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26章

跑出我人生-第26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你管,我自己儿子的衣服我会洗的。”叶青梅不满地回了句,慢慢地放开了苏祖。苏元化听着也不吭声,在一边忙活着嘿嘿直笑。
  苏祖想起第一次上大学过年回家时,母亲也是这样拉着他,一时间心潮翻滚,只感觉老天待他不薄,重活一次,能让他站起来追逐曾经的梦想,也重温了这份难得的亲情。
  “饿了吧,先吃饭,早知道你今天到家,我就把那只大番鸭杀了。”叶青梅一边给苏祖准备着饭菜,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起各种家长里短。
  “妈,这些可能不太够啊,我现在跟个饭桶似的,可能吃呢。”苏祖看着端上桌的饭菜,无奈地苦笑一声,他饭量本来就大,这练体育后的能量消耗,属性点提升的各项素质,都需要营养,吃的真不是一般多。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苏元化笑着附和了一句。
  叶青梅顿时不干了,恶狠狠地蹬了苏元化一眼,“苏元化,你什么意思啊,你个大男人不指望你赚什么钱,连儿子吃饱饭都做不到是吧。”
  “我说笑嘛。”苏元化缩了缩脖子,低声嘟囔了一句。
  叶青梅转过头朝苏祖道:“什么饭桶,别乱说。饭菜不够我再给你炒年糕,大小伙子,能吃才好。”
  在乡村还有着朴素的观念,能吃的人才好,身体好劳力好,能够挣钱养活一家老小。
  吃着饭,苏祖也捡着说了一些体校的事,他前世读高中大学以后,一方面自卑家庭条件,一方面又总感觉父母思想观念太落伍,跟不上时代,基本都是相顾无言,没什么交流。
  而重来的这一次,苏祖分外珍惜,里里外外地讲一些学校发生的事,训练的情况,让父母安心,相信他能照顾好自己。又听父母说些闲话,将来打算,一家人其乐融融。
  大年三十,苏祖帮着苏元化贴好了春联,又在厨房里忙着烧火打下手。
  年夜饭是包饺子,其实在南方吴兴县这边,年夜饭倒没有包饺子的习俗。只是苏元化年轻的时候当兵,吃了几年的面食,好上这口。逢年过节都会动手包饺子,做些包子、花卷之类的。
  前世苏祖基本不会操弄这些,烧个火不是太旺就是灭了,经常被父母赶出厨房。直到后来工作,独自异地他乡谋生,各种厨房内的家伙什才算会摆弄一番。
  “真是懂事了。”
  苏元化和叶青梅看着苏祖跟着他们忙里忙外,心里有着难言的欣慰。自从十月份以后,就感觉这个自小在他们羽翼下成长的儿子一下子长大了。
  说话不再是好赖听不进去,会和父母耍脸色,不是想着天天去哪玩,要么就翘着二郎腿只知道看电视,反而会主动帮忙,做家务,劈柴烧火端茶倒水样样都愿意干。
  年夜饭吃完,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苏元化和叶青梅还一人给了苏祖一个红包,苏祖欣然接受,钱不多,但这个压岁钱,可是久违了。
  中间还有几个苏祖的发小来找苏祖出去玩,按上世的习惯,苏祖过年这天,吃完年夜饭就跑出去和一帮子发小在外面晃荡。要么是放鞭炮,要么就是打牌下棋,偶尔也去镇上的游戏机房打游戏。因为是大过节的,家长都不会管。
  不过苏祖这一次没有外出,反而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和爸妈看完了春晚。本山大叔的鞋拔子脸在南北方都很有市场,郭冬临和冯巩和奥运会的相声《台上台下》,让苏祖有些感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2002年春晚就已经开始预热了。
  期间也和父母说起,年后会去省里参加比赛,又是引得二老的一番叮嘱。
  爆竹声声辞旧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
  正月初一早上,苏祖简单的做了几组俯卧撑,活动了一下身体,就被母亲叶梅青拉着到青龙寺烧香。
  其实阳平镇这边也没几个纯粹的佛教徒,大家多数也就图个彩头,求个心安。赶趟着烧了炷香,又捐了10块钱,也就回来了。
  初二初三拜年走亲戚,一干舅舅、阿姨、姑姑之前也隐隐听说苏祖放弃读书,去练体育了。现在人当面自然问的也就多了。
