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45章

跑出我人生-第45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记10秒18,换算成电计加个0。2秒,就是10秒38左右,专业的教练员一般掐秒表的时间,还在0。2秒以内,就是说苏祖在训练场中这次跑出的成绩是在10秒38以内,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他在中运会中跑出的成绩。
  终点线前,苏祖扶着膝盖,心脏咚咚咚的跳动声和擂鼓似的。
  在他的视野之中,一个“+0。1%潜能值”的符号再次艰难地闪了一下。


第七十一章 全国田径大奖赛
  全国田径大奖赛是国内田径项目最高级别的田径赛事之一,运动员参加全国大奖赛的分站赛累积积分和排名,最后在总决赛获取奖金。
  一般运动员参加这种项目的比赛,主要是希望展示自己,吸引国家队的注意,能够更进一步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级别的赛事,另外一个目标,主要就是为了参加全运会,国内大奖赛和锦标赛都通过算积分与全运会挂钩,运动员要累积一定的积分才能获得全运会的参赛资格。
  当然,赛事奖金也是一个重点,不过如果没有破纪录的成绩,其实田径大奖赛的赛事奖金并非很客观,反倒是田径全锦赛某些地区奖励还可以,不过一般大头都是全运会奖金。
  这一次在保州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已经是第三站,下个月还有最后一站,就是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
  从禾岛市到帝都的飞机上,苏祖一路听着新来的助理教练王远斌不耐其烦地和他讲解,这个田径大奖赛的赛制和意义,但只听了几句,就觉得实在有些名不副实,而且相当麻烦。
  国内的田径大奖赛看着级别很高,但事实上在人气和参赛的运动员数量和质量上都一般,国内大奖赛积分较低,因此很难刺激选手发挥高水平,也难吸引名将参赛。
  复杂的赛制有时甚至专业的运动员都搞不清楚,观众更是无从考究,外行看比赛只看明星运动员,缺少明星和高水平的成绩,比赛自然就没看头。
  “其实,这个大奖赛和国际田联的大奖赛、黄金联赛类似,不少地方都是一样的赛制,不过国内的大奖赛站点没有那么多,而且比起国际性的赛事积分低,一些赛制的设置上有也调整。”助理教练王远斌很有兴趣地给苏祖科普着。
  从禾岛市到保州并没有飞机直飞,需要先到帝都机场,然后转火车过去。这一路行程辗转,还是有些无聊,苏祖也乐得听一听这些体育赛事知识。
  国际田联黄金联赛是按照国际田联的赛事划分,是第三级别的田径赛事,规格已经相当高。国际田联将各种田径赛事有划分十个等级,第一等级别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奥运会和国际田联世锦赛。第二级别就是国际田联的世界田径总决赛,国际田联世界室内锦标赛,国际田联世界越野跑锦标赛。第三级别就是两人刚谈到的国际田联黄金赛,国际田联世界杯赛,以及各个州的锦标赛。
  各个级别的赛事从高到低都有算积分和排名,苏祖大致估算了一下,国内的田径大奖赛已经是第六第七级别,总的积分相对较低,对于高水平的运动员吸引力不大。
  下午2点左右,苏祖一行人抵达了保州,先是联系了赛区组委会入驻酒店,之后就是在前往赛区组委会办理报到手续。
  第二天上午10点,赛区组委会还在保州人民体育馆的新闻厅召开技术会议,参赛的各个单位派一名领队和一名教练参加,宣布竞赛有关事宜及确认参赛运动员名单。
  禾岛市市队这次领队是李志忠,来参赛的除了苏祖参加的短跑项目外,另外竞管中心还派出了两名长跑运动员和一名比较冷门的标枪运动员。
  下午查看了这次大奖赛保州站的场地,场内的人员相对于苏祖之前参加过的邀请赛和中运会,人数算是相当少的,只有寥寥几名队员在做适应性训练。
  毕竟参加这种田径大将比赛,来的很多都是老鸟,各个赛区站点都熟悉得不能再熟,少数的才是教练员带着新人练兵。
  隔天上午,全国田径大奖赛开始。
  整个大奖赛在保州站比赛的时间是三天,作为单纯的田径类项目,时间还算充分,毕竟一些冷门项目真正来参赛的选手不多。
  苏祖看过他比赛的100米预赛选手,总共不到30人,上午预赛,下午复赛和决赛。
  上午8点,最先开始的是男子110米栏的预赛,比起100米参赛的选手还要少一些,不过是23人,4个预赛组就跑完。
  而在这些预赛里,苏祖也终于第一次在赛场见到了,上次中运会还在感叹没办法欣赏到110米栏的刘飞人。人家2002年多数都开始参加国际性的比赛,不过,这一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人家一场不落全部都来了。
