳非常不快,耸了耸肩,主动走开了。若不是惹不起河西节度使府的兵大爷,这趟活儿他根本不想接。给军队带路和给商人带路有天壤之别。前者基本上是幢亏本买卖,而后者,只要他善于察言观色,总能在既定的报酬之外,再收获几倍的赏钱。

见老周把唯一能陪大伙说话解闷儿的人给气走了,伙长老郑非常不高兴。从马背上扭转身,冲着同伴低声抱怨:“不说话,谁还会当你是哑巴?你怎么知道咱们这趟不是肥差,自己非要往歪门邪道上想?想死你一个人去,别总拉着咱们!”

“还嘴硬!”素有乌鸦嘴之称的老周立刻反唇相讥,“你又不是没长着眼睛。好好看一下,这次出差的都有谁?怎么弟兄们全是那几天在曲江池畔当过值的!”

这一层,老郑不是没想过,但却不敢相信高力士会如此狠毒。犹豫了一下,继续反驳,“你还说咱们无法活着走到阳关呢!人家哥舒大将军都把亲兵派出来护送咱们了,若是真的跟你想的那样,他又何必费这么大心思!”

不像封常清、高仙芝等纯粹的武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为人处事素会把握方寸。当年他的顶头上司王忠嗣蒙冤入狱,同僚都劝哥舒翰以重金贿赂李林甫替上司脱罪,其本人却坚持认为,这是皇帝陛下亲自办的案子,贿赂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被招回京师述职时,扯住皇帝的衣角叩头出血,苦苦哀求对方高抬贵手。结果不但如愿使得王忠嗣被释放,哥舒翰本人也给皇帝和文武百官留下了‘正直、忠诚,对朋友仗义’的好印象。被破格提拔为陇右节度使,一举取代了老上司王忠嗣的原本位置。

到任后,哥舒翰改变王忠嗣的消极防御策略,积极主动向吐蕃发起进攻。步步为营,把刀锋直接顶到了青海湖畔。吐蕃人多次兴兵来犯,都被哥舒翰以优势兵力击败,只好退守大非川。天宝八年,哥舒翰领兵六万强攻,以折损一万五千人的代价,拿下吐蕃重镇石堡城。取得俘虏敌军将士四百余人的“大捷”,彻底锁住了吐蕃大军进出高原东北侧的通道。

消息传回长安,宰相李林甫认为哥舒翰好大喜功,折损了太多的唐军将士,恳请皇帝下旨撤换此人。杨国忠却认为哥舒翰替朝廷夺取了进攻高原的战略要地,建议对其进行嘉奖。一番角力之后,大唐天子接受了杨国忠的建议。赐给哥舒翰蜀锦千匹,庄园一座,加摄御史大夫,随后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陇右兼河西节度使。而哥舒翰也投桃报李,在朝廷的权力争夺中力挺杨国忠,丝毫不把李林甫放在眼内。

正因为如此,乌鸦嘴老周才坚持认为,大伙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地盘上要处处小心,以免对方受杨国忠指使杀人灭口。可如今大伙马上就要走出河西地界了,却一直风平浪静,前来护送的河西兵马的表现也是规规矩矩,丝毫没有准备动手的迹象。

想起这些,其他几个同僚也觉得老周是多虑了,凑上前,压低了嗓子说道:“老郑的话有道理。就咱们这几头臭鱼烂虾,人家哥舒大将军随便伸出一只手指头都能碾死,何必又是派兵护送,又是代请向导的,费这么多周折?”

“是啊,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你们傻啊。他哪是护送咱们,是护送这批辎重!”乌鸦嘴老周看事情永远是悲观一派,半点儿都不赞同伙伴们的见解,“如果这批辎重在他治下出了事儿,肯定会给人留下攻击的把柄。所以他先把咱们平安送出河西,然后在归途上等着咱们。趁咱们不备,喀……”

他伸出手,做了个砍头的手势。吓得周围几个同僚连连缩脖颈。谁料向来胆小的队正方子腾听了这话,却嘿嘿冷笑,瞅了瞅大伙,满脸鄙夷。

“吓傻了,你?”老郑被笑得心里发毛,拍了他一巴掌,低声追问。

“你们才是傻子呢,杞人忧天!”方子腾撇了撇嘴,低声回应,“鬼不好对付,人却未必难惹。只要你们几个跟着我,保证一根汗毛都少不了!”

“就你?”老周、老郑和其他几名同僚轻轻摇头。相处了这么久,大伙还真没看出方队正除了比较会做人之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来。

“看见了没?”看出大伙不相信自己,方子腾也不着恼。用下巴向王洵所处的位置挑了挑,压低了嗓门解释:“那是谁,王家小侯爷,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帅的门生。前方出了阳关,可就是封帅地盘。只要咱们时刻跟紧了他,就不怕被杀人灭口!”

