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庄不周作品集(共计3部小说) >

第619章

庄不周作品集(共计3部小说)-第619章

小说: 庄不周作品集(共计3部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大汉之外,还有一个跨度达千年之久,建国时间几乎和周朝相近,延绵至今的大帝国,而在这个帝国之前,还有几个超乎想象的大帝国,甚至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赵云、魏延等武人则为亚历山大、汉尼拔等人的远征惊叹不已。与他们的征程相比,大汉境内的这些战事又算得了什么?正如魏霸所说,只有陈汤、甘延寿在西域的战事勉强可以比拟。陈汤在西域斩杀郅都,留下了“犯强者汉,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让后人景仰不已,那亚历山大这样的英雄又当是如何的豪气干云?

刘禅在惊讶的同时,又有些惭愧。魏霸一开始就说,我要讲一个与陛下年岁相当的西方英雄的故事,等他听完这个故事,他简直惭愧得无地自容。亚历山大二十岁登基,在位十三年,就建立了一个万里疆域的大帝国。我呢,只知道在成都城里鬼混,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更别提亲自征战了。跟那个亚历山大一比,我就是个渣啊。

诸葛恪和顾谭相顾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他们到成都来的目的不仅是辅助孙登,更有和这位横空出世的名将一较高下,可是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魏霸说的这些,他们闻所未闻。他们的眼界只在江东,而魏霸的眼光却是天下,双方的眼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诸葛诞心中震撼不已,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和魏霸相处了这么久,一直觉得魏霸与众不同,却不知道究竟哪儿不同。现在他知道了,魏霸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居高临下,高屋建瓴,这才能势如破竹,一往无前,才能出人意表,为人所不能为。跟着这样的人征战天下,功名富贵,何足道哉,都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却没有人怀疑魏霸的真伪,因为魏霸开始的时候就说了,你们可以去胡市打听,问那些胡人是否属实,也可以出海游历,我可以资助一切费用。如果他说谎,他敢这么说么?就算出海比较麻烦,到胡市打听一下不是难事吧。

所有人都震惊了,在他们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魏霸将一个崭新的世界推到他们面前。他们都以为魏霸要说的天下就是他们理解的天下,就是怎么北伐中原,兴复汉室,他们谁也没想到魏霸心中的天下是如此的广阔,根本不是大汉所能囊括的。

诸葛亮沉吟不语,他现在感触最深的倒不是魏霸讲的那些故事,而是新式桌椅的妙处。有高高的椅背靠着,他觉得舒服了许多,坐了这么久,他还能坚持得住。对魏霸的故事,他想到的更多,只是此时此刻,他却不能说。

李严眼神闪烁,打量着那些人的脸色,也观察着魏霸的表情。魏霸讲了这么多,是想表明他自己志不在大汉疆域以内么?不错,看起来的确是这么回事,他的强项不是步卒,而是水师,现在他掌握着天下最强悍的水师,没有人能和他竞争,他可以不在乎大汉的疆域,他可以远征海外,开拓自己的帝国,可是我呢?我除了去关中,还能去哪里?他可以不在乎大汉的疆域,我却只有这些空间啊。

魏霸这是想干什么,想置身事外,避免与诸葛亮继续发生冲突?他要让我一个人面对诸葛亮么?

诸葛瞻趴在栏杆上,看着下面甲板上的魏霸,喃喃的说道:“阿母,他好大的野心哦。”

黄月英摸摸诸葛瞻的头,沉吟不语。她看向背对她而坐的诸葛亮,注意到的却是诸葛亮靠在椅背上,扶手上的两只手紧紧的抓住抚手,她意识到,诸葛亮疲倦了,如果不是椅背靠着,他大概已经瘫软在地。

黄月英冲着诸葛均使了个眼色。诸葛均身为长水校尉,自然有资格列席这样的会议,而他和黄月英一样,最关心的是诸葛亮的身体,虽然站在远处,却不时用眼神和黄月英保持联系。接到黄月英的暗示,他立刻走到诸葛亮的面前,俯下身子,轻声问道:“兄长,休息片刻吧?”

