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227章

跑出我人生-第227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是要赢的!
  冠军是我的!
  电光火石间的一瞬,终点线前的最后十米距离。
  两道人影一前一后飞掠而过!
  ……
  全场沸腾!
  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的观众在沸腾!
  看着电子表,翻看选手是否犯规,测定分数的裁判和工作人员在沸腾!
  电子计时牌上清晰无比的出现了一个梦幻般的数字——9秒72!
  新的世界纪录!
  国际田联总决赛,有人在男子百米项目上打破了世界纪录。
  从最近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可能三十年,如果那个时候有国际田联总决赛的话。
  那么,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这项比赛里打破了男子百米世界纪录!
  在此之前的三届国际田联总决赛,虽然每一届都给出了不菲的破世界纪录奖金,但这个奖金从来没有出现在短跑项目上。
  而今天,终于出现了!
  终点线前,苏祖看着大屏幕上出现的成绩,高高举起右手,食指指向天空。
  第一!
  世界纪录!
  大屏幕上的成绩是:
  1。第四道,苏祖,中国,反应0。146秒,成绩9秒72(9秒715);
  2。第五道,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反应0。142秒,成绩9秒73(9秒728);
  3。第三道,泰森·盖伊,美国,反应0。158秒,成绩9秒85;
  4。第六道,伦纳德·斯科特,美国,反应0。127秒,成绩9秒89;
  5。第七道,弗朗西斯·奥比克维鲁,葡萄牙,反应0。156秒,成绩9秒91;
  6。第一道,金柯林斯,圣基茨和尼维斯,反应0。162秒,成绩9秒99;
  7。第八道,迈克尔·弗拉特,牙买加,反应0。155秒,成绩10秒03;
  8。第二道,奥鲁索基·法苏巴,尼日利亚,反应0。149秒,成绩10秒09;
  鲍威尔看着大屏幕上的成绩出现,缓缓地底下了头,双手扶着膝盖,似乎因为太累的关系,但几乎没有人看到他这一瞬间,眼里隐隐有了湿意。
  如果懂中文,此刻他一定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连续两场,从苏黎世黄金联赛,到今天的国际田联总决赛,两场比赛成绩虽然不一样,但最后的结局似乎没有变。
  2006年,是他阿萨法·鲍威尔最辉煌的一个赛季,加上这一次,他前后已经有四五次跑进了9秒80以内。
  但最后的结局似乎总是让人有些苦涩,依旧是百分秒的差距,这是一个让人抓狂而难以接受的差距。
  如果别人比你强出一大截,你会接受。但你最不能接受的是,明明彼此实力相若,但就是差那么一点点,真的就是一点点。
  这种每一次似乎再努力一点,再快一点就可以扭转乾坤,却始终无法超越,几乎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人的胸口。打不碎,也放不下。
  一只手不知何时朝鲍威尔伸出,那是一只迥异于黑色皮肤的手掌,强健,有力,小臂上有明显的肌肉线条和冒起的青筋,诉说着这条手臂的主人从没有放弃过锻炼它。
  鲍威尔抬起头,看着手臂的主人,苏祖,对方正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阿萨法·鲍威尔。”苏祖说的是鲍威尔的全名,“你知道我一直都期待着和你对决,这场比赛是我赢了,但我们应该都是赢家,我们都在一步步创造新的巅峰成绩。”
  2006年国际田联总决赛,最炙手可热的一战,胜负已分!
  苏祖在此刻一瞬间的惊喜过后,再回神过来,才惊觉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
  这一成绩,也许他早就能够跑得到,上一场,再上一场可能就跑得出来。
  但没有阿萨法·鲍威尔这样的强手不停的刺激,他始终无法达到极致,速度的极致。
  感谢你我的对手,我曾经的对手,我现在的对手,我将来的对手!
