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门-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喜欢葡萄,还有花鸟虫鱼,嗯,还有梅花,菊花,桃花……”她边数边扳着小手指头,胖乎乎的小指头看来很可爱,范安阳跟她勾勾手指,姑嫂两个一起走去库房,王进苑已在库房外等候。
“你们可来了,走得可真慢啊!”
“大嫂,我还以为你不来呢!”
王进苑半弯身拧了她的小鼻子,“我当然要来,大库房里有很多好东西呢!我要看上了,可不可以搬去布置我的屋子啊?”她拉长了音问范安阳。
范安阳笑了下还没开口,三姑娘就先说了,“哎呀,都忘了,我侄儿和四弟了,他们都有自己的院子了,自然也要搬些好东西去布置才行。”
三姑娘笑眯眯的道,王进苑颌首,“亏得有你想着他们,三丫头真是个好姑姑,好姐姐。”
三姑娘被赞得脸红,笑弯了眼提着裙跟着嫂嫂们进库房去。
方姨娘那儿看到仆妇们搬来的各式名贵摆件,不由心惊胆跳,怯怯的问是怎么回事。
仆妇们笑着回她,“两位少奶奶带着三姑娘去库房长见识,看了这几样玉石花盆和摆件,觉得好,就让奴婢们给姨娘搬过来,好布置布置,才不会显得单薄。”
方姨娘点头退开,让仆妇们把东西搬进来,其他几个姨娘不免又羡又妒,可谁让她们肚皮不争气,至今都不曾传出喜讯呢?
看着焕然一新的室内,方姨娘的心腹丫鬟悄声道,“总算不枉姨娘一番心意,只是从此和娘家不相往来,姨娘您……”
“有什么好难过的?本来就不该常走动的,如今也只是回复正常罢了!”再说有继母和么妹在,能进府来看她的,永远不会是她爹和兄嫂们,那还不如别来了!(未完待续。)
ps:谢谢ais童鞋宝贵的月票、谢谢秦津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
☆、第九百零三章 闭门谢客
又逢皇帝往西山避暑,严氏闺学在西山也建了学堂,所以小念念她们到西山避暑,还是一样得上学,不过比在京里时要自在许多,因为严筠常常带着她们四处游玩,而不是只局限在课堂里头。
甚至还办了宴会,带着学生们一起筹办,让这些小姑娘们实际去操办宴会,从拟名单、规划场地到设计菜单等等,全都交由她们自己来,请的客人多是学生们的家人,算是一个小型的教学成果发表会。
让学生们的家长们看看,孩子这段时间所学的成果。
杜府虽在孝期,不过这个宴会请的都是学生家人,没有外人,所以范安阳和王进苑便应邀出席了。
宴会在严氏闺学西山学堂举行,学堂倚山傍水,地方不大,但胜在雅致,因此严筠便限定每个学生可以邀请一位家人出席。
王进苑是以小念念的继母身份出席,而范安阳则是以师叔的身份出席,本以为再轻松不过,不想得不时响应众位家长们的问题,送走宾客后,她靠着严筠的肩头,累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了。
严筠看她这模样,忍不住笑她,“瞧你,这出息啊!”
“所以我不喜欢出席宴会,太累了!”
“幸好复常不是做官的,不然你这懒的,肯定没法子帮他应酬上官和下属。”严筠伸手帮范安阳捋过鬓边碎发。
范安阳笑,“他比我还不耐烦应酬人,他宁可把那些时间省下来多画几幅画。”
王进苑带着小念念过来,听到这句话,笑吟吟的道。“他们夫妻两最懒得应酬人了,祖父就说,多亏了家里那些掌柜和管事,要真让他们夫妇去管铺子,肯定没两天就得收了。”
小念念跟着笑,范安阳没好气的睐王进苑一眼,“家里有人才在。我们干么还要亲力亲为去招呼客人啊!”
严筠笑着转头问起小念念。对这次宴会的感想来,小念念歪着头想了下,把这些日子觉得不足之处提出来。严筠满意的点头,又让她回去针对这些地方,提出改善的意见来。
小念念很认真的点头应下,王进苑却跟严筠抱怨。“她们才忙完呢!也不让她休息几天,就急着派功课给她。”
“你现在也是当家人了。怎么说这么天真的话?”严筠道。
王进苑捧着茶摇头,“她们还小,也就只有这段时间能轻松些了,怪不得我娘老拦着我嫂子们。不让她们对我那几个侄女太严格了,真的。自打成亲之后,我就没能好好赖在床上睡个饱。”
范安阳闻言不由和严筠一起笑成一团。小念念也笑倒在榻上。
王进苑瞪她们一眼,跟着也笑了起来。严筠便对小念念道,“好吧!你娘求情,我不好不给她面子,你这功课便晚些交吧!这两天好好休息吧!”
