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门-第6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哥?黄二嫂愣怔了下,摇头否认,“没啊!我家二郎几时谋到京里的差事了?谁说的?”
“还能有谁?自然是你大嫂喽!”
“唉,你到京里去享福,可别忘了咱啊!”
“对对对,往后咱们要是进京去,就可以借住二郎媳妇家了嘛!可就不用赶着回家。可以好好玩个够了!”
“听说拍卖楼最近又要开拍卖会了,唉!要是咱们也有钱去就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似乎是把黄二郎谋到差事的事,给遗忘了,黄大嫂和大太太提着食盒过来,跟大伙儿聊了几句,大家便各自散去。黄二嫂原以为不过是聊聊而己。没当回事儿。
不想下晌,陆续有人找上黄二嫂,无一不是托她。跟她兄弟说一声,要是有什么好差事,可别忘了她们家的人云云。
一开始,黄二嫂是挺得意的。不过也有些心虚,因为她们去京里。是去杜府,不是找她哥帮忙,再说她哥现在也不过是刚升上管事,就算有什么好差事。那肯定也是先紧着自家人啊!
只是一个接着一个来,到最后几乎全村的人都找上她,要她帮忙在城里找工作了!黄大老爷和大太太有些不悦。老二媳妇都还没给二郎弄到差事,怎么就把事情说出去了?还张冠李戴说是她娘家兄长帮安排的。这什么跟什么啊?
黄大嫂悄悄听了一下午,心里惊诧不已,因为大家都说是她说出去的,可她几时说出去了?二郎的差事还没着落呢!她也还没给大郎弄差事,怎么可能把这种好事说出去?
黄二郎和兄弟两个在较远的田,所以只远远的看到这边的情况,却不知那些人找黄二嫂做什么。
等到天色渐渐暗下来,一家子才拖着脚步慢慢走回家,黄二郎有心问老婆怎么回事,不过就算走在路上,也还是有人不断靠过来,跟黄二嫂说事。
黄大嫂让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自个儿则扯着丈夫走在最后头,黄大嫂小声的询问丈夫,可有把老二夫妇进京的事说给别人听。
“没有。”黄大郎摇头,“你交代我别跟人说,人家问我他们怎么不在,我都只摇头,什么话都没说。”
黄大嫂若有所思的把目光移到三郎身上,“那会不会是三郎说出去的?”
“他?他根本不知道二弟他们去那儿,能跟人说什么?”不是他说,他这三弟打小运气就实在好得让人想胖揍他一顿。
掉河里没掩死,反倒还抓了条十斤重的鱼,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
不过他的好运终止在婚姻路上。
那时三郎十五岁,村长托人来说亲,提的就是村长的外孙女,听说是那姑娘来探亲,在路上相中了坐在树下喝水的三郎。
村长的女婿可是镇上的富户啊!家里就只有一个闺女儿,虽是要招上门女婿,但成亲后,这家当日后全都是三郎的啊!大伙儿是又羡又妒,不想才说要挑日子订下来,对方就反悔了,听说是那姑娘看上了另一个少年郎。
婚事虽然黄了,不过村长一家很是愧疚,便又帮着说亲,这回说的是邻村老秀才的老闺女,老秀才和老妻四十出头才生下这个老来女,家里的侄儿侄女都还比她大,老夫妻舍不得女儿出嫁,想招个住得近的女婿。
双方相看后,都觉得不错,谁知,一场风寒夺走老夫妇和小女儿的命,甭说,这亲事又落空了,如是几回,饶是村长有心帮衬,都不免对三郎的克妻运有些却步。
大郎兄弟这才觉得稍稍平衡了,虽是一母同胞,但三郎自小的好运,着实让两个哥哥眼红嫉妒,这下好啦!三郎在婚姻上的不顺遂,让两个哥哥心里舒坦了。
万万没想到,三郎的好运又回来了,虽是娶了个孤女,但架不住人家嫁妆丰厚,人又长得好啊!最重要的是,她识字!
直接就甩两位嫂子八条街啊!这也是为何,大郎支持妻子,去唆使二郎夫妻去攀结杜府,凭什么好事都让三郎占了。
二郎倒没大哥想得多,他只是老婆叫他做,他就做,他们还没成亲前,就一直是这样子相处的,在杜府那时,是他难得动脑的时候。
回到家,大伙儿洗漱完,坐下来吃晚饭,晚饭的饭是谢春意煮的,半生半焦的饭,吃得大太太黑了脸。老太太倒是很习惯了,谁不是这样熬出来的,大老爷见老娘护着谢春意,略感意外,但想到这些天,都是三媳妇伴着老人家,想来是讨老人家喜欢的。不然老太太也不会护着她。
用过饭。老太太便把庄头太太来意那么一说,二郎媳妇的眼睛就亮了,“老太太。那庄头太太可说是几时去啊?”
