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1018章

唐寅在异界-第1018章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百战军好不容易收拢了溃败而至的安军,再看战场上,六十万众的桓军业已透阵而过,由原本安军所在的位置直接穿行过去,向东而去。

聂泽打了一辈子的仗,其中固然有胜也有败,但还从来没像今日这样打的这么让人窝火过。

只要安军能顶住桓军,哪怕是只顶住半个时辰,己方这边就可以完成包夹之势,到时三面围攻,桓军插翅难飞,可哪成想,安军连一刻钟都没坚持住,那可是整整二十多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啊,与桓军刚一接触,便溃败得一塌糊涂。

以前唐寅就经常和他说,在场上,不怕有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有猪一样的队友,以前他还不太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现在算是深有体会了。

安军如此的不争气,让聂泽连去追击桓军的欲望都随之丧失,如果可以杀人的话,他此时真想把这些烂泥扶不上墙的安军统统杀光,把他们的装备扒下来穿在己方将士们身上。

仗打成这样,又是在与百战军联合作战的情况之下,白晴的脸面也是异常难堪。其实她也很委屈,并非她这个主帅无能,不会指挥,而是无人听她的指挥。

等白晴带领着一干残兵败将见到聂泽的时候,都不知道在他面前说点什么好,低垂着头,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聂泽看看白晴,再瞧瞧她身边那些垂头丧气的安将们,他缓缓摘下自己的头盔,接着,猛然摔在地上,发出当啷一声的脆响,头盔砸在地上,都弹起多高,然后轱辘出好远。

自制力那么过人的聂泽都受不了了,当众摔了帅盔,可见他此时已被气到什么程度。

在场的无论是风军将士还是安军将士无不被吓得一哆嗦,下意识地抬头看眼脸色阴沉得发黑的聂泽,紧接着又急忙把头垂了下去。

有风军侍卫壮着胆子,把轱辘出好远的头盔捡回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来到聂泽身边,双手擎着头盔,嘴巴一张一合了好半晌,硬是一个字没说出来。

白晴深吸口气,把心一横,接过侍卫手中的头盔,亲自递到聂泽面前,低声说道:“聂将军,此战不利,责任全在我……”

“当然是在你安军身上!”聂泽近乎于咆哮地气吼道,接着,一把把头盔夺过来,胡乱地重新戴在头上,他闭起眼睛,沉默半天,才把眼睛缓缓睁开,语气平缓了一些,但依旧沉吟,说道:“白将军现在马上去统计一下伤亡,看看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白晴应了一声,又与聂泽对视了一眼,说道:“本将已经派人去做了,稍候便知。”

“恩!”聂泽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而后又向周围众人挥挥手,说道:“先去清理战场,另外,把此战的战报传于大王……算了,这战报还是由我自己来写吧!”

他现在都想不出来这份战报要如何来写,如何去向大王去解释,己方五十多万的大军,竟被桓军透阵而过,奇耻大辱啊!

很快,安军的伤亡情况统计出来,把阵亡的和受伤的安军统统加到一起,竟然还不到一万三千人,而在战场上,看当时安军的溃败势头,真好像死伤惨重似的。

看到这份伤亡统计,聂泽刚刚有些平息的怒火又一下子烧了起来,安军的伤亡才一万多人,其中大半还是由于自身的混乱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安军被桓军杀伤的将士充其量也就五千人,可在战场上,桓军留下来的尸体也不止五千了,伤亡少的大败,伤亡多的反而大胜,滑天下之大稽。

聂泽在给唐寅的战报当中,将此战的情况大致讲述一遍,同时也有检讨自己的指挥不当。

不管责任在不在安军身上,战败就是战败了,责任必须得承担起来,聂泽这点心胸还是有的。

在他的战报里,从头到尾没有埋怨过安军一句不是,只是在战报的最后,聂泽追加了一句,日后不想再与安军联合作战,他给出的理由是双方统兵的理念相差甚大,无法配合,无从合作。

这份战报传走之后,聂泽的心情平复了不少,仔细再看看桓军的意图,他当即又给唐寅写了一封书信,提到桓军向东而去,有与陆辰一部合兵之意,平原军和直属军的处境将会变得十分困难,请唐寅早做定夺。

