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33章

跑出我人生-第33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这种机会出现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没有什么感觉,只有错失了,看到身边有人抓住的时候,才会产生一种叫做后悔懊恼的情绪。
  “亡羊补牢吧。”苏祖淡淡地说了句,青少年时代对于未来的这种茫然无措,他曾经也经历过,而体校生可能是受性质的影响,算是比起普通的中学生成熟许多的群体。
  那种黑沉沉看不到前路,只能随波逐流的年纪,不是每个人都能目标清晰。多少人沉迷沦落,自暴自弃,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年纪里,和同龄人渐行渐远,走上了另外一条不知前路的生活轨迹。
  正在几人稍稍有些沉默这当口,突然电视上的一则资讯吸引了几人的目光。
  体校食堂一般都有在各个位置悬挂着几台22寸的彩电,在吃饭的时间播放一些CCTV5的体育节目,提供一些体育类资讯信息给学生。
  “在刚刚牙买加金斯顿举行的第九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牙买加一位新人小将以20秒61夺得了200米金牌。”
  随着电视上一个男主持人的语音落下,电视上的画面切换到了一个田径赛场的跑道上。一个身穿黄色背心,瘦高瘦高的黑人青少年选手,高高昂着下巴,凭借着巨大的步幅,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这黑人哥们挺高的啊,那步子,三步抵我五步了吧。”张全山摸着下巴啧啧称奇,原本还稍显低落的情绪被新闻给完全带了出去。
  “这么高的身高也能跑短跑,黑人天赋就是变态,这200米是20秒61,要是没记错的话已经是国际健将级了吧。”
  苏祖在看到那个黑人选手的第一瞬间,人却是完全沉默了下来。
  他没法告诉张全山,你现在看到的这个黑人少年在六年以后会有着怎么样的惊人表现,短跑选手的训练选材会因他而改变,世界体坛为之震动,短跑规则为之更改,成为笼罩在无数短跑运动员头顶的大魔王。
  要不是这则新闻突然出现,苏祖恐怕都忘记了,这位比他不过大上几个月的短跑选手,将会在几年以后以绝对的统治力,成为这个星球上最耀眼的短跑巨星,没有之一。
  苏祖感觉到内心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惊颤,一种时不我待的强烈压迫感扑面而来。
  当他还在为一个排不上号的邀请赛冠军而有些洋洋自得,为了一个进入省队名额而沾沾自喜时,这个星球的另一端,那个人已经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并且将很快成长为无可匹敌的时代人物。
  “你怎么了,苏祖?”张全山看着苏祖身体都微微的颤抖了起来,捏着筷子的右手嘎吱吱的作响。
  “没事,我也被刺激到了。”苏祖按捺着内心汹涌的情绪,轻轻吐了口气。
  “唉,这有什么?这些黑人种族天赋太好了,我们比不了的。你看看跑进10秒大关的选手,除了一个好像是欧洲那边的白人选手,其他哪个不是黑人。放宽心,我们和他们不太可能有交集的。这种国际大赛,全亚洲能够进入决赛的才几人。”
  “是吗?”苏祖看着电视上已经跳过了新闻资讯,进入一个啤酒的广告。
  有句鸡汤说,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只会羡慕仰望你。
  PS: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一般是在七八月份举办,文中时间有提前。


第五十二章 省队测试
  “各就位……预备……”
  “哔!”