  刘阳宇是83年生人,此时也不过是18周岁,比苏祖也就大了3岁多点,看着还是青葱年少。
  从2001年到2002年从国内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全运会,国际田联大赛,已经进入了成绩高速爆发的阶段。4个预赛组轻松地以小组第一的身份进入下午的决赛。
  上午9:30分,男子100米的预赛开始,苏祖走上跑道准备参赛。
  从这次的全国大奖赛开始,按照他教练组给出的赛事计划,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他也将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各种赛事比赛当中。
  此时,在田径跑道旁不远处的一个观赛区,余立伟正摸着下巴观察着各组运动员的表现。
  “刘阳宇现在的成绩在稳步提高,上两个月在瑞士的国际田联大赛虽然只是拿了亚军,但却跑了13。12,这是他职业生涯以来最好水平,也是目前为止的男子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
  “老余,之前我三番五次邀请你过来,你就是推脱没空,这次我可没给你发邀请,你就不请自来了。”
  在余立伟身旁,站着的是一个有些矮胖的男子,一边笑着打趣,一边拿着个不知道什么的稿纸在轻轻地扇着风。
  “这不之前忙着青训的事,一直没办法脱身,好不容易这几天空下来,我不赶紧过来了。”
  余立伟笑了笑,目光却一直停留在田径场上。
  “你这次是过来看刘阳宇表现的?他近来的成绩我也有关注过,稳中有升,短跑的田径项目这么多年,总算出了个能在国际赛场上跑的了。”
  余立伟点点头,和他打趣的这位矮胖男子,名叫周年丰,是田径组委的一名负责人,对于当前的一些竞技体育的常态比他还有清晰几分。
  “刘阳宇是一方面,他现在只要注意伤病,基本很稳定。这次来主要还是想储备一些年轻的运动员,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苗子。”余立伟回答道。
  “嗯,是该考虑以后了。”周年丰一手扶着要,腆着肚子,“前些时候局里开会,文件已经落到了08年的奥运会人才储备计划上了,咱们阶梯性的后备人才还不够。”
  余立伟默不作声,他现在是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同时还是青年队的总教练,主抓的就是这个。雅典奥运会还有两年,但上级指示就已经放到了08年,要打好在家门口的这场硬仗,他们这些体育系统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哎,老余,听你这意思,你这次不是白来的,好像是有准备的啊?说说有哪些人才入你的法眼了。”周年丰反应过来,余立伟向来做事是有的放矢,不过平白突然出现在这个田径大奖赛的赛场。要是真只是看看,早两个站点为什么不将人影。
  余立伟笑了起来,“瞒不过你啊,周处,上月的中运会不知你关注了没有?”
  “中运会?”周年丰微微有些愣了下,虽说中运会规模是不小,但级别上还是立足于青少年,他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体育系统头目还真没留心过。
  “怎么个情况?说说,别卖关子了。”
  “中运会的短跑百米纪录上个月刚被刷新了。10秒39,你说说这个成绩值得我跑一趟了吧。”
  “10秒39?”周年丰在体育系统多年,不是那些外行转过来镀金的,稍想了下,就理解这个成绩的意义。
  这两年可以说在百米短跑领域,国内是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早几年97、98的时候,还有一两个能跑到10秒2左右的,但这几年,哗啦一下,成绩全部掉了下去。
  10秒39这个成绩别说是中运会了,放全运会也有机会拿奖牌。
  “是高中生吧,能跑10秒39,如果还是高中生,大概也就十七八,不错不错。”周年丰问了一句,接着又自顾自地赞叹道。
  “不到十七八,我了解了一下,87年1月出身,今年还不到16周岁。”余立伟慢慢地说道,远处田径场上,男子100米的预赛已经开始,逐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好啊,这个。”周年丰拍了拍手掌,“这不会是又一个刘阳宇吧,16岁,10秒39,我记得看过资料,这短跑运动员一般是巅峰期是在20…25周岁吧,嘿,这天赋绝了,你小子,到哪都能发现人才!”
