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明小官生活 >

第35章

大明小官生活-第35章

小说: 大明小官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道姑,这里条件比较简陋,只有一碗疙瘩汤——”

“高人的救命之恩,贫道还没有答谢,却又麻烦您亲下厨房做饭,”女道士闻到鸡蛋的清香,肚子里咕咕叫得更欢,这几日她忙着赶路,已经好几顿没有吃上热汤热饭,连忙伸手接过大海碗,一手端碗一手抓起筷子迅速的吃起来。

胜男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人,如风卷残云般把一大碗的面汤喝完。碗里的汤已经见了底,女道士还在用筷子扒拉着鸡蛋丝。

“喵呜!”主人,比我还能吃呀!

胜男无声的点头。见她还是不饱的样子,忙从橱柜里取出几块枣糕递给她。

“……谢谢高人!”

有了一碗汤垫底,造反的肠胃也安抚了许多,女道士便恢复了优雅的进食仪态,只见她拿着枣糕小口的吃着。

这时,耳尖的胜男听到外面的声音:

“大人,前后左右我们都搜过了,不见凶手!”

“那有驿馆里还有什么陌生人吗?”

“没有,只有两个梅水镇的捕快,他们押送犯人去辽东,昨晚在此留宿!”

“哦,把他们叫来!”

叫自己?胜男连忙又和女道士说了几句,然后回到房间,换回官府,戴好帽子来到院外。

“你们是梅水镇的捕快?”

胖老头,哦不,胖知县随意的扫视了他们一眼,然后凉凉的问道。

“是,小的候刚/小的李胜男,参加县尊老爷!”

说着两个人把自己的腰牌和公文拿出来,递给胖知县身边的捕头。

“没错,大人,是梅水镇的捕快!”

捕头验了他们的腰牌,又看了看带着手链脚铐的犯人,拱手回禀胖知县。

胖知县又问了问他们昨天夜里都干了些什么,可否遇见或者看到什么陌生人,又是否听到什么动静。

候刚和胜男忙拱手把昨天夜里的事情说了一遍,幸好昨夜胜男叫了几个酒菜,他们三个可以互相作证。

询问了半天,胖知县见找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便挥手让他们退下,自己则准备回县衙向府衙禀报,唉,还有一年就到任了,怎么就在自己的辖区发生刺杀命官的重案呢,胖知县无比郁卒。

候刚见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忙叫上胜男带着马六,出了驿馆。中午,他们乘马车到达东阿县,吃过午饭后,继续赶路,傍晚终于来到聊城。三个人还是直奔驿馆,在驿馆借宿一宿后,第二天一早赶到会通运河聊城站。

候刚不放心李胜男,便自己拉着马六去渡口找客船,而胜男也正乐得有机会把女道士放出来。

“高人,”女道士听说高人要用障眼法把自己送到会通运河渡口,心里非常高兴,她按照要求闭上眼,片刻之后,睁开眼,果然,已经不是在高人的隐居之所,眼前正是一片繁荣的大运河,她心中的感激之情简直就像眼前的河水,滔滔不绝,“大恩不言谢,贫道行走江湖,身无长物,这几块番薯和一袋黄米种子,还算是个稀罕物,贫道就送给高人做个纪念吧!”

说着,她从包袱里取出一个土黄色的布袋子,打开布袋摸出三四个橘红皮的地瓜和一小袋玉米粒,恭敬的把东西递给胜男。

这是……胜男看着眼熟,心里一喜,忙接过道士口中的番薯,这、这不就是地瓜吗?她听魏良说,地瓜是万历年间才流入中国的呀,怎么现在就有了?!

“这是贫道在胶东沿海游历的时候,当地的教民所赠,说是一些红头发绿眼睛的番僧送的,”女道士见胜男一脸惊喜的样子,颇有几分自得,看来高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呀。

但是当胜男的注意力放到某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地瓜上时,赫然几个人类的牙印让她自得的脸上出现一抹红晕,“呃,番僧说这个可以吃的。呵呵……”

第二十七章 夜审马老六

唉,江湖果然不是好混的。侠女也要吃饭呀。胜男同情的看了看那一排牙印和女道士羞红的脸,忙从荷包里摸出两锭银子递给她,“道姑,我很钦佩你的侠义,这些你收下权作路上的盘缠吧。”

“这……”女道士有点心动,她身上只有十几枚铜钱,呃,吃饭和住宿是不要钱的,可江湖险恶,不知道路上有什么变故,如果身上有银子傍身,也能在危急时刻救急。可人家救了自己的命,自己尚未答谢,又怎么好意思收人家的钱?!