  一声清亮的哨音声中,榕海省体工队训练场的跑道内,一道人影从起跑线前,飞奔而出。
  “这小子起跑反应和起跑速度好像有提升。”
  庄韬站在跑道一旁,看着刚刚飞奔而出的苏祖的背影,心里默默地对比了几次苏祖的起跑动作反应,感觉上似乎又有提升了不少。
  之前4月份在邀请赛上,有着专业的设备测试,庄韬也看过了预赛、复赛和决赛的几次起跑反应速度,最好的一次也有0。387秒,差的就到了0。5秒开外了。
  而刚才这一次,虽然没有参照对象,没有电子计时设备,但庄韬感觉应该还可以。
  转眼之间,一百米的距离,起跑线上的人影已经出现在了终点线的另一头。
  “沈教练,你觉得怎么样?”庄韬转头看了一眼沈国营,出声问道。
  沈国营单手撑着腰,皱了皱眉,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先等一下,我们看看这组成绩多少。”
  不多时,沈国营负责在终点线计时的助理教练,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走了过来,“10秒78。”
  沈国营点了点头,这是刚才苏祖手记的时间,一般手记的时间和电子计时作比较都要加上0。2秒。
  庄韬老神在在地看着两人在测试苏祖的百米成绩,一个省队的大教练,招收个人还要亲自下场,忙活来忙活去的。
  不过谁让人家是喝洋墨水回来的呢,讲究的是教练员必须掌握每一个选手的详细情况,从入队测试开始就应该建立起个人的详细档案,以供后面研究制定训练计划作为参考。
  这倒是一个好招。庄韬听明白为什么人家教练亲自下场做测试后,感觉自己似乎又学到了一招。倒不是说体校没有这个,而是不像人家这种精细化。
  至于为什么说,测试用的是秒表,而不是电子计时。这个没法不满发作,省队肯定是有电子计时设备的,不过这些计时设备,确实是挺金贵的,安装起来要精确小心,也不可能随随便便为了个测试去折腾一趟。
  一趟跑完,苏祖也回到了起跑线前。想看看这个留学回来的沈教练有什么能耐,现在这个阶段,留学的学生还不像十几年后那么烂大街,而且人家从毕业院校,到执教经历,都无可指摘,是个有本事的。
  “刚跑得挺好的。”
  沈国营上下打量着这位被推荐来试训的运动员,“你休息几分钟,我们需要再做两组测试,没问题吧?”
  苏祖点点头,以他现在的体能,这样的测试多跑几趟自然不成问题,只是也不知这位沈教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等会第二组测试的话,我会安排一位队员和你一起跑。”
  沈国营说了一声,又和助理教练小声地说了几句,很快就有名高瘦的运动员跑了过来。
  省体工队的训练训场上,训练的人数不少,单单是省一队在短跑一二百米这个项目上的人就有十几个,再加上400米差不多有二十五六号人。
  苏祖粗粗看了一下,这里的队员年纪小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十七八岁朝上,年纪大的可能在二十五六左右。
  “张川,你过来陪这位队员一起跑一趟200米和400米。”沈国营朝走过来的高瘦运动员说道。
  “好嘞,没问题,教练。”叫张川的那位队员大概有二十岁左右,这种有新队员来试训的场面不少见。
  沈国营说着又朝苏祖和庄韬说了句,“200米和400米不像100米,如果没有对手可能跑起来后半程速度容易放。”
  休息了几分钟,苏祖和那名叫张川的省队选手一起站在了起跑线前,初次见面有些陌生,也没太多交流。一个省一线队的正式队员,和来测试的队员一般还没有太多交集,真想要打交道,可以等进了省队再说。
  “各就各位,预备……”起跑线前,一名助理教练充当着发令员。
  “哔——”一声清脆的哨音响起。
  苏祖和张川两人同时快速跑了出去,这一趟是省队的考察试训,苏祖不敢说一定跑得如何,但基本也是实打实的卖力。
  陪他一起跑的这名选手实力不俗,至少从起跑开始,苏祖无论是起跑反应还是加速,都处于一定的劣势,落后了一两个身位,很快过了直道,进入弯道阶段,差距就出来了。
  张川的弯道技术比起苏祖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而且后半程的冲刺速度和节奏也保持得非常好。
  最后撞线的时候,苏祖落后张川差不多有五六米的距离。
  苏祖21秒94,张川21秒37,测试的成绩出来,助理教练将两人的这一次成绩说了一下。