老太太冷哼一声,“人家邀的是你三弟夫妻,你高兴个什么劲儿?”
黄二嫂微愣了下,委屈的转向大太太。“人家这不是为弟妹高兴吗?”那个杜家族长托杜大少奶奶照看谢春意,肯定是托她带东西来给谢春意了。想到之前从谢春意手里得来的好东西,她就忍不住双眼放光。
老太太暗摇头,这眼皮子浅的,打发走几个孙子和孙媳。老太太留下儿子夫妇说话。
也不知老太太和大老爷夫妻说了什么,第二天起,黄二嫂就有做不完的活。
几乎一停下来歇口气。大太太立刻就又丢差使过来,把黄二嫂忙得喘不过气来。原想扔一些给谢春意,不想老太太说了,谢春意过几天要去相府做客,可不好让人家相府以为她们欺负了新媳妇,什么事都不让她做。
黄二嫂又转向黄大嫂求援,不过黄大嫂没搭理她,她想,是不是黄二嫂她们得罪了人,所以人家上门敲打老太太,老太太才会交代大太太这样待黄二嫂。
但不管她们怎么想,谢春意夫妻在三天后,坐上落马河庄头驾的马车去杜府了,黄大嫂和黄二嫂原本还想争取,送他们去杜府的,没想到人家直接派人来接。
马车来时,正好黄二嫂娘家嫂子匆匆赶到,她把小姑拉到一边说话,说没几句,黄二嫂就连连摆手摇头,似在否认什么,姑嫂两说没几句话,黄二嫂的嫂子就气鼓鼓的走了,另一边,黄大嫂正艳羡不已的看着马车离去,黄二嫂走过来,一个箭步冲上来用力推了黄大嫂一把。
黄大嫂冷不防被推了一把,整个人跌坐在地,只见黄二嫂冲着她大叫,“大嫂,你说,你为什么要到处乱说?”
“我乱说什么了?”
“你不用否认了,珠花和翠姐她们都说,是你跟村子里的人说,我哥可以帮村子里的安排差事,还说二郎的差事,也是我哥给找的,方才我嫂子来说,村里的人跑去找我哥,要他帮忙安排差事。”
黄大嫂愣了下,伸手反推回去,“你胡说些什么啊!村子里的人找上你哥,那是他们的事,跟我什么关系啊?”
“你还说没有,我嫂子说,就是你跟他们说,我哥当了管事,东家缺人,都是他在安排的,叫大家想进京做事,就赶紧去找他,我哥说没这事,大伙儿不信,还跟我哥打起来,现在我哥被打伤了,大夫说要好好休养,要是休养的日子长了,怕他的差事就要没啦!”
黄大嫂忙否认,黄二嫂不听,上前撕扯她,黄大嫂只得出手保护自己,黄二嫂被黄大嫂的指甲刮伤了脸,气红了眼,“你不用再说了,当初是你叫我们去找杜二少爷安排差事的,还说,他们看在三弟妹的份上,一定会帮忙,结果咧?我们忙着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你倒好,事都还没着落,就到处去乱说。”
要是她哥的差事因此给闹没了,她可怎么跟她爹娘和兄弟交代啊!
屋里头,老太太听到这话直摇头,大太太恍悟道,“怪不得老大媳妇都没抱怨老二他们夫妻偷懒,原来老二他们去杜府,是她怂恿的啊!”
既然是她怂恿的,那事情未定,她又怎么会到处去乱说,还连带了老二媳妇的兄弟呢?
这自然是杜大总管他们干的好事了!
谢春意倒是什么都不晓得,黄三郎有些忐忑不安的坐在她身边,“媳妇啊!你家和相府很亲啊?不然他家少奶奶回府,怎么还叫你去?”
谢春意轻声微笑,把祖父为她安排的身世,重新跟丈夫说了一遍,“大少奶奶途经杜氏老宅,想来是族长托她带东西给我吧!”
黄三郎点点头,“你曾外祖父可真是疼你呢!”