  只有你们,才能让我领略这极速之美,才能在驰骋跑道时不会孤身一人,才能一次一次打破自己的极限!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头号公敌
  戈特利布·戴姆勒体育场观众席上,此时是真正的如同达到一百度高温的锅炉,蒸汽腾腾,人声鼎沸。
  林邦高高地举起手里的五星红旗,和他身边很多的华人留学生一样,大声地呼喊着赛场上苏祖的名字。
  这是他第一次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在观众里看比赛,给苏祖加油。
  他已经从原来那家公司离职,这一次离职后来到欧洲,完全是他个人支付的费用。机票和吃住的费用不菲,再加上门票,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可以说,他这几年工作攒的那点工资,基本在这一次欧洲旅行里就挥霍一空。
  出发前,只是想换换心情,梳理一下这几年自己误打误撞进入体育记者这个行当的道路。
  而在选择旅游的时候,几乎下意识地就想起了德国,想到了斯图加特,想到了这场国际田联总决赛。
  国内外重要的田径赛事已经成了他的一种职业本能下意识的就会记住,当打开世界地图,脑子里自然而然浮现的就是哪里什么时候有比赛,什么级别的,苏祖会不会去参赛。
  短短几年的时间,那个刚出社会的愣头青,毛头小子,已经对于田径比赛,尤其是短跑项目无论比赛场地,当前的选手,都如数家珍。
  此时他看着站在赛场中间正和鲍威尔握手的苏祖,现场大屏幕上都是两人友好的握手,他情不自禁就生出了无数感慨。
  百感交集,大概就是这个感觉吧。
  尽管不是最真切的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但苏祖这几年的成长轨迹,他一路跟随见证着。
  那个他第一次在全国锦标赛看到的少年,他真的站在了世界之巅。
  这一刻林邦不知道他下一份工作会是怎么样,但坐在观众席上,扬起手里的颜色鲜亮的红旗,他只感觉荣幸,光荣,幸运!
  我有幸能在刚毕业懵懂时遇见你,有幸能和你同文同种,有幸能看到你登顶最高的山峰!
  ……
  赛场上,神色略有些沮丧的鲍威尔缓缓抬起头,久久凝视了苏祖一会,伸手握住了他的手掌,咧嘴一笑。
  “苏,你是一个好对手!”
  鲍威尔慢慢地说道,作为一名久经赛场的老将,或许他在赛前可能会有紧张,会感到压力,但大赛之后,至少他还能够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
  赛场而已,再输一次又如何?
  在2005年打破世界纪录之前,他又不是没有输过,即便在打破世界纪录之后,他也依旧会败给其他实力不如他的对手。
  这就是体育竞技,每一个运动员从低级别的比赛,一种到了最高级别的大赛,都不可能是全胜。
  有输有赢,这就是比赛的常态。
  运动场哪里有常胜不败的人,而和苏祖的几次比赛,鲍威尔也已经认清了现实,苏祖的实力强过他,而并非他以为的那样实力相差仿佛。
  赢一次是侥幸,一连赢了五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苏祖取得的成绩都是在他的刺激下达成的,而结果很明显,或者说双赢其实也未尝不可。
  他,阿萨法·鲍威尔同样在今年几度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这证明了他的潜力不止到此为止,只要努力,还能有进步的空间。
  而苏祖给他的感觉也变得十分清晰,苏的临场能够有超高的水准,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位来自亚洲的年轻选手有着非比寻常的心理素质,每一次面对强手挑战时,总能够以强大的心理素质胜出。
  但在他的赛季之初,在04年奥运会上,他在男子100米和200米项目上同样输过的。
  有这样的对手出现,才能够刺激自己不松懈,更加努力!
  场边的其他选手,泰森·盖伊以及伦纳德·斯科特都看到了苏祖向鲍威尔伸手,也同样听到了他说的那一番话。
  一时间几人都有些心潮起伏。
  环看赛场的八名选手,七人是黑色皮肤的,而赢得比赛创造纪录的是那个是黑发黑眼黄皮肤的中国人!
  “苏,恭喜你!”
  “苏,你的发挥堪称完美!”