小念念乖巧的谢过严筠,又对王进苑郑重福礼道谢。
严氏闺学这厢其乐融融,那些想挤进严氏闺学不可得的人家,却是气得牙痒痒,原本以为严筠举宴,她们能混进去参加,谁知人家竟然严格控管每张请帖所进人数,让她们想混都混不进去!
可是再气又能怎样呢?只能等待这一期的学生结训,严氏闺学再收新生了。
隔日,杜府就收到了许多拜帖,王进苑看得头疼,她们家如今在孝期中,每天有这么多客人上门,似乎有点太过了吧?
外院,杜云启看着门子又送进来的拜帖,顿觉额角生疼,“这都哪来的帖子啊!怎么有这么多?每天光应酬这些不知所谓的人就够了!”
为小万氏守孝,杜云启是满心的不乐意,整天闲着没事做光应酬上门的客人,他光想就直冒火,若不是小万氏死了,他还在任上忙公务,忙虽忙,但至少看得到成效,应付这些客人们有什么用呢?
杜云寻从帖子堆里抬起眼赏他哥一眼,然后瞟向旁边端坐的杜云方,“要不,大哥跟祖父说一声,家里这段时间闭门谢客可好?”
之前他要去太学授课,时不时还要去给暗卫们上课,因此上门来的客人,大都是让门子给拦了,可现在,大伙儿都知他们兄弟在家,推说不见实在说不过去,他和杜云方还好,就算名声因此受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大哥不成,出孝后,他还要起复为官,名声不能有瑕。
杜云方一直低头不语,听到这里,不禁抬头,“如果可以闭门谢客,那我还能不能去拍卖楼做事?”
“你现在不还是帮拍卖楼做事吗?”也不知范安岳是打哪学来的,杜云方在家守孝,他便把拍卖楼里的一些公文让人送来杜府,让杜云方在家处理掉,结果杜云方成了三兄弟里最忙的一个。
杜云寻则是闲了下来,最近还进画室画画,杜云启闹着要看,被杜云寻给拦了,最后他索性把画挪回常苑的画室里,杜云启总不好意思闯进常苑的画室去看画了吧?
不想,杜云启从小宝那里探知那幅画的内容,隔天立刻就嘲弄起杜云寻来,“都老夫老妻了,还给阿昭作画啊!我说你们夫妻两也太肉麻了吧?”
杜云寻冷哼,“我们高兴就好,大哥不用羡慕,你画不出大嫂的画像来,没关系,可以出高价让阿昭为你代劳,看在兄弟情份上,我会让她算你便宜一点。”
有没有搞错啊!
兄弟两闹得欢实,杜大老爷则忍不住向老父抱怨,“都是孩子的爹了,怎么还跟孩子似的瞎胡闹。”
杜相却道,“由他们去吧!”孙子们都大了,能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啦!也是因为小万氏对他们而言,实在没什么感觉,若那天自己去了,他们在孝期还能这样笑闹吗?
看着老父两鬓发白,杜大老爷忽然有些鼻酸,父亲年纪大了,还能有几年活头呢?
杜相不知儿子所思,对他道,“阿方的婚事,你要上心了,总不能扔给他两个嫂子去做主。”
三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一溜眼转眼即逝,确实需要对杜云方的亲事上点心了,只是杜云方身无功名,又无一技之长,在拍卖楼里做事,并非长久之计,看来不止得为他的亲事做打算,还得为他的前程做规划。
杜云寻兄弟两个,从来就不用他为此操心,感觉上好像他们长大了,还没操心到那上头时,他们就已考取功名,接下来便顺理成章的外放的外放,留在太学授课的,还得皇上看重,不时委以重任,然后就一路走到现在。
和杜云方完全不同。
因小万氏护犊,杜云方连启蒙都比两个哥哥晚,不止读书比不上两个哥哥,他最大的致命伤是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想法,所有的事都是他娘说了算,现在总算是有点长进了!