“道姑,你就拿着吧,”胜男直接把银子塞进她手里,然后拱手道:“道姑是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小节,日后我有需要道姑帮忙的时候,也请道姑不要推辞哦!”

“帮忙?!好呀,好呀。”女道士见胜男帮自己找好了借口,忙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巧的木牌递给胜男:“这是贫道的令牌,以后高人如果遇到难事,便将此令牌送到长清县的五峰山,自然有人帮你!”

“好,那我就谢谢道姑了!”

胜男接过木牌,小心的放进葫芦里。

“高人折煞贫道了,”女道士把银子收好,然后单掌竖在前胸,“救命之恩,清风铭记在心,他日定当涌泉以报。告辞!”

说着,女道士调转身形,飘然远去。

“呃,再会!”

胜男把几个地瓜和玉米粒都放好,看着女道士远去的背影有点失落,唉,江湖险恶,还是当捕快吧。

“小五,赶紧的,船快开了!”

渡口边,侯刚已经找好了客船,见胜男下来,忙伸手招呼道。

“好,来了!”

胜男听到喊声,连忙跑到岸边。她一直以为古代的河船都像电视里演的那种乌篷船,个头小小的。一个艄公划船,船上放着一张小几,然后只能容纳四五个客商。

她跟着侯刚上了船,才发现自己的想得差了很远。这条河船的体积有点像前世的加长公共汽车,仅中仓就可以容纳十几个客商。他们进来的时候,船舱里已经坐了十来个客商,靠窗的是一个中年读书人并一个书童,他后面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手里还抱着一个七八个月大小的婴儿;小夫妻后面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精瘦精瘦的一脸精明,再配上一身光鲜的衣物像个小商人;还有几个穿着灰布衣服的农夫,大家三三两两的正在聊天。

胜男打量的空儿,侯刚已经找好了座位,这时,船家也开始收船费。

“官爷,去哪里呀?”

“临清!”

“哦,每位三十文,一共是九十文!”

“啥?你看清爷的身份,还敢问我要钱?!”

侯刚抖了抖腰间的腰刀,然后把眼一瞪,脸一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这”

船家见状也有点害怕,唉,这些官差,别的本事没有,就会欺压贫苦百姓。胜男见状,有些不忍,但也没有多嘴,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侯刚。

靠窗的书生见状,眉头紧皱,握着纸扇的手绷的紧紧的,似乎在压抑什么。

“切,给,给!”

侯刚从怀里掏出三十个铜钱,丢在船家的手上,“给爷来壶热茶!”

“……好!”

船家无奈的接过三十文钱,接着去收其他人的船费。

胜男感觉船舱里的人似乎都在看他们,她有些如坐针毡。

“小五,觉得大哥有点仗势欺人?”

侯刚不看胜男的脸,也知道她在想什么,自己从怀里掏出一包牛肉干递给胜男,苦笑道:“咱们出门,县衙只给每人二钱银子的伙食补贴,可这一路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要是靠这点伙食银子,估计咱们要一路乞讨才能到辽东呢!”

“呵呵,小五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听侯大哥的!”

胜男接过纸包,从里面拿了几块肉干后又把纸包还回去,心说话你咋不提马六给的十两银子呢!?

“恩。行,你愿意听,我就愿意教!”

侯刚心情不错,嚼着肉干,嘴里还哼着什么。

会通运河也称鲁运河,北起临清南至台儿庄,元代时为了运粮而开凿的。明朝初期,运河河道堵塞,曾一度被废弃,永乐年间才又重新疏通,用以漕运。此时不是夏粮收割的时候,所以运河上来往的船只并不多。

船开了,船上的旅客们,路途寂寞,便开始相互攀谈起来。小夫妻怀里的婴儿受不得吵闹,开始哇哇哭起来。妻子忙哄着,孩子却怎么也哄不住,她算了算时辰,估计孩子是饿了,她看了看四周,没有人关注便侧着身子,让丈夫挡住仓里人的视线,自己拉开衣襟给孩子喂奶。

胜男也百无聊赖。四处乱看着。一路上她一直想找机会单独问问马六,可侯刚就像贴在马六身上的狗皮膏药,寸步不离。再加上她又担心葫芦里的女道士,也没有完全把心思放在马六身上。如今,女道士已经走了,他们的路程也近半,船到了临清后便转乘去天津的船,这样再有三四天就可以到北京,到了京城,出了山海关,到了辽东卫。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恩,还有三个晚上可以利用。胜男算了算,今天晚上估计可以到临清,到了临清,她要找机会好好和马六谈谈,否则,她这一趟公差不就白来了吗?!

