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清风(清穿) >

第57章

清风(清穿)-第57章

小说: 清风(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此时既是胤禛还能么和他话,想必就并不生气。胤祈放下心,连忙回道:“奴才记住皇上的教训。日后定当小心谨慎,处处留意。”

    胤禛便道:“嗯,记住就是。”

    然后却又压低声音问道:“太后话音里……透着的意思如何?”

    胤祈想想,也小声道:“回皇上,怕是今儿还要皇上委屈些儿……”

    然后便听见胤禛哼声,胤祈垂着的眼光就看见胤禛跺脚。

    胤禛嘲讽地道:“还要委屈!怎么都有人多事,替朕求情,样落脸面,朕还要委屈着才能求到?”

    胤祈连忙看看四周,早就清场。只有苏培盛站在胤禛身后几丈远的地方,低眉顺眼的好似什么也没看见的模样。

    身边没有个人,胤祈便大着胆子上前步,止住胤禛的抱怨,道:“皇上,您是跟太后几句退让的话,不算什么……毕竟是您的亲额娘……”

    话没完,便被胤禛打断。胤禛直盯着胤祈,道:“亲额娘?怕是心里只有老十四才是生的!朕又算什么?”

    他来回走几步,撇着嘴嘲讽无比地道:“便是宜妃,怕是对朕的言语态度还要比对朕亲近些儿呢!亲额娘!哼!真是亲额娘!”

    完,胤禛才忽然停下脚步,收敛怒气,对着胤祈挥手道:“罢,朕在儿和什么呢!先回去吧。”

    胤祈看着他往永和宫的大门走,心里不由得有些着急。要是胤禛就么进去,怕是就算德妃软和,胤禛的脸色却不好,他们母子俩还是要吵起来的。

    此时胤禛心里存着气,怕是不会对德妃有什么好态度。德妃又是不可能不提起十四阿哥的,到时候免不又是场世界大战。

    要是平素,就随着他们母子吵去。只是,明日就是胤禛的继位仪式,他和德妃闹起来,德妃坚持不出席,可就是糟糕。那今日胤祈还来趟做什么呢?

    再者,静嫔还在里面呢……

    胤祈心里急,也顾不得许多。胤禛正大步往前走,胤祈已经跑过去,从后面抱住胤禛的腰,止住他的脚步。

    口里叫着:“皇上!奴才失礼!还有些话没完,斗胆请皇上留步!”

    胤禛惊,回过头,低头看着胤祈,皱眉道:“还有什么事?”

    胤祈松手,心里头也是扑通扑通跳得几乎要从嘴里蹦出来。他缓口气,才道:“皇上,奴才冒昧,却是有几句话,想要跟皇上。”

    不等胤禛话,胤祈便趁着那股子气血之勇,开口道:“皇上,奴才也知道您心里头的难受委屈,知道您是气不过。只是当今之时,些个心里头的委屈,都得压下去。皇上,明儿是您继位登基的大典礼,若是太后老人家……您不是更加……”

    胤禛立时便皱起眉,脸色难看。胤祈心里着实有些害怕,却仍旧道:“皇上圣明,想必也是知道的,奴才现下也不讳言。朝廷中,因那日清溪书屋前九贝子的话,却是对您……有些法的。太后老人家,也被小人巧言令色蛊惑,心里头存疑。”

    想想,胤禛的脸黑,又哼声道:“随!朕是身正不怕影子斜!难不成被两句,朕就不要做个皇帝?笑话!前头的事儿,后宫也敢干涉!”

    忍不住叹气,胤祈无奈道:“皇上,不是有没有干涉的事儿,是皇上您的脸面啊……皇上,种事情,那些个小人胡言乱语,愚昧无知的狗奴才们不明真相,指摘于您,您就不觉得委屈?奴才还心里头不平,愤愤不已,为皇上觉得难受呢。”

    胤禛脸色青白不定,怕是也想起来,登基继位的时候,太后都不来的后果。过会儿,他也有些颓然,叹口气,道:“怕是回是伤定脸面。几日在先皇灵前,也该是瞧见的,太后是分毫不顾及朕的颜面,朕还有什么话可的?”