刘禅这才注意到诸葛亮的脸色不太好,连忙说道:“相父,你先休息一下吧。”

“不,老臣没事,老臣……”诸葛亮有气无力的摆摆手,他确实坚持不住了,但是他不能走。因为接下来的讨论非常重要,他要摸清魏霸真正的用意。

魏霸走了过来,打量着诸葛亮的脸色,笑了一声:“陛下,丞相想来还没听够,舍不得走。无妨,只要陛下不介意,我让人抬一个躺椅来,让丞相躺着听便是了。”

刘禅连声赞好。魏霸让人把他常用的那个躺椅抬了过来,赵云和魏延一左一右,将诸葛亮抬了上去。躺了下来,放松了身子,诸葛亮这才发出如释重负的叹息。

“子玉,多谢。”

魏霸微微一笑:“丞相,不用客气,怎么说,你也是前辈,尊老爱幼,我还是懂的。”

诸葛亮苦笑一声,有些无语。魏霸是说话带刺带习惯了,什么时候都不忘刺激他一下。魏霸说这句话,尊老是假的,指责他不够爱幼才是真的。

李严听了,忍俊不禁:“魏子玉,你尊老,丞相也爱幼。当初若不是丞相力主让你入武陵,你能有今天的成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可不能忘本啊。”

魏霸躬身施礼:“多谢大将军指点,我这不是正在报答丞相嘛。大将军莫非觉得我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大将军指出来,我好改正啊。”

李严抚着胡须,皮里阳秋的说道:“我觉得好没用,要看丞相怎么觉得。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若是丞相不喜,你做得再好也没用啊。这人跟人哪,有时候还真得看投缘不投缘。比如……”

“正方,你就不要再蛊惑子玉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我是什么样的人,他能不清楚?”

李严哈哈一笑:“这是你们之间的事,我反正是不太清楚。不过,丞相啊,要我说,子玉的脾气虽然梗直了些,却的确是个人才,一言一行,颇有见地啊。像之前的两封奏疏,如今已经人人传阅,今天这一番高论,想必很快也会成为美谈。不知丞相以为然否?”

诸葛亮无力的一笑,沉默片刻,又道:“子玉有巨舰,可以横行大海,将我大汉边疆拓至极远之地。正方,后生们如此豪气,你也不能落后啊。西域未平,羌乱未靖,你没有兴趣重新披挂上阵,再展雄风?与子玉一陆一海,一西一东,争一争长短?”

李严面色一寒。诸葛亮这句话可够狠的,让他去征西域,这是要把他从关中赶开,承担魏延之前的任务啊。我是堂堂的大将军,去接魏延的任务,还和魏延的儿子争长短?

“丞相,我倒是有心,可是无力啊。不服老不行,我就不和子玉争了,免得自取其辱。不过,我看你的门生姜维倒是有机会和他较量一番,要不转姜维为西域长史,让他步班定远后尘,再收西域?”

魏霸含笑不语,看着诸葛亮和李严唇枪舌剑,明争暗斗。国家大事,什么国家大事,皇帝在一旁看着,结果也许就在这两人的只言片语之间。李严想去关中,就要把姜维赶走,他和诸葛亮之间没有缓和的可能。他们争得不可开交,自己才有机会从中渔利,不管辽东之战能不能成行,至少目前他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该得的利益一样不会少,最多只是王爵的称名可能还有点麻烦。

不过,与实际利益相比,称王不称王的,其实并不重要,闷声大发财,等实力壮大了,什么时候称王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大将军,丞相,这件事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不如我们暂时休息一下,先喝点交州的纯天然椰汗解解渴,然后再说,可好?”

诸葛亮求之不得,他现在浑身无力,的确没有心情和李严争论。

“如此甚好。”

李严深深的看了魏霸一眼,也皮笑肉不笑的点了点头:“也好,尝尝交州来的奇异之物,开开眼界。”

魏霸哈哈一笑:“大将军,你见多识广,什么没见过,我这点新奇玩意,哪能入你的青眼。来吧,你就将就一下,先解解渴,休息片刻。待会儿,我还要和你讨论一下天下形势,看看如何部署战事呢。”

李严心领神会,展颜而笑。







第869章我的地盘我做主

稍作休息,让群臣见识了一下交州的果物,也让他们有时间消化一下刚刚讲述的天下,魏霸又一次站在了大家面前。

“诸君,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追忆往昔,我们就可以发现,能开疆拓土,将我华夏文明推向更远之处时,都是国力强盛,君明臣贤之时。卫霍驱逐匈奴时,有七十年之积储,陈汤、甘延寿西域扬威之际,有昭宣中兴在前,即使是班定远三十六骑定西域,也是光武孝明二帝为政。根本不固,焉有枝叶之繁茂,内政不政,焉能制胜于万里之外?欲扬我大汉声威,传播文德于四野,必先定中原,恢复大汉一统,方能涉及其余。”