只是,不再科考而是去拍卖楼做事……
若他出生在一般人家,能进拍卖楼做事,那是祖上积德的大好事啊!奈何他出生在相府,相府少爷去从商?杜大老爷原本是想,他喜欢这差事,就随他去吧!凭家世和出身,总能给他挑个好媳妇的。
但三年后杜云方就二十几岁了,原本的优势反倒成了拖累,相府少爷不作官反去从商,会有什么样的人家看上他呢?
杜云方这头还不知父亲为他的婚事发愁,在杜相同意闭门谢客的隔天,就开始去拍卖楼做事了。
杜府闭门谢客,王进苑总算松了口气,回京后一路忙,忙得没有喘息的时候,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天晓得,她的嫁妆都还没好好的整理过呢!
日子开始过得规律起来,范安阳把家务交出去后,每天就是带孩子、画画,过得再悠闲不过了。
羌部在此时传来恶耗,黎氏大王过世了,儿孙为了大位陷入混乱之中,皇帝派西北驻将关注此事,北齐意图扶持的郡王在混战中被杀,东靖扶持的那位郡王则重伤成残,大燕虽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有支持的对象,只是那位郡王是个倒霉的,黎氏大王还没死,他就先挂了。
羌部如今成了混乱的交战区。
鲁王世子因病一直滞留羌部与东靖交界处,其弟接替他去东靖,想为么妹讨个公道,不想才进东靖,就被人掳走,如今下落不明。
消息传到鲁王府,二夫人直接崩溃病倒,鲁王妃则是心痛如绞,长子滞留异地无法还,次子失踪生死未卜,小女儿虽然侥幸没死,但听说得调养好些年才能复原,小外孙被东靖国国王接进宫就近照看,这虽是好事,然而国王几时才会放他出宫母子团圆呢?
而自小养在王宫里,等他出宫,还能和他娘亲近吗?想到这些,鲁王妃就夜不成眠,整个人直接瘦脱了形,全靠一股气强撑着没倒下。
世子夫人得知丈夫无恙,但滞留在那么远的地方不回来,替丈夫去东靖国的小叔子失踪,因二夫人病倒,没人约束孩子们,二房的孩子把怨气全冲着大房来撒,世子夫人内外夹击几乎要熬不住。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的,楚静姝生了个儿子,虽然不似楚明心的儿子受东靖国国王重视,然而有的时候,低调不显眼反倒是保全之道。(未完待续。)
ps:谢谢赫连梦秋童鞋宝贵的月票、谢谢黄瓶子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谢谢猫咪女儿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刚刚要上传时,突然系统崩溃死机,还吃掉一部份的文,真是欲哭无泪啊!
☆、第九百零四章 出使东靖
西山离宫里,皇帝得知楚静姝有子,不由笑着对皇后道,“本以为这孩子福薄,身子这么弱,远嫁到东靖国这么寒冷的地方去,大概是熬不住的,却是不想,竟然不声不响怀了身孕,还一举得男。”
皇后抱着孙子心满意足,闻言抬头笑着响应皇上,“妾身倒是听说,那孩子原本就是个健康的孩子,东靖本就有不少好药材,好生滋养着,身子强健了,生儿育女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
“那是。”皇帝听到东靖有不少好药材时,眼睛攸地的一亮,皇后见状抚袖暗笑。
封楚静姝郡主,又给了大笔的嫁妆,还给了不少陪房护卫,朝中可是有不少杂音,大燕之前也不是没有药商想从东靖国进口药材,但一来相隔太远,二来东靖国的高级药材都被东靖国王室把持住,三王子来大燕时,就曾试探过,想以此跟大燕建立一条商道,不过他开的条件一面倒的偏向东靖,不只要茶叶、丝绢,还要金银铜铁等矿产,最重要的是他想要技术。
皇帝怎么可能令治铁锻钢的技术外流?
三王子没能达成东靖国国王的交代,于是另辟蹊径,与富阳侯等人私下达成协议,他们想做些什么,现在都不重要了!三王子死了,富阳侯一家败了,鲁王现在也病倒在床人事不晓,细想想,还真不知他们是谁带累了谁啊!
皇帝忽地想到了市井间的流言,都说楚明心是祸水,皇帝心道,可不是吗?幸好当初杜相没答应与鲁王府联姻,不然他可就少了个好宰相。嗯,也就没有那么多好画得以赏玩。
皇后把孙子交给奶娘抱下去,跟皇帝说起严氏闺学来,“……三丫头说,日后她要是生女儿,也要送去严氏闺学读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