“对啊!”仿佛瞬间被阳光照到了心脏,大伙连日来积聚在脸上的阴云一扫而空。王校尉的发迹史大伙私下里早就有所耳闻,只要到了安西四镇的地盘上,谁吃了豹子胆,敢打此人的主意?

“去的时候当然没事,回来时候,咱们怎么办?”乌鸦嘴老周兀自不安,想了想,继续问道。

“他如果不回来,咱们也别回来。”方子腾笑了笑,满脸得意,“多时那件事被人忘了,多时再回长安。先在安西躲两年,说不定还能立些功劳,最后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

注1:伙计。市井俚语,指同行,朋友。蒲昌海,即罗布泊。

王校尉为人仗义,王校尉后台很硬。这是众人商议之后得出的一致结论。至于王校尉跟他背后那个人之间的关系,到底能承受得住多大重量,大伙就不去想了。对于溺水之人而言,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要死死抓在手里作为救命的凭借。更何况事态还远远没糟糕到那种地步。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王洵,却不知道大伙都把自己当做了救命稻草,更没意识有把钢刀已经悬在了自己脖颈上。第一次离开长安,他心里没多少留恋,反而觉得飘飘然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

早在此之前数日,他已经当面向顶头上司陈玄礼表明了自己打算离开京师,到安西镇历练的意向。而陈玄礼当时虽然有些不舍,却也表示“功名但在马上取”,自己跟高力士大将军协商后,会尽力成全他的心愿。随后不久,高力士就亲自到军营中点将,命令王洵带领数十名禁卫,护送一批重要军械到疏勒交割。并且悄悄暗示他,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暂时留在封常清麾下听令,不必急着返回飞龙禁军。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趟任务有一半成分是王洵主动请缨而得,算不得什么苦差。至于同行的弟兄都是些熟悉面孔这一现象,王洵理所当然地把它视作上司对自己的照顾,所以心里头除了对上司们的感激之外,根本没有想到其他。

此外,这趟差事还让他逃开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那就是纠缠不清的家务事。云姨和紫萝二人对白荇芷成见颇深,这点王洵心里非常清楚。本以为自己采取先斩后奏的办法,可以蒙混过关。却没料到一下子彻底捅了马蜂窝。当天下午回家,云姨便将账本、钥匙全部推了过来,声明自己今后要“安于妇道”,不再干涉家中的任何问题。而紫萝做得更绝,以要替王洵为云姨尽孝为名,躲到了后者居住的院子中不肯露头。让王洵连句求饶的软话都没人帮忙传递。

甩手掌柜当习惯了,王洵一下子哪里顾得过来那么多事情?正忙得焦头烂额间,上次设下相亲宴席的韩世姑又派人送了封信来,说是女方家长对王洵没娶妻之前先流连青楼的举动非常不满。如果他不能痛改前非的话,许家宁可放弃这门亲事,也不会推女儿进火坑。而作为双方的长辈,韩世姑则劝王洵迷途知返,别为了一个青楼女子,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这都是哪跟哪啊,我招谁惹谁了我!”打发走了送信的家丁,王洵将韩世姑苦口婆心写下的教诲扯了个粉碎。自己不过是到韩世姑家赴了一次宴,连在场的哪位是许家的家长都没记住,居然就成了别人的准女婿。没成亲之前娶一个青楼女子就成了道德败坏了?那成了亲之后再一马车一马车的往家中拉新罗少女,算君子还是圣人?

没等他把肚子里的怒火发泄出来,几个与王家有关联的长辈也陆续登门。纷纷站在了云姨一边,指摘他的不是。而其中不少人自打王洵的父亲过世后,便跟他家没了任何来往。猛然间拿足了架子说三道四,着实令王洵无法适应。

好在白荇芷善解人意,从不逼着他立刻把所有事情做好。并且主动提出,与其嫁入门后惹得长辈们不开心,不如自己在鸣珂巷的小院里多住上些日子,给双方都留下一段缓冲时间。这种委屈求全的姿态,令王洵愈发地感到负疚。总觉得自己如果不兑现当晚的承诺的话,就辜负了对方,这辈子都心里都不得安宁。

“没有的事了!既然姨娘那样不喜欢我,我进了你家,也不会得到什么好脸色。而我又不太会哄老人开心,说不定哪天就让你左右为难。与其那样,还不如就像现在这般,双方谁也不见到谁。”白荇芷笑了笑,温柔地替王洵捏肩膀。

“她只是一时被我气晕了头。很快就会好起来!”拍了拍白荇芷的手背,王洵笑着替对方宽心。“从小到大,我基本上就没违拗过她。这次事发突然,估计她一时转不过弯来。慢慢就会好了,我保证!”

“别着急,一点点来!”

“嗯。我知道!”

两个人说着毫无意义的悄悄话,倒也能让王洵暂且忘却很多烦恼。直到返回自己在崇仁坊的家,才再度体会到什么是焦头烂额。

高力士的一道命令使得所有难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