晚上,临清的驿馆。胜男还是自己出钱让驿馆的官差帮忙准备了一些酒菜,只不过她在酒里放了些蒙汗药。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她仔细观察过,侯刚别的嗜好没有,但是特别喜欢喝酒,她每次给准备的酒,侯刚一个人就能包圆儿。在船上她就想过了,她如果想和马六单独谈,必须把侯刚调开,可是上茅厕的时间太短,只能让他昏睡。

“呵呵,幸好翻过清风道姑的包袱,否则这样的‘料’,还真不好找!”

胜男阴笑着把从女道士行李顺手摸来的一瓶蒙汗药加进酒壶里,盖上盖儿轻轻的晃了晃。

半个时辰后,把一壶酒干掉的侯刚不负胜男所望的呼呼大睡,胜男在窗外看了看,然后开始自己的计划。

“马六,这两天过得怎么样呀?”

胜男来到他们的房间,把睡得一塌糊涂的侯刚拉到一边,自己坐在马六对面,冷冷的笑着问道。

“很好,”马六看到胜男进来一点也不诧异,他就知道李胜男不会白白请客吃饭喝酒的,他看着胜男稚嫩的脸,嘲讽道:“李捕快好算计呀,居然还会用蒙汗药?!不过,你的心思恐怕要白费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呵呵,我问你什么了吗?”胜男拿着一把匕首在手里摆弄着。笑着说道:“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比如,你那个住在王家庙的寡妇娘和小弟——”

“你?你怎么知道的?”

马六的脸色一变,他准备接应山匪的时候,就把家人转移出去了,除了李大头,没有人知道。李胜男怎么知道的,难道是?!

“呵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呀,”胜男也只是推测,她当时接收王老实几家佃户的时候,曾经蹲在地头上听他们说过王家庙的一些趣闻,什么王大财主想收小妾啦,什么东街来了个外乡人啦,什么西街的寡妇不守妇道啦,诸如此类很多无聊的八卦。

不过,其中有一则趣闻引起了胜男的注意:县城的李大头曾经去拜访过王总甲,让他照顾那户刚搬来的外乡人,这倒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让她起疑心是因为这户人家和李大头根本就八竿子打不着,之前估计都不认识。

再后来,她偶然间听到了马六和侯刚的话,才突然意识到,王家庙刚搬来的人恐怕根本不是什么外乡人,而是马六的亲人。

但这也只是她的猜测,不过,马六的反应告诉她,自己猜对了。

“马六,我知道你很担心老母和弟弟的安危,所以便委托李班头帮忙照顾,”胜男笑意更浓,她没有抬头,依然玩着手上的匕首,“我呢,把南山买了下来,也收了十来户佃户,这些佃户都是王家庙的,咝,你说,如果我要是把你家人在王家庙的消息告诉某些人,你的家人会如何?!”

南山的山匪作恶多端,附近受害的村民不计其数,顺带着,马六这个“窝主”也是那些人仇恨的对象。

“……”

马六喘着粗气,他依然没有说话。

“还有,听说流放的人到了流地后,都要挨点‘杀威棒’,啧啧,就你这小体格,你说你能挨多少呀?”

“……不劳您费心!”

马六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呵呵,我当然不会费心,”胜男拿起匕首,突然在马六的胳膊上轻轻的划了一道。

“阿,你,你要杀我?!”

“切,谁杀你呀!”胜男放下匕首,如何从一个白色瓷瓶里倒出一些生命水洒在伤口上,伤口的灼热感慢慢消退。马六惊讶的看着胜男,“这是……”

“唉,关外鞑子作乱,卫所的苦役会不会上战场呢,受了伤可就惨啦,关外缺医少药的,正式的军爷都照顾不过来,某些‘流人’估计……”

胜男不紧不慢的说着,马六的脸色开始阴郁起来,他手上是有一些银子,可是到了卫所,估计还没等他用来孝敬,就被人搜走了。关外荒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