  当苏祖和泰森·盖伊、伦纳德·斯科特等人一一轻拥表示感谢和祝贺时,苏祖看着大家看着他的眼神,比起上次在苏黎世变得更加的有几分捉摸的意味。
  笑容依旧和善,但目光深处,总隐藏着什么。
  直到其他几名选手一一从苏祖面前走过,苏祖在某一个瞬间,猛然踩意识到,他现在恐怕已经成为田径界的头号公敌。
  第一次破纪录有加特林,第二次破纪录有鲍威尔,而这一次,则是泰森·盖伊,已经许多和泰森盖伊一样的短跑运动员。
  至少在短跑项目,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人物,是无数运动员想要挑战、击败的对象。
  像曾经的卡尔·刘易斯、莫里斯·格林一样,手握世界纪录,是跑得最快的人,但同样也是敌人最多的人。
  他创造的这个成绩,将会鞭策所有短跑运动员进行更艰苦的训练,阿萨法·鲍威尔、泰森·盖伊、贾斯汀·加特林或者牙买加金斯顿训练基地里看完比赛的黑人,甚至是某个第一次穿上钉鞋默默无闻的少年,无一不想将他从王座的位置上踢下去。
  没人喜欢胜利者,尤其是当这个胜利者不是自己,或者不是自己阵营的时候。
  ……
  在和其他选手互相表示祝贺感谢之后,苏祖再次转过身朝在场的观众示意。
  和场边最近的观众席上涌过来的很多观众握手,也不知道是谁给了他一面五星红旗,苏祖将他展开,披在了身上。
  镁光灯闪烁几乎恍花了苏祖的眼,耳畔传来的是无数人在喊他名字,掌声,欢呼,尖叫……
  疯狂,狂热,这就是一瞬间苏祖的感觉!
  苏祖抬起头,在人群之中逡巡,他想找到李志忠,找到张平秋,但一直感觉身边有人在拉扯着他的背心,又喊又叫。
  苏祖开始还没有理会,他很难说得清此刻的感觉。
  有平静,但同样也被现场无穷无尽的狂热所感染。在某一个瞬间,似乎他整个人和这热闹的现场的剥离开,冷眼旁观着,但那被围绕着的焦点,被人所瞩目的焦点,是他自己!
  “苏,苏祖,过来!”苏祖总算听清了身后喊他的人在说什么,那是一个穿着制式西服的中年男子,似乎是赛会的工作人员,他一直在冲着苏祖大喊,“苏,你需要和你的世界纪录合影!”
  直到这一刻,苏祖才回过神来。
  转身看向跑道一侧的计时牌,9秒72的阿拉伯电子数字清晰地映入眼帘。
  苏祖走了过去,半蹲在跑道上,右手放在计时牌上,面向一直围绕着自己拍照的众多记者们。
  笑容灿烂!
  这是我的纪录!


第三百二十六章 记者发布会
  斯图加特当地时间晚上7点,戈特利布·戴姆勒体育场一间坐满了国际记者和摄影师的房间内。
  苏祖坐在主席台的位置上,望着面前密密麻麻的记者,稍稍有些头疼,但也明白这样的场面肯定少不了。
  这是赛后的记者发布会,由国际田联和赛事主办方这边特别安排,满足方才在赛场上很多记者没有采访到苏祖的强烈要求。
  对于国际田联来说,推出这样打破世界纪录拥有广大知名度的运动员,是推广田径赛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打破世界纪录的当口,更是各方面的资源都调动了起来。
  赛后的记者发布会苏祖已经不是第一次,大部分记者问的都是赛场表现的常规问题,特殊时刻的感想,评价自身和对手,是否有信心再度超越自我等等。
  即便苏祖不是特别喜欢这样的场合,但拿捏起来依旧游刃有余。在这里他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和重心,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其他人。
  坐在苏祖身旁的李志忠间或也回答几个问题,但多数时候记者都是冲着苏祖来的,他是整个会场的主角。
  白色的镁光灯闪烁不停,咔嚓咔嚓相机快门声不时响起。
  现场的记者席上,突然有一个美国的记者站起身,开口问道:“苏,你是怎么看待贾斯汀·加特林缺席的?很多人认为如果他在的话,你不可能如此轻易获胜并且打破世界纪录?”
  苏祖眉毛轻轻挑了一下,忽然笑了起来。
  就他感觉一样,田径场的短跑选手现在都将会视他为敌,其他人又怎么可能例外,不帮腔不鼓吹呢?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在短跑项目证明了自己的中国人,意识形态这种东西总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的。
  相比较的情形,有点像刘阳宇奥运会夺冠,被不少美国媒体称之为“运气”,因为那场比赛阿兰·约翰逊碰倒栏架意外出局。否则,结果又将会是如何巴拉巴拉之类。
  无非是眼红泛酸水。
  旁边的李志忠脸色瞬间就有些不好看,虽然发布会之前就有感觉可能会有记者刁难,但真来临了任谁都会不爽。
  像这名美国记者问的叫什么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