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66章

跑出我人生-第66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了,说到我呢。”刘阳宇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回过身和几人笑笑,他从2000年开始就有出国比赛,智利法国瑞典比利时希腊瑞士等等国家,在一众运动员里算是出国门比赛经验最多的。
  “都是大部队行动,哪有什么经验,比赛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被人影响就好了。”
  刘阳宇和杨光宗都是从魔都田径队出来,算是比较熟悉的。其实大家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熟悉了也爱玩爱闹,比赛场上或许偶尔还能爆发点火花,私下里一般都挺好相处。
  “我们大概一周就回去了,阳宇你呢,什么时候回国?”陈建伸手将杨光宗的行李箱放到他推的行礼车上,朝刘阳宇问道。
  “我估计没那么快吧。等这边奥地利比完,就得去伯明翰,大概半个月肯定是要的,现在也不知道教练还有没有其他安排,不过四月份的大奖赛我肯定会到的。”刘阳宇回想了一下比赛日程安排回答道。
  陈建和杨光宗对视一眼,眼里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遗憾。
  陈建在男子百米项目上,他也就能出亚洲比比赛,想参加国际赛事还没那么容易。不过这次刷新了国内的60米纪录,这个成绩不错,已经达到了世界室内锦标赛的参赛标准,要早一站跑出来,等林茨和维也纳的两场室内赛比完,就能够和刘阳宇去英国伯明翰参加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
  但现在也只能是和大多数的运动员一样,参加普通的国际室内赛,在比赛级别上相差了好几个档次。
  “嘿,你们几个,别闲聊了,马上要上车。注意点外事形象。”队伍前方,一个瘦小个子的男子回头朝几人低喝了一声。
  说话的是袁郭华教练,他是4X100米的教练,也是男子100米和200米的助理教练。运动员出身,创造过国内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个全国纪录。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二左右,说起话来却是直来直去,很有冲劲。
  被袁郭华教练呵斥了一声,几人不再闲聊,漫无目的的在出站口观看起往来的人流和别样于国内的风景。
  等了十来分钟,接待的大巴车才出现,在负责外事的翻译人员带领下,一众教练员和运动员上了车。
  苏祖坐在车内靠窗的后座,一路看着路旁两侧的风景,别样的人文自然景观,确实会提醒着此时此刻身处异地。
  车上在德国留过学也在奥地利生活过一年多的翻译人员,津津有味地讲起在林茨的旅游胜地,中央广场,博物馆美术馆,还有圣玛丽大教堂。
  可惜只说了几句,就被坐在车辆前方的余立伟打断了,这次带队是来参赛的,可没有空旅游。
  而且时间安排上也很紧。
  今天已经是3月5日了,3月7日就是林茨室内赛。等林茨室内赛比完,第二天队员们就得再次返回维也纳,3月9日的国际室内田径赛是在维也纳举行。
  这个时候说风景旅游,实在不是件高兴的事。别说是一二十岁的年轻运动员,最是耐不住好奇,就是他们这些老于世故的教练员,听到了也难免生出想四处走走的心思。
  林茨是奥地利第三大城市,虽然是重工业中心,但沿路所见,给苏祖最大的感觉就是干净,城市的楼都不高,但欧式的城堡教堂式样的尖顶建筑风格,看着还比较舒服。
  而且在这所城市也是体育重镇,体育基础设施良好,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举办过马术场地障碍赛,WTA国际女子网球联赛,手球联赛等。
  苏祖他们入住的酒店离后天林茨室内赛的Lissfeld社区体育馆不远,奥地利大众体育事业方面,和国内不同。他们由政府的联邦体育文化部和非政府的体育联邦组织一起管理,下辖的体育设施都是与民间俱乐部有着紧密联系的社区体育馆。
  到了酒店安顿好之后,已经到了晚上五六点的时候,因为时差关系,一天的飞机火车,田径队的一行人各个都哈欠连天。余立伟嘱咐了几句,就将这些运动员都赶着回房间内睡觉。
  “余教练,我能在酒店附近跑两圈吗?”等大部分人都离开后,苏祖朝余立伟申请道。他的主官教练陆建明年纪相对较大,已经先回房歇息了。
  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可能是长时间没有动弹的缘故,苏祖总觉得身体有些异常,他在系统面板上还出现了一栏名为倦怠的负面状态。
  “嗯?”余立伟皱了皱眉,“你不去睡觉跑什么呢?”