  差距还是很明显,但没有人计较这个,两人的年龄差距和训练程度摆在那里。
  庄韬看到这个成绩倒是知道,苏祖的200米成绩是有了不小的提升,已经快迈进200米的一级运动员行列。
  在200米之后,又休息了一阵,这次跑的是400米。
  可能是受连续测试的影响,苏祖的这一轮400米成绩是53秒07,和一起测试的张川相比慢了有3秒。
  跑完400米之后苏祖也是气喘吁吁,绕着操场转悠了一大圈才渐渐平复下来。
  这得益于他后面大量加强了体能和耐力,总体提升身体的素质。
  短跑项目是一项极具耗费体能的运动,随着训练的加强,苏祖意识到出了敏捷素质外,体能、耐力等其他方面素质一样不可获取。对于运动员来说,各项素质都是相辅相成的。
  田径项目平时训练是需要周期强度训练的,而保障周期强度训练的前提就是有氧能力。说白一点,有氧能力不行就做不了周期强度性训练,因为难以保障质量。
  三项测试完毕,沈国营让陪同测试的张川继续回到训练场训练,开始根据苏祖的各项成绩做了简要的分析。
  很多人概念里,运动员跑100米、200米或400米,都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只要某一个项突出,比如100米跑得比别人快一些,就可以练习100米。但事实上,在专业的专项教练眼中,完全不是一回事。
  你100米跑得快,有潜力,但是在100米的领域顶尖高手太多,你黄种人天赋撑死了上限也就是一个10秒。
  但如果你100米跑得快,爆发力好,同时呢,腿长个子高,柔韧性好,弹跳力出色,节奏感极佳,那转去练110米栏,可能两两一结合,就成就了世界顶尖的水平。
  运动员自身有时候觉得自己擅长100米,跑得快,可在真正眼尖的教练员里,稍微一分析,就会得出,你速度耐力好,跑200米和400米更容易出成绩的结论。
  这还是单单短跑的几个百米领域,要是在田径里的其他项目,还有非田径的项目,那就能够得出更多的结论。
  “沈教练,你还需要测试什么?直接说。”
  庄韬看着苏祖今天的几趟跑的,大体是满意的,但总归来说,训练时间太短,可以改善的地方有很多。
  沈国营蹙着个眉头,似乎有些拿不定注意,顿了顿才道,“庄教练,这样吧,我们去医院做个体检。”
  “行,你是大教练,你说怎么办就这么办。”
  庄韬潇洒地挥了挥手,看着沈国营那副纠结的模样,心里有几分畅快。
  竞技体育啊,还是得拿成绩出来给人看才行。嘴上说着一套一套的,搬出各种理论,人真在你面前的时候,是不是多少都会有些动心。


第五十三章 换个地儿
  榕城第二医院和省体工队是合作单位,双方距离也近,很多时候运动员的体检测试项目都是在第二医院做。
  苏祖跟着的是沈国营的助理教练,方才给他测试短跑的那位,一名姓刘的年轻人。
  合作单位的好处就是很多常规的流程都从简了许多,也有专门负责这方面医护人员协助。先是给苏祖测试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心电图这些常规项,后面又做了肝功和在骨科给手腕、膝盖拍了X光片。
  等各种常规体检测试结束,年轻的刘助教已经取了一叠刚洗出来的X光片。一般医院拍完X光,想取的话经常要等上一两个小时,只有这种熟门熟路的合作性质单位,动作快得多,只要十来分钟就好。
  两人重新回到省队的田径训练场,刘姓的助教将那叠苏祖的骨骼X光片交给了沈国营。
  “医生说骨龄偏大,骨骺线基本闭合了。”
  在沈国营对着光仔细端详着X照,旁边的助教小声地说道。
  “骨龄偏大说明发育得早,骨骺线闭合的话,想再长高就不太容易了。不过我们是田径队,不是篮球队,这个倒也无妨。”
  沈国营说话的声音不小,一点也没有避开旁边看着他的庄韬和苏祖两人的意思,反而将X照交到两人手中。
  说着,又朝那个刘姓助教问道,“其他的呢?”
  “哦,都在这里,只有肝功检测需要时间。”刘姓助教从包里抽出几页纸,将体检后的各项详细数据的报告单,交给了沈国营。
  “咦?”
  沈国营看着手里的报告单微微一惊,抬起头看了一眼苏祖,又低头看了看报告单。疑惑地问道:“苏祖,你之前身高是多少?”
  “12月进体校测试的时候是一米七二,后来到春节的时候长了几公分,差不多一米七五。”苏祖回答道。
  “但你现在是177。5厘米,这倒是有些奇怪,跟你的X光照不太一样。”沈国营摸着下巴,微微思考了一阵。
  苏祖听到这个消息就明白,大概是各项属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