“是啊!”谢春意有些怅然,黄三郎看妻子有些黯然,不好意思的伸手在她交迭的小手上拍了拍,“你,你放心,以后,有我疼你。”
谢春意讶异的抬头看他,看他憨厚敦实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笑容,她不禁回以一笑。(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一章 月圆人也圆 七
见过谢春意夫妇后,隔天,王进苑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丁文芙早早就候在二门,看到久别的女儿,忍不住抱着女儿久久不放手,小念念牵着小宝站在一旁候着,王进苑生的儿子小贝在奶娘怀里,看到有人抱住他娘,生气的叽哩咕噜一大串没人听得懂的话。
丁文芙听到声音,转头望去,看到外孙正气恼的瞪着自己瞧,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来。
“这孩子是怎么啦?在气什么?”丁文芙松开女儿,朝小外孙伸手,小贝不理她,生气的挥开她的手,径自朝亲娘伸手。
小宝此时却挣开姐姐的手,上前一步对弟弟道,“小贝,这是外祖母喔!是母亲的母亲。”小贝见娘亲没理他,正张开嘴要哭,听到哥哥的声音,便低下头来,对着哥哥咿咿呀呀的,像是在告状似的。
小念念上前接过幼弟,小贝乖顺的偎到姐姐怀里,“小贝乖。”
丁文芙瞧他们三姐弟要好,笑着伸手去揉小念念的肩头,“我们念念可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啊!”
定睛端详小念念,秀丽的五官揉和了来自父母双方的优点,眉宇间散发的自信却是同龄小姑娘少见的。
小念念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小宝站在一旁笑,小贝见大家都在笑,也跟着笑起来,忘了自己方才在生气。
王进苑上前挽住母亲的手臂,“祖父可好?”
“好,好好。都好。”丁文芙欣慰的拍拍女儿的手,跟着婆母来迎接小姑母子的王大少奶奶等人,此时忙上前来,招呼她们入内再叙。
王进苑未出阁时,与嫂子们相处得不错,几位少奶奶见小姑子面色红润气色极好,知她日子过得好,也为她高兴。
王府这厢欢喜迎姑奶奶回府,相距不远的鲁王府则正陷入愁云惨雾中。鲁王之前被卷入人口贩卖的案子里,他虽把责任都推给几个下属和管事去承担,但谁会信?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鲁王是保住了自己,但也间接与下属生了间隙。
不过。鲁王府并不是为此陷入愁云惨雾里,而是因为东靖国国王派人前来,要接回楚明心及她初生的儿子。
鲁王妃不愿让女儿和外孙离开,楚明心也不想回去,她原就没想嫁到东靖国去。三王子对她是很好,但他已经死了,三王妃说是她害死的,一路追杀她,要不是她命大,她早死在三王妃的手里,还有她的儿子,差一点就胎死腹中!要她回去,作梦。
鲁王被妻女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正试图挽回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众们的心。她们母女两就不能让他静一静吗?
东靖国国王派来的使者兵分两路,一边派人往鲁王府想接回三王侧妃及新生的小主子,一边又进宫求见大燕皇帝,三王子的死因已经被查明白了,是三王妃下的毒手。
所以东靖国国王想要接回被三王妃下令追杀灭口的楚明心母子,好为三王子延续血脉。
皇帝听了使者的来意后,不免好奇问,“你说是你们三王妃害死三王子的?”
“是,敝国王派遣臣下前来时,三王妃及其娘家皆已伏诛。”
都死了?这么快?皇帝沉吟片刻后问。“那三王妃所出之子……”
那可是正室所出的嫡子,虽然她害死了三王子,但那孩子的身份摆在那儿,楚明心若带着孩子回去。还得屈居于其下,不必等到他长大,此二子间便是不死不休的局。
做为楚明心的叔父,他无法眼睁睁看着侄女孤儿寡母,孤零零在东靖国被人欺负,就算她曾让宗室丢脸。她仍是楚氏女,身为大燕皇帝,也容不得这种事情发生。
使者听翻译翻完大燕皇帝的话,不禁露出苦笑。
“请陛下不必担心,说起来还真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原来三王妃作局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余下的毒药便让心腹丫鬟拿去处理掉,不想这丫鬟之前与侍候三王妃儿子的奶娘起争执,那丫鬟拿到毒药后,就想这药这么好,扔了浪费,不如就物尽其用,除掉那个讨厌的奶娘,奶娘没了,府里要再找奶娘,正好她嫂子才生了孩子,奶水充沛,若能补上这个缺,家里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再说,能成为小主子的奶娘,日后一家子的前