    瞧着他恨不得下刻就要红眼圈的委屈模样,胤祈连忙安慰道:“皇上,太后也不是不顾及您。只是先皇才去,太后心里头也伤心得很。怕是时间想不到而已,也不是就不顾及您啊,或是明日或是后日,总是会想到的。”

    么些废话,胤祈连忙把话头拉回来,又道:“只是明儿实在是大事啊……虽奴才是没资格什么的,可是事关皇上,事关咱们朝廷的大事儿,奴才心里头也操心惦记着。就怕皇上边有什么底下人想不到的,奴才闲着也是闲着的,就白操心回。”

    嘴巴嘟嘟,示意下永和宫里头,胤祈轻声道:“虽太后不见得就被那些个奴才们蒙蔽,只是奴才自己心里头惦记着,就过来跟太后道几句话。只是起话来,太后却也是……觉得心里不舒坦的……所以奴才才,怕是要皇上在太后面前委屈些儿。”

    见胤禛又撇嘴,胤祈连忙道:“皇上也和娘娘几句家常话,和软些儿,娘娘什么,皇上就听着呗……横竖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胤禛听到半便打断道:“不是什么大事儿?哼!只怕是朕但凡退让,那就没有个尽头!朕之前也不是没有经过!”

    他咬着牙道:“服软,之后就要退让。让得甜头,日后就没有止境!大清江山,朕还没有拱手相让的心思!”

    胤祈苦笑,看着胤禛阴沉的脸色,道:“哪里就至于……?不过是……不过是闲话家常。皇上比奴才要有分寸得多,不那些事儿不就得?”

    又小声道:“奴才的额娘也在里头呢,怕是太后便是想要些什么,也不好开口的。”

    胤禛仍旧是沉着脸,不过瞧着眼神已经没有方才的那种冰寒模样。胤祈小心地看着他,过好半晌,胤禛道:“却是忘个。怕是在里头,们娘儿俩都替朕打好的?”

    胤祈低头道:“不敢……皇上,是奴才等鲁莽。”

    长吁口气,胤禛叹道:“回的事儿,朕就不什么。以后样的事儿,少掺和!再在儿见着,又不是常规来请安的,朕就让人打!”

    到最后,声色俱厉,胤祈连忙做出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畏缩着头。

    胤禛才脸色好转,咳嗽几声,又往永和宫里去。

    只是又被胤祈拉住。

    他回过头,皱眉道:“又怎么?”

    胤祈也很是惶恐,只是下意识地就拉住胤禛。

    被那双黑沉沉的眼睛看,胤祈怔愣下,然后才从袖口里拿出来个小荷包并块手帕来,递给胤禛,道:“奴才见皇上咳嗽,心里头担忧,便弄个润嗓止咳的糖丸子,装在荷包里头,含上颗,要好许多的。”

    等胤禛接东西,胤祈才又道:“皇上……太后也是咳嗽得厉害……”

    胤禛便头,神色中有些不情愿。胤祈又道:“那手帕……怕是太后几日心神都不安宁,若是当真……皇上也好就拿出来表表心意。”

    看看手里的手帕,素净的米白色面料上头,绣着圈万字花纹。胤禛从鼻子里哼笑声,道:“小东西!是有备而来,就等着算计朕呢?”

    胤祈见他笑,便也赔笑道:“不是……凑巧。可见奴才和皇上也很有些缘法。”

    原本是托词,胤禛听,却是神情肃。过会儿才道:“得。也少贫嘴。朕还能不知道?回去吧,色也不早,明儿早还要起,朕的继位大典,可是别眍。

第五十九章 较量 

    这原本是托词,胤禛听了,却是神情一肃。过了一会儿才道:“得了。你也少贫嘴。朕还能不知道你?回去吧,天色也不早了,明儿一早还要起,朕的继位大典,你可是别眍?着眼睛了,没的给朕丢脸。”

  胤祈笑着应了,又低声道:“皇上,奴才大胆说一句话……先皇也曾经跟皇上说过的,戒躁用忍……此时,已经是没有皇上私下里的时候了……”

    胤禛不耐烦地摆摆手,道:“朕还用得着你这个小东西教训了?哼!朕瞧着,这几天是没有教训你,你忘了形了!”