  “就慢跑两圈,不走远。在飞机和火车上我都睡过了,现在肯定睡不着。明天还是没精神。”苏祖和余立伟解释道。
  “行吧,你就这酒店附近走走。”余立伟犹豫了一阵,还是答应了下来。他也知道倒时差这事因人而异,而且奥地利是治安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倒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而且苏祖是他很看重的一名队员,而且年纪小,也不想他闹什么情绪。
  从口袋里拿了一张酒店的名片扔给苏祖,又说道,“就半个小时,我等下让王翻译在大堂等你。”


第一百零五章 SUZU?
  苏祖沿着酒店外沿河的一条小路跑了几圈,可能是林茨总人口相对少的缘故,酒店外围的颇为开阔,设立了花圃公园等地方供人小憩。偶尔还能看到穿着风衣匆匆走过的游客旅人。
  暮色渐渐沉下来,路旁两侧的路灯散发着蒙蒙微光,不算明亮,但配合着远处灯火和别样的景色,倒有几分异国情怀。
  苏祖绕着酒店周遭的水泥和碎石小路,慢跑了十多分钟,感觉身体渐渐热起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逐渐从长时间旅程带来的萎靡感里调整过来后,又在一个偏僻的河岸边找了干净的场地,原地做了一些快速的高抬腿,斜角支撑,俯卧撑之类的运动。
  直到系统内那一栏标识着身体【倦怠】的负面状态属性逐渐消失,他才停了下来,准备回酒店。
  虽然余立伟同意他出来,但走出国门的运动员,都是集体一份子,长时间离队还是影响不太好。目的达到,也就没有多耽搁的必要。
  回去的路上刚好又一段一二百米的直道,苏祖以冲刺跑的速度稍稍快了几分,结果就在经过一个小路交叉路口的时候,突然叮叮叮一声,一个黑影蹿了出来。
  “怎么突然有人?!”苏祖被吓了一跳,好在长期的训练,身体反应快速,一个侧身就朝旁边跳开。
  与此同时,突然冒出来的黑影也是尖叫一声,一阵吱吱吱刺耳的摩擦声响起,同样朝旁边让开,但可能速度太快,依旧没能停下来,一下撞在了旁边的护栏上。啪啪啪的有东西掉落在地上的声音响起。
  这时,苏祖借着旁边的路灯光才看清是一个骑车单车的白人少女,一只脚垫在地上,一幅惊魂未定的模样。自行车前面的篮架上放着橙子和书本,撞在栏架上后掉了下来。
  “费幅度欧尅。”白人少女神情还有几分紧张,侧着头朝苏祖问了一句。
  苏祖眨眨眼,一脸懵逼状态,完全听不懂对方的意思,只是最后两个音节有点像OK,大概猜测对方可能是问自己有没有受伤。
  白人少女瞪着碧色的眼睛,认真地看了下苏祖的相貌,抿着嘴露出丝微笑,似乎也猜测到苏祖可能没听懂,转而又用英语问了遍。
  这里得说的是奥地利虽然是传统的德语国家,但是英语普及程度相当高,基本很多民众能讲英语。
  “我没事,谢谢,你呢?抱歉,刚才没注意到你。”
  苏祖前半句回答得特熟练,毕竟是学英语第一课的经典回答。后面半句,就有些磕磕绊绊,但到底一个一个单词回想起来,还能表达明白。
  接着少女又叽里咕噜地用英语说了几句,这回因为语速和口音的缘故,苏祖半猜半蒙也没太听明白。他的四级水分太大,又扔了多年,干脆将少女散落在地上的书籍和橙子捡起来还给她。
  少女大概也知道两人存在交流障碍,说了声谢谢,笑着招招手,骑着单车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回到酒店,果然在大堂就看到了随行那名姓王的翻译,他看到苏祖出现似乎也稍稍松了口气。毕竟外事工作人员,对待这些事情都是当做工作任务来完成的。
  他将苏祖送回房间,又再三叮嘱了不要随意外出,强调了一下组织纪律,苏祖点点头,一一答应了下来。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余立伟陆建明还有袁郭华三位教练,在几名翻译人员的带领下,直接到了Lissfeld社区体育馆的公众馆进行适应性的恢复训练。
  在林茨的室内比赛倒不是这次比赛的重心,主要还是为了应付几天后的维也纳国际室内赛,林茨这场室内赛就是个过渡和恢复性训练。
  公众馆内训练的人不少,各地过来参赛的各种肤色的运动员都有。苏祖在旁边观望了一会,也没看到什么熟悉的面孔。他对这个时候知名的短跑名将熟悉也不多,而且听余立伟将林茨这场室内赛级别较低,很多有名的运动员都没过来。