第563章

接到聂泽所传来的战报和书信,唐寅也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

聂泽虽然没有直说此次战败是由安军造成,但百战军的零伤亡就已经很好的说明了一切,看来,聂泽是不想再与安军配合了。

对于战力羸弱的安军,唐寅也很感为难,白晴麾下的兵力是不多,但也不少,二十万众的军队,又装备精良,弃之不用太过可惜,但要是重用安军,它又偏偏不争气,非但帮不上忙,反而还会变成己方的拖累,现在聂泽是深有体会了,想把安军推开自己,但自己又要如何来应用安军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唐寅给聂泽写了回书,让安军驻扎在安桓边境不动,百战军则去与平原军和直属军汇合,协助两军,击溃桓军主力。

看到唐寅的这封回书,聂泽大喜过望,自己总算是把安军这个大包袱给甩出去了,他第一时间找上白晴,拿出唐寅的书信让她过目。

白晴看后,眉头拧成个疙瘩,喃喃说道:“风王殿下为何只让聂将军去追敌,而让我安军在原地驻扎呢?”

聂泽心中暗笑,当然是怕你安军再拖我方的后腿了!心里这么想,他嘴上也不会这么不留情面的直接讲出来,淡然而笑,随口说道:“想必,大王对安军弟兄还另有重用吧?”

顿了一下,他又道:“王令如山!白将军,大王王令已到,在下得即刻率军启程,前去与平原军和直属军汇合,你我二人……只能等日后再相见了。”

若是能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再见,那就最好不过了。他在心里暗暗补充了一句。

听聂泽这么说,白晴甚是不舍。和他在一起久了,白晴也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治军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她恋恋不舍地说道:“我真想随聂将军一同前往啊,可惜王命难违,我也只能听从风王殿下的调派了。”

你安军若是跟来,我风军还有胜仗可打吗?聂泽暗笑,脸上倒也硬装出唏嘘感叹的模样,沉默了半晌,他向白晴拱了拱手,正色说道:“白将军,再会!”

“再会!”白晴急忙站起身形,向聂泽拱手还礼。

聂泽遵唐寅之命,东去与平原军和直属军汇合,此后,这三支军团和桓国的三路大军在安国境内展开了一连串的激战,当然,这是后话。

在百战军离去三日后,唐寅和灵霜所率领的风玉联军抵达安桓边境,与安军汇合一处,顺势接掌了白晴这支安军的指挥权。

其实唐寅和灵霜虽是国君,但毕竟不是安国的君主,白晴所率的安军可以不听他二人的调遣,只是现在白晴已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来打这场战争,向安国朝廷传书,所得到的答复是全力配合风军作战。

现在安国朝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应付南方入侵的川军上面,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北方这边,在这种情况下,白晴也只能服从唐寅和灵霜的指挥。

在如何应用安军这个问题上,唐寅特意与梁启和子缨在私下里仔细商谈过。

依照唐寅的本意,认为应对安军弃之不用,省得拖己方的后腿,影响己方的战力,但是梁启和子缨都表示反对。

在他二人看来,安军不是战力不足,而是缺少取胜的信心和顽强的斗志,安军在战场上也不是烂泥扶不上墙,只是指挥之人没有找到最适当的应用方法。

对于安军,梁启和子缨的意见出奇一至,皆认为安军的实力被严重低估,己方不应将其置之不理。

听他二人这么讲,唐寅无奈苦笑,说道:“聂泽传来的战报你二人也不是没看到,安军在战场上,完全是不堪一击,我倒是想听你二人说说,如何能把这支安军训练成虎狼之师,有力的辅佐我军作战。”

梁启和子缨互相看了一眼,皆不言语了。一支战力强悍的军队,可不是靠三两天能训练出来的,何况安军缺少的还不单单是训练。

思虑了许久,梁启抬头说道:“大王,如何来应用安军,末将暂时也没有想好,不过末将可以保证,安军对我方绝对能起到大用。”

“哦?”唐寅乐了,笑问道:“梁启,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直觉。”梁启直言不讳地说道。

若是换成旁人,肯定会对梁启这样的回答嗤之以鼻,但唐寅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便未在多问,点头应道:“好吧,此事……就先听你的。”