  不过眼睛里的神采,却是笑着的。

  胤祈便看着他转身,大步走进了永和宫的大门。

    ~~~~~~~

  当晚胤禛在永和宫待到了很晚,在养心殿体仁堂住着的那拉氏皇后,随后也慌忙赶了过去,她却是要比胤禛得德妃的欢心的,听闻说永和宫里头难得地传出来了说笑的声音,

  第二日一早,就是胤禛的继位仪式,胤祈抬头瞧着,他脸色看起来还好,而德妃,虽说面色瞧着没什么喜庆劲儿,却仍旧是来了的,让人松了口气。

    看着高台上德妃面无表情的样子,胤祈忽然觉得,胤禛和德妃,当真是亲母子。他两个,性情相貌,都像得很。特别是这样孤拐脾气,要强的性子,什么苦楚都不能让旁人瞧见,永远都作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这一点,最像。

    怪不得合不来。两个人都这么强硬,都这么坚强,就好像两只已经竖起了刺的刺猬,哪有和平相处,抱在一起取暖的可能。

   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父母偏疼小儿子的问题,德妃和已故佟佳氏孝懿仁皇后的娘家势力问题。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真是难以化解了。

  所以才要人千方百计地在中间调停。当初只有一个雍亲王福晋那拉氏,怕是还不足够做他们之间的润滑油呢。

    由胤禛亲自宣布了康熙的尊号——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用金水写了新的牌位,搁在了康熙的灵前。胤祈看着那个长长的尊称,心里头很是感慨,也有些怅怅。

  所谓圣祖,从古至今,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年,经历的皇帝几百上千个,可是能够用这么一个“圣”字做庙号的,也只有康熙一个人了。

    这是怎么样的盛赞啊……

  想必胤禛对于康熙,也是充满了崇拜的敬仰,才会给自己的父亲这么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是一种神圣化了的尊称。

  这样想着,胤祈对于胤禛又多了一些赞同。虽然在这样一个皇父“压迫”之下生活了四十五年,又为了皇位和这位皇父斗智斗勇,但是胤禛对于康熙,仍旧还是有感情的啊。

  然后就是宣布新帝的年号,仍旧是雍正。胤祈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似乎是遗憾,似乎又是庆幸。

    仍然是雍正,没有改变。庆幸的就是,遇到了大事情,还可以继续遵照自己记忆中的历史轨迹来走,免得行差踏错。

    但是胤祈又是担心,又是遗憾。

    雍正朝,只有十三年。

  而雍正帝,就是雍正十三年八月驾崩。

    也就是说,现在站在太和殿上,意气风发的胤禛,他,只剩下不到十三年的寿命了。

    再想起来雍正八年,四十多岁就早早过世的十三阿哥胤祥,更是满心的遗憾。

  如果他们两个人能多活几年,怕是还能够做出更多的事情,让国家变得更好吧。

    雍正一朝,除尽康熙末年的弊疾,又创设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然而一到了乾隆朝,那个败家子皇帝就将自己父亲的政策全数废除。

    若是雍正朝能有二十年……中国的历史必定会不一样!

  胤祈跟着众人一道跪下,听胤禛在上面宣读诏书。十一月底的天候,寒风凛冽,却是艳阳高照。浑然不似康熙过世前后的那几日,灰蒙蒙的天,不停地下雪,总让人觉得压抑。今日里,一看到红彤彤的日头,就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这就是……新朝,新气象了。

  十一月廿八,胤祈过了九岁生辰,这在满人里头,就算是成年人了。太后因为这个缘故,特意把他叫去永和宫,赏了些珠玉玩物之类的,对着后宫其他一些个太妃太嫔道:“哀家老了老了,却还能得了这个小儿子,倒是好事儿。如今允祈也算是成人了,你们都帮着看着,哪家的姑娘是好的,给咱们家允祈留着。”

    又特意拉着那拉氏皇后的手道:“媳妇儿你是个稳当的,哀家的事情都交给了你,也觉得放心。原先先皇还在的时候,就跟你说过长嫂如母的道理,你比允祈他额娘还要大些儿呢,就要有你做嫂子的担当。别总顾着在皇上面前贤惠了,也惦记着你们的这些个小兄弟们。” 

  这算是摆明了她作为太后的态度,是亲近胤祈和静嫔母子俩的。也算是回报了上回静嫔在她和雍正之间的周旋,让他们母子没有最终决裂。
    
    十六阿哥听他的福晋说了永和宫里头的事儿,在胤祈院子里吃饭的时候,连连啧啧称奇。因是在康熙的孝期里头,不能太热闹,胤祈就请了几个还没分府的兄长,又招来几个平素亲近些的侄子们,在自己院子里摆了一桌素席,以茶代酒,也算是庆生。 

  吃了一会儿,大家都说笑起来,倒是热闹,十六阿哥终究是忍不住,拉着胤祈到一边儿来回看了一遍,问道:“怎么你还当真是个什么精怪?但凡是做了太后的,个个都亲近你?我也是知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