众人屏息凝神,静听魏霸讲解他们更容易理解的天下。魏霸又拿出了一张大汉疆域图,开始讲解规模小一点,更切合实际一点的天下战略。

这其实就是精简版的辽东远征计划,只不过有孙登等人在场,他把与削弱吴国的内容省掉了,着重以魏国为敌,讲述如何收复中原的战略。

诸葛亮看他拿出地图就明白了,他不希望魏霸在这样的场合讲这件事,到目前为止,他自己还不赞成这个计划,倒不是因为这个计划在战略上不可行,而是这个战略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政治意图。

对关中实力的侵蚀且放一边,魏霸远征辽东,就脱离了朝廷的控制,不管是不是封他为王,其实他已经割据了。公孙渊偏安辽东,都能以王者自居,毗邻的曹魏都拿他没办法,魏霸如果占据了辽东,和成都相隔万里,成都的号令还能指挥得动他?到时候他挟敌自重,又将如何?

诸葛亮允许在小范围内讨论这件事,但是他不能容忍在如此情况下讨论,那些官员不理解这背后的深意,一旦被魏霸鼓动,赞成这个计划,那就没法挽回了。

“子玉!”诸葛亮打断了魏霸的话:“军国大计,岂可如此儿戏?若是传到洛阳或者辽东,且不是先机尽失?”

魏霸从容的一笑。他知道诸葛亮在想什么,可是这里是他的地盘,事情到了这一步,怎么可能还跟着诸葛亮的节奏走。他淡淡的说道:“丞相,我这个计划本不是投机取巧的奇袭计划,而是正大光明的天下大势,就算他们知道了,又能奈何?且曹睿小有聪明,司马懿等人也知天下大势,就是我不说,他们也会知道的。与其如此,不如公布于天下,让他们知道我君臣统一天下之心坚不可磨,亦是好事。”

“可是,军事当密。”

“不然。”魏霸礼貌而坚决的摇头否决。“军机当密,军略当明。在座的都是国家大臣,若不知大势所在,又怎么能与陛下同心?若人人自有其见,纷纷攘攘,又岂有众志成城?唯有明其大略,方能万众一心,君臣共力,以竟先帝未竟的伟业,还天下以太平。”

他不等诸葛亮分辩,转向李严道:“大将军,当年先帝曾委内外军事于大将军,大将军以为我所言当否?”

李严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镇南将军所言甚是,吴王称臣,大江以南尽为汉地,如今曹魏偏居一隅,已经是强弩之末。我军之所以不能一鼓而下,就是因为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各地驻军之间配合不当。这一点,我是有责任的,我要向陛下请罪。丞相攻洛阳时,我若能及时派遣南阳的孟达驰援,也许早就拿下洛阳了。都怪我,不识丞相用意,延误军机,惭愧惭愧。”

他嘴上说着惭愧,脸上却看不出一点惭愧之意,昂首挺胸的接着说道:“镇南将军的这个战略,我认为极为妥当,先以诏书谕公孙渊,劝其向善,若他还能心存汉室,愿意为朝廷出力,诚为大善。若其执迷不悟,则当以大兵驱之。以镇南将军用兵之能,战舰之利,辽东岂是敌手?辽东下,则平愿率关中一部东出潼关,与镇南将军相向夹击,则曹魏又何足道哉?陛下,丞相,平愿以身家姓命,担保镇南将军成功,愿陛下圣裁,愿丞相襄助。”

诸葛亮暗自叹息,李严今天是横下一条心,要和魏霸并力,逼着他答应这个计划了。有吴国太子在列,他若和李严、魏霸争执起来,不仅无济于事,反而让孙权笑话。再者,他不同意,魏霸就不公布计划了,以他目前的形势,魏霸能把他的禁令放在眼里?

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看着李严和魏霸一唱一合,诸葛亮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他恨不得跳起来痛斥他们,奈何他却是连起身争论的力气都没有。

他看看刘禅,希望刘禅能以天子之尊站起来制止他们。现在能制止魏霸的也只有天子了。可惜他只看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