唐寅自身就是个很相信直觉的人,另外,他也信任梁启的实力,像梁启这么优秀的统帅,其直觉往往是超乎常人的敏锐。

风玉联军与安军汇合以后,于安桓边境处休整了三日,而后开始向西南进发。由安桓边境去往桓国都城是不用路过会亭郡的,钱冲在仙石城一带所布置的防御也就成了无用功。

风玉安三国大军的动向,早已引起桓国朝廷的高度紧张,黎昕亲自给钱冲传书,令其撤离会亭郡,阻击风玉安三国联军向都城的*近,同时,黎昕又向川国传书求援,请川国出兵至桓国,抵御来势汹汹的三国联军。

己方的半斤八两,黎昕心里明白,风军的骁勇善战,他也再清楚不过,想只靠钱冲顶住以风军为首的三国大军,那根本不可能实现,若无川军相助,三国联军早晚会打到己方的都城,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目前,川国一直希望这场战争能够速战速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安国,*退风军和玉军,等川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寻求与风玉两国决一死战的机会。

只是战争一旦爆发,那就不是靠一国之力所能左右的了,桓国的求援川国无法不允,不然桓国先安国一步灭亡,那对川国的打击将是不可估量的。

接到桓国的救援书信,川王肖轩与川国大臣们进行了紧急磋商,最后决定,拜上将军薛荣为主帅,上将军何如水、金卓为副帅,上将军伍瑞为先锋,中将军傅冉、彭程、高乐、熊傲天等将辅佐,统兵三十万,前往桓国援救。

肖轩一口气派出四名上将军,若干名中将军,而且各个都是川国的名将,从中亦可看出他对桓援助的重视程度。

川国如此大动干戈的增援,无疑是给桓国朝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桓国朝野上下,皆陷入一片狂喜当中,在桓人看来,有四十万的川军相助,其中还有那么多的名将,此战己方必胜无疑。

在桓国,唯一高兴不起来的可能就要属钱冲了。川军是厉害,但没有背生双翅,不能一下子飞到桓国,目前抵御风玉安三国联军的重任依旧是落在他的身上。好在川国援助的辎重已到,这让钱冲麾下的桓军一下子拥有了不少的大型利器。

为了阻止三国联军向都城推进,钱冲于大合山一带设防。从安桓边境去往桓国都城,必须得经过大合山,这里山脉连绵,放眼望去,皆是高山峻岭。

在大合山一带,钱冲可找不到大量的劳力,所搭建的营寨比起在仙石那里的营寨要差上许多,但是这里的地形对桓军更加有利。

钱冲的确是个善于防守的将帅,他扎营的地方选得非常巧妙,刚好位于两山之间,又恰逢是处高地,即能挡住三国联军的去路,又易守难攻。

即便是对钱冲不满到极点的川将胡良看过桓军的营寨之后,也是暗暗点头,这样的营寨,又有四十万桓军镇守,哪怕来敌再多也不用怕啊!

在桓军于大合山扎下营寨后的第六日,风玉安三国大军浩浩荡荡的抵达。联军于桓营东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在扎营的同时,唐寅、灵霜带着风玉安三国将领前去观看桓军大营。

他们站在一处高地,举目向桓营眺望,眼前这一大片营地,把两山之间堵得严实合缝,而又恰巧位于一处高地上,只是远观,众人便感觉此仗不好打。

又观望片刻,唐寅回头叫来乐天和艾嘉,手指前方的桓营,问道:“要出大合山,是否还有其它的路可走?”

乐天和艾嘉双双摇头,后者说道:“大合山只此一条路,要想出山,我军只能强行攻下桓营。”

唐寅听后,缓缓点了点头,又看眼远处的桓营,喃喃说道:“桓营的选址可真是有些巧妙啊!”

灵霜走到唐寅身边,忧心忡忡地说道:“王兄,以我军目前的战力,能否打得下这座桓营?”

唐寅沉吟片刻,淡然一笑,说道:“打不打得下来,试试便知!”说着话,他转回身,对众将大声说道:“今日休息,明日一早,我军攻营!”

众将精神一振,齐齐插手施礼,应道:“是!末将遵命!”

当天,联军扎好营寨,埋锅造饭,全军休息,等到翌日,在唐寅的命令下,三国联军倾巢而出,直向桓军大营*去。

三国联军,七十多万的军队,其声势之大,仿佛要吞天食地一般,即便站在桓营高高的寨墙上,举目向外张望,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