  苏祖在当时他这一辈人里,算是读书不错的,初中成绩最好的时候能够在阳信中学的年级一二十名,有机会考上吴兴一中。
  他这么一个“读书种子”都放弃了读书,各家亲朋好友或惋惜或赞成地讨论着,抒发着各自对于教育未来的看法。
  苏祖全程也就笑笑,别人或赞成或反对,路已经走出去了,就不要想着回头。
  在一圈长辈家拜完年,日子也到了大年初六。苏祖在家里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回体校。
  之前教练已经交代了,他有参加田径邀请赛的百米比赛的名额,正月初六就得回学校训练。


第四十三章 特训
  苏祖回到体校后,几乎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庄韬给拉到了田径场。
  今年4月份的省青少年田径邀请赛已经迫在眉睫,现在已经是2月中旬份了,离邀请赛开始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张全山和袁成敏两人还好,在庄韬手底下已经练了有一两年,参加200米和400米至少在基本的跑步技术上,不用操心。
  可苏祖不一样,进体校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练得最多的是体能力量爆发力这些基础内容,在跑动的技巧上还差了一大截。这里面的细节技巧,可不是找个人随便练练起跑就能成的。
  庄韬的计划里,这剩下的时间,无论如何都得好好的强化一下,至少扔在一堆选手里,看着不那么业余吧。
  因为是青少年田径邀请赛,参赛的运动员年龄限制在17岁,苏祖的年纪不是问题,他才15周岁。张全山比他大一岁,也在范围内。就是袁成敏,也堪堪赶上了时间,他是5月份生日,再过一个月就超龄了。
  其实运动员改年龄,减个一岁两岁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一个省的青少年邀请赛而已,暂时也没人在这方面动脑筋。要是再往后一些的大赛,个人的成绩渐渐起来了,可能就开始有一些操作的环节。
  这次苏祖队内的选拔赛,苏祖的百米成绩提升出乎意料的好,这个主要对挖掘他的谢彩文来说。事实上在短跑队,无论是队员还是教练,几乎每天都有一种这小子一直在进步的感觉。
  100米苏祖跑手记的11秒21,以第一名的拿了这个参赛名额。200米跑了23秒45,比第二名的张全山23秒58还快了半个身位。400米的话同一组跑的人只知道前面有4个人冲线的时候跟得很紧,张全山苏祖先后冲线,后面跟着的是另外一名队员和袁成敏,教练和助教记录完后,压根就没提这组的名次和成绩。
  不过,每一项都只有一个名额,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只去一个运动员把三个项目全包了。分蛋糕吧,一项选一个人。
  苏祖和张全山的百米二百米成绩,在队内的测试也是有目共睹,袁成敏的400米参赛资格有些争议,不排除有些队员有想法,但说到底还是教练拍板,普通队员也没能闹出什么花来。
  建平市体校的操场跑道内,此时其他短跑队成员都还未回校,只有苏祖张全山袁成敏三个在训练。
  起跑线前,一声声哨音中,几个人闻声而动,噗噗噗噗的脚步声很是有节奏地响起。
  庄韬给苏祖特训的项目是跑动姿势,主要是跑动的身躯摆动,还有摆臂动作的固定化。
  为什么说经过专业训练后成绩速度都能提升得快,抛开体能爆发力这些硬实力不讲,但是动作技巧的提升就是一个很大。
  如果有注意到普通人快速奔跑的时候,就能够发现一个特点,在他们奔跑摆臂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规范,在奔跑中,常常出现幅度过大,或者幅度过小的变化。
  而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就单一个摆臂动作,奔跑起来几乎就如同教科书般,每一下摆臂动作都规范齐整,近距离看有一种美感。
  正确的摆臂动作能在奔跑中更好地保持平衡,加大摆动腿的摆幅和提高后跑腿的蹬伸速度和力量,能够让身体、手臂和腿部的动作协调统一,还能够有力的提高步频。