  倒是三天后在维也纳的国际室内赛,会有不少名将出场,也是当为了后面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练兵。
  第三天,3月7日,林茨的室内赛开始。
  男子60米项目来自各地的参赛选手也不过六七十人,一天两场,先预赛后取前八决赛,和国内室内赛差不多。
  不同的是上午进行的都是预赛,下午进行的决赛。
  室内赛男子60米里,苏祖跑了6秒61以预赛第二的成绩进入决赛,陈建可能是刚抵达林茨的缘故,状态算不上好。跑了6秒79,无缘进入下午的决赛。
  这也是苏祖感觉系统带来的一大好处,能够提前了解身体处于的一些异常状态,及时调整。在教练组看来,苏祖的发挥就是特别稳定,基本很少有状态起伏下滑。
  早在禾岛市的时候王远斌其实就发现了这一特点,不管是什么比赛,苏祖基本成绩都是在稳步上升中,很少出现发挥失常下滑的现象。这一点对于运动员尤为难得,毕竟长期保持住竞技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几项室内赛的参赛项目上,杨光宗以预赛第七的成绩进入了男子200米室内赛的决赛,刘阳宇以预赛第四的成绩进入了决赛。
  下午,Lissfeld体育场馆竞技馆内。
  来观看这场林茨室内赛决赛的选手,比上午的预赛明显多了不少。奥地利有组织的体育人口,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活动的人数将近50%,远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
  而且田径项目在欧洲这边的受欢迎程度也远远大于国内,商业化的体育比赛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像每年的国际田联黄金联赛也是大型的几个赛事之一。
  苏祖明显感觉得到,此时田径男子短道项目上,国际选手和国内选手水平上的差距,这次林茨室内赛来的还不是最顶尖的选手,但在60米这个项目上却依旧给了他不小的压力。预赛的第一成绩是6秒59,已经跑入6秒60这个槛。
  当地时间下午15点。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开始。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国际大赛。”
  起跑线前,苏祖看着身边两侧的除了一名是林茨当地的白人选手外,其他六名几乎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黑人选手。
  原本他以为自己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应该会是亚洲锦标赛,亚洲运动会之类的比赛,没想到竟然会是跑到了远隔千里之外的奥地利林茨。
  这次组织到奥地利比赛,队里的目的主要还是练兵,林茨室内赛更是练兵前的热身,整个田径队的教练组成员都不算很看重。
  2003年算是个大赛之年,室内世界田径锦标赛,亚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城运会等等,在田管中心和教练组的计划安排上这一整年其实都是大练兵,为的就是准备明年的奥运会。能够借助着这些各类大小赛事,让运动员多积累大赛经验,也希望借此能够多几个达到奥运AB标准的选手。
  “SET!”发令员的预备声音响起。
  苏祖清空了脑子的杂念,身体弓起,等待着随时响起的枪声。
  “啪!”比赛枪声响起。
  一启动苏祖就感觉到了压力,他觉得这趟起跑速度不慢,在国内当前起跑加速阶段能够牢牢压住他的,也就陈建一人。但是这一趟跑出去,明显有好几个身影都具备了这种实力。
  加速加速,冲!
  苏祖咬着牙,最快速度的摆臂迈步,提高速度。
  60米短跑由于没有进入奥运会和一些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关注度其实是相当低的,主要也就是室内赛比比,来参加的多数也是百米的选手。当然也不乏有专门练60米单项的运动员,不过总的人数相对较少。
  距离不同,其实跑法上也是有差别。
  就比如苏祖自己,他跑百米现在的跑法步子要大一些,在前半程的达到最高速的途中跑比以前会慢一些,但加速时间长了一点,加速更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