  周年丰被余立伟说得有些心痒痒,这田径系统里有不少是官油子,但也真有一些是运动员教练员退役转行,是真爱干这个。
  “呐,快指给我看看,是哪个?”


第七十二章 再次提升
  起跑线前,苏祖并不知道此刻有人正在默默关注着他。
  双脚落在起跑器上,他尽量将脑袋里的那些杂念摒弃。
  中运会的这些天里,可以说经历了一个小的起伏,但同样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身体短暂的达到极限,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按他原来的理解,系统提供的潜能值可以让他无限度的增强下去,身体不断成长,但没想到的是,这个极限阶段来得这么早。
  而他近来的时间里,尤其是通过大强度的训练,刺激身体,打破了当前极限状态后,他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才清晰地明白,他现在的问题根本算不上问题。
  运动员在体能力量迅速提升后,身体总会出现一个这样的缓冲阶段。不是无法再升级下去,而是中途需要歇口气,身体内外都要适应这种剧烈的变化。
  很多运动员成绩水平提升最快的时候,一般也是在青春期,这个时候身体发育,长高,肌肉力量提升,代谢能力提高,都快速地提升这竞技体育的成绩,而完成身体发育后,至少会有一个间歇期,不是说不成长,而是变得缓慢,积蓄着身体的能量,等待着下一步的勃发。
  对于苏祖来说,有潜能值增长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潜能值现在增长需要不断打破身体极限状态才能获取,增长幅度肯定是要慢下来。好在各项属性也一直还在提升,只是过了爆发期。
  但系统的效果,显然不止于只获取潜能值加点。身体属性数据化后,有了各项属性的展示,他可以清晰地了解身体的各个方面强弱,更有计划地指定训练目标。无论是哪一项训练,都可以从属性的增长上直观地体现出训练效果。而异常状态的反馈可以提醒伤病,和了解伤病对于身体状态的影响。
  这些辅助性的功能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了。
  在他最初加了敏捷素质,提升了步频,后来感觉步频够了,可还是跑得不够快,加了力量素质,在进入体校训练后,感觉体能和耐力不足,又先后提升了这几项以适应更大强度的训练。
  一步一步过来,与其说是潜能值的加点,还不如说是能够随时针对身体成长性不足的地方去补平短板。以前主要依靠潜能值加点,而现在主要依靠训练。
  而且数据化属性身体他现在认识到,就是他属性的增长并没有和潜能值一样陷入停滞状态。
  中运会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特别高强度的训练之下,好几项素质都有了提升。
  此时,他的系统面板内:
  姓名:苏祖
  年龄:15
  职业:运动员
  体能素质:20
  敏捷素质:20
  力量素质:21
  反应素质:16
  耐力素质:18
  柔韧素质:14
  潜能值:31。1%
  在没有属性加点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锻炼,近期的体能素质、力量素质、反应素质和耐力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而潜能值在几次累得跟狗似的极限训练下,也成功地增长了0。4%,这种普通训练基本没有效果,只能是超高强度冲着身体极限状态突破下才能有的增长,提升起来慢得不一点二点。
  赛场上,在发令裁判的口令声中,发令枪响起。
  苏祖一出就是以最大的速度爆发出去,这一趟他没有什么保留,从起跑到爆发,他都尽可能的速度跑出去。
  短跑选手在比赛中可以放水,但这种放水一般主要还是在取得优势后的后程一二十米,在前半程的起跑加速阶段,没有几个敢真正放水的。稍微一不慎,就可能阴沟里翻船,连复赛决赛都没有机会就进入。
  全国田径大奖赛来参赛的很多都是老面孔,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