  还有就是跑动时,上半身的固定,从头到腰部在运动中,很容易会出现摆动,比如头部后仰,身体倾斜,肩膀不整齐之类的,这些习惯性的技术调整,身体逐步适应以后,在奔跑中都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我们平常看奥运会世径赛,有时候因为选手的水平高,摄像机拍摄角度问题,还有采取了慢放和动作回访,感觉不出什么跑动姿势。
  你要换一个普通人在旁边跑步,就能够感觉出来那种,光是动作姿势就已经被秒杀了。
  后世那档邀请冠军参加的娱乐节目,其中一期国家田径队4X100的几位大神,在节目最后和是为嘉宾比接力赛,不说几个田径大神们在时间上让了15秒最后还赢了这种事。就是那种近距离的跑动姿势对比,摆臂的标准程度,上半身的稳定性,步频步幅的差距,十分直观地让人感受到普通人和受专业训练的运动员的差距。
  实际上顶尖的选手在跑动姿势上,尤其是短跑姿势上,几乎看不到几个动作是难看的。尤其是第二第三序列的非黑人选手,比如中日两国很多短跑选手,在动作标准上都是像教科书般精准无比。在身体天赋比不过的情况下,更加注重于任何技术细节上的提升。
  在整个短跑项目上,少数跑动姿势难看的运动员,像马里昂琼斯这种,也是凭借着自身天赋过人,在长期训练中固化了自己的动作。而且禁药风波后,数块金牌取消,是不是真的依靠本身实力取得诸多荣誉也在两可之间。
  苏祖现在强化的一项就是摆臂,他的步频快,但是奔跑时候的摆臂动作太业余,不但幅度大小不一,而且还手肘外向。用庄教练的话讲就是:就想只被人追得四处乱窜的老母鸡。
  “摆臂动作要以肩关节为轴心,上臂带动前臂。看着,像我这样。”
  跑道上,庄韬正在向苏祖演示着跑动时候的摆臂动作,话一说完,人跟着就跑了出去。
  运动服嗖嗖嗖嗖的摩擦声里,一个粗豪壮硕的大汉,跑动起来却极为轻盈,每一步给人的感觉都极为有节奏和韵律,而且起步加速丝毫不慢。
  这种近距离观察讲解,苏祖看得出庄韬在跑动时,手臂的每一个摆动都极为规范。
  跑出了二三十米,庄韬又再次折了回来,继续和苏祖讲解道。
  “在途中跑的时候,上半身要稳定,不要出现偏斜和晃动。身体一斜,在直线奔跑很容易就影响了平衡性,在跑动中就损失了速度。”
  “摆臂的幅度不要太大,前摆时手不超过人体中轴线和下颏水平位置,前摆后,肘关节角度注意。不要太外张,你平常跑起来自己没注意到吗,手肘都快跟肩膀平行了。也别太向里侧了,太靠近内侧,你摆臂的速度就受到影响了。手臂后摆到身体快垂直的时候,这时候肘关节会放松下来,大小臂的夹角会自然增大。”
  庄韬不耐其烦地指导着苏祖的摆臂动作,从顺畅发力,到固定角度,一些之前从未听闻过的专业技巧在苏祖面前打开了新大门。
  “一个运动员,业不业余,其他的不说,光是个摆臂就能看出个七七八八来,你要是不想在比赛中丢人,现在就给我好好练。”
  庄韬再次强调了一下跑步姿势中摆臂的重要性,就像他说的,田径场上,专业的教练员怎么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简单,你跑两圈,人家就看出来了。
  “教练,你以前也是短跑选手吧。”
  苏祖被庄韬细细的指点着各个技术要点,感觉有点刮目相看,以前天天练速度、练力量没什么感觉,但这种技术指点,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说的上来的。
  “问那么多干嘛,赶快训练。”
  庄韬似乎不想再这个话题上纠缠,直接训了一句后,踱着步子地走到跑道边上,拿起保温杯喝茶。
  苏祖来回反复地练了一会,看到助教郑威拿着皮筋走了过来,偷偷向他问道:“威哥,庄教练以前是运动员吧,练的是哪个项目,刚跑起来感觉很有范啊。”
  “你不知道?”郑威很是惊奇地说了句,将手里的皮筋扔给苏祖,“两分钟一组高抬腿,十组记得啊。”
  说着,瞟了眼正在远处操场边上喝茶的人影,“庄教练原来是省里一线队,在全运会的时候400米进了决赛,后来庄教练退役,被我们谢教练几次登门拜访给挖过来的。”
  “400米?!我还以为是练铅球的呢。”
  看看庄韬的那身材,要说以前是田径运动员,没几个人会想到跑步上,基本都是铅球链球铁饼之类的力量项目。
  “不过全运会进过决赛也是号人物了,没拿到奖牌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